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3年7月18日,亨德里克·安东·洛伦兹(Hendrik Antoon Lorentz)出生于荷兰阿纳姆。他提出狭义相对论的基础洛伦茨变换,发现了描述带点粒子在电磁场中所受的洛伦茨力。
洛伦兹祖先曾在德国莱茵兰地区务农。洛伦兹与同母异父的哥哥扬·亨德里克·雅各布一起长大。六岁时洛伦兹开始小学学习,之后入学刚出现的一所新型高中(Hogere Burgerschool)。在校期间,不仅数学与物理成绩很优秀,他的英语、法语、德语也很出色。 一批优秀的教师,特别是H·范德斯塔特(H. van der Stadt,曾写过多部著名的物理学著作)与雅各布·马丁·范·贝梅莱纳(Jacob Martin van Bemmelena),对于他的学业助益颇深。
洛伦兹进入莱顿大学学习物理和数学,在那里他深受天文学教授弗里德里克·凯撒(Frederik Kaiser)的影响。获得学士学位后,他于 1871 年回到阿纳姆,在夜校教授数学课程。但除担任教职外,他还在莱顿继续学习。1875 年,洛伦兹在彼得·赖克(Pieter Rijke)指导下完成题为《关于光的反射和折射理论》(Over de theorie der terugkaatsing en breking van het licht)的论文,获得了博士学位。论文中,他完善了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 的电磁理论。
毕业后,洛伦兹拒绝了乌得勒支大学的邀请,并在莱顿当地的一所高中谋得了一份临时工作。1877,在范德瓦尔斯拒绝莱顿大学的理论物理学教授职务后,由洛伦兹做了替补。这是荷兰首个理论物理学教授职位,而洛伦兹此后的工作,促进了理论物理学的独立。
在莱顿的头二十年,洛伦兹主要对电、磁和光的电磁理论感兴趣。之后,他将研究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但仍专注于理论物理。洛伦兹在流体力学、广义相对论等多个领域做出重大贡献,而他最重要的贡献是在电磁学、电子理论和相对论领域。洛伦兹理论认为原子可能由带电粒子组成,并提出这些带电粒子的振荡带来了光。1896 年,洛伦兹的同事(此前的学生)彼得·塞曼(Pieter Zeeman)证实了强磁场影响带电粒子振荡,因此发光波长改变,即“塞曼效应”。洛伦兹提供了相应的理论解释。他俩因此获得了 1902 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1892年和1895年,洛伦兹致力于描述在相对于以太移动的参考系中的电磁现象(光的传播)。他发现,通过使用一个新时间变量(本地时间),就可以简化从一个参考系到另一个参考系的转换。虽然洛伦兹没有详细解释“本地时间”的物理意义,但他用它解释了光的像差和菲索实验(Fizeau experiment)。1892 年,为了解释迈克耳孙-莫雷实验(Michelson-Morley),洛伦兹还提出运动物体在运动方向上收缩(FitzGerald-Lorentz contraction)。1899年与1904年,洛伦兹在这一变换上加入“时间稀释”,该变换被 亨利·庞加莱(Henri Poincaré) 称之为“洛伦兹变换”。由于这是狭义相对论的基础,狭义相对论最初叫做“洛伦兹-爱因斯坦理论”(Lorentz–Einstein theory)。
后来,洛伦兹也是一开始就支持爱因斯坦研究广义相对论的少数人之一。他写了几篇论文,并和爱因斯坦进行当面讨论,书信讨论。
洛伦兹(右)与爱因斯坦(左)1921年的合影
1910年,洛伦兹决定重整自己的生活。教学和管理占用了太多时间,以至于他没什么时间研究。于是他于1912年辞去莱顿大学理论物理讲席教授职位,成为哈勒姆泰勒斯博物馆“物理内阁”的策展人。他作为外聘教授,在莱顿大学开"周一晨课",介绍理论物的最新进展。
洛伦兹于1928年去世,时年74岁。

资料来源: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endrik_Lorentz
https://zh.wikipedia.org/亨德里克·洛伦兹
https://mathshistory.st-andrews.ac.uk/Biographies/Lorentz/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physics/1902/summary/
我们不需要英雄
但我们需要榜样
几只青椒
长按二维码关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