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Harvard CES 获取教育前沿信息
哈佛中国教育论坛成立于2010年,是哈佛教育学院官方的学生组织,也是美国顶尖高等学府中对中国教育关注度最高和影响力最大的公益平台。秉持 “启迪、创新、影响” 的使命,一年一度的论坛旨在连接中美教育实践者、学者、政策制定者、企业家及各界领袖精英,促进与中国教育相关的深度讨论,支持教育实践,鼓励教育创新,推动成果展示。
2023年4月,第14届哈佛中国教育论坛将以 “多维探索,激发教育生命力” 为主题,通过多主题分论坛和特别活动,结合线上下多平台融合模式,激发行业深度对话,搭建教育创新场域,探索教育的无限可能,共创后疫情时代教育行业全新而蓬勃的生命力。
特别活动之一 “无处不在的知识库” 现已揭开神秘面纱,开启面向公众的短视频内容征集。
活动简介
教育是一种涵盖人生各个阶段的学习过程,无处不在。它不仅包括来自学校、老师、家庭的有形教育,还包括来自朋友和社会环境的无形影响。
“无处不在的知识库” 独家专题活动将通过视频形式传播教育相关内容。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身边值得关注但目前仍缺乏关注的教育知识、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等。活动旨在发起一场全民探索教育的进程,鼓励大家挖掘、记录、传播身边值得关注的教育内容。
在视频时代的今天,我们期望通过每个个体的视角和镜头共同构建起教育领域“无处不在的知识库”。
我们诚邀您
一同探索教育的边界
构建“无处不在的知识库”
活动主题
本次特别活动以“无处不在的知识库”为主题
视频的形式记录和传播身边无处不在的教育知识
征集内容
教育知识短视频
征集对象
全球学生、学者、校友、教育相关人士等
征集材料
  1. 短视频作品(3分钟内)
  2. 视频创作缘由及简介(100字内)
  3. 作者简介 (50字内)
  4. 联系方式(邮箱、微信号等)
投稿要求
  1. 视频时长3分钟以内横屏拍摄视频画面干净、不带水印等,不得插入任何商业广告;视频格式为MP4、MOV等常见格式;作品原则上分辨率不低于720p。(视频提交后会在右上角统一添加水印)
  2. 鼓励创新形式。投稿作品形式不限,可以面对镜头讲述、采访、记录、vlog,也可以用动画、AI、多种形式创意表达等等。
  3. 鼓励提交多语种作品,如提交除中文外的语种,应添加中文字幕。
  4. 投稿作品需为作者原创,严禁抄袭他人作品。凡投稿作品视为作者同意在CES等新媒体平台公开展出。
征集时间
征集时间:即日起至3月31日
最佳投稿时间:即日起至2月28日
(滚动筛选,尽早投稿)
鼓励机制
  1. 符合主题的优质内容将在CES公众号视频号、微博、B站等平台展出

  2. 视频创作者将获得CES官方寄语海报、特别活动贡献证书
  3. 视频有机会在CES线下主论坛当天播放
视频创作内容参考
(一)学科知识类
1.科普一则教育相关冷知识
2.采访国内外教师、学生、留守儿童等等,挖掘教育领域值得被关注的问题
(二)经验分享类
1.分享一个自身教育相关的故事或经验
2.从家人、儿时的老师、朋友那里学到的千奇百怪鲜为人知的知识
3.采访生活中的教育者,挖掘不为人知的故事
(三)其他
其他与主题相关的内容均可
投稿方式
将短视频作品、视频创作缘由及简介、作者简介、联系方式,发送至邮箱 [email protected],邮件命名为 作品名称+作者姓名
如有任何疑问,也欢迎通过邮件进行咨询。
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一起构建教育领域
“无处不在的知识库”
视频剪辑小教程
官方推荐视频剪辑小教程
供投稿人们参考哦:
https://zhuanlan.zhihu.com/p/85563344
关于哈佛中国教育论坛
哈佛中国教育论坛成立于2010年,是哈佛教育学院官方的学生组织,也是美国顶尖高等学府中对中国教育关注度最高和影响力最大的公益平台。
秉持 “启迪、创新、影响” 的使命,一年一度的论坛旨在连接中美教育实践者、学者、政策制定者、企业家及各界领袖精英,促进与中国教育相关的深度讨论,支持教育实践,鼓励教育创新,推动成果展示。目前哈佛中国教育论坛已汇聚了海内外会员2000余人,社交平台关注者超2万人。
论坛往届大咖嘉宾包括:
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Kevin Rudd) 
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前所长柯伟林 (William Kirby)
《邓小平时代》作者傅高义(Ezra Vogel)
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
前昆山杜克大学校长刘经南 等众多教育高校翘楚、教育行业中的思想行动领袖
文案:王小希、斯晏雯
排版:王小希、斯晏雯
设计:戴彬莹、莫妮、熊雪瑗
审核:王亦辰
所有权归创作人员
转载引用请联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