• 全文共 2024 字,阅读时长约 5 分钟        
  • 这是刘胜军微财经的第 40 篇原创首发文章
与林毅夫念念不忘“有为政府”截然相反,许小年始终坚信市场的力量。
我曾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工作长达 15 年,期间有三位“高手”引领了我的研究方向乃至学术理念:经济学泰斗吴敬琏、原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另外一位就是许小年。我写的文章大多数都隐约可见他们思想的影子。
收到许小年新著《 回荡的钟摆 》,一口气读完,感觉就像带了“透视镜”,把 2008 年以来的中国经济的 X 光片看得真真切切。正如书名所隐喻的那样,2008 年次贷危机后,钟摆再度摆向政府的一侧,市场的力量则备受质疑。问题是,市场虽不完美,但政府就比市场更有效吗?
《 回荡的钟摆 》不乏深刻而又眼光独到的观点:
  • 经济学的常识:印钞票不能创造价值;财政部门不创造价值;计划配置资源的效率不可能比市场高;经济增长不可能靠宏观政策来实现;
  • 有没有中国模式?中国经济第一阶段是“亚当.斯密模式”,第二阶段是“凯恩斯模式”
  • 政府是由人组成的,政府官员也有动物精神
  • 楼价不应该这么高,但还是会更高。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应然问题和实然问题
  • GDP 排名相当于用身高和体重来判断人体的健康程度,评价方法本身就是错的
  • 改革有两种,一种是突破型,例如商鞅变法,一种是修补型,例如王安石、张居正变法
  • 中等收入陷阱源于后发国家的赶超模式,赶超模式又分为中央计划( 苏联、东欧 )与权贵主义( 东南亚和拉美 )两大类。
  • 有些企业不要说工业 4.0,现在连 2.0 还没有做到
  • 富不过三代,是资本家的失败,却是资本主义的成功
  • 社会的演进,不是由一群聪明的大脑规划出宏伟的蓝图就能实现的,所有社会顶层的强势到最后都是压制基层的创造
    ……
读完这本书,笔者思绪万千......
即使市场经济的鼻祖亚当.斯密也没有把市场想象成完美无缺的东西,但它毫无疑问是最根本性的力量:

  • 每个人改善自身境况的一致的、经常的、不断的努力是社会财富、国民财富以及私人财富所赖以产生的重大因素。这不断的努力常常强大得足以战胜政府的浪费,足以挽救行政上的大错误,使事情趋于改良。譬如,人间虽有疾病,有庸医,但人身上总似有一种莫明其妙的力量,可以突破一切难关,恢复原来的健康。
最近几年,林毅夫屡屡掀起学术争论,其最受质疑之处就是对政府力量的“盲目推崇”。林毅夫把自己的理论称为“超越凯恩斯主义”。的确,在相信政府力量的“盲目性”上,林毅夫大大超越了凯恩斯主义
对于凯恩斯主义,许小年从来不看好,因为其中有致命的逻辑漏洞。许小年批判道:
  • 市场弥漫着“动物精神”,政府则充满了人类理性;市场有可能失灵,政府却永不失灵;市场上的交易是有成本的,政府的政策成本为零;市场上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政府却拥有充分的信息。至于目标函数,企业与个人是贪婪的,只追求一己私利;而政府是仁慈和高尚的,以社会福利为己任。
  • 在这些假设下,不必建立数学模型,不必进行理论分析,假设已经决定了结论。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数学推演背后,凯恩斯主义者证明的只是假设,以及假设的直接逻辑结果--完美的政府解决非完美的市场。凯恩斯主义关于政府的假设在现实中是不成立的,政府的动物精神丝毫不亚于私人部门。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许小年,那就是:市场经济的布道者。如果让我猜测许小年的座右铭,那应该是:我批判,故我在
2013 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一锤定音: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但是,我们从来不会天真地认为实现这句话是很轻松的。难度有三:
  • 改革步入深水区,政府简政放权“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
  • 中国脱胎于计划经济,存在显著的“路径依赖”,计划经济的幽灵始终在上空游荡
  • 在任期制下,行政部门必定存在行为短期化,凯恩斯那句名言“从长期来看,我们都是要死的”真是太深刻了
实践证明了这些阻力的客观存在。笔者认为,观念的阻力比利益更可怕,因为:
  • 观念是根本性力量。正如凯恩斯所言:“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们的思想,不论它们是在对的时候还是在错的时候,都比一般所设想的要更有力量。的确,世界就是由他们统治着。讲求实际的人自以为不受任何理论的影响,其实他们经常是某个已故的经济学家的俘虏。在空中听取意见的当权的狂人们,他们的狂乱的想法也多半是从若干年前学术界拙劣的作家的作品中提取出来的。我确信,和思想的逐渐侵蚀相比,既得利益的力量是被过分夸大了。不论早晚,不论好坏,危险的东西不是既得利益,而是思想!”
(弗里德曼是里根和撒切尔夫人共同的精神导师)
  • 体验过“代沟”的人都知道,改变观念是极其痛苦和漫长的
  • 既得利益者时常把“搅乱认知”当作挡箭牌,浑水摸鱼
问题是,如何纠正这些观念的误区?毫无疑问,最重要的是要有科斯所谓的“思想的市场”。换言之,无论官员学识多高,但不能代替外部批评的声音。孟子曰“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这是很深刻的道理:一个社会,不能缺少政府外部的“高人”,保持中立与客观。前几年传言许小年要加入政府部门,事后并未成真,这是国家之幸。
《回荡的钟摆》这本书以许小年这样一句话作为结束“柏拉图说,这个世界最真实的存在是什么?是精神。”可以说非常传神地勾勒出了许小年的思想世界。
--

刘胜军简介:
坚持讲真话的经济学家,中国金融改革研究院院长,2014 年参加总理经济座谈会,70 后经济学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下一个十年》,新浪微博“刘胜军改革”拥有 137 万粉丝。
往期精彩回顾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