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100年前火遍欧美的好莱坞影星,只因长着一张华人面孔,在美国受尽歧视。
她去世后,外国媒体评价她是“好莱坞辉煌年代最令人难忘的人物之一”,而国人对她却知之甚少。
如今,她的头像登上美国硬币,该是认识这位传奇女性的时候了。

美元上的华裔

Great Woman 

提到好莱坞的华人明星,多数人大概会想到李小龙、成龙这样人尽皆知的人物。
但其实早在100年前,就有一位华人女星红遍了整个美国,之后更是叱咤欧洲。
她就是前段时间头像登上美国25美分硬币上的华人影星——黄柳霜,首位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留星的华人,也是首位登上美国硬币上的亚裔。
很多人或许对她很陌生,但你可能点开过这样一段视频:一位身穿旗袍,梳着中式传统发型的东方女性,用英文向国际友人讲解身上的服饰。
这个优雅、端庄的女性,便是黄柳霜。
视频来源:B站
她为什么能出现在美国的硬币上呢?

美国铸币局表示,“她是一位勇敢的倡导者,为亚裔美国演员争取了更多的代表性和更多多维度的角色。这个硬币的设计是为了反映黄柳霜所取得成就的广度和深度,她在一生中克服了许多挑战和障碍。”
确实,她出生在美国社会种族偏见最强烈的时代,因为黄皮肤,从小受尽歧视,哪怕成为红极一时的好莱坞影星,也只能饰演一些外国人刻板印象中的东方角色。以至于当时的很多国人,都以她为耻辱。
在黄柳霜短暂的几十年中,很少有国人谈及她超群的演技,甚至无人认可她为抗日战争期间做出的非凡贡献。
如今几十年过去,该是为她正名的时候了。
黄柳霜的一生,都生活在传统华人世界和洛杉矶白人残酷的种族主义夹缝之间,似乎没什么选择。
她的家族源自广东,祖父和外祖父是第一批“淘金热”移民,虽在美国立足,但几代人自进入这片土地起,便遭受着严重的种族歧视。
1905年,黄柳霜出生在洛杉矶唐人街附近的花街,因父亲经营着一家洗衣铺,日子过得不算苦。
让她苦恼的是,由于长着一张华人面孔,她和姐姐在街区学校上学时常常被人欺负。在学校操场上,“最大的游戏就是围着我和姐姐,戏弄我们。”更有甚者,用大头针从背后扎她,只为检验中国小孩是否会像自己一样有疼痛感。
好在后来她们换到一所教会学校,不过那里的学生虽然全是华人,但在各方面都已经美国化,时时处处都让黄柳霜觉得与老祖先的传统发生冲突。
总体来讲,黄柳霜的童年过得并不快乐,直到9岁那一年,她用送衣服得到的小费,跑去电影院看了一场电影,从此成了一个大影迷,人生轨迹也彻底发生改变。
她常常编造各种借口从学校偷偷溜出来,去廉价电影院看电影,然后一个人待在房间里对着镜子练习那些经典的荧幕片段。连做梦都是在白色的宫殿、芳香的花园里拍电影,成了一名电影明星。

对于一个9岁孩子的明星梦,她母亲是默许的,父亲则是极力反对。所以当她的梦醒了之后,等待她的是父亲拿着一根长长的竹鞭,狠狠抽来。
在父亲的传统观念里,他深信“好男不从军,好女不从艺”,让他更为痛恨的是,美国电影里展现出的对华人的侮辱性成见,如果女儿从艺,则是给家族和中国人蒙羞。
尽管如此,黄柳霜仍对电影事业有着浓厚的兴趣。那时好莱坞经常在唐人街取景,她常常在那些拍摄场地流连忘返,期盼获得一个角色。
不久,有男演员注意到这个可爱的女孩,称她是“C.C.C.”,意思是“好奇的中国娃娃”,黄柳霜由此更加坚定,要成为一名电影明星。
后来,她成为了一名皮货商的上衣模特,12岁时又为一家百货公司站柜台兼做模特。
就这样一边上学一边上班,直到14岁,黄柳霜才在电影《红灯笼》中得到一个亚裔临时演员的角色。
在电影中亮相的体验让她欣喜若狂,然而家人并非如此,父亲警告她,好莱坞除了有关中国的电影外,其他电影并不需要她。
她有时也告诉自己“别老做梦......”,但仍抵不住“电影的迷人之处”,甘愿在各种华人电影中跑龙套。
很久之后她才明白,父亲的话是对的,即使拥有美貌,她也只能参演亚裔主题的电影,情况甚至比她想象的更糟。

在成名前,黄柳霜在好几部电影中都贡献了不俗的表演,渐渐地,人们记住了这个“中国娃娃”。
1921年,她终于获得了一个不是“路人甲”的角色——在纪传体影片《人生》中担当主角,饰演当红男星郎·钱尼的妻子。
非同一般的演技很快便让黄柳霜一炮而红,各家媒体争相报道,但纷纷赞美的同时也引来了种族歧视者的谩骂,有文章评论她时甚至用“黄祸——中国杀入演艺圈”这样拙劣的标题。
电影事业刚起步的黄柳霜无暇顾及这些,很快便主演了第二部影片《羞耻》,接着出演了《海逝》中的痴情少女莲花,两年后,又在《巴格达窃贼》中饰演一位蒙古女奴。
短短几年,黄柳霜已然成为好莱坞名声大的影星,可她的形象注定了她永远不能成为好莱坞银幕上的女主角,即便有时能成功出演令人同情的人物,她的角色也会受到很大限制。
正如在《人生》中被家暴;在《海逝》中被爱人抛弃,最终自尽;在《巴格达窃贼》中赤裸背部,让一条毒蛇舔舐着她的大腿......
她出演的角色不是妓女,就是女奴、情妇,或只是帮助增添中国特色,空有一副美貌,而最终都难逃死亡的结局。
她曾在接受采访时公然表达过这种不满:“为什么银幕上的中国人形象总是小丑那个样子?而且还是性格残酷的小丑,凶杀、背叛、阴险!我们并不是那个样子!我们的文明史比西方长很多倍,我们怎么会那个样子?”
在华人被歧视的年代里,这种反抗最终没有任何效果,黄柳霜只能默默接受电影公司的安排,因为如果不合作,则只能出演一些小角色,或者被”出租“给其他公司。

时代的偏见最终击碎了她在好莱坞的电影梦,后来她实在忍无可忍,决定逃离美国种族主义的限制,前往欧洲发展。
“我想我之所以离开美国,是因为我死了太多次。可怜巴巴地死去好像已经成了我的绝活。”

在当时的欧洲,才艺卓著的演员们纷纷前往好莱坞淘金,鲜有背离好莱坞者。黄柳霜的选择无异于逆国际潮流而动,稍有不慎,便可能告别演艺生涯。
对于一个23岁的女孩来说,这需要不凡的勇气。
好在此时正值德国电影工业挑战美国影视公司霸权之时,黄柳霜的到来无疑为德国电影界增添一股力量,很快她就出演了电影《坠落之爱》。
不久后,她的形象传遍欧洲,整个欧洲的电影杂志都为她刊登了大篇幅的报道,风头不输好莱坞。
不过真正为她赢得荣誉的是默片《唐人街繁华梦》,她在影片饰演一个纯真可爱的中国舞女,影片一上映便引起巨大轰动,整个欧洲评论界大赞其表演,英国少女们争相模仿她的发型、妆容和服饰,连英国王室都邀请她参加宴会。
彼时,黄柳霜成为了真正的明星。英国上流人士的口音、全新的表演技巧,不管哪方面都足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几年的欧洲之行让黄柳霜获得了不小声誉和威望, 本以为是返回美国利用自己声望的时候了,遗憾的是,当她带着一身荣誉回到好莱坞时,美国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并未在她身上消除,反而令人大失所望。
最明显的是,赛珍珠的小说《大地》要改编成电影,公司高层宁愿让一名德国人出演勤劳、坚韧的中国妇女,也不让黄柳霜这张百分百的华人面孔出演。
理由仅是公司不允许黄柳霜在任何电影中饰演白人演员的妻子,即便这位白人饰演的是中国人。
这次选角让黄柳霜深受打击,她决定鼓起勇气去中国看看。

如果可以,她想师从梅兰芳学习京剧,然后开办剧院,等有朝一日重返美国,将投身于传播京剧艺术。
当时的国人对黄柳霜并不陌生,早在她出演《巴格达窃贼》时,上海最畅销的女性杂志《良友》画报就将她作为封面女郎。《北洋画报》《申报》等多家报刊也常常刊登她最新的电影剧照。
只是随着对她了解越来越多,黄柳霜每每被记起时,往往背负骂名,被指“抹黑中国”“不过是受人摆弄的傀儡,在电影中跑跑龙套”“丢中国的脸”。
以至于她1936年将前往中国的消息传来时,多家杂志公开质疑她、抨击她。

抵达上海后,一名上海记者更是直截了当地问她:“为什么要演这么多屈辱的东方女性。”
黄柳霜只能红着脸辩护道:“那不是我的选择,即使我不演,也会由日本或朝鲜演员来饰演,而且……我也会丧失尽力改变中国形象的机会。” 
让她更难过的是,在去往广东祖籍时,人群中有人喊道:“打倒黄柳霜——侮辱中国的小丑,不要让她上岸。”她虽然不会说国语,但她听懂了这些愤怒的话,不禁失声痛哭。
后来,她在《良友》画报上撰写了长文《我的自述》,陈述了自己的无奈、委屈、痛苦和不甘。
她写道:“国人对于我所扮演的角色,有点指责,这使我很不安,因为我这种错误是无意种下的。初期入电影界,我只能完全受着导演者的指挥,不要说所扮角色是什么连自己也不知道,甚至片中的情节他们也未必说明白......”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不待见黄柳霜,外交官顾维钧夫妇为她举办了欢迎晚宴,梅兰芳盛情招待了她,“影视皇后”胡蝶还带她参观了影视公司......9个月里,她出入各种精英圈子,不停地穿梭于中国的大都市。
在短暂的寻根之旅中,她学会了不少国语,但由于对中国了解甚少,组建京剧剧团巡演的计划便暂停了。
不过她并未放弃宣传传统文化,此次旅行让她摆脱了长久以来的身份困惑,现在她非常确信自己是一名中国人,未来也将致力于让更多人了解真正的中国和在影片中改善祖国的形象。
回美国后,黄柳霜对中国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绪。因对日本侵略者痛恨不已,她更换了住所,只是不愿自己的居所面对一个日式花园。
她经常向极少接触中国人的各国团体介绍中华文化和自己的华人身份,抗日战争爆发后,更是四处奔波,呼吁美国人积极支持中国抗战。
当时美国有一个叫做“援华联合会”的民间组织,为了援华,她几乎卖掉了多年来在巴黎、纽约、中国购买的所有礼服,还拍卖了在中国拍摄的五卷胶片,所得收入专门用于帮助中国难民。
她还参加了各种筹款聚会和表演,为中国捐献紧缺药品。

那时黄柳霜的电影资源已经越来越少,为了抗日,她还是争取主演了一部揭露日本侵略罪行的电影《轰炸缅甸》。
因为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援华工作上,后来有报道说黄柳霜已经息影了,但是她一直都在寻求好的角色,在《重庆来的女人》里,又塑造了一个抗日女英雄的形象,借这部电影,她想表达:中国人民必然会战胜侵略者。
同时,她还拿起纸笔,为《新华食谱》作序,以写作来支持抗日事业。结果正如她所想的那样,美国人成群结队地进入到华人的餐馆,让华人餐馆在战争期间的生意很是火爆。
然而,正当她积极参与援华工作时,她所的事情却得不到肯定。
1942年底,宋美龄访美做政治宣传,在好莱坞举行的盛会上,她被安排与一群美丽动人的女演员坐在一起,众多好莱坞著名影星都在场,唯独没有黄柳霜。
后来经调查得知,因为宋美龄非常厌恶好莱坞电影中表现的华人形象,于是中国代表团里有一位先生专门交代不要邀请黄柳霜。
对此,黄柳霜感到很寒心,不过她还是竭力坦然面对这件事情,说最重要的是中国的抗战事业。
后来战争结束了,她的日子归于平淡,没戏拍就去各地旅行,或者去各个城市做巡回演讲,主题是中国的健康和美容问题。
然而,随着年纪的越来越大,黄柳霜的健康状况一年比一年差,1961年2月3日,她突发心脏病离世,享年56岁。
而后她再现风华,是电影《唐人街繁华梦》在湮没多年后,影片经修复重新面世,不过并未有多少国人知道这位传奇女性。
如今她登上美国硬币,是时候得到一个正面的评价:Anna May Wong(黄柳霜)不仅在好莱坞是一个恒久之美的传奇,在中国也是一个不应被遗忘的传奇。
本文图片主要源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1]《黄柳霜: 从洗衣工女儿到好莱坞传奇》,郝吉思 (Graham Russell Gao Hodges) 著
[2]南方人物周刊:刘玉玲与黄柳霜 两颗“星星”的六十年
[3]北京日报·旧京图说:首位登上美国硬币的华裔女性,来过北平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