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大约1.1万字,阅读约需要15分钟
欢迎关注!
前言&书籍:PDF相信没有人没用过,“P图”这个动词相信大家也听过,这些都来自Adobe公司,一家兼具审美和软件产品能力的公司。本篇,我们来看看Adobe创业史,其如何接二连三推出成功产品,又如何应对激烈的竞争。《Inside the Publishing Revelution——The Adobe Story》by Pamela Priffner,这本书创作契机是Adobe成立20年(如今已经成立40年了),作者是从创业期就一直跟踪Adobe发展的记者,整本书图文并茂,内容详实,值得一看。
s
创始期(1982-84):打印系统打下基础
Adobe两位创始人相遇。John Warnock生于1940年美国犹他州,1964年拿到硕士学位的John 开始在犹他大学教书且同时攻读博士——犹他大学是当时美国仅有15所拥有计算机系的大学,其同期校友包括皮克斯的创始人Ed Cutmull,Alan Kay(施乐公司图形操作界面发明人)等。1969年,John拿到了博士学位后,开始在一系列公司从事计算机相关工作,包括在华盛顿空间飞船中心(当时计算机发展主要靠国防预算推动)。1972年,John的博士生导师David Evans邀请其加入位于加州的公司研发超级计算机,1976年John从事开发船仿真器培训船员——为了设计更逼真背景,他们开发一款图像描述编程语言Design System。1978年,John加入了施乐公司研发中心,施乐公司当时复印机业绩发展迅猛,因此有雄厚的财力聚集一批顶级的科学家(施乐研发中心科研成果包括PC,激光打印机,图形化操作界面等,虽然受益的都不是他,其中就包括Charles M Geschke,俗称Chuck。后者也是数学家,1972年从卡耐基梅隆大学毕业后,Chuck加入施乐研发中心,身份是首席科学家。对于管理,Chuck将自己定位为服务者,他招募的人都自己应该干什么——比如John,Chuck后来说John是自己最优秀的招聘。Chuck和John结识后,发现两人之间越来越多的共同点:比如两人最开始科研经费都来自国防预算,俩人都在1970年和初恋结婚,都有3个小孩,都对出版和图像感兴趣——Chuck的父亲是一位招聘雕刻师,而John的妻子则是一位图像设计师。当然,个性来看两人互补,Chuck永远很冷静,而John则一直充满激情。
PostScript前身,Adobe成立。John在施乐公司的研发重心是独立于图像系统,1979年,John和一位同事发明了JaM,其集合了raster graphics和bitmapped fonts(基于像素点的图像和文字)。1981年,团队将产品和施乐的编程语言结合,开发了Interpress,目标场景是办公场景,其和施乐所有打印设备都兼容——其可以实现线上虚拟联合设计,不同人通过email联系实现对设计修改。此后,Interpress成为施乐公司内部的打印标准,但是即使John为代表科学家们极力游说,公司还是拒绝将Interpress真正投入到自己的商用产品。John后来说施乐的问题是大公司常见——传统业务因为守旧而拒绝改变,科研业务则过于超前,只适合小公司来承接。Chuck和John嗅到了Interpress的商业价值,1982年他们准备出来创业(两位当时都40多岁),并且以John在Los Altos家后面一条小溪名字命名——Adobe。
Postscript
作为打印编辑语言有三点优势:其统一了打印机和PC两大硬件,相比传统模式需要安装众多软件和驱动;第二,其编辑语言可以在同一个页面同时插入文字和图片,传统模式图片还需要依赖于纸板;第三,其可以兼容最新的激光打印机,从而解放了传统打印模式的工人。当然,最大的特色还是其
兼容性
,不论在300-dpi的打印设备,还是在1200-dpi打印设备上,其打印出来效果和格式是一样的,且字体更清晰,图片更顺滑,且有更多细节。正如
【读书】Intel传奇CEO:如何面对战略拐点?
中所言,当时,PC时代革命就是
横向模式对纵向模式替代
,五花八门的硬件厂商开始出现,而从芯片到操作系统到软件层核心就是兼容性和规模优势,Postcript的核心就是连接PC和打印机的桥梁,其拥抱了横向模式。在融资BP中,Adobe的目标客户为Boeing这种大客户,而其价值是
桥梁高效性
——比如他们工作站(当时商用计算机)可以通过Postscript连接激光打印机看草稿,可以连接排字机来获得照片质量的最终版,最终投行Hambrecht&Quist 投资了
250万美元
种子轮(这家投行投资标的还有苹果、网景、亚马逊等)。为了解决版权问题,两位创始人将Postscript源头想法归因到了
Design System
,也就是John在自己导师旗下开发的产品,他们从导师公司Evans那里拿到了授权。

最开始准备自己开发硬件。Postcript相比于传统打印流程,省掉了大量人工参与流程,转而使用编程和数学描述就可以生成包含文字和图片的文档。开始组建团队时候,John和Chuck邀请了很多来自施乐研究所的老同事加盟,但是当时很多人觉得Adobe这个“为激光打印机开发排版语言”的想法是愚蠢的。最开始,DEC(mini计算机龙头)打电话给Adobe说可以将Postscript授权给他们,两位Adobe创始人拒绝了,因为最开始他们也准备基于这个软件自己设计PC和打印机硬件。但实际上,随着行业战略拐点到来,开发独立于设备的打印排版语言却是一个颠覆性概念,其和当时纵向一体化的观念截然不同,其正好迎合了行业的趋势。
乔布斯改变Adobe。1983年,乔布斯联系John,当时苹果已经十分成功,Apple II一炮走红,拥有图形界面的Macintosh也在研发中(【读书】乔布斯的“心学”:大道至简,直觉开路)。此外,苹果当时还有个72-dpi的打印机叫ImageWriter,乔布斯想把打印机和Macintosh连接起来(当时打印机都是独立工作的,PC并不是Hub)。乔布斯的野心是针对办公室文印市场,当时一台IBM3800激光打印机售价是几十万美元(超贵),而如果Macintosh能和苹果打印机构成替代解决方案,其成本可能只有传统系统的十分之一,且品质并不差。乔布斯说:“看到Adobe产品后,我们很快发现我们的硬件比他们好,他们的软件比我们的好,你们可以将软件授权给我们”。这时John和Chuck也不得不改变思路,放弃了软硬件一体方案,聚焦软件。乔布斯给Adobe提前支付了150万美元授权费,并且以苹果公司名义投资250万美元Adobe公司(6年后,苹果退出这笔投资价值8700万美元)。乔布斯说Macintosh有图形操作界面,其本质是将排版设计引入了电脑,而Adobe则是将排版设计引入打印(纸面),John是有审美的人(这个评价挺高),我们能够合作。到1983年,乔布斯开价500万美元收购Adobe,两位创始人拒绝了。
解决字体问题。
乔布斯说Postscript要解决唯一问题就是在
300dpi
分辨率设定下输出不错的画质,当时PC上的CPU和内存都很有限,要处理这么高分辨率的打印是高难度的工作,为了不让竞争对手知道对应方案,Adobe甚至
都没有申请专利
。基于PC和激光打印机革新办公室文印流程首先要解决的是字体的问题,John首先攻克了老牌排版机器厂商
Linotype,
后者同意将
Times and Helvetica
字体家族授权给Adobe和苹果,且同意和Adobe一起开发兼容PostScript的排版机器。此后,Adobe又和International Typeface Corporation达成了字体授权(最开始ITC的90%收入来自排版机硬件,到90年代其99%收入开始来自数字字体授权——行业变化的注脚)。搞定了核心字体后,PostScript几乎扫清了所有通向成功道路的障碍,而等到Macintosh+PostScript+LaserWriter组合真正运转起来后,乔布斯说自己都被震惊了,这一定是个划时代产品。1984年年底,
苹果发布了LaserWriter
,定价
6995美元
,当时主流IBM和施乐产品是其价格2-3倍,几乎是一炮而红,而Postscript也顺其自然登上了正式舞台。

崛起期(1985-1989):Postscript掀起桌面打印革命
PageMaker的出现弥补了空白。历史有意思的是,苹果公司也陷入争端,乔布斯和斯卡利开始决裂,直至乔布斯被迫离开苹果,而斯卡利却不太愿意持续投入LaserWriter项目,核心还是竞争开始激烈,而类似HP已经推出更便宜的竞品。但Postscript却开始一往无前,尤其是PageMaker出来了后,其基于图形化操作系统,提供文字处理和图像处理以及排版编辑的工作(简单可以理解为Word吧),其开发者为Aldus(后来被Adobe收购),而PageMaker+Postscript+LaserWriter组合成为了图文设计闭环——使用PageMaker设计,通过Postscript来连接打印机打印出相应文档,可以替代了传统的大型打印机+图形工作站组合(5年内,排版工作人员基本被替代),虽然最开始其打印和设计质量较传统模式还有一定差距。1985年苹果终于同意拿出100万美元预算来做营销推广,2年后,桌面出版赛道规模成长到几百万美元
优化字体库,推出字体创作平台。John和Chuck明白,要获得更多PostScript的销量,必须继续完善字体库。和Linotype签约后,最开始Adobe低估了字体数字化的难度,以为没经过训练的人也可以轻松搞定,踩坑了,不得不调整方向,邀请专业人士坐镇,并且开始意识到字体数字化工作更多是艺术而不是科学。而对于每一个字体,Adobe需要设计一个基于位图的显示版本,以及一个打印版本。到1986年,苹果推出LaserWriter Plus的时候,Adobe能够提供的字体数量已经达到35个,乔布斯还亲自挑选了几个数字化字体(他本科辍学期间学了一门书写课)。此后,Adobe将6种字体打包售价275美元(传统模式一个字体售价就是180美元),结果销量很好,Adobe还进行原创字体设计,包括推出Tekton字体。最终,Adobe开发了数字化字体的工具授权给传统字体厂商,并且催生了很多专注于数字字体设计的工作室,很快其字体库就积累了3000多种字体(平台化的力量),字体成为提高PostScript销量很重要的因素。不过,随着行业竞争开始激烈,字体作为一种单独生意的空间开始变小(数量供给多,差异化不足),1996年Adobe宣布支持微软推行的OpenType标准,其能够支持一些功能比如拓展到非拉丁语系的文字。
搞定打印机厂商,建立行业标准。Adobe最开始的商业模式是拿苹果LaserWriter每台销售设备的5%的版权金,也就是每台350美元,其最初几年绝大多数收入都来自苹果。下一步其目标就是让PostScript成为行业标准,这个一方面需要攻克各大打印机厂商,比如IBM和HP等;此外还需要面对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很多厂商开始开发PostScript类似的产品,虽然没有一家有Adobe的审美。和IBM谈合作过程很艰辛,据说又一次对方代表声明离开五分钟,结果3个小时都没回来。但最终1987年3月,Adobe和IBM宣布签约,24小时后,其与HP也签约完成(竞争性),两大巨头在手,PostScript开始迅速在行业中渗透,甚至包括日本的富士、NEC等巨头都成为Adobe的客户,到1990年代,PostScript签约客户数量达到50多家,成为无争议的行业标准。
Adobe成功IPO。1986年,虽然公司已经现金流为正,但是获得更多知名度和客户信任,Adobe决定IPO上市,新CFO Bruce Nakao和公司40位员工沟通后决定加入公司(互相选择),上市遇到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是Adobe历史期权给员工都很便宜,SEC觉得公司给员工价格和市场价差距太大。1986年,Adobe成功IPO,发行了55万股股票,占比10%,总市值约600万美元,在上市最初几年Adobe的营收几乎每年翻倍
发布Adobe Illustrator。John的夫人是一位图像设计师,多少次他看着妻子用笔和小刀来作画。另一方面,他当然最先感受到PC+Postscript组合给图文设计带来革命性,于是他觉得为什么不开发一款基于PC的图设计软件呢(也可以认为将PostScript从打印机搬到屏幕上)?此外,如果能直接在PC荧幕上完成设计和预览,估计又可以进一步刺激打印机设备销量。使用PostScript编程语言设计,你在打印出来之前,都不知道效果是啥样,而基于Illustrator设计则“所见即所得”,解决的似乎是PostScript问题自然延伸Adobe Illustrator的目标用户是地图设计师、制造设计师、科学工作者等需要精确画图的人,这为Adobe间接打开了一个类ToC的市场。1987年3月,Adobe Illustrator正式发布,售价是495美元,比当时专属设计软件要便宜几千美元。为了教育用户(当时诸多传统设计师还对于在PC上设计持怀疑态度),Adobe开始和诸多设计师合作,也借力他们推广自身产品。Adobe Illustrator88是其第二个版本,发布于1990年(晚了两年),升级了彩色绘图功能,徒手画等功能,其开始拥抱Windows等多个操作系统平台(不再简单和苹果绑定),此外Adobe也开始设立专门销售部门来推销产品。
Adobe和巨头展开竞争,获得先入优势。1989年,Adobe的营收翻倍达到1.2亿美元,其65%收入来自PostScript(成为行业绝对标准),25%收入来自应用,10%收入来自字体销售。而具体到字体,其又分为Type 1即其拥有完整产权产品且对细节保密的,以及Type3即主要是第三方创造的字体,Type 1是Adobe授权收入主要来源。苹果开始觉得自己过于依赖Adobe了,且PostScript和多个打印机厂商合作影响到了苹果打印机设备销量,1987年苹果开始秘密开发自有的Royal字体,1989年在拒绝了Adobe合作请求后,微软的Windows直接选择和苹果合作(敌人的敌人变成了朋友),为此,John和比尔盖茨还在某次会议上打起了口水仗,但结果是Adobe宣布开放自己的Type1字体库,任何人都可以开发Adobe的Type 1的字体获利,此外Adobe也有自己应对竞争更好方式——加速创新研发,Adobe 领先竞争对手1年推出了Type Manager,先入优势预示着其加速成为行业标准——设计师们开始加速拥抱Adobe。
中兴期(1990-1993):开拓新方向
确立应用开发新方向。1989年字体战争后,Adobe开始认知到不能把公司前景押宝在PostScript单个产品上,特别是 Illustrator成功让公司看到了应用市场未来前景——其1988年产生收入1900万美元,1989年产生收入3500万美元,接近盈亏平衡,但整个软件应用开发还是传统业务在补贴。在软件应用开发早期,公司内部声音是,PostScript业务有40%的税前利润率,为什么要花钱搞亏损的应用业务?但是John认为公司如果持续只有单一业务肯定会陷入困境(1993年Adobe的应用营收达到2亿美元,占比超过50%,也预示着其成功转型成为一家软件公司),John还和Chuck做了分工,前者开始负责应用新方向,后者则主要负责传统System业务,John主持在公司内部头脑风暴说Adobe可以进军的应用领域,最终答案包括打字、图像生成和编辑、版面设计和视频编辑,基于这些方向Adobe开始在外部看一些项目,其中就包括Photoshop(图像)和Premiere(视频),其中Photoshop最开始是Illustrator的插件,公司最开始对其后续爆发没有任何预期。
Photoshop爆发。Photoshop是外部研发的项目,其开发者是Thomas Koll,其是密西根大学的博士研究生。相比于当时其他同类图像图像编辑软件,Photoshop一方面其更加基于数学理念,对于外部加载图像边际,其采用像素汇总,而不是简单像素移除理念;更重要的是Photoshop的操作界面更加简单易用。John在和Thomas Koll交流中,认为后者很有才,这增强了其对于Photoshop的信心。1988年,Adobe最开始是授权了这款软件,其给Thomas提供25万美元保底的授权费。当时,最先进的Mac硬盘都只能存储6张图片(图像编辑还很领先),但当时扫描仪已经开始变得普遍(有利)。Photoshop虽然最开始只是插件(还没叫这个名字),但展现出了独立开拓新市场的潜力,比如纽约时报的编辑都会经常用它来编辑图片,而稍后普及的互联网,则给Photoshop创造了更多设计师的需求(为网站设计图片)。由此,Adobe开始考虑专门开发Photoshop,并于1990年推出,其最开始表现不温不火,每个月销量还有几百,然而随着其功能不断更新,到1991年其推出CMYK彩色功能,其开始成为设计领域的标配,到1991年3季度,Photoshop的收入超过llustrator,且差距越来越大,此后Adobe宣布和扫描仪厂商合作捆绑销售,进一步加速了营收增长。1993年,Adobe推出了Windows版本的Photoshop(之前还是Mac版本,所以Mac现在还在设计师领域流行),第一年就实现了1600万美元营收。1994年,Photoshop推出3.0版本,能够定义多层图层,成为划时代产品。1996年4.0版本后来成为Adobe诸多产品统一界面风格。而随着Intel和摩托罗拉发布功能更强劲的CPU芯片,Photoshop也更加如鱼得水,增加了更加强的例如打印、摄影、线上服务等功能。“图片对于交流来说就像氧气”,而Photoshop又成为了图片编辑的行业标准,“P图”甚至成为了图片编辑的专有动词(跟Google一样),足见其影响力,Photoshop成为了和Adobe公司齐名的品牌。1995年,Adobe终于以3450万美元收购了Knoll的公司。
进军视频编辑市场。
在图像编辑市场取得成功后,Adobe进军视频编辑成为自然延伸,其核心路径也是收购。当时,传统的视频编辑系统售价是
2万美元-20万美元
,而这也是Adobe用软件革新视频编辑行业的机会。1991年,苹果发布了Quicktime的视频播放器,开启PC视频时代,也有从业者开发了将VCR转换成为数码视频的
设备
,这些都为视频编辑软件提供了基础。当时一家叫SuperMac公司开发一款视频编辑软件ReelTime,
Adobe决定收购这款软件
,虽然John觉得视频编辑市场还很早期,并且改名为
Adobe Premiere
,其特点仍然是界面简单易用,目的是将一个传统复杂系统化工程降低门槛,此外其可以使用Photoshop旗下诸多滤镜特效功能,还开放了很多第三方插件(建立了开发者生态)。但是
Adobe Premiere早期目标用户并不是专业的视频制作者(硬件设备能力不够,或者顶多只能做demo,不能做成品),更多服务Adobe原有的图像设计师粉丝群体,这些人可能有转型视频的需求。最开始,Adobe Premiere还出现了声画不同步等问题,但随着版本不断更迭,这些问题都被解决。1993年,Adobe Premiere也在Windows平台发布,苹果公司也发布了自己的竞品Final Cut。整体来看,视频编辑软件并没有像Photoshop一样一炮而红,主要原因是视频编辑门槛更高,且当时硬件设备并不ready,但是也预示着其后劲会更足。
前瞻性布局Acrobat PDF。1991年,John在内部推动一个叫Camelot的项目,其目的是打造一个原生于屏幕的,能够横跨多种硬件设备和操作系统平台的电子文档形式,其不仅只有文字,还需要有多媒体展示能力,他当时称这项技术是Interchange PostScript (IPS),PDF不是编程语言,其显示也和设备是否加载了字体无关,其能够基于互联网或者其他方式方便在不同设备之间传输。传统的PostScript系统下,如果你需要看文档任一页,你必须从第一页开始输出,但PDF则可以直接跳到目标页面。在John看来,PDF肯定无法完全替代纸张,但是对于很多大公司,Acrobat 可以是一种更加高效、低成本的交流方式,其可以替代包括传真在内的传统文档市场。有些人可能觉得微软的Word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对于没有安装Word的电脑、对于没有安装对应字体的电脑,其就变得无法查看。此外,任何PageMaker,Word等设计软件生产的文档都可以直接转换成为PDF,这样就免得打印和邮寄了,实际上,Adobe在第一年内部使用Acrobat就给公司节省了100万美元成本。PDF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其无法直接编辑,这样就可以保证原作者的版权。此外,PDF也比较适用于报税的表格等,实际上IRS多年后就成为了Adobe最大的客户,其将报税的纸质表格电子化成为PDF文档。当然,Adobe的那帮设计师粉丝们搞不懂问什么公司要开发一个这么不性感的Acrobat。
免费战略打开PDF市场。Adobe最开始推出了三款Acrobat产品,其中Acrobat Exchange,用来生成和浏览PDF,定价是195美元;Acrobat reader,主要用来浏览,定价50美元;而Acrobat Distiller,用来将PostScript文档转换为PDF,定价695美元。此后,又推出了Acrobat Capture,可以将扫描仪文档转换为PDF。最开始Acrobat表现并不及预期,核心原因包括PDF最开始启动内容不足(没什么要看的PDF,购买也就没什么必要性)。更重要的是,做决策购买Acrobat都是企业的IT部门,而不是之前公司优势的设计部门或者OEM厂商,实际上Adobe没有触达这部分人的能力,产品整体发展缓慢。1994年,Adobe推出Acrobat 2.0,其将Exchange和Distiller合并成为Pro,而重要是将Adobe Reader免费,这对当时坚持软件应该付费的Adobe公司文化是一种挑战,但这个动作却后来被视为PDF兴起的关键一步,核心是1994年互联网开始兴起,Acrobat还抢先和网景浏览器达成合作,用户直接在浏览器里面就可以阅读PDF,这加速了PDF标准的渗透。
回头来看,Adobe最重要的产品创新,包括支撑其走到现在的Photoshop,Premiere,Acrobat等核心产品都是在这个阶段产生的,而这个阶段恰好是Intel的奔腾系列CPU,Windows图形操作界面,扫描仪等辅助设备和互联网兴起几重利好因素交织的窗口,这个风口不一般。
拓展期(1994-1998):并购重组
收购Aldus公司。
1985年,
Aldus
旗下的
PageMaker
就是Adobe产品重要生态合作伙伴,然而随着Aldus持续开拓产品线,两家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1988年,Aldus也授权一个绘图软件FreeHand,和Adobe Illustrator竞争;1991年,Aldus收购了PhotoStyler,和Photoshop竞争;此后Aldus又收购了After Effects,一款视频编辑软件,可见Aldus基本上盯上了Adobe,或者说Adobe的布局方向其实也没有什么独创性。两家公司的方向类似,但境遇却不同,核心是Aldus的核心基本盘PageMaker遭遇了
激烈的竞争
,特别是QuarkXpress,当然在画图和图像编辑市场,Aldus产品也败给了Adobe,这样一来一去,公司1992年虽然有
1.7亿美元营收
,但利润只有
680万美元
(Adobe 同年是2.66亿美元收入,但是利润4930万美元)。而此时,其创始人Paul Brainer也开始觉得市场变了,小公司存活难度加大了,到1991年时候他开始考虑出售公司。对于Adobe来说,虽然Aldus有很多业务是和Adobe竞争,但是PageMaker却是Adobe版图中缺少一部分,且Aldus团队正在研发下一代设计排版软件,John和Chuck还是觉得
Aldus有价值
,1994年,两家公司通过换股方式合并,新公司还叫Adobe(实际上是Adobe收购),合计价值4.4亿美元,Adobe也就此成为规模仅次于微软的软件公司,此后Adobe将一部分竞品软件分拆,合并了一部分(包括PageMaker,After Effects在内)。Aldus公司文化更像苹果,强调自由和工程师,其内部不同产品都是分离团队,而Adobe则相对保守,且公司内部有统一开发中台,两家公司进行了艰苦的整合,也裁员了500人。此外,Aldus当时已经有
50%营收来自海外
,其国际化很多基础也为Adobe所用,很快12个月后,Adobe海外营收占比
也达到50%

完成一系列收购。Aldus的收购完成还算顺利,但是John的下一个目标Frame Tech可能就没有那么顺利了,Frame Tech的核心产品是FrameMaker,其功能类似PageMaker,但是主要基于Unix系统,目标是长篇且重专业的文档领域,且这些文档需要持续更新(比如用户手册、数据库文档、长文档等,John还觉得网站也是长的、复杂的需要持续更新的文档),这些使得FrameMaker定位不同。此外,John觉得FrameMaker和Adobe的Acrobat等产品有协同效应。然而,Adobe公司内部除了John其他人都不赞同这个收购,投资者也是类似看法——1995年,Adobe宣布以5亿美元收购Frame时候,Adobe的股票跌了18%,而此后当公司发现额外2100万美元收购损失(当季度Adobe亏损1170万美元),其股票当天又跌了30%。此后,Adobe还收购了Ceneca Communication(价格1500万美元),后者产品是网站开发软件PageMill和SiteMill。
开拓C端市场。Adobe传统市场是设计师市场,但是随着PC的发展,其开始进入千家万户,从而孕育了广大的C端市场。通过Aldus收购,后者的C端软件部门也成为Adobe旗下软件部门,其负责人Bruce Chizen(后来成为Adobe CEO)也进入Adobe负责开拓公司C端业务,他很快发现Adobe不懂ToC,但是他个人却很看好将Adobe核心产品简化后的C端市场空间(当时类似Casio等厂商开始推出数码相机)。1996年,Adobe发布了PhotoDeluxe,Phtoshop的简化版(可以理解为美图秀秀),1998年其成为全球销量最高的图像编辑软件(C端),年销量达到2-3000万美元(同比增长237%),这对于Adobe来说没有太多增量成本,自然也是nice to have。此后,随着数码相机渗透率越来越高,Adobe又开发了Photoshop Elements(2001)继承了PhotoDeluxe以及Photoshop的品牌。而由于成功开拓了Adobe C端业务,Bruce Chizen也于1997年升任Adobe的图像业务负责人,C端业务也被合并,Adobe也开始全力开拓C端市场。
迎接互联网时代,还是靠Photoshop和Acrobat突围。1990年代互联网到来,对Adobe首先可能是危机——HTML标准有点类似PostScript,开发者用编程模式就能开发网页,而Adobe的PDF某种程度也是致力于基于互联网传播信息。此后,Adobe开始进军网站开发市场,其首先收购了PageMill和SiteMill,但是这两款软件却功能不足,尤其是对表格支持等,而类似微软将FrontPage捆绑到Office套件销售方法,让FrontPage很快流行起来。此后,Macromedia(Adobe重要竞争对手)DreamWeaver也凭借Flash等多媒体功能,开始在网站开发者中流行开来,而Adobe的方法是1999年收购了GoLive。Adobe的新产品的好运气似乎在前一个时代用完了,不过还好它有Photoshop这张王牌,虽然后者还没有为互联网开发定制功能,但很多网页开发者已经开始使用Photoshop来生成JPEG等互联网友好图片格式,很短时间内,Photoshop也成为了互联网图片生成的标准。此后,Adobe推出了ImageReady和ImageStyle专注于互联网图片市场,ImageReady 2.0后来融合进入Photoshop 5.5。最后,Adobe Acrobat和Netscape网景浏览器合作,将PDF插件加入到浏览器,用户可以基于互联网方便浏览PDF文档,相对HTML格式,PDF浏览更加方便,格式更加稳定,对用户更友好。
1998年,失望的年份,重组。1998年,Adobe已经远远不是当初那个Adobe了,一方面一系列收购逐步带来一些后遗症,很多公司老人开始离开公司,而后进来的员工文化不一,对公司未来发展方向也有不同想法,派系斗争也频繁出现。另一方面,公司也开始失去客户,亚洲金融危机使得日本市场1998年营收同比下滑40%。QuarkXPress市场份额开始超过PageMaker,甚至1998年,Quark公司(竞争对手)还对Adobe发出了收购要约,虽然很快被Adobe拒绝而失败,但这一系列事件还是让John和Chuck觉得公司到了危急存亡之秋John和Chuck对于Adobe未来命运也进行了深度思考,最终不得不做出重要改变——他们开除了一系列高管,宣布裁员350人,将公司拆分成为功能部门,比如将财务、运营和营销放入统一基础设施。此外,对于PageMaker竞争,Adobe内部也开启了新的K2项目,其未来对应产品是InDesign
面向未来(1999-2001):互联网带来设计革命
Acrobat迎来春天。PDF终于在互联网时代迎来了化学反应,尤其是Adobe将PDF整合进入网景、IE等浏览器后——出版工作者开始使用PDF替代传统纸张,从而可以使用email或者CD存储文档;一些广告主意识到其可以直接使用PDF格式将图片广告文件发给媒体,而对于报纸等广告主来说,PDF可以提高效率和节省成本,即使文件遇到了什么问题,也可以在付印前迅速改掉,相对传统纸质文件方便太多。而针对广告主的需求,Acrobat 3.0进一步丰富了色彩,且拥有一个方便扫描仪直接将纸质文档转换成为PDF的插件。实际上,Acrobat成了PostScript的便携电子替代产品。IRS开始基于PDF电子表格来报税,1999年,Acrobat 4.0版本则提供了附注评论功能,并且可以使用密码和签名来保护文档(获得金融等客户欢迎),此外,用户还可以使用一件截图功能,即将网站一键转换成为长图版本的PDF。此外,用户也可以直接从Office套件中,将文档直接输出为PDF。最后Acrobat还开始支持XML和XMP等可拓展标记语言,其对于电商等用户很友好,可以直接基于PDF输入数据库。1998年,来自Acrobat的营收同比增长123%至1.29亿美元。2001年,Acrobat 5.0推出,而Acrobat Reader全球发行量也突破4亿里程碑,当年来自Acrobat的营收同比增长40%,收入占比达到24%,成为Adobe当年收入唯一增长的业务。
持续创新产品——InDesign。Adobe需要解决第一个问题是PageMaker,因为这款设计软件不流行了,其剩下的客户都是中小客户,而其竞争对手QuarkXPress则凭借跨媒体出版等特点开始赢得大客户的青睐,Adobe必须做出回应。然而,当John开始查看PageMaker代码时,他觉得糟糕极了,Adobe必须从头开发一款设计软件来和对手竞争,这款软件必须能够兼容第三方插件,才能保证满足客户需求。1999年Adobe发布了InDesign,最开始InDesign很快遇到了销量高开低走的问题,但是Adobe没有放弃,这次他们采用打通所有产品方法,即InDesign定义为所有创作素材最终整合出版的端口软件,这样InDesign必须兼容包括PDF,XML,XMP,SVG等在内的所有Adobe旗下软件输出文件格式,同时InDesign也开始支持OpenType等外部刘幸格式,支持了日语和其他非拉丁语系得语言。2002年InDesign 2.0发布时候,市场反响明显转好。、
进入Network Publishing时代。
进入2000年代,Adobe的高管们开始思考公司产品的统一战略,最终
Networking  Publishing
脱颖而出,同年John 和Chuck也宣布退休,由Chizen接任公司CEO。公司将Photoshop、Acrobat等软件都归集到Adobe品牌旗下,开始着重推广自身品牌——
PDF
仍然是公司在互联网时代核心抓手,John认为自动化是未来不可避免的趋势,而Adobe的定位应该始终站在传统纸质出版和新兴电子自动化出版中间。此外,面对当时
电子书的趋势
,并于2000年收购了电子书软件Glassbook。

后记:融合创意和科技,SaaS模型开启更大发展空间
再看Adobe。2005年,Adobe宣布以34亿美元收购最直接竞争对手 Macromedia,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创意工具(文字、图片、多媒体、网页等)软件领域的统治地位,时至今日其仍然是今日Adobe核心业务。2013年,拥抱云计算趋势,Adobe将自己的核心创意软件打包成为Adobe Creative Cloud,自己则转变为SaaS服务提供商,消费者可以通过自己需求选择不同Level 服务。这个转型几乎立竿见影,Adobe公司营收在2010-2013年几乎停滞不前,但2014年以后,其营收增速开始逐步提升到20%区间,可见SaaS这种模式魅力——降低了进入门槛,反而做大了蛋糕。也许是尝到了SaaS业务甜头,2018年以来,公司通过收购Marketo进军营销软件平台(类似Salesforce,CRM之类),进一步加强在其他SaaS领域布局。时至今日,Adobe的营收主体仍然是云的订阅收入,其中创意云占比约为60%为创意云,15%为文档云(PDF),此外营销SaaS占比约为25%。
AI趋势对Adobe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和Office类似,Adobe也很快推出自身Copilot套件,并且获得了诸多好评和关注。然而,未来设计师这个群体会不会被颠覆?或者说,人人都可以成为设计师?其实回答了这个问题,大概就能回答AI趋势未来到底是颠覆性的还是赋能性的。博主目前倾向于长期来看是颠覆性的,但是最难判断的可能是何时会是转折点【读书】AGI时代,如何避免人类危机?中,作者提出一个上下半场理论,即技术进步的上半场就是赋能性的,因为其让一件事情从不可能变成可能,比如Photoshop加大丰富了设计师这个职业,让更多人进入这个行业,因为门槛降低了。但是下半场可能却是颠覆性的,因为当技术进步使得其本身生产力超过某个阈值,可能就会对设计师构成替代作用了。

欢迎关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