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Harvard CES 获取教育前沿信息
哈佛中国教育论坛成立于2010年,是哈佛教育学院官方的学生组织,也是美国顶尖高等学府中对中国教育关注度最高和影响力最大的公益平台。秉持 “启迪、创新、影响” 的使命,一年一度的论坛旨在连接中美教育实践者、学者、政策制定者、企业家及各界领袖精英,促进与中国教育相关的深度讨论,支持教育实践,鼓励教育创新,推动成果展示。
2023 哈佛中国教育论坛 
“多维探索,激发教育生命力”
即将在4月21-23日全球直播举行
敬请期待后续报名信息
我们期待您的到来
 分论坛主题持续释出中
   今日独家专题活动揭晓:
可持续发展教育
2023哈佛中国教育论坛
可持续发展教育
特别活动揭晓
可持续发展教育意味着将关键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纳入教学和学习,例如气候变化、减少灾害风险、生物多样性、减贫和可持续消费。它还需要参与式教学和学习方法,以激励和赋能学习者改变他们的行为并采取行动促进可持续发展。因此,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了批判性思维、对未来情景的想象和协作共赢等能力。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持续发展教育
独家专题活动介绍
Event Information
全球气候变化是这个时代全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紧迫危机,其中教育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的关键组成部分。
今年,第十四届哈佛中国教育论坛首次将可持续发展教育(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简称 ESD)纳入独家专题活动活动,旨在关注如何以教育赋能可持续发展。特别活动将会以圆桌论坛和公开展览的形式举行,邀请来自国际组织、高校和社会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围绕中小学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与青年发展机会展开讨论。
我们将在近期开始面向公众征集气候变化故事和可持续发展教育案例,入选者将获得活动证书和在哈佛校园线下展出的机会。本文是针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科普文章,欢迎感兴趣的读者持续关注论坛动态。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教育?
What is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SD)?
优质教育一直以来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002 年在约翰内斯堡举行的联合国世界首脑会议将教育系统重新定义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可持续发展教育(ESD)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旨在为所有年龄段的学习者提供知识、技能、理解、价值观和行动的发展,确保环境保护和修复,促进社会公平并鼓励经济可持续性,以此来应对相互关联的全球挑战,包括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资源的不可持续利用和不平等。
联合国将 2005-2014 年定义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其追求的全球愿景是 “每个人都有机会从优质教育中受益,学习可持续未来和积极的社会转型所需的价值观、行为和生活方式”,目标是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价值观和实践融入教育和学习的各个方面,鼓励行为的改变,从而创造一个更可持续的未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一个终生学习的过程,是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特定的学习内容、教学法和学习环境增强学习的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责任感。教科文组织指出,可持续发展教育从根本上讲是关于价值观的教育,特别是尊重他人,包括当代和后代的人,尊重差异和多样性,尊重环境和地球资源。教育使我们能够了解自己和他人以及我们与更广泛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联系;这种理解是建立尊重的持久基础。除了正义感、责任感、探索感和对话感,可持续发展教育旨在推动我们采取能够使我们所有人都过上充实而不被剥夺基本人类需求的生活。
可持续发展教育有许多关键主题,虽然主要关注环境问题,但它也涉及扶贫、公民身份、和平、道德、地方和全球背景下的责任、民主和治理、正义、人权、性别平等、企业责任、自然资源管理和生物多样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什么可持续发展教育非常重要?
Why is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rucial?
我们不禁要问,人们的所学所习于其自身生活是否真正切实有用,是否有助于确保我们的地球生存无虞。可持续发展教育可以传授知识、增强意识并促进行动,使人们有能力变革自我,变革社会。
—— 教科文组织教育助理总干事斯蒂芬妮亚·贾尼尼
2022年,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2005-2014年)和《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行动计划》(2015-2019年)的基础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一个新的框架,即“2030年可持续发展教育”,更加注重教育在实现相互关联的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方面的作用。联合国大会第72/222号决议(2017年)指出,可持续发展教育是“针对优质教育这一可持续发展目标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所有其他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推动力”。
图片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气候变化是现如今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中最大的挑战。气候变化教育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点主题,因为它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和应对气候危机的影响,赋予他们作为变革推动者所需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定》和相关的气候赋权行动议程都认识到教育和培训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这些议程都呼吁政府就政策对所有利益相关者和主要群体进行教育、赋权和参与与气候变化有关的行动。教科文组织支持各国通过可持续发展教育开展和扩大侧重于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灾害风险、水、海洋、可持续城市化和可持续生活方式等可持续性问题的教育活动。
2030年
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
ESD 2030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路线图》,“2030年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总体目标在于通过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和助力实现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建设一个更加公正和可持续的世界。具体来说,到2030年,要确保所有学习者都掌握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做法包括开展可持续发展、可持续生活方式、人权和性别平等方面的教育,弘扬和平和非暴力文化,提升全球公民意识,以及肯定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图片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教科文组织呼吁会员国、地区和全球利益攸关方在以下五个行动领域优先开展活动:
01
推进政策
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纳入教育政策,包括涉及学习环境、课程、教师教育以及学生评估的政策,同时始终秉持性别平等视角。
02
 转变学习环境
教育政策制定者应为教育工作者引入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全机构方法创造有利环境并鼓励学习者成为有知识、有方法、有意愿和有勇气的变革推动者。
03
 培养教育工作者的能力
在这个信息无处不在的时代,教育工作者是促进学习者向可持续生活方式转变的关键行动者,因此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在可持续教育方面的能力在未来尤为重要。
04
 赋权和动员青年
不可持续发展的后果将要由今天的青年和子孙后代去面对。因此动员并吸引青年人参加可持续教育活动,并扩大他们对可持续发展行动的参与非常重要。
05
 加快地方层面的行动
促进学习机构和社区之间的积极合作,以确保利用最新的可持续发展知识和做法来推进地方议程。
气候变化故事 & 可持续发展教育案例
征集即将开始
关注公众号获取后续信息
点击过往推送
了解本次哈佛教育论坛:
关于哈佛中国教育论坛
哈佛中国教育论坛成立于2010年,是哈佛教育学院官方的学生组织,也是美国顶尖高等学府中对中国教育关注度最高和影响力最大的公益平台。
秉持 “启迪、创新、影响” 的使命,一年一度的论坛旨在连接中美教育实践者、学者、政策制定者、企业家及各界领袖精英,促进与中国教育相关的深度讨论,支持教育实践,鼓励教育创新,推动成果展示。目前哈佛中国教育论坛已汇聚了海内外会员2000余人,社交平台关注者超2万人。
论坛往届大咖嘉宾包括:
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Kevin Rudd) 
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前所长柯伟林 (William Kirby)
《邓小平时代》作者傅高义(Ezra Vogel)
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
前昆山杜克大学校长刘经南 等众多教育高校翘楚、教育行业中的思想行动领袖
独家专题活动主创:刘诗宇、董莹
文案:厉昕、刘诗宇
排版:厉昕、刘诗宇、董莹、王亦辰
设计:许馨月
审核:熊雪瑗、宋晓芸、王亦辰
引用: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https://www.unesco.org/en/education/sustainable-development/need-know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气候变化教育网站:https://www.unesco.org/en/education/sustainable-development/climate-change
3.  The Effectiveness of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ustainability https://doi.org/10.3390/su71115693
4.  https://www.developmenteducationreview.com/issue/issue-6/education-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
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可持续发展教育实施指南》(2009)https://unesdoc.unesco.org/ark:/48223/pf0000152453_chi
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可持续发展教育路线图》(2022)https://unesdoc.unesco.org/ark:/48223/pf0000382407
7.    Berlin Declaration on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earn for our planet: act for sustainability:https://unesdoc.unesco.org/ark:/48223/pf0000381228
所有权归创作人员
转载引用请联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