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2023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正在征稿中,截止日期为8月20日摄影照片、视频、绘画均可参赛,了解详情可阅读:2023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开始啦!
摄影单元、自然绘画单元参赛者请于年赛官网www.wonderoflife.cn
填写报名表+上传作品,视频单元需在年赛官网填写报名表,并在B站上传作品。

Part.
1
影像能够保护自然吗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对于这句话是深表怀疑的。特别是当深入到保护行业中之后。
通常一个物种保护的基本逻辑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问题往往有栖息地丧失、生存环境变化、盗猎盗采、非法贸易、人兽冲突等很多方面。
政府职能部门或保护机构往往会针对这些问题开展一些保护行动。比如树少了种树、有人盗猎就去执法巡护、开展针对虎皮象牙非法宠物的打击执法、推进生态补偿等等。正是这些行动,使得物种遭受威胁的现状得以扭转,我们称之为有效的保护。
黑麝,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不法分子为了麝香而捕杀它 ©关翔宇
而在这一整套保护环节中,特别是在决定性的保护行动中,影像的位置是模糊不清的
常见的话术会这么说:影像可以让更多人了解一个物种,从而唤醒保护的意识、促进保护的行动。
张掖的荒漠里,兔狲身后盖起了风力发电场。相关文章可戳:《兔狲打滚儿的荒漠,都要变成发电场了?》©猫盟
这里面有很多牵强的地方:本质上大多数摄影师(或者拍照者)拍照片的初衷都是一种对艺术的追求,通常是他()喜欢自然且喜欢拍照,而这种出于喜欢和艺术诉求的作品,往往既不能明确地指出保护的问题,也谈不上去促进有效的保护行动。
“这个物种已经非常濒危,它们急需保护。我们希望我们的影片能让更多人开始关注这个物种。”这样的话本身没啥错误,但基本也没啥用。因为“非常濒危”只是一个现状,而不是保护问题本身。
更何况这只是一个模糊的描述,有些号称濒危的物种数量可能并不少。但你若不说它濒危,似乎你的照片价值就低了一些似的,就好像很少有人去拍摄麻雀、喜鹊、夜鹭。
黑鹳,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宋大昭
Part.
2
因此在做保护的这些年里,我对于影像的定义主要是在传播层面
毕竟写推文发微博发短视频,都需要有好看的影像。有好图就会让故事更精彩,点击就会更高。传播是保护吗?我一般说它是保护工作的一部分。但如果猫盟只做传播,那估计谁也不会认为我们是个保护机构,所以总体而言,大家的认知没毛病。
青海玉树白扎,红外相机拍到的雪豹 ©巧女公益基金会、猫盟
但近几年我的想法开始有所改变。
当一个摄影师是以保护为目的进行拍摄,那么这种影像该如何去定义?
比如“野性中国”的创始人,自然摄影师奚志农老师。有两个事情给我感受颇深。
一个是云南绿孔雀案关于绿孔雀案,可戳:《罕有的季雨林,珍稀的绿孔雀,正面临水电开发的“灭顶之灾”》)。
这件事情参与的人和机构很多,而奚志农老师完全是为了保护前往拍摄绿孔雀,并且充分发挥其社会影响力助力整个保护博弈的推进:这些照片被用于关于此案件的各种宣传及取证,影像不但参与到公众传播中,使得更多人开始关注这个案子,同时也确实参与到了保护行动中去。
绿孔雀 ©奚志农
目的是什么,决定了照片的价值和属性。
第二件事也和奚志农老师有关,就是最近正在放映的电影《雪豹和她的朋友们》。
《雪豹和她的朋友们》电影海报
这是一部由三江源的牧民充当摄影师参与拍摄的关于雪豹的电影。我这些年来总是困惑于一种认知:很多人都觉得雪豹比金钱豹更少更濒危。事实上中国拥有世界上绝大多数雪豹,而且雪豹在IUCN的濒危物种名录里评级为易危,而中国的4个金钱豹亚种里面有3个都是濒危或者极危。中国金钱豹的数量可能只有雪豹的1/5或更少。
牧民次丁拍摄的雪豹 ©次丁 图片来源:野性中国
这种认知会给雪豹带来更多的关注和保护资源。而这种认知的形成,无疑和长期以来的宣传是分不开的。
这些宣传早期主要来自于国外,从乔治·夏勒开始,雪豹就被描绘成一种神秘而稀少的猫科动物。今天,以奚志农老师为代表的生态摄影师们正在用非常优秀的雪豹影像作品,来进一步强化人们对于雪豹的认知。
从全局来看,这对于物种保护的帮助是明显的。一张照片或者一部电影的作用并不在于参与到某项保护行动中,并推动改变的发生,而在于塑造人们的观念,使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向保护倾斜。
藏原羚和绿绒蒿 ©宋大昭
相比第一个直接参与保护的影像例子,第二种情况在生态保护逐渐主流化的时代,似乎更应成为构建产业格局的一股力量。
实际上是我们如何去定义保护的问题。保护应该既有通过行动推动解决问题的直接保护,也应该有资源流转型的倡导性保护,而后者可能会和商业行为有更加紧密的结合。
Part.
3
基于这些思考,这段时间以来我也去做了一些尝试。
比如大约一年前摄影师董磊提议一起搞个通过影像来推动保护的机构,我便立刻加入了。如今,我们的这个“万物影像保护”机构已经接触了好几个将影像应用于物种保护的项目,比如东北的大马哈鱼保护、洞穴鱼类研究和保护、罕见的北方豺探索与保护等等。
我们希望去做一些尝试,使得影像既能够去揭示物种的保护问题。比如摄影师黑鱼周的洞穴鱼项目,他既要向人们展示这些深藏在幽暗的溶洞里的神奇的鱼类,又要将很多喀斯特溶洞所面临的垃圾污染、无序探洞活动等保护问题记录下来,并去寻求解决的途径。
生活在溶洞里的金线鲃 ©黑鱼周
而同时我也们希望影像能够在保护资源的整合方面做一些有益的推动。
比如荒野新疆和自由摄影师李祎斌的北方豺项目。从祁连山西北部跨越阿尔金山到昆仑山,这广袤无垠的荒野是地球上最后的北方豺群活动的区域。人们对它们非常陌生,它们生活在何种环境里?它们与当地牧民如何相伴共生?它们是否还能够继续存续下去?。
荒野新疆在阿尔金山保护区的相机拍到的豺,这种犬科动物的栖息地已经严重削减。关于豺,可阅读:《荒野追豺 | 豺迷》 ©荒野新疆
如果能用精彩的影像将这些问题一一展示于世人面前,那或许它们能够在未来获得更多的保护投入。这并不是影像是否能够保护自然的问题,而是影像如何保护自然的实践。
Part.
4
今年中国国家地理的自然影像年赛主题为:共生之地
这是一个充满了保护味道的主题。
近年来,共存越来越成为保护的一个主流议题。因为保护者们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隔离式的保护主义并不现实,我们永远不可能给野生动物提供足够多的无人之境。而许多野生动物也并非不能与人为邻。因此,就像全球豹大会里面的那个问题一样:我们究竟该如何定义荒野?
珠颈斑鸠来到窗台上做窝,这个窗台是否就会成为荒野的一部分?
月捐人青峰的花盆里出现了珠颈斑鸠的蛋 ©青峰
一场暴雨后,北京通州一个地铁站下面绿化带的积水坑里响起了北狭口蛙欢快的叫声。这是否意味着一个地铁站大小的共生之地?
每一个自然观察者都有机会成为一个自然故事的讲述者。当这些故事汇集起来,便会形成一种声音,声音最后变成观念,植入到更多人的大脑里。共生之地,从来就不是少数人和野生动物们的事情,它关系到整个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
大鸨和白枕鹤待在下雪后的农田中 图片来源:城市副中心爱鸟会
我确实很希望有更多的影像来讲述自然故事。无论是展现一只动物不为人所知的某个瞬间,还是揭示一个生境所面临的困境,只要你相信它在传达你的一些想法,并有可能去做一些推动或者改变,那它可能就是一张自然保护所需要的好照片。
本次年赛的截止日期为8月20日,希望有更多的观察者来参与这场国内关于自然的视觉盛宴。只要你行动起来,将你的一张照片投出,这就将是我们为了重新定义荒野、塑造共生之地的坚实一步。
-End-
成为猫盟月捐人,共守中国荒野
.........关于野生动物摄影,你还可以读.........
长按二维码关注猫盟,记得给我们标🌟哦
↓点击阅读原文,可进入影像年赛报名官网↓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