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数据库数据显示,1-8月,上海新能源汽车产量82.12万辆,而陕西省产量为61.87万辆。上海领先“卫冕冠军”西安超过20万辆,而在上半年这一差距还只是18万辆。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市统计局近日发布,1-8月,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43.3%。去年深圳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为84.88万辆,按此速度,深圳今年也将超过百万辆。
今年年底前,上海、西安和深圳“三强”竞争将更加激烈,谁将在最后站上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城的位置?
在媒体高度关注之际,深圳再下一城!9月28日,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举行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高端电子化学品产业园产业招商对接会。现场17个项目集中签约,计划投资额超400亿元。当天,深汕高端电子化学品产业园正式授牌,小漠国际物流港宣布汽车出口突破10000辆,深汕特别合作区正在打造新一代“最美汽车城”。
深圳梦注意到,8月3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印发《深圳市加快打造“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全市汽车产量超200万辆;全球汽车“含深量”显著提升;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产业空间布局和分工协作不断优化,产业辐射带动能力持续提高。到2025年充电桩保有量达到60万个,超充站300座,推进综合能源补给体系建设,加强汽车与电网高效创新融合互动。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130万辆,新车市场渗透率达70%。
《行动计划》明确将深汕合作区全域建设为世界级汽车制造城,将坪山-龙岗片区南山-宝安片区打造为国际领先的汽车研发创新中心。
>>深圳又一万亿级规划印发!“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要来了!到2025,全市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200万辆,全球汽车“含深量”显著提升
上海西安深圳三强竞逐,谁将是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城?
在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城的竞争中,上海相比西安的领先优势继续扩大,全年有望突破100万辆。
国家统计局数据库数据显示,1-8月,上海新能源汽车产量82.12万辆,而陕西省产量为61.87万辆。上海领先“卫冕冠军”西安超过20万辆,而在上半年这一差距还只是18万辆。
不过,深圳市统计局近日发布,1-8月,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43.3%。去年深圳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为84.88万辆,按此速度,深圳今年也将超过百万辆。
因此,今年年底前,上海、西安和深圳“三强”竞争将更加激烈,谁将在最后站上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城的位置?
上海领先优势扩大
2022年,并非传统汽车重镇的西安异军突起,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101.52万辆,超过上海的98.86万辆,问鼎“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城”。西安也是首个新能源汽车产量破百万辆的城市,其产量占全国比重超过14%。
陕西汽车产量主要来自西安的贡献,而西安汽车产量又主要来自比亚迪的贡献,西安比亚迪工厂主要生产新能源汽车。因此,形成了新能源汽车和比亚迪在西安和陕西占绝对支柱的地位。
2022年,陕西汽车产量133.8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102万辆;西安市生产汽车125.63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101.52万辆。2022年,西安比亚迪汽车产量达到100.8万辆,同比增长145.4%,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99.5万辆。
但是,今年以来,西安新能源汽车产量的增长速度不及上海。从统计数据来看,1-2月,3月、4月、5月和6月,陕西分别生产新能源汽车16.1万、6.42万、5.7万、7.02万和7.48万辆。而上海单月产量则保持在10万辆以上。
西安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8月其汽车产量增长31.1%。上海统计局数据显示,1-8月,其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53%。
火石创造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冯雷向第一财经表示,今年比亚迪产量增长的重心不在西安,导致西安汽车产量增长不及预期。西安主要生产宋PLUS DM等新能源车型,但是比亚迪产量的最大涨幅来自海豚、元PLUS,其生产基地主要在长沙、深圳和常州。
根据官方公布的材料,1-8月,西安比亚迪整车产量52.7万辆,同比增长18.3%;产值同比增长28.2%。陕汽整车产量10.36万辆,同比增长36.4%;产值同比增长19.2%。西安吉利汽车产量15.8万辆,同比增长97.2%;产值同比增长113.5%。宝鸡吉利汽车产量7.4万辆,同比增长65.7%;产值同比增长106%。
上海西安深圳三强逐鹿
不过,从国家统计局数据库公布的8月数据来看,陕西当月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10.38万辆,这相比前几个月有了大幅提升。在此后4个月继续保持这个产量规模,全年仍将突破百万辆。
去年生产98.86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上海在今年前8个月产量已经超过82万辆,而且今年单月一直保持10万辆以上的产量规模,因此,上海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也有望突破百万辆,并且还有可能达到120万辆,这相比2021年产量(63.2万辆)几乎翻了一番。
2021年,上海出台的《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本地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过12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值突破3500亿元,占全市汽车制造业产业产值35%以上。按目前行业发展趋势,这一目标将提前实现。
然而,就在上海和西安竞争激烈的同时,深圳“黄雀在后”,其新能源汽车产量也在迅速增长,今年产量规模也将实现很大突破。
深圳统计局没有公布1-8月其新能源汽车产量具体数据,但是公布了143.3%的产量增速。根据深圳市2022年统计公报,去年深圳生产新能源汽车84.88万辆。按此估算,预计今年也将超过百万辆,并可能与上海的规模相当。
因此,上海、西安和深圳,究竟谁将成为今年的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城还胜负难定。不过,在产量背后,更重要的竞争还在于当地新能源汽车的产业生态发展。
冯雷认为,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优势根本在于,构建了较为完整的产业生态,依托长三角强大的供应链网络,背靠强大的消费市场,融入了全球化的商业版图。“我认为,上海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的成就应当放到长三角,甚至全球的角度去思考。”
他介绍,目前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共有604家上市企业、1648家专精特新企业和4003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上海市一地就聚集了上市企业43家,占比7.1%;专精特新企业169家,占比10.2%,全国省市中排名第二位;高新技术企业364家,占比9%,全国省市中排名第四位。
冯雷认为,深圳真正的竞争优势在于汽车电子领域。在数据上,深圳接近半数的汽车配套企业均与汽车电子相关。目前,深圳全面掌握了电池、电机、电控及车规级半导体等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核心技术,已经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最完整的城市。
相比而言,西安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尚需完善,其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的格局主要体现在比亚迪最大的生产基地上。火石产业数据中心数据显示,目前陕西省现有主要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126家,其中为新能源汽车生产配套的企业很少,甚至不及长三角、珠三角等一个城市的体量,这导致主要核心零部件依靠外采。
冯雷认为,西安需要构建比亚迪和吉利双龙头引领发展格局。纵观上海、常州、合肥、广州等新能源汽车强市,均实现了多品牌合力发展的格局。不仅如此,西安要构建新能源汽车完整的产业链条,积极招引整车上下游配套企业,上游布局锂电正负极材料、汽车电子等高价值环节,下游布局汽车电池回收、高压充电桩等后服务市场,“以整带零”协调发展,是接下来的第一要务。
(内容来源:第一财经 李秀中)

港产联动!深圳打造“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

9月28日,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举行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高端电子化学品产业园产业招商对接会。现场17个项目集中签约,计划投资额超400亿元。当天,深汕高端电子化学品产业园正式授牌,小漠国际物流港宣布汽车出口突破10000辆,深汕特别合作区正在打造新一代“最美汽车城”。
“一主三辅”产业招商实现新突破
9月28日,深汕湾格兰云天会议中心高朋满座,51家来自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高端电子化学品和港口航运产业企业应邀参加产业招商对接会。
会上,深汕特别合作区与京西重工、悠跑科技、延锋国际、壁虎科技分别达成京西线控底盘产业园、延锋座椅、悠跑科技大湾区总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项目等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合作;与中化学南投、道尔顿、高发气体等企业分别达成化工园区合资运营平台、电子专用柔性基板材料、电子特气生产等产业项目合作;与协鑫集团、珈钠能源、壹起充(新能源)、氢蓝时代等企业达成新型储能项目合作。
今年以来,深汕特别合作区实施产业大招商“突破年”行动,紧盯“链主”企业,瞄准“领军”企业,构建强大的产业“朋友圈”,形成优质企业“强磁场”,加快构筑“一主三辅”现代产业体系。
截至目前,深汕特别合作区引进产业项目106个,已投产48个,开工在建40个,计划总投资超过980亿元,全部达产后预计产值近3600亿元。今年上半年,深汕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5.37亿元、同比增长32.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4.06亿元、同比增长55%,经济发展迎来“黄金期”。
小漠国际物流港汽车出口爆发增长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新能源汽车出口成为中国外贸的新亮点,港口汽车滚装业务也迎来爆发增长。
9月28日,小漠国际物流港宣布,汽车出口近期已经突破1万辆。广东盐田港深汕港口投资有限公司与华南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签订汽车出口战略合作协议,将进一步促进深汕港口和航运业的发展,共同开拓汽车出口市场,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做大做强深圳汽车航运业务,助力打造全球领先的汽车航运物流枢纽。
小漠国际物流港加快打造国际汽车贸易枢纽中心
小漠国际物流港一期包括2个10万吨级泊位和1个5万吨级泊位,去年底已获得对外开放批复,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已开通波斯湾、东南亚、港澳等外贸航线,近期将开通红海等外贸航线,正推进防波堤、疏港铁路、滚装码头等建设。
深汕创新“港产联动”模式,加快构建高效、便捷、通达的厂港联动服务圈,将加快推进小漠国际物流港整车出口,谋划设立综合保税区,打造新能源汽车上游原材料集散地,推动华南、东南等地汽车企业将该港作为主要出口港,增加国际汽车滚装航线。
小漠国际物流港是国际性深水良港,深圳港未来“一体三翼”中的“东翼”核心增长极,建有粤东地区泊位等级最高的多用途公共码头,定位打造成为深圳港东翼发展核心港、粤港澳大湾区东部门户港、华南外贸汽车滚装枢纽港,未来将打造成国际汽车贸易枢纽中心。
预计到2025年,小漠国际物流港将实现汽车外贸年运输量超过30万辆,到2030年,实现汽车外贸年运输量突破100万辆。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势驱动下,深汕正快速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成为对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带动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支点。
深汕高端电子化学品产业园正式授牌
根据广东省委、省政府、深圳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深汕特别合作区正加快打造重大产业项目承载地、新引进重大项目目的地和区域高质量发展孵化器、驱动器,着力构建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主,以新型储能、新材料、智能制造机器人产业为辅的“一主三辅”产业格局。
深汕特别合作区鹅埠片区现代化厂房林立
9月28日,深汕高端电子化学品产业园正式授牌。深汕重点依托高端电子化学品产业园,近期规划面积1.84平方公里,远期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聚焦光刻胶、电子特气、湿电子化学品、CMP材料、先进封装材料等半导体产业关键原材料,建立“5+3+1”产业体系,着力打造深圳市半导体材料产业发展核心区、国内电子化学品园区标杆基地,加快破解半导体材料“卡脖子”问题。
红海湾海上风电项目将在深汕特别合作区小漠登陆,建设200万千瓦装机容量,年产约60亿度绿电指标,助力储能企业开拓海外新能源电池制造材料市场。
深汕特别合作区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高端电子化学品产业园产业招商对接会的成功举行,深汕高端电子化学品产业园的授牌,深汕产业底盘越夯越实,凸显了深汕坚持贯彻落实广东“制造业当家”、深圳“工业立市”的战略部署,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高质量发展,助力广东制造业由“压舱石”向“顶梁柱”跃升。
比亚迪从深圳加速驶向全球
2023年,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大放光芒。比亚迪,毫无疑问是其中最璀璨的一颗。
8月9日,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成为全球首个达成这一里程碑的汽车品牌。9月4日,比亚迪携6款新能源车型亮相德国慕尼黑车展,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今年上半年,比亚迪成为中国市场车企、品牌双料冠军,首次冲进“全球前十大车企”行列。
比亚迪电动车小漠港出海。深圳特区报记者 莫荣宝 摄
在积极建设“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的路上,比亚迪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提供强劲的企业动能。据公开资料显示,自2021年推行“乘用车出海”计划以来,截至2023年8月,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出口量已超17万辆,位居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第一,出口量环比增长37.7% ,创造出口量新高。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新能源汽车出口成为中国外贸的新亮点。9月28日,深汕小漠国际物流港汽车出口突破1万辆,从全球领先的汽车航运物流枢纽出发,比亚迪正“出海”加速驶向全球。
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腾势N7正式下线。深圳特区报记者 任宪平 摄
正如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所说:“没有深圳,就不会有比亚迪。”在深圳发展的近30年间,从“比亚迪速度”到“比亚迪质量”,正是“深圳速度”到“深圳质量”的一个缩影。
“投资深圳就是最好的选择!关注深圳,就是关注机遇;投资深圳,就是投资未来。”在去年的深圳全球招商大会上,王传福亲自为深圳站台。
他认为,深圳是一座梦想之城,也是一座创新活力之城。比亚迪伴随深圳的发展,成长为横跨汽车、轨道交通、新能源和电子四大产业的世界500强企业,这是深圳打造更高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生动体现。
王传福直言:“在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中,比亚迪是亲历者、建设者、见证者,当然也是受益者。没有深圳,就不会有比亚迪。”
深圳制造紧跟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比亚迪公司检测员检测新能源汽车。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铠峰 摄
一直以来,深圳坚持工业立市、制造业当家,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作为最早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城市之一,深圳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86万辆,新车电动化渗透率超60%,居世界前列。尤其是在比亚迪等链主企业的带动下,一个新能源汽车的完整产业链正在深圳逐渐成型。
9月28日,深汕高端电子化学品产业园正式授牌。在产业全球化发展趋势下,深圳提出打造“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量争取超200万辆,汽车产业工业产值将达到万亿级规模。
内容来源:读特 记者:王森 邹媛)
来源:深圳梦(微信号ID:SZeverything)综合
相关文章
关于深圳的一切,关注深圳城市、精神生长!
我们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与梦想者同行!
拥有深圳梦,请关注(微信号ID:SZeverything)
欢迎来稿,合作,畅谈深圳梦,邮箱至:[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