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美国
Telegram channel,欢迎订阅(下载app修改privacy设置;拷贝地址用浏览器打开(微信打开无效);点击“join/进入”):
https://t.me/MoshangUS
电报读者群
https://t.me/+KY6EeBC-aXYzNmMx
陌上美国推特 
https://twitter.com/MoshangUsa
陌上美国YouTube频道(email登录YouTube,订阅)
https://www.youtube.com/c/MOSHANGUSA
先提醒一下6月6日是D-Day, 推荐文章👉纪念诺曼底登陆,伟大的二战一代人!

看朋友圈意识到这几天中国高考又来临了。距离当年自己坐在高考考场,已经有20多年,时光荏苒。
大家难忘高考,也是因为那是许多人人生独立试飞的起航。当年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内容早就忘光了,但还是记得这一句:“感谢父母们给本校的信任,将嗷嗷待哺的雏鹰交给我们教育”。
其实高考给人带来上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这些功能,经过之后的人生路的洗牌,对许多人而言已经不值得一提;但是作为与父母家庭生活的最后一站,和走向社会前的最后一站,这道人生分水岭的作用则更为突出,改变是永恒的。
从这意义上,高考确实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这远比大学的牌子深远得多。包括笔者也是被高考改变命运的人之一,但是是以一种完全出乎意料的方式。
走过高考和大学这条路才认识到,很多技能都是有保质期的,包括考试技巧和学到的知识,如果不学以致用,3、5年时间就会开始衰退,10年左右基本归零。
大二那年坐火车回家,遇到同车厢的一个学生突然看了我半天,然后大叫一声说,“啊!我认识你,高考的时候你是我旁边座位的,看你数学、物理这些考试,还有至少大半小时就做完在那里转笔没事干了。把我人都吓傻了。”但是,等我到了当妈的年纪,牛顿三定律早忘光,连有的小学生数学题都未必还会解。
图片来自网络
后来想明白了,自己当年喜欢数理化只是一个不甘心向重男轻女这种社会偏见低头而已,为争一口气。而一旦失去这种“革命精神”的驱动力,对数理化的投入热情就丧失了。所以连最基本的数学、物理语言,毕业几年后统统忘光。
自身吃足了这种学未能致用的亏,在对待下一代教育上,就知道收敛和吸取教训了。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对学习的认识,只是家长驱动的产物或者短期动力驱使。
几年前我家孩子依然处在玩心大不太爱学习的阶段,我于是跟娃说,“你不爱做题也没关系,不过妈妈有些经验也许你能参考,小时候但凡做的题,都会尽量多用几种方法去解题,这样不用做太多也可以获得足够的练习。”或许这个方案确实起到部分效果了,娃从之前成绩还行的水平,这一年大幅度提高成了年级第一,还竞选上了学生团体的leader。当然我们这个学区亚裔比例少,这次孩子的学期结束典礼去参加领奖,发现几十个获奖的学生中,才2、3个亚裔。如果我们生活在加州、纽约那些亚裔人口密集区,估计年级第一的难度高很多。
看到这个势头,我的推娃小宇宙不能免俗地开始燃烧了,想给孩子报个物理辅导班提前学,毕竟孩子也表现出来对物理的兴趣,是否能顺水推舟把自己错失的物理梦弥补起来?不过跟娃交流后,孩子已经有自己的规划,我们决定支持而不是按照父母的意志去强迫。毕竟作为过来人,自身太懂人生头十来、二十年那些所谓的优势和赢在起跑线,与未来人生发展非线性关联的辩证关系了。
我家育儿从小走的不是爬藤的家庭教育之路,我们到5岁多都没有学过26个字母,也没有其他早教;培养过绘画的兴趣,不过也是相对随性的投入。(感兴趣的可以参考前文,🔗七年的情感教育:孩子的画怎么看如何教,和🔗教育的核心不是爬藤,是培养孩子的意志能动 - motivation)这里就想给各位放养派家庭提供一个数据参考,至少我们家实践到现在,发现孩子的学业发展并不会因为没有从娘胎里起步而耽误多少。
同样因为高考,在自由选择下却挑了一个自己后来发现非常厌恶的专业。厌学导致在大学丧失了当场消化当堂课程内容的能力,还不幸染上了上课听讲严重走神的问题,到现在还有后遗症。所以我也注意,不希望孩子出现上课开小差的问题,这也包括避免因为超前学太多,导致觉得正常课堂进度无聊,而养成不听讲这种坏习惯。
国内高考现场 来自网络
还因为高考,我从一个人生计划是独身奋斗前程会嫁不出去的、心理和外貌都男孩样的人,渐渐回归了自己自然的生理性别,学会了谈恋爱,又花了十多年才认识到健康的家庭价值观和女性的基本职责。
所以我对美国当下Z代年轻人20%以上的LGBTQ这些社会现象,不以为然同时保持谨慎乐观,不符合天性本能的“潮流”迟早会退却。获得平权、反歧视的成功值得祝贺,但是LGBTQ本质上绝大部分不能自然生育,基本需要中上产经济条件殷实的家庭才可能找到养孩子的解决方案,实在不是什么眉开眼笑的喜事。很简单的例证,有哪个古文明是靠以LGBTQ为主体的人群延续下来的?相反,古希腊、古罗马晚期LGBTQ大行,体现衰落的文明才有着沉迷谈论gender(性别、性)的特点。如此高调庆祝一个本质上带着不幸色彩的事情,真是皇帝的新衣。
观中国高考,自然也想到“美国高考”,这是从朋友圈看到的信息,借用一下:“SAT(考英语和数学,偏重能力测试)和ACT(考高中所学知识,学生可以只选一种成绩来考,学生可以任何学期考,每年也会有多次考试机会,甚至从九年级便可以考,不会有一考定终身中的紧迫感。)SAT考试每年有8次,ACT6次,学生可在高中阶段任何时间报名多次考试,并取最高分提交给所申请的大学;美国的考试重广度不重难度。美国的数学水平就是中国初中数学的水平难度。甚至于不少考场的ACT考试,甚至允许考生在数学考试中使用计算器。”
没有过独木桥的压力,有选择权是难能可贵的,这也是在美国生活,可以多一些打开育儿思路方案的自主权的根基,不必守着几条固定思维陷入内卷。
无论考试结果如何,做到能屈能伸,就能避免“一考定终身”的宿命论。人生很长,要想别人不用大学牌子来定义自己,需要先从自己看开做起。这只是走向社会的第一站,但毕竟也不过只是一个驿站而已;或许是衡量你父母教育的最重要的一场考试,却不是衡量你自己人生最关键的唯一。
陌上美国油管:MOSHANGUSA
youtube.com/c/MOSHANGUSA
小号 防止失联
前文导读
华尔街日报就加拿大山火造成美东严重雾霾发表社论

冷战最著名间谍,为莫斯科工作的FBI,今天死于美国狱中

又买椟还珠了——挣三十万美元跟国内比?
因为这位小学生的才华,谷歌全天都在展示华人家庭亲情
教育的核心不是爬藤,是培养孩子的意志能动 - motivation
自由的国度没有黄昏
微信是唯一吗?如何使用其他工具联系大陆亲友
宽恕与和解的精神,使美国屡次重新焕发活力

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逃离
真实的美国南方-路易斯安纳 密西西比 阿拉巴马
继WSJ后Fox对陌上美国创办人兼主编采访
哈佛女孩孤独的演讲
陌上美国快捷独立的时评,和美国生活资讯。欢迎扫码或者点击开头蓝字关注。如何联系我们?
工作号微信ID: moshangUS
主编微信ID: moonpolar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