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5年的全民炒股到2017年的全民炒房,国人陷入了一种近乎疯狂的房价焦虑中,一再验证着心理学上的禁果效应,政府越是限制,购房者越是欲罢不能。
上月初设了个雄安新区,从此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摇身一变,成了炙手可热的香饽饽。政令一出,炒房团蜂拥而至,一夜之间把房价从三千炒到了五万,也让我们见证了一出魔幻现实主义戏剧。

“居者有其屋”
一直都是国民心中的执念,
“孟母三迁”
的故事又成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三选“学区房”的经典案例。于是这房子+学区的学区房概念再一次站在睥睨天下的风口浪尖,欣然收割着中产阶级早已坚挺不能的膝盖。


而网上流传的那一系列令人哭笑不得堪称魔幻现实主义的段子,其实是天价房的真实成交案例:
一处报价728万元的房子,买房人和卖主从7点半砍价到夜里11点半,最终以745万成交;
北京四环边上一处学区房,中介动员房主卖房的说法是:小区里刚刚有同户型成交700万元,您如果想卖我们可以给您挂800万试试。房主将信将疑地同意了,过了一个星期,卖掉了

与此同时,知乎一篇《北京的房价是不是正透支着北京年轻人的创造力和生活品质》的帖子也受到了极大关注。其实该帖发布于去年七月,只是半年来众多亲历者的讲述,让帖子变得丰满起来。

获得高赞的回答里,答主大都清华北大毕业,一直非常努力,但都买不起学区房,字里行间的无奈辛酸,让围观者不禁质问“
为什么学历不值钱,但学区房非常值钱


常年受制于飞快上涨房价的普罗大众其实再清楚不过,极度稀缺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划片区入学再加上摇号的政策,一面用运气消耗着社会活力,一面鞭笞大众买票上车,以增加未来可能有的筹码。


那么只有国内对学区房及其光环下的优质教育,存在欲罢不能的执念吗?美国如何呢?他们有没有天价学区房?他们对教育有无焦虑?
学区房的概念其实起源于美国。它基本上按照城市和邮政编码来划分。
美国学区房也很生猛,仅隔一条街,房价可以差五倍更常见的是,比如纽约皇后区有些地区仅需约30到40万美元即可购得一套住宅,但同样大小的房型在皇后区优质“学区”地段,可能需要80万美元以上。这在中国目前是不可能的。
不过
美国学区房从本质上来说,和中国还是有很大区别。

国内是因为学校好,所以周围房价贵。重点学区房居住质量如何,看过房的应该心里有数,以有限的财力实在不能苛求太多。


美国通常是因为社区好,所以学校好。因为美国购房者更看重的是综合指标,除了教育资源还包括该地段的配套医疗、服务环境和交通等多方因素。所以“好学区”房价高,并不单纯是学校的因素,而是一个“好社区”的存在促成了一个“好学区”的建成,而“好学区”又进一步吸引了更多潜在购房者来此购置房产。
所以,在美国,即便是人口最为密集地区,“学区”虽是影响房地产市场供求的因素之一,但远非决定性因素,所谓“好学区”的房价更达不到“天价”程度。而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较为合理的公立教育体系

在中国,好学校基本都是公立学校。虽然私立学校也在发展,但政策环境、人才引进及保留、教育质量、“盈利模式”以及与中国现行应试教育体制的良好衔接等方面,依然与公立学校存在差距。更何况,最乐于为教育买单,又希望成果能显而易见的那部分人,更相信公立学校的教育能够让自己直接受益。

而在美国,私立学校的教育质量通常要高于公立学校。公立学校入学的流程非常简单,只需提供三份文件:出生证明、家庭居住证明医疗免疫记录。而且,美国购房要缴纳地产税,相当一部分用于当地公立学校建设、系统运作,因此部分社区公共教育资源丰富主要是由于该地段业主所缴纳的地产税高昂。这也进一步说明了美国社区与学区之间的因果关系。
政府与政策的合理调节
政府对教育资源的调节配置,遏制了炒房热。
首先,在美国,无论是租房者还是购房者,只要提供合理的居住证明,均可享受同等的教育资源。这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避免了家长一味通过购房途径获取教育资源,继而推升房价的现象。
其次,教育拨款向排名靠后的公立学校倾斜,不人为打造“重点学校,尽量缩小学校之间实力差距,保证了教育资源的均衡,再加上政府资金统筹作用的加强,从根本上抑制了“天价学区房”的产生。
再次,入学政策相对灵活。比如,在学生申请入学时,如果他的兄弟姐妹也曾在这所公立学校就读,那么申请中该生也会被优先考虑。此外,如果家庭在该地区持有房产或居住多年,在其子女申请当地学校入学时,也会比刚刚购买或租赁该地区房产家庭的子女优先考虑。
最后,美国大学招生考虑的因素比较多样。不单以SAT最终考试成绩衡量,而是将学生平时表现,GPA,课外活动,实习表现,以及教师、实习推荐等多因素综合考量。这使得相对较差学校中的“尖子生”在申请大学时可能比优质学校的“中等生”更占优势,因此从根本上遏制了学生一味“扎堆”名校的现象。
由此看来,美国中产阶级应该是不会像中国一样存在教育焦虑了吧?
美国也得拼爹

其实,在美国,想要拥有更好的教育,一样得拼爹,“遗产型资本主义”的回归也让越来越多的美国中产阶级,陷落在沉重的教育焦虑里。
美国的家长们,大概从来没有像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那么重视教育。几年前轰动一时,引起大范围讨论的“虎妈”教育,让美国人开始怀疑,一直深信不疑的教育理念是不是出了错。
这种现象级的讨论,也让美国深层社会环境的变化昭然若揭:社会两极分化和竞争迅速加剧,催生了阶层下滑的普遍担忧,以致对孩子教育的投入近乎执迷和疯狂。
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指出,美国贫富两极分化和社会阶层进一步固化的共同原因是,教育机会正呈两极分化。《纽约时报》在2012年分析列出,到2009年,在最富有的四分之一美国家庭的子女中,24岁时拥有大学学位的占82%,在最穷困的四分之一的家庭里,这一比例只有8%,相差整整10倍。

教育程度是社会经济地位的关键性决定因素,而进入21世纪的美国,资本与知识出现了一种平行传承现象,即子女的教育程度越来越取决于父母的教育程度。学者称其为“遗产型资本主义的回归”。
这不得不让家长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方式,而将越来越多的资源投入到子女教育中。他们也越来越坚信,唯常春藤教育之泽可及于无穷
这种美国高等教育的竞争分化,和普通大学毕业生的“贬值”不无关联。在美国,普通大学本科教育质量不断下降。其毕业生就业前景每况愈下,麻省理工学院的劳工经济学家奥托尔,形容这是中产阶级下一代不得不面对的“下坡匝道”
相比之下,常春藤为代表的顶尖名校的情况则截然相反。
“在一个充满全国和国际奥数选手、科学大奖获得者、正式报纸杂志甚至科学论文作者的校园里,通宵开放的图书馆便是这一高度竞争学习环境的象征”。
它们的毕业生依然在职场风光无两。
据报道美国排名TOP25开外的次级学校,毕业生收入都要比哈耶普的少40%,更不用说,排名更靠后的学校。
在这种境况中,家长们选择为愈演愈烈的名校争夺战添火加柴,似乎也不是难以理解之事。于是,美国孩子们的学业竞争,同样不是在高中,不是在小学,而是出生后就开始了。
在美国中上层阶级,知识精英最集中的纽约,一些学费高昂的私立幼儿园成了家长们争相追逐的目标。名额有限的它们,招生普遍基于一种名叫“教育档案局”测试的早期智力甄别测试,有些备考机构,竟以此为契机,为刚刚会走路的小孩提供应对此项测试的专门训练!也实在让人瞠目结舌。
很多哺乳类动物出生没几个小时就能站立走路奔跑,而人类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与时间赛跑。这种竞争意识与急迫感,大约是基因里带着的。
无怪乎有人说,美国人为什么那么注重体育运动?他们不仅仅是为了强身健体,更是为了从小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在拥挤的赛道上奋力向强,也许才是不让自己掉队的唯一方式。
而这一切,无不向我们展示出令人忧心的现实:教育均等,在今天的教育强国,也远未实现。

 * 往期文章(点击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