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不少8月份的统计数据都逐渐开始公布了,从数据变化的趋势上看,已经逐步开始向好了。
比如观察8月的CPI和PPI,可以看出CPI同比回升至0.1%,PPI同比回升至-3.0%,两个数据双双触底回升。
本年度需求持续收缩导致的物价下行,可能在这里已经触底了,经济底部可能也要在这里出现了。
如果我们把CPI分解一下的话,可以发现回升的主要原因是猪肉价格回升、和服务业价格反弹三个原因造成的。
猪肉价格出现回升的原因可能有两点:一个是养殖户依然存在压栏惜售的现象,一个是因为洪涝灾害导致部分地区生猪出栏受阻。
两个因素叠加导致猪的供应出现了阶段性减少,猪肉价格因此也出现了阶段性回升。
另外一个推升CPI的因素是油价上涨,油价上涨的原因我们在《通胀开始回升了》里面说过,这里就不再多加赘述了。
至于服务业价格上涨的原因,其实也非常简单,就是短期供需矛盾发生了变化。
大量服务业企业在疫情期间,因为没有客人光顾倒闭了。后疫情时代人们可以方便出门了,需求也就跟着起来了。
虽然需求提升的速度很快,但是服务业的供给却没有有效提升,也就是疫情期间倒闭那些店去掉的供给并没有补上。
供需不平衡,导致服务业出现了涨价。很典型的例子,就是七八月份暑假出游旺季的服务业价格。
比如8月宾馆住宿和旅游价格,还在环比继续上涨,涨幅分别为1.8%和1.4%。
要知道7月的服务价格,环比已经上涨到了2009年有数据以来的同期新高。
所以8月看起来服务价格虽然涨幅不大,但其实服务价格的表现并不弱。
很多暑期出门的人应该也感受到了,机票酒店的价格比之前上涨了很多。
数据上另一个亮点,是工业需求回暖带动了PPI的回升。在连续4个月环比负增长之后,8月PPI环比重新转正了。
我们知道PPI代表的是工业品出厂价格,这个出厂价格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反应了需求的强弱变化。

带动PPI回升的,一个是国内建筑施工需求回暖,以及房地产放松背景下的预期升温。
对这部分需求提升反应最快的,是黑色和建材类商品的价格,先是铁矿煤炭,之后会传导到螺纹。
另一个对PPI影响比较大的因素,是国际原油和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反弹。
可以看出全部工业品里面,带动PPI同比增速回升的主要是生产资料和原材料。
生活资料除了猪肉带动食品价格回升,服装、一般日用品和耐用消费品依然需求还比较疲软。
从种种迹象看,到目前为止本轮的CPI和PPI底部可能已经出现,后续大概率会继续缓慢回升。
如果观察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那么可能要盯住几个主要的方向变化。
一线什么时候全面放松地产,城中村改造什么时候大规模推进,一揽子化债的进度如何,后续降准降息什么时候落地。
大类投资里面影响总需求的,主要是基建和房地产。

可以看出8月份新增专项债的发行节奏,已经开始出现了加快的迹象,这会从一定程度上提升需求。
不过由于当前地产市场依然处于疲软,地方土地财政收入延续负增长,所以地方上确实没啥钱支持更多的基建。
除了基建之外,大类投资里面对总需求影响最大的,我们都知道是房地产行业。
可以说这个行业的整体投资啥时候开始回升,对经济内生需求的弹性影响很大。
到目前为止,除了一线城市之外,二三四线城市的二手房成交增速虽然开始稳住了,但整体并没有趋势性好转。
从开发投资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到全国房地产行业的开发投资同比依然还在下降趋势。
最近我们看到从认房认贷落地,到降低首套二套房的首付比例,再到存量房贷降息,再到一线以外限购限售的松绑都在逐步落地,这本质上都是在刺激房地产的需求。
后续我们可能还会看到,一线城市房地产限制的全面解除。到这个阶段手里的王炸已经都打出来了,可以等待数据变化了。
除了投资带来的需求提升,另一个对整体需求帮助比较大的,是流动性的宽松程度。

如果在九月份美联储可以停止加息,那么大概率会看到除了9月份的降准之外,最晚到四季度国内还会继续降息。
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们看到中国的实际利率依然还在继续抬高,这对整体经济的需求是有抑制作用的。
至于为啥实际利率会在这个位置不断抬高,我们之前在《窗口期到了》《降准窗口期》《降息窗口打开》里面都讲过,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有意思的是:前两天降准很多人说没用。
如果大家觉得没用的话,后面就会进一步降准降息,直到效果出来为止。

有时候想想,在遇到需求收缩早期越是担心大水漫灌,等信心和需求真的开始收缩以后,最后的结果大概率还是大水漫灌。
不过短期刺激太猛之后,后面很容易陷入长时间的不应期,这道理就像14-15年那波一样。
这里刺激需求,很重要的是降低资金成本。通过货币宽松的方式刺激需求,把GDP增速拉高。
而且如果如果中长期gdp增速没有拉起来,中枢回落到3%-4%附近,那目前的利率水平还是太高了。
毕竟如果是4%左右的中长期增长中枢的话,这个增速并没有办法覆盖目前利率水平下的利息支出。

这也意味着目前的利率水平还是太高,毕竟3.5%的增长并不能覆盖这个利率水平下的利息支出。
所以为了刺激和维持需求,拉长时间看持续降息降准降低资金成本,就成了大概率事件。
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对那些风险偏好非常保守,只愿意获取无风险利息收入的保守人群来说,其实也是挺烦的。
因为现在理财产品基本不保本了,银行的存款利率又在不断的降低,等于无风险利息在不断减少。
这也是为啥我们之前会觉得,预定利率在3.5%左右又可以锁定利率的年金产品,在目前的情况下还是不错的。
全文完,感谢阅读!!如果觉得写的不错,那就点个赞或者“在看”吧。
点击关注下方账号,获取最有用财经信息和投资趣闻,每篇文章都有彩蛋或者惊喜!!
延伸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