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鹿晗搞垮微博服务器已经过去四天了,事件仍在不停发酵中。
鹿晗方面脱粉回踩严重,关晓彤方面收获大批黑粉,真情实感追星的都遭到了报应,谁是事件最大赢家?
《甜蜜暴击》剧方无疑。
仔细想想,微博刚出来时,多少人觉得这是在给二人主演的电视剧《甜蜜暴击》做宣传?
事件发酵后,《甜蜜暴击》这部剧在多少纯路人眼里有了存在感?
追溯二人恋情时,要不要提一下这部号称定情作的剧集?
要不要联想一下鹿晗接拍这部戏时的风波?
这两天的自媒体发文,有多少用《甜蜜暴击》剧名演绎做了标题?
二人同框本来就少,这张拍戏现场的路透照你不用一用?
10月8日以前:——《甜蜜暴击》是个啥?
10月8日以后:——《甜蜜暴击》啥时候播?
这波免费宣传之突如其来,之猛烈,之效果斐然,对剧方来说,可真是求菩萨都求不来啊。
说了半天剧方,剧方到底是谁?
华策影视。
提问:

《亲爱的翻译官》、《解密》、《微微一笑很倾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锦绣未央》、《射雕英雄传》、《孤芳不自赏》这几部剧有什么共同点?
都是IP改编?呃……勉强算。
最大的共同点还是——它们都是华策出品。
哈?《三生三世》不是嘉行的吗?《锦绣未央》不是唐嫣投资的吗?《微微一笑》不是剧酷的戏吗?
实际上,嘉行也好、唐嫣的关系方丰璟传媒也好,它们在《三生三世》和《锦绣未央》的出品人中也只排第二,占据出品人第一位的,是华策影视。
而剧酷文化是克顿传媒的子公司。早在2013年,华策影视就以16.5亿收购克顿传媒100%股权,自此,克顿传媒及其旗下的剧酷、辛迪加、好剧、剧芯等子公司,统统均并入了华策的大文娱盘子。
翻看它这几年出品的剧集,你会发现“华策出品”几乎占据了头部电视剧的半壁江山,中等成本的电视剧里,也到处都是它的身影。
这个名单已播的包括《亲爱的翻译官》、《解密》、《微微一笑很倾城》、《锦绣未央》、《射雕英雄传》、《孤芳不自赏》、《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周末父母》、《夏至未至》、《一粒红尘》、《上古情歌》等等等等,甚至连《楚乔传》,华策都掺了一脚。
已拍未播的还有陈坤+倪妮的《凰权弈天下》
刘烨+林依晨+雷佳音的《老男孩》
杨幂+黄子韬的《谈判官》
黄轩+AB+周一围的《创业时代》
陈晓+陈乔恩的《独孤皇后》
罗晋+郑爽的《为了你,我愿意热爱整个世界》
以及最近风头最劲的鹿晗+关晓彤《甜蜜暴击》
等等等等……(留言里告诉我,你更期待哪一部?)
处于筹拍阶段的还有《庶女攻略》、《仙路争锋》、《网游之近战法师》、《全民突击》……
中等成本的电视剧,更是不胜枚举。
(点击阅读原文看华策2016年年报,13-20页是已拍及筹拍作品列表,你会惊叹的)
说一句承包了一家老小的黄金档+深夜档,不为过吧?
可是为什么,华策在普通观众眼中的名气,远远低于欢瑞、嘉行呢?

华策旗下并没有特别知名的艺人,目前知名最高的也就是贾青和吴倩了,这影响了它在大众心里的认知度。我侧面了解了一下,它未来在艺人这一块的发展方向,主要是依托华策学院来培养和选拔有潜力的青年演员。
另外,华策出品、华策克顿出品、上海剧酷出品、上海辛迪加出品、上海剧芯出品、上海好剧出品等,实质都是华策出品。但因为各渠道的宣传资料未必标明华策二字,不了解这几家公司股权关系的普通大众,很难认识到自己每天看到、听到、或鄙视、或喜欢的各种剧,其实都是华策做的。
华策做剧风格并不统一,恐怕也是原因之一。
这几年来很多观众和资深吃瓜群众,开始把目光投向影视剧的幕后公司,研究起它们的风格来。
说起内地电视剧制作公司,最有大众认知度的应该是正午,被称国剧良心,出品的剧集无论是偶像、玄幻、都市还是历史,都带着一股非常好认的正剧味儿,风格相对严肃。
因为大肆囤积IP被观众熟知的是欢瑞,大IP+明星阵容+注水剧情=高话题度,欢瑞出品,绝对青春,绝对偶像,但基本不耐看。
今年上半年因为《我的前半生》大出风头的新丽传媒,传统强项在都市言情剧,这两年也开始向大古装进军,剧集质量基本保障。
嘉行参与的剧集,必定带着一窝嘉行系艺人共同出演。包括《翻译官》、《三生三世》、《傲娇与偏见》、《逆时营救》、《我是证人》、《怦然星动》等在内的这些作品,嘉行其实都不是第一出品人,却因为嘉行系艺人的成堆出现,被贴上了嘉行的标签。
可是华策呢?华策是什么风格?
大IP剧?——华策近两年的头部确实以IP为主,既有大热网文IP剧,也有传统经典IP金庸剧。
但非IP剧也有冷门优质的《镖门》等。
古装玄幻虽是这两年的大势,但像《杉杉来了》、《微微一笑很倾城》这样的现代言情小品也都很能打。
华策的风格并不明显,可能是因为盘子太大而包罗万象。
但话分两面讲,比起依靠山影人的正午、依靠杨幂的嘉行、依靠大IP和李易峰的欢瑞,华策的打法,其实更适合集团化规模发展。
换句话说,华策的产业化程度,更高。
2010年就在创业板上市,这估计会让三次IPO折戟的新丽和深陷新三板无法变现的嘉行羡慕至死;2013年又大手笔收购克顿,悄无声息吞食电视剧市场份额。华策的资本市场运作,步步都走在别人前面。
做剧多年,人脉深厚渠道强:头部剧要阵容有阵容、要话题有话题;中等成本剧也能轻轻松松卖给一线卫视填补头部之间的空档,分层经营,效果极佳。
所以鹿晗事件虽是飞来横福,但这种馅饼不会天天掉。反倒是这件事让我正视华策,翻出了华策的年报,看到里面长长的出品名单,想到那些平日里夸过骂过的各种好剧烂剧、冷门或爆款背后,都写着同一个名字,真是有点细思恐极。
华策做剧的手段、布局的思路,可见一斑。
我们常说,中国影视行业产业化程度太低。所以,虽然华策出品的影视剧品质良莠不齐,但它的产业化运作已初见端倪,如果能在过程中完成专业能力的升级,那就是我等观众之幸了。
年末我可能会在天涯开帖,像这样聊聊国产剧的制作公司(会更深入细致),以及流量小生小花这大半年的新格局,瓜友们可以谨慎期待一下。
点击查看:
后台回复“入群”加入娱乐栗场社群,与八卦小伙伴一起吃瓜
栗小姐零散娱乐观察与影剧评请关注微博@爱吐槽的栗小姐
苹果用户打赏识别下面二维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