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碰撞   民声的回鸣
有品格  有良知  有深度  有温度
《MH370》海报  图源网络
网飞MH370纪录片将于3.8上映,我们该期待些什么?
文/海北尬生
自从2014年以来,3月8日就不仅仅作为妇女节而存在了:在这一天深夜,MH370航班失联,创下了飞行史上最大的谜团。时间一晃过了九年,我也从一个初中生变成了大学生,那些遇难者家属究竟是怎么熬过这九年的,我不敢想,只能说一句“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之前我也写过一篇关于MH 370的文章而今年网飞拍的一部关于这个航班的纪录片将于3月8日上映,现在已经可以看到一些预告片,这个消息也成功冲上了B站的热搜。那么,我们对于他应该有什么期待呢?
首先我必须要说明的是,我们不要指望这部纪录片能够向我们揭示真相。在预告片中,我看到几位我之前听说过的、很有名望的专家出场,这显然是一件好事。顺便说一下,民航界,尤其是飞行安全界,其实是一个很小的圈子,具有专业水准而又不排斥抛头露面的人,其实就是那么几位。网飞能够请到这几位专家,而不是找几个键盘飞安专家,或者只是一遍一遍的播放发布会,或者遇难者的有关片段,可见这个片子的摄制组还是很希望能够讨论出一些有价值的东西的。

《MH370》预告片截图  图源网络
但是这终究只是一厢情愿而已。空难调查,知识当然是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证据。直接参与调查的相关国家的民航机构当中,有很多专家与他们拥有相同的水平,而且他们接触到的证据要远远多于这些不直接参与调查的专家。在那些人当中,有的人参与了搜索的全过程,有的人读过完整的维修报告,有的人逐一筛查了所有的机组乘客,还有的人亲自见过、摸过、检查过被捞起来的那些残骸。如果这些人都无法给出一个稍微有点说服力的说法,那我们怎么指望网飞的这些专家能做到这一点?虽然说飞行安全与每一个专业人士都有关,但我们还是很难理直气壮的把网飞请的这些专家当做“亲历者”和“知情人”。因此,他们所做的,也无非只能是基于现有的信息,在专业的角度上加以阐释而已。因此,不要指望这部纪录片能够给我们提供真相,甚至不能指望他提供一个新的潜在的解释。
虽然如此,仍然有一个细节是我很关心的。从已经公布的片段来看,这部纪录片花了很长的篇幅介绍机长和他家里的模拟机,这个方面的东西在之前的纪录片或者文献里并没有太多的界绍,可偏偏在很多人眼里,模拟机里飞行的历史记录是认定机长是元凶的决定性证据。正好我在上一篇文章当中,没有提到机长和他的模拟机,所以在这里也就多说几句。

图源网络
在上面这张图里,黄色代表当天飞机实际飞行的路线,而红色则代表机长家里模拟机的路线。那个最广为人知的说法认为,机长在模拟机里是进行了事发当天晚上飞行的预演。从大体上来看,这两条路线的确有相似之处:都是从吉隆坡起飞之后向西北方向飞行,最后,左转飞往南印度洋。在有些人眼里,这就是很确凿的证据。
然而在我看来,这个说法还是有一个问题:整个真实飞行过程中最高难度、是最需要仔细模拟排练的地方,并没有在模拟机中出现。操纵飞机转向并不是什么难事,甚至不需要任何飞行技巧,只需要在自动驾驶仪里输入航向就可以。整个飞行中最难的部分是我用白色圆圈圈起来的地方。这段看起来是直飞,但实际上远非这么简单。
如我在上一篇文章中介绍的那样,追踪飞机位置的雷达分为一次雷达和二次雷达两种。民用空管基本上都在用二次雷达,而军方仍然在用一次雷达,因为它可以对那些不开应答机的东西也能有所反应。想让飞机从二次雷达上消失很简单,只需要把应答机关掉就可以,但是你无法让一架飞机从一次雷达上消失,尤其是你开的还不是隐身飞机。这也就意味着,飞机在南中国海上空掉头,向西南方向穿越中南半岛的时候,将不可避免地被泰国或者马来西亚的军用雷达捕捉到,继而就可能让军方开始拦截。想要不刺激到军方的雷达员,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像实际飞行的那样:泰国和马来西亚的边境是犬牙交错的,飞机在边境线上方切过去,一会儿在泰国领空,一会儿在马来西亚领空,在双方的一次雷达上都不会长时间存在,雷达远也就无法把它判断成一架飞机。事实上是,直到相关专家做出了“飞机失联后仍继续飞行六七个小时”的判断之后,马来西亚和泰国方面才把这几个雷达反射数据当作MH 370留下的记号。
所以如果我是机长,如果我要飞这样一个自杀性的航路,我一定会重点模拟在泰马边境这一段的航行。因为我知道在实际飞行中,我必须掐准转弯的时机,输入正确的航线,正好沿着边境线上面骑过去,才能制造出这种“进进出出”的效果,这样的练习并没有,或者至少在现在已经公布的信息中,没有出现在机长的模拟机里。因此,以目前的状态来看,我宁可相信机长模拟机里的航线是巧合。鉴于网飞的预告片里出现了相当一部分关于机长和他的模拟机的内容,我对这方面还是有所期待的。我希望能够了解更多关于机长模拟飞行的航路的信息,尤其是,这样的航路究竟是只有一次,还是有好多次,泰马边境那一带的飞行记录究竟又有多少。

《MH370》预告片截图  图源网络
虽然正如上一篇文章中所说的那样,MH 370的故事是扑朔迷离的、摸不着头绪的,但我仍然要旗帜鲜明的反对各种各样的阴谋论,尤其是那些政治上的阴谋论。有些人说:调查员是被收买了。但事实上,了解一下MH 370的调查员都是什么来历就能知道这个说法有多么扯淡。现代的空难调查往往都是多国行动,就拿MH 370来说,由于飞机坠落的地方离澳大利亚最近,本着“航空事故应由坠机地点所在国家主导”的重要原则,澳大利亚方面肯定会参与调查;执飞这一航班的飞机是由美国波音公司设计制造,因此美国的NTSB也一定会参与。除此之外,中国和马来西亚也一定会参加。马来西亚参加是因为他们是飞机的运营商和所有者,中国参加则是因为飞机上有大量的中国公民。在空难调查中起主导作用的至少有这四个国家,那请问什么人或者什么组织能够厉害到同时控制四个国家民航相关人员的程度?我们基本上是可以认为,在这种多国联合进行的调查里不存在隐瞒,包庇乃至谎言的,因此说什么“调查员参与了真相的掩盖”可以被认作是一种侮辱。
如果这架飞机能够被找到,业内人士一定会想办法查明原因。但是我们也很清楚:真相这东西宁可没有,也不能胡编一个出来滥竽充数。我们现在针对这架飞机搜集到的信息,根本不足以支撑一场像样的调查,那基于此,我们所能做的也只能是批驳一下那些从事实上就拥有严重漏洞的说法,或者根本就不经推敲的阴谋论,同时,把我们认为在技术上可以发生的解释保留下来,以便后期发现新的证据时,能够进一步缩小范围。我们现在所能做的,也仅此而已。
延伸阅读:

作者简介
海北尬生:因其尝求学于北海之北,每不顾环境而放尬言,故起此名也。喜航天,爱读书,本学理工,爱好文学。
平台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授权微信首发,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the end~
好久不见。这一段时间好物空间没有上活动,主要是花很多时间在谈新供应商上,有网*严选拉杆箱供应商、进口日化用品等等很多好货,新年第一次活动,还是给大家推荐老朋友“尚都比拉”。没别的原因,主要是他们家2023年春装上新太漂亮了,每次价格也给的很到位,欢迎全网比价。
购买方式:关注下方公众号,点击菜单栏“进入店铺”购买
其他注意事项也在“二湘好物空间”公众号里面(一定关注看一下)
更多往期精粹
欢迎大家关注“河岸的左岸”和“我们的天空之城”以防失联。
投稿点击此链接记得公号加星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