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温榆河公园
再次迎来“贵宾”大鸨
大鸨是世界濒危鸟类
又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这次现身公园“生态心”驻留觅食
真是带来了不小的惊喜
冬日再逢“老友”大鸨
温榆河公园自然带生态心南侧一块收割后的玉米地里,一只长相神似“鸵鸟”的雌性成年大鸨正在暖阳下享用“午餐”,褐色羽毛与周围收割后留下的秸秆茬、杂草等融为一体。
“它非常警觉,不能近距离观察,如果发现有扰动,它就会马上飞走。”温榆河公园生态监测专家、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王玉玉介绍。
大鸨多见于广阔的草原地区,群居状态下会互相“放哨”,提示危险,但是在独自觅食的情况下,它们必须要保持更加高度的警觉。
“大鸨的身形较大,起飞速度不是很快,甚至需要助跑,而它的起跑速度又比不上一些小型的陆生食肉动物,因此不光是人类,流浪猫、狗都可能对它造成威胁。”王玉玉说。
采取针对性举措为“老友”做足准备
又见“老朋友”,王玉玉很开心。她介绍,在北京这样的超大型城市,适宜野生动物驻留停歇甚至栖居的区域非常有限,过强的人工干预挤占了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空间。
本次发现大鸨的地块既有杂草可掩盖身形,又没有过高过密的林木遮挡视野,是绝佳的安全觅食地。
除了吃甲虫、蝗虫等之外,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也是大鸨的最爱。“公园的生境给它们提供了足够的安全感和食源。”王玉玉说。
去年,正是在同一地块的东侧草地,生态本底监测团队发现了大鸨驻留的身影。由于发现了大鸨对这一地块的“钟爱”,公园在今年的运维管理中采取了针对性举措。
“今年,我们组织对公园的农田进行梳理,尽量集中连片,形成规模,目的是满足大鸨等野生动物对大尺度地块的栖息诉求。在作物收割后,遗撒的颗粒尽可能保留在原地,给大鸨留下充足的食物,同时也减少过度干扰。”北京市温榆河公园协调小组办公室雷国龙介绍。
为“新朋旧友”打造自然生态空间
王玉玉表示,单一生境是制约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因素。“并不是所有的鸟都喜欢待在树上,滩地、草地,包括农田,都是鸟类的乐园,鸟类对它们的喜爱程度可不比密不透风的树林低。人类不该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雕刻大自然,因为自然界本来就是人与其他生物共享的。”王玉玉说。
随着温榆河公园二期进入全面建设,备受关注的自然带生态空间也将最终形成。公园将在自然带内设置封闭保护区域,加强内部荒野化管理,促进植被自然演替,为野生动物提供安全低扰动的原始生境。
同时,建设公园林脉,打通园内现有植被“断点”,从而形成供野生动物自由迁徙、活动的“动物廊道”。雷国龙表示,“希望通过这些举措,能将公园建设成生态友好的‘城市自然心’,引导大众关注自然教育,为北京乃至全国自然带修复和管理起到示范引导作用。”
相信随着温榆河
生态治理工程项目的
不断推进
日后这些小生灵将拥有更多
亲近自然的绿色生态空间
编辑:安安
校对:春愔
水务人都在看
转载请注明出处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