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三五更新」
撰文:张司钰、裘欢欣
编辑:王杰夫
Key Points
Mate 60大卖,2024年华为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可能会比2023年翻一倍;
Zoom发布生成式AI助手AI Companion;
印度电信希望科技公司为使用网络付费;
Epic Games允许游戏包含AI生成内容,与Steam唱对台戏;
科学家们利用AI模型使机器具备了超越人类的「嗅觉」。
得益于Mate 60系列畅销,2024年华为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可能会比2023年翻一倍
据分析师郭明琪9月6日预测,华为Mate 60 Pro在发售12个月后的累计出货量将至少达到1200万台,到2024年华为智能手机的出货量预计在6000万台。
一年卖6000万台手机是个什么概念?
从市场研究公司IDC每年发布的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数据来看,自2021年起,智能手机的销量总体呈萎缩态势。虽然2021年5G概念一度挽回一些市场颓势,但2022年数据大跳水,中国智能手机的总出货量为2.86亿,下降13%。
与大局相对应,大部分销量来自中国市场的华为手机出货量也不算乐观,根据市场研究机构Omdia数据,2022年华为手机出货量为2800万部。今年6月,华为上调了其2023年的手机出货量目标至3000万台。对比来看,2024年出货6000万台的预测不是一个小数目。
自主5G芯片将推动华为手机出货量增长
Mate系列曾经是华为热卖的高端手机,但在美国的封锁政策下,5G库存芯片用完后,Mate系列的销量便不怎么好了。2019年,华为Mate 30系列有2000万部的销量,但到了2022年的华为Mate 50系列,总销量不足700万部。
如今,华为Mate 60系列被寄予厚望。自8月29日上市以来,该系列首批备货量达数百万台,2023年下半年的出货计划也已提升约20%至550到600万台。有供应链厂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华为已对该机型加单至1500到1700万台。此前,曾有传言称中国最大晶圆代工厂中芯国际负责代工华为Mate 60 Pro手机芯片,不过中芯国际并未回应。
据《华盛顿邮报》9月5日消息,华为新手机的发布引发了美国政府的担忧,美国白宫国安顾问沙利文5日表示,拜登政府将进一步研究这款手机的芯片技术,美国也会继续在涉及国家安全的领域加强技术限制。
Zoom发布生成式AI助手AI Companion
9月6日,Zoom通过官网宣布正式推出AI助手AI Companion,目前只有Zoom的付费用户可以使用。此外,Zoom的销售助理工具Zoom IQ for Sales更名为Zoom Revenue Accelerator。
AI Companion是什么?
这是一款与ChatGPT类似的产品,也是对Zoom原有产品Zoom IQ的品牌焕新。它由OpenAI的GPT、Anthropic的Claude、Meta的Llama 2等多个大语言模型组成,可以针对Zoom原有业务的不同需求,启动与之对应的模型。
目前,AI Companion的功能分为「会议」(Meetings)和「团队聊天」(Team Chat)。
其中,会议功能包括:
  • 会议AI伴侣:总结会议要点;
  • 智能录音:在长达数小时的录音中截取会议精彩内容;
  • 会议摘要:自动生成视频会议重点。
团队聊天则是一个可以根据用户的语气、主题、信息长短,生成营销方案、电子邮件等各种类型回复的AI助手。
Zoom布局AI产品已有一段时间
  • 2022年5月,Zoom收购对话式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平台提供商Solvvy,强化自身的AI相关产品的对话功能;
  • 2022年7月,Zoom IQ发布,这是Zoom推出的首批AI产品,当时主要还是针对公司的销售业务,通过模拟多种销售场景,为销售人员提供练习环境;
  • 2022年11月,Zoom宣布在Contact Center中新增对话式AI功能,但根据Zoom CEO袁征的说法,Zoom IQ、Zoom Virtual Agent,及翻译、字幕和会议摘要等工具只是一个开始;
  • 2023年2月,在经历了一轮裁员后,Zoom宣布将在产品中整合更多AI功能,公司在原产品中整合了会议摘要功能,当时,Zoom已经使用GPT-3来增强机器学习;
  • 2023年3月,Zoom宣布与OpenAI合作,计划向受邀客户推出一款新的AI助手,可以汇总聊天对话,生成会议内容摘要、电子邮件、会议议程;
  • 2023年6月,Zoom IQ可以生成会议摘要,并通过Zoom Team Chat或电子邮件发送给用户,Team Chat中也支持使用AI根据用户的语气、信息长短创建消息,此时的Zoom IQ已经可以被视为AI Companion的雏形。
发展生成式AI之余公司争议重重
  • 数据争议:伴随Zoom频繁的AI产品布局动作而来的,是关于隐私条款的争议。2023年3月,Zoom添加了一项条款,允许公司使用客户数据,比如会议视频内容,来训练AI模型。8月,面对争议,Zoom修改了条款内容,明确表示客户的通信数据,即音频、视频、聊天、屏幕共享、附件等信息不会被用于AI模型的训练。
  • 技术争议:去年推出,应用于销售业务的Zoom IQ for Sales发布后也一直争议不断,部分用户表示其使用的情绪分析算法有缺陷,不够准确,但Zoom并不准备放弃这条路径。本次更名为Zoom Revenue Accelerator后,该产品将提供虚拟教练功能,方便销售业务员工的培训。
参考链接
https://support.zoom.us/hc/en-us/articles/19011861649165-Getting-started-with-Zoom-AI-Companion-features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访问以下链接体验:
https://support.zoom.us/hc/en-us/categories/19072205428877-Zoom-AI-Companion-Support
印度电信希望科技公司为使用网络付费
9月5日,印度最大电信运营商Reliance Jio Infocomm(以下简称Jio)向当地监管机构提出建议,希望互联网公司在使用其网络时给予补偿。Jio在印度拥有超过4.5亿用户,该公司提议,应当根据消耗的流量、营业额和用户数量,让互联网公司分担一部分电信网络运营成本。印度另外两大电信运营商Airtel和Vodafone Idea也支持这项提议。
为什么提出收费建议?
提高利润率:印度是全球最大的无线市场之一,但每用户平均收入很低,电信公司希望通过监管机构的干预提高利润率,今年5月,印度电信部决定不直接向企业分配5G专网频谱,即私营企业无法运营自己的5G专网,从而将部署5G网络的商业机会牢牢掌握在电信运营商手中;
获取更多资金:印度电信运营商称,这种做法可以确保公平的竞争环境,通过让互联网公司分担网络成本,电信公司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用于网络的维护、扩展和升级,推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应对不断增长的流量需求;
缩小数字鸿沟:此举可以降低互联网接入的成本,使更多人负担得起并获得高速的互联网连接,从而缩小数字鸿沟;
此前已有案例:2021年6月,韩国法院曾裁定网络运营商可向Netflix等流量大户征收宽带使用费;今年5月,由于欧洲5G建设遭遇瓶颈,欧洲电信运营商协会在一份草案建议中呼吁那些占电信供应商平均互联网峰值流量5%的科技公司为欧洲的5G和宽带网络建设支付费用。
印度电信公司Jio与科技公司的关系错综复杂
运营商Jio是一些科技公司的分销合作伙伴。
今年8月,Jio就与Netflix合作,推出预付费订阅服务,即Jio的付费客户可以选择通过两种价格的套餐订阅Netflix。
2019年8月,微软也曾与Jio建立长达10年的合作伙伴关系,在印度建设新的云数据中心并销售诸多业务产品。
此外,2019年,Meta(当时的Facebook)投资5亿美元收购了Jio 7.9%的股份。
反对者有何顾虑?
包括苹果、亚马逊、微软、Meta、Netflix、Google等在内的科技公司质疑,采纳印度电信的建议会影响网络中立性。一方面,科技公司为使用网络付费将影响电信公司提供的服务内容与质量,小型公司、初创公司可能将无法与大型科技公司平等竞争;另一方面,科技公司可能会因被迫承担网络成本而减少创新投资。
参考链接
https://techcrunch.com/2023/09/04/telecom-operators-in-india-want-tech-companies-to-pay-for-network-usage/
Epic Games允许游戏包含AI生成内容,与Steam唱对台戏
近日,Epic Games首席执行官Tim Sweeney在社交平台X上表示,Epic Games商店将允许采用生成式 AI的游戏。这一立场与其最大竞争对手Valve截然相反。Valve此前曾公开声明拒绝采用AI生成未知版权内容的游戏在Steam上架。
为什么Epic Games支持AI生成内容?
Epic Games在AI这一敏感话题上的积极态度,或许与其增长放缓脱不开关系。有报道显示,2022年Epic Games的整体收入和利润都出现了下滑。在用户规模高速增长的同时,2022年玩家在Epic Games Store的消费却下跌2%,仅为8.2亿美元。此外,2022年全年Epic Games免费发布的游戏达99款,但玩家对于免费游戏的热情在下降,当年领取的游戏拷贝总量从7.65亿份下降至7亿份。
为此,Epic Games通过公开支持受到Steam不公正对待的游戏开发者,鼓励更多开发者将他们的游戏带到Epic Games Store,提高应用商店内游戏的丰富度。Epic Games曾于今年8月推出First Run计划,首次独家在Epic Games Store发售的游戏或应用程序在前6个月能保留100%的游戏收入,从而鼓励开发者将游戏投放到Epic Games Store。
Valve下架了生成式AI产出内容的游戏
一位游戏开发者最近在Reddit上称,Steam下架了他的游戏,因为他在游戏中接入OpenAI的官方API来丰富NPC对话内容的丰富度。对此,Valve回应称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确保避免版权问题。由于人工智能模型中使用的训练数据存在法律不确定性,Valve采取谨慎态度,并表示开发者有责任证明他们拥有「适当的权利发布他们的游戏。」
Steam目前尚未允许上架含有AIGC内容的游戏,但Valve本身并不反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并表示「我们的目标不是阻止在Steam上使用它,我们会欢迎并鼓励创新。」
参考链接
https://the-decoder.com/epic-games-store-accepts-ai-generated-content-in-games-pushing-back-against-valves-caution/#summary
科学家们利用AI模型使机器具备了超越人类的「嗅觉」
9月2日,科研机构莫内尔化学感官中心(Monell Chemical Senses Center)与初创公司Osmo发布一项研究成果,称在对气味的理解和文字描述方面,AI模型已经达到人类水平,并且在气味描述的前瞻性预测上,AI的准确度超过人类。该成果(A principal odor map unifies diverse tasks in olfactory perception)已发表在2023年9月1日的《Science》杂志上。
这是关于什么的研究?
长期以来,嗅觉研究人员一直试图解答两个问题:
  • 为什么分子具有特定的气味?
  • 我们如何根据分子的结构预测这些气味?
由于缺少足够的数据、先进的技术,这些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答。在研究中,研究者使用图神经网络(GNN)创建了人类嗅觉高维图谱(POM)。经过在5000个分子的数据集上训练,输入的数据是分子的形状,输出的结果是可以描述气味的气味词。
从结果来看,AI模型不仅可以根据化学分子的结构准确描述它们的气味;并且相比单个人类评估者,模型在预测气味方面表现得更好。
所谓预测气味,指的是假设有一种尚未闻过的化学物质,我们想知道它可能会有什么气味。于是将这个新分子的结构输入到AI模型中,模型会分析分子的结构和成分,接着预测这个新分子的气味,并且用文字描述出来。
这项研究的意义
神经科学的一个主要问题便是了解我们的感官如何将光线转化成视觉、将声音转化为听觉、将食物转化为味觉,以及将质地转化为触觉。此前,计算机可以将视觉和听觉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但始终无法突破嗅觉。
本次研究中,在描述与预测上都等同甚至超越人类的AI模型,不仅可以记录、重现气味,还可以在功能性上,为香水等领域提供新的气味选择。
研究结果还提出了一种数据驱动的人类嗅觉地图的概念,将化学结构与气味感知相关联,这可能会为理解大脑和鼻子如何协同工作提供方向,毕竟在嗅觉研究中,关于空气中分子的气味如何被大脑感知的物理特性一直是个谜。
参考链接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e4401
Bonus
Vision Pro商店默认提供iPhone和iPad应用
9月6日消息,苹果表示将于今年秋季发布新的App Store以及VisionOS的开发者测试版。而苹果即将推出的Vision Pro App Store将「默认」包含所有兼容的iPhone和iPad应用程序。这意味着开发人员无需做额外的工作来移植现有的iPad和iPhone应用程序,iPadOS和iOS中可用的大多数框架也包含在VisionOS中。Vision Pro预计于明年年初正式推出,苹果正在积极推动Vision Pro的开发和应用,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参与其中。
阿里云推出视频生成大模型
9月6日,阿里云推出了全新视频生成大模型I2VGen-XL,模型和代码均已开源,可在魔搭社区体验。用户上传一张图片后等待2分钟左右,即可生成一段分辨率为1280*720的视频。该模型的训练使用了多种风格的视频数据,可生成科技感、电影色、卡通风格和素描等类型丰富的视频。模型研发负责人表示,该大模型可应用于短视频内容生产、电影制作等场景,未来还将进一步实现2K超清视频的生成。
Meta大模型团队因算力紧缺导致人员流失
当地时间9月6日,有消息人士称,Meta参与Llama项目的人员超过半数都已辞职,原因是Meta另一研究团队(OPT团队)与Llama团队就算力资源展开了内部竞争。
Llama是Meta今年2月发布的一款开源的人工智能大型语言模型,并于7月推出迭代升级的Llama 2,其为OpenAI和Anthropic的模型提供了免费的开源替代品。而OPT团队则在去年5月发布了开源大模型OPT-175B,原本计划推出与谷歌PaLM大模型相抗衡的竞品,但该项目已经被放弃。
由于算力资源有限且二者项目相似度过高,两个团队都有大量人员选择离职。早在今年2月,Meta AI的联合主管兼巴黎分部负责人Antoine Bordes就离开了Meta,而Meta的Llama正是其由Antoine Bordes领导的巴黎分部开发的。近期Meta AI的领导人决定进行团队重组,将Llama和OPT团队的研究成员聚集起来,成立了生成式AI团队。
-END-
我们是一个诞生于GPT浪潮、由《第一财经》YiMagazine孵化的全新内容IP。
和每一位关心技术、关注人类命运的读者一样,我们希望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更好地理解快速变化的科技世界,也更好地理解生而为「高级智能」的我们自己。
在这个目标下,我们计划从学术、商业、伦理、监管等多个角度报道和讨论与「智能」相关的议题。请注意,我们说的智能,不只是 AI。
以下是最近发生的其他智能资讯
与记者交流,可添加微信(请备注公司名称和姓名):
王杰夫 微信号: wjfsty
张司钰 微信号: helianthus351
吴洋洋 微信号: qitianjiuye
喜欢就关注我们吧,记得设为星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