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记者| 吴琪
口述| 林红(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精神科医生、家庭治疗师)
爆满的诊室
我做青少年的心理治疗有十多年了,在暑假这样的假期,我们儿童精神科医生反而相对轻松。一来是放假了,青少年的学习压力急剧减小,生活节奏也慢下来很多,孩子们有时间吃喝玩乐,情绪就容易显得不错。再就是不少家长也放松了,不必每天面对孩子的成绩,想着孩子能吃能玩,之前表现出的情绪问题似乎也不是什么大事了,本来该带孩子到精神科看病的,也不看了。没到开学,家长们往往抱有幻想,觉得自己的孩子应该不会有啥问题。
一旦到了开学季,我们北医六院(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的儿科专家们就开始念叨:只用等两周,我们就要忙得不可开交了。那些心理上出了问题的孩子,家长往往只要看到他们还能去学校,就认为没什么事。孩子们也很努力想正常上学。但是开学一两周后,有些孩子真的没有办法去上学了,这时候家长们才不得不放弃幻想,面对现实,必须带孩子去医院了。所以开学两周后,我们的门诊变得非常忙碌;开学一个月,儿童病房进入住院高峰期,很难住进去。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精神科医生、家庭治疗师林红(黄宇 摄)
“我的孩子需要去精神科治疗”,这是很多家长不愿意面对的。很多表现出心理问题的孩子,一开始往往是躯体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会表现得非常严重。比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到了多次送医院急救的地步。还有不少孩子会表现为各种疼痛,头疼、眼睛疼、牙疼、肚子疼,以及恶心、呕吐、心慌、发热等,但是做各种检查又查不出问题。而且这些疾病的发作往往有明显规律,比如明天要上学了,明天要考试了。这些年我们的儿科、口腔科、消化科、心内科等医生同行,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理解加深了,在排除了躯体疾病之后,他们往往就建议家长带孩子去看精神科,去找找心理医生。
成年人的抑郁主要表现为蔫蔫的状态,但是青少年的抑郁很多是表现为比较烦躁、易激惹的。可是很多家长在发现孩子没有器质性的问题时,就会说:“这不是查了没问题吗,他一定是装的”。那我就会问,“你能装一个给我看看吗?你真的能让自己心动过缓到急救的地步?你真的能疼得满头大汗?”我看到太多家长,当孩子出现躯体症状时,急得不得了,四处求医,生怕孩子得了什么大病。但一旦告诉他们,孩子可能是心理出了问题,家长的态度就完全变了,不仅不急了,还很有可能责怪孩子。“其他孩子不也是这样吗,怎么就你有问题,就你不能上学?”
孩子为什么到了不能上学的地步?他们在用疾病表达什么?我们是不是该提出这样的问题。近些年反而是孩子们的心理察觉能力增强了,我们会见到一些主动要求家长带他们来就诊的孩子,从小学高年级到中学生都有。孩子们会和同龄人谈论心理健康问题,病耻感比家长弱很多。
小欢喜剧照
孩子没有办法去学校,很多家长的第一想法就是,他们在学校怎么了?确实是,孩子不能上学,有可能是在学校遇到了挫折、学习上出现了困难,或者是人际交往上出现问题。但是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这个家庭没法让孩子安心地离开,比如爸爸和妈妈关系很糟糕,两人甚至会动手,共情于家长的孩子,怕离开了其中一方受欺负,担心父母离婚了自己怎么办。对家里的牵挂让孩子迈不出脚步。
学校里的困难
孩子在学校遇到困难,有时候家长是很难理解的。比如我治疗过的一个来访者,这个男孩上小学六年级,突然出现了不能上学的状况。在跟他访谈的过程中,我发现他当时的班主任给他的心理压力非常大。这个班主任体罚学生比较严重,虽然老师并没有体罚过他,但是他替那些被罚的孩子感到难过,对老师这样的行为感到极为愤慨,愤愤不平地跟我说,“他这样的人就不配当老师!”。当我把这点呈现出来的时候,孩子的妈妈是不理解的,“人家被罚的孩子都没事,你就是在旁边看着,怎么你就不能上学了?”
这样的孩子往往天生就非常敏感,他对别人的困境代入感非常强,又对公平正义的要求非常高。所以很多时候如果我们只是单纯地认为是孩子一个人病了,那只是表象,孩子是家庭和社会中最脆弱的环节,可能是某一部分生态病了,在孩子这个最脆弱的环节上体现了出来。所以并不是孩子病了,我们就整天只盯着这个孩子,只去研究他到底哪里出问题了。
《我的事说来话长剧照
对于这个男孩,我建议妈妈给他换个班级,或者换个学校。不然孩子在我们这里吃药住院,等他回到学校环境,刺激他的因素不改变,孩子还会出问题。我建议她也提前打听一下不同老师的性格,最好为孩子找一个温和的班主任。妈妈一开始显得很不情愿,觉得换个班级是很困难的事情。我表示,如果这样的话,作为医生我也无能为力。同时,我也告诉家长,保护未成年的孩子,原本就是家长的职责啊。作为家长,这是你必须挺身而出、帮助孩子的时刻。单纯靠弱小的孩子一个人的力量去长期面对显然不利于他成长的环境,是不应该的,也是令孩子勉为其难的。家长需要想办法,给孩子一个更舒适的小环境,至少是正常的小环境。
家长还是想办法了,这个孩子换到一个老师温和的班级,他很快就愿意继续上学了。他还挺高兴地说,以前的同学还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他觉得自己很幸运,对自己的现状很满意。这个孩子,由于妈妈的积极配合,治疗看起来比较容易,也很容易看到效果。
我看到的家长,有些人太放大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有些又太忽视环境了。如果孩子在学校的挫折,确实是学校和老师的因素引起的,家长要想办法帮助孩子来解决问题。孩子越小,你越要关注他的环境。比如孩子班级有多少个孩子,班风怎么样,班主任什么特点。并不是你把孩子送进学校了,就跟你没关系了。孩子回到家你不要只看他成绩,他高兴不高兴,他有没有烦恼,小孩子有什么烦心事了?有可能在家长看来很小的事情,对孩子就比天大,我们要站在孩子的立场理解他。
《加油!妈妈》剧照
这种困难有可能是学习上的,有可能是与老师之间、与同学之间的困难。孩子跟家长说了,家长要能听得懂,而不是要么把孩子责怪一番,要么冲出去要跟学校理论。有智慧的家长,是理智平衡地处理关系,你自己得稳,才能接得住孩子遇到的各种问题。
家庭是否允许孩子做孩子?
还有一些孩子,是家庭让他们没法安心离开。但是家长能在这方面有所察觉的,非常少。我治疗过一个山东农村来的女孩,她到了小学高年级的时候,突然不能上学了。了解之后我发现,这个女孩面临的难处,主要跟家庭有关。她从小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感情深,但是奶奶意外去世,去世之后她也没机会跟奶奶做任何告别。爷爷也深受打击,从此每天抱着酒瓶才能入睡。而这个女孩的爸爸妈妈呢,因为爸爸的外遇闹得不可开交。爸爸妈妈开始有肢体冲突,有一次爸爸把妈妈的胳膊给打折了。
我发现这个女孩很敏感,写作上有天分,我就建议她通过写日记来疗愈,我也慢慢给她做疏导。过了一段时间,到了讨论能不能试着去上学的阶段,她脱口而出的一句话,给我印象太深了,“我要是走了,我爸把我妈打死了怎么办?”孩子对父母的忠诚,是远远超过父母想象的。有不少的孩子,她们默默替父母承担着情感压力。我们的家庭,要允许孩子做孩子,而不是把孩子搅进大人之间的关系中。
《我经过风暴剧照
孩子顶着沉重的心理负担,怎么能安心走自己的路呢?夫妻关系如果不平衡,敏感的孩子很容易自动带入父母中弱者的角色,替父亲或母亲承受着压力。一个不开心的家长,很容易让孩子检讨自己:是不是我让爸爸(妈妈)不开心了?一定是我做错了什么,爸爸妈妈才吵架的。我很想跟孩子们说:大人有大人的事情,跟你没关系。我也得跟家长说:允许孩子做孩子,不要把孩子牵扯到成人之间的关系里。
山东农村来的这个女孩,我还处理了奶奶离世给她带来的哀伤,用一些方式让她跟奶奶完成告别。我也帮她看到爸爸和妈妈各自的处境和有可能的问题。这个女孩慢慢悟出来了,妈妈在夫妻关系里并不只是个单纯的受害者,她也存在她的问题。妈妈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女儿拉到自己这一边,增加自己的“筹码”。等到孩子有能力看到这些,我问她:咱们可以从父母关系里退出来吗?妈妈是大人,你不需要替妈妈去承受,你有你的世界,安心做好自己。这个女孩后来能上学了,还考上了大学,生活得不错。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能清晰地看见,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在不同阶段是不一样的。通常孩子在青春期以前,父母是天。没有父母的喂养和照顾,孩子可能都存活不了。进入青春期后,孩子看到父母的不足,开始挑剔父母、贬低父母。接下来孩子逐渐成年,进入成熟期,他们可以理性客观地对待父母,既看到父母的不足,又能看到父母的长处,满怀感情地对待父母。一个人脑功能的真正成熟,得到25岁。所以我们的社会也不要对青少年过于苛刻,要有耐心静待一个个体的成熟。
狗十三剧照
我们做儿童心理治疗的,总能看到孩子的难处,知道现在的孩子有多么不容易,我们更习惯站在孩子的境遇里去感受他们的难处。比如家长要求孩子考第一名,考第一名是小概率事件,那这个要求就是个极端要求。考了一次第一名还不行,还得回回考第一名,把孩子弄得多难啊。还有些家长,见不得孩子说自己过得不好。孩子在学校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刚一说,家长就冲到学校找老师、学生和家长理论去了,结果可想而知,往往不仅没能帮到自己的孩子,反而给孩子造成了一个更艰难的小环境,你说孩子以后遇到事情,还敢跟你说吗?
很多家长不让孩子干一点家务活,显得特别宠孩子,但是在情感上又很忽视孩子,不关心孩子的感受,在学习上有放不下的苛求。某一次考试考了97分,下一次考95分,原本很正常,但有些家长就不依不饶,没完没了地唠叨、批评孩子,无论孩子怎么解释,家长就是单方面固执地坚信,就是因为孩子前一晚没听家长的话好好复习,才少考了这2分。结果呢,家长和孩子吵了一晚上架,都气得够呛,孩子一晚上也没能好好学习。其实,少这2分有这么重要吗?再说了,怎么可能只是因为没听家长的话就少考的这2分?这是多大的问题吗?家长眼里只盯着分数,对孩子真正重要的情绪情感,却被家长忽视了。这是本末倒置的,实在令人遗憾。
底线剧照
今天社会的高速发展,其实对家长的要求特别高。家长是负责给孩子爱的,我们不是老师,不是学习辅导员,不需要去辅导孩子学习,不必总是在学习上提不切实际的高要求。现在的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压力已经够大了,家长们自己能不能稳住心态,大环境对孩子不够友好的时候,我们有没有能力给他们建立一个宽松的小环境?作为爸爸妈妈,我们就是负责无条件爱孩子的,关注孩子的情绪情感。我不主张所谓的家长和孩子做朋友,因为朋友是完全平等的,但家长是对孩子负责的,如果孩子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需要家长去帮助解决的,家长必须承担起责任。但是这种解决方式,是需要智慧的,需要不断学习的。
有的小学高年级孩子跟家长说,班里的小环境就像一个宫斗剧,她觉得人际关系太复杂了,她遇到了很大的困难。结果家长就告诉她,我们对人要善良、要友好。这话没错,可是帮不了这个孩子。最后这个孩子在学校做出了出格的行为,她心里积攒了很多的愤怒,然后上不了学了。所以我们不是在温室里养孩子,我们不能回避孩子在真实社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如果我们家长本身就是心智成熟的个体,就更容易用各种智慧来帮助孩子,而不是将孩子置于困境中不理。
怎么做成熟智慧的家长,是今天所有家长都要学习的。这是个大话题,我们接下来慢慢聊。
《过春天剧照
(本文所涉及案例,对相关信息都有所改写,以便保护来访者隐私)
排版:空豆 / 审核:然宁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转载请联系后台。
大家都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