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文|杨璐
存款算多还是算少,恐怕很难脱离背景信息和参照系得出结论。但是,如果对自己的存款数目存在不自信,恐怕跟社交媒体上的存款焦虑相关。前段时间,央行、地方统计局陆续公布居民存款数据,截至2022年末,北京的人均存款接近27万元,上海人均存款超过21万元。这个常规的数据新闻很快就变成了标题为“人均存款27万元的年轻人×××”的各种内容,成为吸引流量的“话题标签”。我就在搜索这个“话题标签”时看到,很多看起来是年轻人的网友表达最多的情绪就是焦虑。
《欢乐颂》剧照
初入职场就反思自己的储蓄数字,首先是件好事。因为不被消费主义狙击,是很难得的事情。消费社会里,“你是谁”很大程度上是由你花钱买了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决定的。消费的欲望也不断地被制造出来,大量的广告、营销活动在社交媒体上日复一日生产新鲜的刺激,人们很容易激情下单。电商、支付和信贷的发达让人没有理智回归的空间,几秒钟就能完成交易,满足欲望,然后下一波的消费刺激又扑面而来,周而复始。
疫情前,争做“局部有钱人”成为网络潮流,典型表现是“满身大牌挤地铁”。与之相对应,2020年有数据显示,在中国年轻人中间,信贷产品的渗透率已经超过八成,逾期贷款也在不断攀升。
《二十不惑》剧照
年轻人开始职场生涯的同时,也是在成年人的世界里白手起家,职场置装费、租房、日用品、家电等等都是花销。这时候的工资不高,工作也可能还处于寻找人生方向的过程中,不稳定,也许偶尔还要被消费主义刺激一下欲望,存款低或者没有存款是正常情况。财富积累都是长期过程,所有靠谱的理财指导都会写到投资的前一个步骤是学会攒钱。攒钱也没有那么神秘,类似于减肥的终极原理是少吃多动,以此为目的有很多实现路径,攒钱的原理就是少花多赚,市面上理财书里的方法非常多,总有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可以在能力范围内攒到钱。
比具体的存款数字更值得关注的是存款焦虑和它的变种焦虑。人性决定了制造焦虑就容易形成社交媒体上的爆款,而每一个新媒体运营、互联网机构都要完成自己的流量绩效。我们如果不了解流量和焦虑的关系,想办法去避免,类似于“我工作三年、存款两万,算少吗?”“生活费1500,大学生存款6万”,存款焦虑、文凭焦虑、收入焦虑、向上流动焦虑等等,无穷无尽的焦虑被制造出来,让人精神内耗,甚至影响对现实生活的判断。
《我在他乡挺好的》剧照
这种焦虑来自于社交媒体对自我认同的影响。自我认同过去是通过两种方式获得:一种是审视自己的角色以及自己在这些角色中的行为;另外一种是,观察周围的世界,寻求塑造自我认同的种种反馈。过去,塑造自我认同的半径很有限,就是父母、同学、朋友等等,互联网却把这个半径大大地扩展了。这一代年轻人被称为“互联网原住民”,自我认同的环境变化从成长期就已经发生了。
社交媒体容易导致产生虚假的自我。心理学博士、美国心理学家吉姆·泰勒在《数码时代教养指南》中指出,孩子们把社交媒体上传播的各种信息,比如外貌、受欢迎程度、财富等等拿来评价自己,并且转化为自我认同。“假我”使人在心理、情感以及社交方面营养不良,因为这些东西并不能满足人在关爱、安全感、能力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最基本需求。社交媒体还会导致孩子不再遵从内心形成他们的自我认同,而转向将功夫花在表面,关心其他人会怎么看我、我怎样才能确保其他人给我正面评价。为了追求社交媒体上的认可,孩子可能不知不觉牺牲掉真正的自我,慢慢将自己塑造成网络世界喜欢的样子。
《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剧照
有控诉“存款焦虑”的网友写:“他刷不同的社交媒体,感觉人均存款十几万,这让他很焦虑。”“工作三年,存款两万”是常见的现象,也非常容易在后面漫长的职业生涯里弥补甚至赶超,但如果把存款数目、富二代等财富标签看作是自我认同的一个因素,焦虑就产生了。同时,社交媒体上很多人为了获得点赞和粉丝,热衷于打造好看又有钱的人设,焦虑的人对比富贵浮华的社交媒体和自己的存款,心绪更难以平复。
社交媒体还导致社会比较的范围扩大了。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人类由一种内在驱动力驱使进行自我评估,而且这种自我评估通常通过与他人比较来完成。从前,人们只能跟周边的圈子比存款,现在则是去“人均百万年薪”“人均爱马仕”的各种APP上比存款。这种因为通过社交媒体看到自己生活圈子之外群体的状态,而给自己带来冲击和压力,继而发展成心理焦虑的现象,被学术界称为社交媒体焦虑。
吉姆·泰勒在《数码时代教养指南》中写道:“大量的可靠研究证实了这点。经常阅读时尚名人杂志的女孩比其他女孩更关心自己的身形、饮食和运动量,更容易患上饮食紊乱症。对于男孩,研究发现,对体魄、外表、智力和异性缘等方面不切实际的描写会给他们带来不切实际的期望,而这种期望会降低自我评价。”
《欢乐颂》剧照
经济学也简洁明了地解释过这种现象。经济学家罗伯特·弗兰克在《选择适当的池塘》里提到:“我们社会生活的质量取决于渴望成为哪个池塘里的大鱼。如果只有一个池塘,每个人都把自己跟别人比较,绝大多数人都是失败者。毕竟,在一个有鲸鱼的池塘,即使鲨鱼也会显得渺小。”社交媒体就是一个无边无际的池塘,普通人无论具体的存款数字是多少,都可能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和向上比较。
也许,少看社交媒体上的炫耀内容,埋头工作,好好挣钱,再选一个适合自己的“池塘”,“工作的第四年”就不焦虑了。
排版:瓶子/ 审核:同同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转载请联系后台。
大家都在看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下单本期新刊。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