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胜 王瑶

转载自:致极学院(ID:AreteCollege
鲁稚的阳台  编辑
不久前,脑科学和学习策略专家王瑶女士做客致极下午茶的直播间,与我们畅谈如何科学地理解和应对孩子青春期的种种变化,以及对亲子关系带来的各种挑战。本文为直播文字整理的下篇。
如王瑶所言,纵然孩子离开父母走向独立是自然规律,但种种现实问题往往会令这一过程变得更加难以忍受。生长于斯,学业表现通常是这一系列问题中最显眼的那个,构成了亲子关系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从脑科学和学习策略的角度看,为人父母,应该如何科学有效地和孩子谈论成绩?又有哪些具体的方式方法来提供恰如其分的协助呢?
▲脑科学和学习策略专家王瑶(右),与致极学院执行院长王胜(左)
01
孩子比你更在意
只是你不信
王胜:谈到初中生、高中生,在咱们国内,中考、高考就是绕不开的话题,还包括一模、二模、三模,诸如此类。那么王老师您觉得,如果孩子考试成绩不太理想,家长要怎么办?面对这样不得不面对的困局,从神经认知和学习科学上还有什么招吗?
王瑶:我觉得问题的关键在于,父母希望透过沟通达到什么的目的?
好多父母都觉得,沟通就是要提起孩子的重视,想要用敲响鼓、敲警钟的方式来敲醒孩子,让他知道要抓紧、要用心了。这是对孩子很典型的误解。
事实上,不理想的成绩一出来,孩子自身感受到的压力丝毫不比父母小,只是青春期的孩子在面对挫折时特别想要表现出自己能干、能行,不愿意求助。
你不要指望青春期孩子说出类似“我没有考好,我怎么办呀?”这样的话。他们往往会表现出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去掩盖他们的受挫。他们真正担心的是,自己在明明很用心、很在意的事情上表现不好,不是说明自己能力很差吗?其实他们很有所谓。
但这样的心态和父母的假设很不一致。事实上,做父母的根本不用去敲醒一个本来就很在意的孩子,让他更在意,而是应该借着沟通考试成绩,让孩子表达目前学习的困难,好更清楚知道下一步如何更好地协助他。
否则我们跟孩子沟通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更好地帮到他们?无论是鼓励、引导、支持,总要知道到底可以做什么。
父母要记得,跟孩子的每一个沟通,都要以之后能够维持和他的沟通为基础,这个基础是不能打破的。如果这个基础打破了,一看到孩子成绩不好立马就发火了,孩子以后再也不想跟你说了,这不就麻烦了吗?
所以,我一直主张,如果我们要和孩子谈成绩,肯定要首先确保我们还能继续沟通。这是第一位的,免得谈都不能谈了。
▲ 2019年,上海一位男孩因忍受不住母亲的指责,从桥上一跃而下当场身亡。
02
如何科学有效地和孩子谈成绩?

王瑶:那要如何保住沟通的持续进行呢?我一般鼓励家长,在谈具体成绩的问题之前,要首先对孩子考试前一段时间的复习备考给出一个肯定性的反馈。不是说孩子考好了我们肯定,考得不好不能肯定,而是要为考试前所付出的努力本身庆贺一下。
“呀,中考前的几次模拟考试,我们终于搞定第一关了!辛苦了这么久终于能看到成绩了,我们来庆贺一下咱们这一段时间的辛苦学习!要升到第二个台阶了,我们第一个台阶就告一段落了!”这些话在这时候就是帮助孩子肯定当下,甚至要庆贺一下,为过去这段时间的学习画一个小分号。
接着,我们再谈成绩,比如说,“妈妈看这次考试,臭小子考得不太好”。我们此时不要回避没考好的事实。我知道孩子对自己是有要求的,对于考得好还是不好,孩子内心的标准和父母的标准是大差不差的。所以,如果我对孩子的成绩不太满意,通常来讲孩子也会觉得自己失利,估计内心也不好受。
再然后,就要开始分析原因了。“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次没考好的原因,是我们不够努力吗?还是我们的方法不得当?”大多数的父母可能在这时候就说,我让你好好学,你不好好学,让你别玩手机你偏不听,其实已经是预设了一些原因了,但孩子往往并不认可你的归因。
如果你希望孩子能够真正做出行为上的改变,那必须是他内心非常接受一个原因,心服口服。这不一定靠你把逻辑说得多么清楚,而是要说到孩子的心坎上。
所以,我们进一步协助孩子归因时,是归给努力不够或者方法不对。我们不会说孩子有多糟糕,也就是不去否定他这个人。而是说,看起来过去的这段努力中可能存在一些不足,我们一起来分析不足的到底是什么。如果不够努力,那接下来就再努力一些。如果是方法不够有效,那就看如何调整。这样孩子听起来就是把人和事分开,孩子就不会怕。
我们希望孩子在考试中胜不骄、败不馁。胜不骄就是考好了也不骄傲自满,仍要总结经验。败不馁是没考好时也要顽强,把错题拿出来搞清楚原因在哪里然后奋发图强。想要达到这个结果,一定要在帮着孩子分析原因时,把人和事分开,不能否定到他自己,而是真正把否定或质疑的点放在他的做法上。
这样孩子就不容易跳脚,他跳脚往往就是感到自己的能力、看法、观点甚至自己这个人被否定了。如果他感到自己没有被否定,就更愿意去看问题到底出在哪儿,顶多是同意或不同意一种归因。如果最后他也同意了,那就真的是心服口服。
对父母们来讲,如果要跟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第一层是要保障好接下去还能沟通,这是地基,然后第二层才是协助孩子分析具体原因。这样每一次沟通结束后,孩子会感觉到下次也还挺愿意再跟爸妈聊一下。
除了考试不理想,我们还可以了解一下考好了又该怎么谈。爸妈肯定会高高兴兴地说“呀这次考得不错呀,看来我们能力又增长了!这段时间的努力也告一段落,我们好好庆贺一下”。然后还要和孩子说,我们来看看这次考得不错的原因,是努力够了,还是复习方法好,还是两者兼有?
▲ 外部引导的声音,被内化为内心的自我对话。图为科幻类美剧《西部世界》截图
其实这是很一致的。这种一致性,会让孩子更加清楚将来没有父母在身边帮我归纳总结的时候,我自己也该知道怎么来。几次沟通下来,孩子就会慢慢内化到自己心里,把这种和父母的沟通变成自己内心的自我对话模式,将来他离开家庭去上大学、工作了,事情干好了不只是骄傲自满,要是没做好也不会灰心丧气。
如果是这么一个思考的模式,将来孩子要做好学习、工作,我们根本就不会愁,对吧?
03
孩子学习有障碍?
本质是亲子关系问题

王胜王老师您讲得特别具体细致,对我们做家长的启发特别大。我想追问一下,总会有一些孩子,努力了,学习方法也都教,但就是考试考不好。孩子成绩好可以说老师家长孩子皆大欢喜,但也有偏弱的孩子,像王老师您说的他自己其实压力也特别大了,我们该怎么办?
王瑶:这个问题难度着实不小。我本身是研究学习的,过去也做了近 20 年自主学习的实践和研究,包括大量的一线追踪式的学生辅导,追踪过 1000 多个孩子。从实践中我的感觉是,没有孩子学不好,我们可以把孩子从比较弱的学习状态带到很优秀的学霸水平,也就是我们说最理想的自主学习的状态,而且这种改变并不需要很漫长的时间。
比方说,我们前年有一个初三的考生,过去大概有 8 年多的时间他成绩一直是垫底的,TA 爸妈也会觉得孩子是不是脑子本身不够用,但我们发现事实上根本不是这样。大概用了 3 个月时间,TA 成绩就提高了 300 多分。等 TA 上高中,第一年都在前 5 ,现在已经高二下了,稳稳前三。
所以,第一我相信孩子是一定能学习好的。第二,孩子学习的提升有快有慢,有些顺利有些艰难,其中关键在于,我们一定要先了解清楚导致 TA 进步缓慢的阻尼因素究竟是什么。越了解就越知道,哪些做法其实是无效的,甚至不是助力而是阻力。
比如刚才谈到的这个孩子,他进展快是因为我们找到了他的核心障碍在于缺乏自信,就首先在辅导中把他的学习信心提了起来,帮助他提升对学习的掌控感,他就可以很好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微调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然后就势如破竹下去。
但这个孩子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基础,就是他和父母有比较良好的感情关系。上学期国庆那会我见到他,他就和我说过,自己很感谢爸爸妈妈,因为过去那么多年成绩不理想,也不知道怎么才能学上去,但爸妈一直没有骂他更没有打他而是默默鼓励、支持他。
这在我们追踪辅导的孩子里大量存在。不论基础在哪里,有些孩子进展很快,有些就特别慢,我们复盘时就请老师们把这些孩子遇到的问题都提炼出来,10个学习教练里有10个都会异口同声告诉你,真正的阻尼因素就是父母和孩子的情感关系。
你不妨想象一下。如果回到一两百年前,我们没有今天这么大量的知识,也没有今天这么良好的学习环境、那么多学校让孩子学习那么多知识,当时的孩子长到18岁时是什么样子?他应该为过去的18年感到自卑吗?他应该为没有学到那么多知识而悔恨吗?如果我们穿越时空回去这么说,我们的老祖宗肯定不能接受。即便是知识少了,我们依然希望他是信心满满的。
他学习了18年,总比几十年前的父辈学到了更多知识,而且在互联网时代 他的知识储备远远大于我们当年,为什么他们反而没有信心?
就是因为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父母没有真正为孩子每一次的知识增长去庆贺,而总是说孩子的不足。这不仅伤害了亲子关系,也在伤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本应该随着更有力量、更有知识而获得的自信。
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亲子关系没有被加强还被伤害了,孩子信心也被伤害了,我认为这就叫人间不值得。
实际上,我们应该和他一起,为他有了这许多知识、有强有力的精神力量一起去庆贺。我们还应该庆贺,我们可以在和平年代成长陪伴孩子,享受这许多美好的亲子时光。但这些都没有因为孩子学到更多知识而加强,反而是被削弱了。
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反思,这些快乐如何在父母和子女之间发生,如何把信心和力量还给孩子。这是我们应该真正去考虑的。
本文根据致极下午茶直播《如何感知孩子情绪,做走心的父母?》整理
直播分享嘉宾:王胜;王瑶
整理编辑:Roy
排版:Roy
▍往期回顾

加入家庭教育交流群
请加微信 biyuntian334455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