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华说职场人生”,读有温度的干货
北大毕业生和上野千鹤子的谈话导致舆论翻车,其中一大槽点就是北大毕业生居然问出这么没有水平的问题。撇开我个人对谈话内容的评价,看到大众因她们不符合期待而产生的失望、不满、甚至愤怒,我非常惊讶,因为我觉得北大毕业生也是普通人,不可能在方方面面都比别人厉害啊。
朋友跟我说,“你是从那里毕业的,你可能感受不到从外围看北大是怎样的:那是多少人遥不可及的梦想啊!”
我细想了一下:我并不是不理解北大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地位,而是作为一名毕业生,在经历了与这个标签多年的纠缠后,我已经对此脱敏了。这次舆论事件让我回想起自己与母校标签之间的心路历程,更让我从社会层面去思考:这种对名校毕业生的高期待有问题吗?
我与名校标签的纠缠与脱敏
在我读高中的时候,北大清华是高不可及的存在,是我想也没想过会进去的中国最高学府。我那时候的目标有且只有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但是后来因为机缘巧合获得了保送北大的机会,而我因为害怕高考而放弃了高中三年一直怀揣的理想,踏入了燕园。看着全国各地通过高考独木桥的拼杀走入北大的同学们,我常常觉得自己是个冒牌货。
我继续以高四的状态在北大学习,努力保持每一门功课都成绩优秀,继续做那个单维度的好学生,从而失去了在大学探索兴趣、聆听大师、拓展视野的机会,这是我大学生活最大遗憾。
当我走出北大的时候,我并没有获得什么与众不同的学习思考能力,我从来没有听说过什么叫做批判性思维,我对任何议题都没有自己的思考和观点,我对中国社会的现实也一无所知。我毕业了,拿到了学历,但我心里空荡荡的。如同很多人一样,我自我反省,认为问题都在自己,是我配不上母校。
那要怎样的人才配得上母校的牌子呢?要有理想、有抱负、有见识,有能力对社会做出积极影响、为人类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人--这是我对自己的期待和要求。
所以,一方面我很自卑,另一方面我又觉得自己“出身名校”,理应比别人更强。现在回想起来,这种“理想抱负”并非来自于对某个社会议题的深切关注而自然生发的愿望,而是觉得自己需要走上高台去匹配那个立在高台上的校门。
这样的想法有什么问题吗?从一个角度看过去,名校毕业生享受了最好的教育资源,这些人理当有更远大的抱负、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而这也应该是学校育人的目标:好的教育应当让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关切到更多的人。
但是当我都不了解社会、不了解自己的时候,我其实并不知道我想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我想到的只是:因为我已经是北大毕业的了,我应该继续进入顶尖学校深造,我应该干大事,我应该继续厉害。
换言之,我认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特殊的,而这种特殊感只是因为我是北大毕业生,尽管我的内在其实很空。
打碎我这种特殊感的经历是:我第一次申请名校博士项目全军覆没,第二年申请成功后又因为太难读不下去而无奈辍学,自我价值感碎了一地。
把这些碎片捡起来的过程迫使我剥掉名校的标签而去真正看到自己,接纳自己的普通、自己的无能为力,看到自己的自我价值并不是由母校所定义的,看到名校束缚之外的广阔天地。
而在后来十年不断追问内心的过程中,我完成了与母校光环的剥离:“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是我希望活出的状态,这不是北大独有的追求,而是每个人都可以去追求的。我不是特殊的,但我是独特的,每个人都是平等而独特的。之后随着我的社会阅历和对自我认识的加深,我产生了自己的职业使命感,并通过大大小小的选择去不断靠近自由精神和独立人格。
这段经历让我看到了什么?
1)名校毕业并不自动带来见识的深度和广度。
这很大一部分是教育体系的问题 -- 大学之前的教育让很多孩子形成线性的、功利的应试思维模式,大学又没有引导学生去拓展视野,去关注对人生来说真正重要的、但看上去却可能是无用之用的东西。另一部分原因是个人阅历的局限 -- 见识和智慧是需要用阅历去磨砺出来的。
2)名校给个人赋予了并不属于个人的光环。
这种光环是便利 -- 这块敲门砖很大、很响;也是压力和束缚 -- 它让光环之下的人觉得自己不能普通、不能输、只能上、不许下,而其他人也期待你做出与众不同的事、说出与众不同的话,然后感叹一声:“真不愧是名校毕业的!”
它或许让毕业生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对社会更有责任感,但它也给毕业生带来了虚妄的特殊感和优越感。
3)个人的内在成长最终都是要与名校标签剥离而找到真正让自我立足的地基。
你想从事的事是因为你关切、你在意,你所拥有的思想是因为你阅读、你思考、你质疑,你所获得的尊重和敬佩是因为你真诚、勤恳的付出、你为他人创造的价值。追求母校精神是因为你认同这是值得追求的终极目标,而不仅仅是因为这是你母校的校训。
Photo by Joshua Golde on Unsplash
社会对名校的高期待意味着什么?
现在来说说我对社会层面的思考。
有人说,大众对名校当然是应该有期待的,如果名校都不能满足大众所期待的教育水平,那国家的高等教育还能有什么希望吗?从这个角度看,大众的期待一来是自然而然的,二来似乎也是一件好事,也许无形中形成了一股监督、促进的力量。
但我持有一个不同的角度:我不知道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会不会因为大众降低期待而下降,但我比较确定的是,大众对名校的高期待向来有之,而这种高期待与名校教育质量的提升恐怕并没有太大的相关性,而它的弊端却是很明显的。
在现代社会,对出身寒微的人,名校就是“龙门”;对家境殷实的人,名校就是镀金。跳过了这个龙门、镀上了这一层金,就什么都有了:众人羡慕的目光,亲友的骄傲自豪,求职时凭简历上的“毕业院校”就轻松碾压无数人的优势,发展事业时的高质量社交圈,甚至做个自由职业者的个人介绍都比别人更加金光闪闪。当然,还有求偶时那自动高人一等的匹配权。真让人觉得,一入名校,终生无忧!
是名校带来的这一系列好处导致社会对名校毕业生有高期待,还是因为社会对名校毕业生有高期待从而给了他们这一系列的好处?这恐怕如同鸡生蛋还是蛋生鸡一样很难追溯因果的源头,但我总觉得,大众对名校标签趋之若鹜,然后又在期待落空后感到愤怒,除了对名校天然(有时盲目)的崇拜和对教育的简单化归因之外,还与名校标签所能给毕业生带来的好处高度相关。
但我不禁要问,这种好处公平吗?
为什么企业筛选简历、相亲筛选对象的时候要分985/211/一本/二本/三本这样的三六九等?为什么带个名校标签就能在互联网上吸引流量?凭什么那些没机会跳到龙门的人就应该被忽略、被看轻、被自动排到第二、第三梯队甚至队伍的最末端?
当然,我知道这些机制都“合理”,合的是“追求效率、减少成本”的理:真正了解一个人那么耗时费力,用一个标签来快速筛选,效率大大提高。
同时,这些机制也合乎“巩固阶层利益”的理,因为一路走到名校所需要付出的成本是非常高昂的,没有资源的家庭难以企及,而社会经济状况原本就不错的家庭得以让孩子保持现状或者继续向上流动。对于这一点,我过去的感受并不深,因为我们70后这一代,小时候没有兴趣班,读书没有学区房,上大学只要交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学费,似乎一切都只要靠自己努力就可以。但放在现在显然是不行的,教育成本高得令人咂舌。我跟父母说,还好我出生得早,否则他们会为我的教育开支焦虑得睡不好觉。
前两年,我还有过去一所不错的大学读个心理学硕士的愿望,但一看学费就彻底打消了念头。我有信心以低得多的成本去获取那些知识,并自己去创造和业界同行的学习交流机会。那么高的溢价所为何来?
我觉得这当中很大一部分是去买学校这块招牌以及这块招牌今后能敲开的大门。这是社会的现实,但这也让我质疑:名校的光环和好处难道不是一种结构性不公?这难道不是一道人为设置的阶层壁垒?
多少人为了追求名校而付出大量时间、精力、金钱在满足名校的录取要求上而不是在真正的学习求知上?甚至富裕的家庭还为了孩子进名校而花重金弄虚作假、以身试法!又有多少孩子把走入名校当作唯一的人生目标,而后又因为求而不得而数十载甚至终身受困其中?
所以,把名校放上高台是好事吗?至少我个人更愿意看到名校拆掉围墙,让更多人回归学习和教育的本质;我更愿意看到企业不用毕业院校来筛选人才,而是关注应聘者的真才实学;我更愿意看到人与人交往的时候能够卸下标签,看到真实的彼此。
对于名校的教育质量是否应该有期待、有批判?当然,但我觉得这个期待和批判应该是面向高校、面向教育体系的引领者、决策者,而不是面向毕业生
对于毕业生个体而言,放下对他们身上标签的崇拜、期待和盲信,回归到个体层面的平等和宽容,我认为这是对社会更有益的。而且,其实谁也没有权利去期待他人成为怎样的人。请注意:这区别于期待一个人履行她/他的职业角色所担负的社会责任,比如我们有权利期待一所大学的校长要确保大学的教育质量,但没权利期待一所大学的毕业生必须应该成为怎样的人,除了他们和所有人一样必须遵守法规之外。
不过现实不以我的愿望为转移,无论我多么希望大众不要神话名校,名校的光环及其带来的好处将会继续存在。所以名校毕业生们,如果你要用名校标签来为自己谋利益,那么要知道这吸引他人的光环不是属于你个人的,也通常只是一锤子买卖,很快你将面临“被验货”的现实,而这个验货标准还会相当的高,你准备好了吗?
Photo by Martin Sanchez on Unsplash
写在最后的话
我的工作让我接触到的都是个体的故事,这让我即便在思考宏观问题时也都会从个体经历作为入口,基于此,我并没有觉得这三位北大毕业生与上野千鹤子的对话很没有水平。虽然提问没有覆盖像女性职场困境这同样广泛存在的重要议题,也没有高屋建瓴地谈论社会宏观问题,但提问所涉及的议题是许许多多女性在日常生活中所真实面对的。
在这里我特别想指出的是,当我们在看待一个社会现象、在形成一个观点时,在我们大脑的后台存放着我们迄今为止渡过的一生:我们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所遇到的人和事、所读过的书和电影,等等一切。
由于每个人的一生如此不同,这也导致了我们的视角和观点也会有极大的差异。所以在参与任何议题的讨论时,要对这些差异保持觉察,这样既能更敏锐地看到自己的偏见,也能更容易理解他人。
语言可以成为比刀剑更锋利的武器,让我们慎用这股力量。共勉。
(完)

你可能还会喜欢: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