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走的“老神怪”
不知不觉,我们离自己乡野之间的神仙精怪越来越远。
说起盘古、女娲、后羿、二郎神君、福禄寿喜、哪怕是平日里最常见的门神灶君,四五岁的孩子都瞪大双眼,茫然不知所以。
反之,说起漫威英雄、超人和奥特曼、说起迪士尼故事里好女巫和坏魔法师,他们津津乐道,如数家珍。
门神拓印
那些曾影影绰绰弥散在我们寻常岁月里,弥散在举家欢庆的节庆时日之中,弥散在我们对命运呼唤中,自我诘问里的老神怪影像,如晨曦朝露,顿失神采、随风而散。
我们的孩子,正处在一个极其尴尬的文化岔口。一方面,喧嚣的全球化进程有意无意地阻隔了他们与本土民间传说之间的血脉联结;另一方面,被寄予“世界公民”期望的他们,潜移默化地接受当代全新的“造神论”。现在,他们的“神”,是互联网、影视、社群与高科技。
深植于每个文化族群历史中的“老神怪”,究竟意味着什么?爱尔兰作家叶芝曾在《凯尔特乡野叙事》中做出极其美妙的回答。他认为,那些承载着“神仙精怪”的民间传说非常质朴,充满乐感。在降生——爱情——痛苦——死亡这条老路上,各种事情从古到今源源不断地涌出,每一件事,都是一个答案,一个象征。而这些,就是人类最原始的本领,是人类最无价的感情。
儿童画门神
是的,从久远时光中流传而来的上天入地故事里,蕴含着初民对自我的好奇,对天地的索问。它们像流水一般,循着文化血脉之轨迹奔涌而来,早已成为我们集体无意识的一部分。孩子们遇到这些故事,就是在童心世界的晨曦之中,遇见他们的父辈、遇见这片土地从始至此的挫折与努力。
就是融入他们的根。
寻找“老神怪”
我们幼儿园的孩子从五岁开始上“神话课”,之后,我们又开了“妖怪课”。在这些特殊的时间里,经由一个又一个老故事,一个又一个非凡的象征,我们和孩子一起讨论了“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要去哪里?”“那些激烈异化情绪会怎样改变我?”……这些对人生而言极初始、极特殊,又如影随形的问题。
那段时间,我们掣肘于手上鲜活的神怪故事不多,开始千方百计想办法。我们很快发现,中国最纯粹的神怪故事,蕴藏在乡野之中。大概有大半年的时间,我和我们幼儿园的老师们组成一个很小的项目组,每到周末,我们就开着车在乡村里走,去找各种“知道老故事”的人。
我们走了许多路,探访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庙宇,发现每个庙中刻着神仙故事、降妖伏魔传说的壁画,分明就是许多好故事。循着壁画的线索,我们开始专门去寻找那些“画壁画的匠人”,这些人并不生活在我们所想象的社群上、网络中,寻找他们非常艰难。花了许多时间,拜访了许多师傅,我们最终找到了一位有三十年神怪画经验的连其发师傅,为我们的孩子画下家庭故事里出现率最高的“老神怪”们。
有一次,我们去连师傅家拿画稿。车开了很远,突然天降滂沱大雨。临到村口,积水及膝,刚打开车门就浑身湿透。小老师留下我在村前的土地庙里等,自己撑着伞一步一颠地去探路。
我独自在小庙里候了很长很长时间。电闪雷鸣,天地轰响之间,庙里无数面孔一一隐现,左右顾盼,环伺皆是神仙精怪。
我从不祈祷,然而那天,在如此大雨之中,如此弹丸小庙之内,我忍不住躬下身,诚诚恳恳地致意这片土地上所有的老神怪们,再给我们多一点时间,再多一点时间,让孩子邂逅多一些,再多一些,关于自己家园最袤远的传说。
这些事,已经过去一年有余。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孩子们已经听了许许多多神怪故事;识字的孩子已经拥有老师整理的最经典的神怪故事读本;孩子们业已观赏了许多年画、壁画;老师们还计划着带他们去往更多的古厝古庙,去寻找文化、历史和传说的痕迹……
我们又请连师傅把神怪画作画长了一些,这一回,画的是“王母娘娘的蟠桃盛宴”。在这场四米多长、神仙毕集的天宫庆典之原作中,我们的孩子已经对每一个出场人如数家珍……
最重要的,依然不是这些。不是谁记得了多少神怪。
而是:多少故事留下来了。
我们所做的,也不是让老神怪重新回到神坛上,而是让中国人幻想过、开拓过的历史文化,回到孩子的故事里,呈现在孩子的心像上。
当“老神怪”遇见“英雄之旅”
神话学大师坎贝尔曾在研究比较了东西方千百年来数以万计的神话、童话和民间故事后,抽象出“分离——传授奥秘——归来”的相对稳定的故事模型。这样的故事结构,可以概括为:“英雄从生活的日常世界出发,冒种种风险,进入一个超自然的神奇领域。在这样神奇领域中,和各种难以置信的有威力的超自然体相遇。并获得决定性的胜利。于是,英雄完成神秘的冒险,带着能够造福人类的力量归来。”从古而今,一代一代人类被这样的故事鼓舞着,又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新的“英雄历程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人心真实的心理地图,有效激发了人性内在的力量,引起灵魂深处的情感共鸣。
每个人,在每一段成长过程中,都需要与内心对话的“自我英雄故事”。在我们幼儿园里,当孩子面对剧烈突变、快速成长和人生某些特殊时刻时,我们会援引叙事图卡、神话童话原型,来引导他们找到自己的“英雄故事”,并凭借这样共写的叙事历程,护佑他们内心的自我对话,让他们感受到身边充满善意爱意的合作团体,感受到无坚不摧的:自我内心。
我永远无法忘记,一个被父母认为有“交朋友障碍”的五岁孩子,他创造的“英雄故事”之结局,是他和好朋友行走在“太阳刚刚升起的大地上”;一个经常抢别人东西的六岁女孩,她最想获得的魔法,是“让每一个人都咧开嘴笑起来的爱心魔法”;一个怕生怯场的七岁女孩,她描述的逆旅场景是“大地干枯,所有植物都埋在地下。但春天来了,只要等到春天,它们再长大一些,它们就会露出头来,让人们看到自己的脸”……孩子们在最简单的故事里自由且灿烂地宣告着自己一片至诚的成长宣言,其中意象,感人至深。
因由我们和孩子共写的一个又一个“英雄之旅”,我们一起熬过了许多困难重重、互不了解的成长时光。
也正因此,以《老神怪》的中国神怪故事为基础,我们将幼儿园多年以来对话儿童深层心理的“故事叙事课”之核心内容,呈现在“中国神怪亲子剧场”之中。
“中国神怪亲子剧场”可以做什么?
  • 深化中国传统民间故事与孩童的深度联结:故事不再仅仅是父母讲述的,还是一起演绎过,共同对话过的。传统文化与民俗“意象”通过故事形式,走入孩子心里。
  • 推动整体性情节故事输出,协助完成其游戏化的刻意练习:3—9岁年纪儿童的故事输出,需要仪式感、需要观众。他们内心对情节的描摹和架构,与一个完整的故事输出之间,还存在一个潜在发展区。因此,在我们幼儿园,老师们运用“神怪剧场”,将故事模块进行拆解,协助孩子搭建易于操作的思维鹰架,引导他们从熟悉和了解的民间故事与神怪人物——前进发展至——混杂他们稚嫩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属于自己的故事中。
  • 将故事输出变为平权、共谋的形式:“亲子剧场”的概念突破了所谓“孩子,你给我们讲个故事”的传统做法,打破故事输出单向的、形式单一的模式。孩子和同伴一起建构剧场故事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了自己的想象力、情节梳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乃至互相倾听、协同合作的能力。
  • 用重塑的自我叙事安抚心灵:“亲子剧场”帮助儿童完成内心对话这一重要过程。孩子们正是通过故事演绎,完成自己的叙事疗愈,完成某个成长阶段的“英雄之旅”。
点击下图,可以直接购买,三联童书馆首发产品《中国神怪亲子剧场套装》
“中国神怪亲子剧场”套盒里有什么?
中国神怪亲子剧场(1个,含帷幕及LED灯带)
中国市井中的“盒子剧场”历史由来已久。如今,我们以“古戏台”为模型重塑并再现了小剧场,将之引导到家庭中来。以这样一个韵味悠久,却又耳目一新的讲故事形式,连接起中国年轻家庭与传统文化故事之间的联系。
神怪纸偶(29个)
取材于《老神怪》读本之中的神怪形象,由富有30年老建筑壁画经验的老画师绘制,辅之于“小男孩”、“小女孩”、“女人”“男人”四个当代形象。方便孩子在故事呈现中,既关照当下个体人物(who),又能驰骋想象、上天入地、将自己的感受交融于本民族传说之中,并创造出“古代神怪+当代人物(自我投射)”的新故事。
空间场景画片(6幅)
独家定制的传统画片,框定了故事中的“地点”元素(where)。这六张画片呼应了中国传统故事中若干个最有代表性的场景设定,即:天宫(南天门)、龙宫(海底世界)、市井巷陌、地下岩浆世界,同样,也有颇具当代气息的“家居客厅”。在孩子说故事时,并不限定他们对“这是什么地方”的理解。孩子可以自由地赋予给这些场景新意义。
神怪历程叙事卡牌(22张)
含11张状态牌和11张法术牌。状态牌即为故事中“发生了什么”(HOW)。“状态牌”所呈现的,是人物所处状态的突然逆转,命运的突然改变。在英雄成长故事中,获得“法术牌”是寓意人生的醍醐灌顶的“恩宠时刻”。在与孩子所创造的故事里,如何运用“法术”,改变故事情节,改变命运状态,同样是自创故事中的考验。这些叙事卡牌经由与孩子互动之经验而创设研发,呼应儿童不设限的想象力与各阶段心理状态。没有特定标准化的含义,我们依然鼓励父母和孩子运用想象,自由地赋予叙事卡牌各种内涵。
《老神怪》民间传说暨亲子涂绘书(1册)
在《老神怪》一书中,我们延请老画师绘制24个孩子在中国传说中经常能接触到的家神家怪形象,并收集整理了相应的24个神怪故事。书中更附有群仙毕集的“蟠桃盛会”长卷,引导孩子和成人一起欣赏老故事、感受神怪形象。
辉柏嘉彩色铅笔(1盒)
24色彩色铅笔,可用于《老神怪》一书的填色与描绘。
和孩子玩了亲子剧场,接下来听听其他育儿问题的解决办法吧,点击下图可购买松果课堂
近期话题:
1、  如何让孩子爱上洗头
2、  如何让孩子轻松理发
回顾往期可点击:
⊙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点击阅读全文↓↓,可以选择更多童书馆推荐的优秀童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