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1年8月30日,欧内斯特·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出生于新西兰的布赖特沃特(Brightwater)。他发现了原子的结构。
卢瑟福先后在坎特伯雷学院(Canterbury College)和剑桥大学学习。在剑桥的时候,他接受约瑟夫·汤姆孙(J. J. Thomson)的指导,开始对放射性感兴趣。这些工作带来了后来汤姆孙1897年对电子的发现。
1898年,卢瑟福离开英国,受汤姆孙推荐,到加拿大的麦吉尔大学任教授。
1899年,卢瑟福确定了用两个术语α射线和β射线(alpha ray and beta ray)来表示两种截然不同的辐射。
卢瑟福和弗雷德里克·索迪(Frederick Soddy)合作发现了钍具有放射半衰期。他们还将多项结果于1903年发表(Law of Radioactive Change表明一种化学元素可以嬗变到另一种元素,这在当时是一种全新的思想。他因 "对元素分解以及放射性物质的化学的研究“被授予190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卢瑟福1905年在麦吉尔大学
1907年,卢瑟福回到英国,到了曼彻斯特大学。他和托马斯·罗伊兹Thomas Royds)一起证明了α粒子是氦原子核。
卢瑟福最著名的实验即“卢瑟福散射实验”。1911年,他和约翰尼斯·盖革(Johannes Geiger)、欧内斯特·马斯登(Ernest Marsden通过将α粒子轰炸到一片薄金箔上,发现原子由一大片很轻的电子云和在其中的小核组成,而且1800中有1个被弹回来。他们由此发现了原子的结构。卢瑟福这么描述这个实验:“这是我一生中最不可思议的事。就像是你把15英寸的炮弹轰向一张卫生纸,炮弹还能弹回到你身上
卢瑟福1919年回到卡文迪许,接班老师汤姆孙,担任实验室主任。在他任内,詹姆斯·查德威克(James Chadwick)1932年设计并实施实验,证明了中子的存在。约翰·考克饶夫(John Cockcroft)和欧内斯特·沃尔顿(Ernest Walton)1932年用粒子加速器分裂原子,爱德华·阿普尔顿 (Edward Victor Appleton)证明了地球大气中电离层的存在。
卢瑟福1937年去世,时年66岁。
资料来源:
https://physicstoday.scitation.org/do/10.1063/pt.5.031297/full/
我们不需要英雄
但我们需要榜样
几只青椒
长按二维码关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