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载自“南风窗”,点击上方关注
ID:SouthReviews
作者:黄黛露 赵淑荷
“如果说你想当明星,找一个经纪公司,每天给你造新闻,只要你经常出现在头条就可以了。”
“你说我想做演员,好,戏比天大,死在舞台上都可以。”
3月2日,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人艺院长、国家一级演员冯远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一语道破了“造星”和“演员的诞生”区别。前者着重曝光度,后者强调“专业”二字。
这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旧调重弹,或许是因为,观众和市场正在呼唤专业主义在演艺圈的回归。
近期最能体现这种呼唤与回归的,非《狂飙》莫属,演员们“疯狂加戏”、精彩的即兴表演,诠释了何为“戏比天大”。
《狂飙》也开了一个好头,让演员、行业和观众一同在专业演技的比拼中一路“狂飙”,迎接新开始。
专业能力扎实的演员们,也理所当然地获得更多关注。而不是那些用面瘫、瞪眼、咆哮三件套来糊弄观众的“流量”们。观众不会容忍“劣币驱逐良币”的事情发生。
这样的好的开头,是长久泥沙俱下的影视行业归于良好生态的迹象。
《狂飙》之后,属于实力派演员们的时代,来了。
专业的回归
10年前,高叶和张颂文还是演艺圈小透明。两人相识于微时,互相加油打气的微博,如今也被网友翻出来“考古”。高叶说:“摆脱困境的唯一办法就是不停地更加努力。”
如今,两人的努力终于随着《狂飙》的热播与热议被更多人看到。除了他们,为理想殉道的李响、冷面杀手老默、吊儿郎当的莽村青年李宏伟……观众在为好演员喝彩,更为好演员终于被更多人看见的行业生态喝彩。
这里的好,换句话说,就是专业,表演令人信服。
实力演员走红,意味着影视行业似乎终于要迎来一种专业主义的回归。这里的专业,并非指“专业院校”出身这一层单薄的标签,而是追求专业精神的内化与外展:对表演秉持敬畏、对角色生发共情、对生活有所体悟。
近期,张颂文讲表演的几个短视频,也被网友津津乐道,其中能窥见张颂文对表演秉持的专业精神。
他推崇的是一种现实主义的、自然的表演方式,强调“准确”,倡导从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当中得到某种“生理反应的真实”。
准确的观念一直贯穿在张颂文的作品中。在《狂飙》“高启强发现徐雷被电身亡”戏份的拍摄之前,张颂文会和摄制组讨论日常电鱼会用多大码率的电机、死者的照片需要揉搓得皱巴巴等细节,以建立贴近真实生活的情节。
在《隐秘的角落》中,张颂文进组第一场戏,就是“朱永平”丧女之后悲痛吃馄饨的戏。在此之前,他绝食三天,尽量晚睡,只为了营造一种“丧女后人生垮掉”的质感,最后贡献了这一出让屏幕前的观众也跟着一同落泪、体会丧女之痛的感人情节。
张颂文是真正钻研过表演的。对他来说,表演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一门手艺。
大家都说《狂飙》里的角色跟演员“贴脸”,甚至调侃说:“建议查查张颂文,不像是演的”。而“疯驴子”“王秘书”“李宏伟”等配角的演绎也让人信服。
王沛禄在《狂飙》中饰演疯驴子
配角不像主角那样有完整的人物弧光和故事线,有时候只起到情节推动的作用,甚至仅仅是衬托、配合主角,他们出场次数少,发挥空间自然也小。
这样的情况下,只能依靠最精准和艺术化的表现进行人物塑造。但是其实这样的条件下,配角也容易出彩,因为艺术的魅力常常就在于一个华彩的瞬间。
比如阿如那在饰演“李宏伟”时,对这个小混混的行为体态进行了详细的设计。雨中怂恿李青的一场戏,他双手插兜站着,耸起肩膀,脖子前倾,一下子就从外形特征上为我们还原了混混的气质。
阿如那在《狂飙》中饰演李宏伟
孙红雷在饰演“刘华强”的时候,也设计了一个习惯性的小动作——扭脖子。后来他在《鲁豫有约》上解释,他观察到很多混社会的人都有这个习惯,据说是人经常处于高度紧张和焦虑的状态下会影响颈椎健康,所以“大哥”大多常常脖子疼,这就是扭脖子的缘由。
有些人从阿如那的表演中看到了孙红雷的影子,大概也是看到了类似的表演追求,精益求精,追求自然,举重若轻。
正是在这种专业、准确的表演理念下,这些演员们的表演,才能最生动地塑造一个落地的角色,角色形象与个性才能抵达观众心间,也因此达成了人与剧的相互成就。
从演员对自己职业的尊重当中,我们感受到了自己作为观众也得到了尊重。
表演,应有门槛
但并非所有出现在镜头前的演员,都能呈现专业的一面。演戏这件事,应该是有门槛的。
郝蕾接受《十三邀》访谈时,就犀利地指出,现在很多年轻人涌入演艺行业,只看到了这个行业的名和利,但是做演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是 “学习不好”的一个退路,“读不懂书的人怎么能读懂剧本,更不要说去呈现它。”
《十三邀》视频截图
表演确实需要一点文学领悟力。
当大家回过头来去“补”张颂文走红之前的微博,爬梳下来,都被张颂文平实优美的文笔和对生活精确、细腻的感受折服,但是实际上,这可能正是演员最需要的一种特质,甚至是最基本的特质。
饰演陈金默的演员冯兵在剧终的小作文里说:
“对于曾身在军队十六载的我来说,能接到你这样的角色很不容易,我几乎是敲碎了自己,才塑造成了你。”
“刀哥”林家川回顾了与张颂文一路打拼过来的往事,他几乎是作家一般地描述了自己因《狂飙》成名之后的不适应,那感觉就像“失重”,“喜悦与惶恐交战”。
林家川在《狂飙》中饰演“刀哥”唐小龙
观众惊喜地发现,这些十几年磨一剑的演员,都有着超出寻常的敏感和通透。
可笑的是,仍然有不少以演员自称的文艺工作者,却连最基本的文化知识也会弄错,对“演员”这份职业的理解,支支吾吾挤不出半句完整的话。
缺乏基础知识和对表演的领悟力,如何能读懂剧本?如何能理解角色?如何在表演中建构生活?作品会给人答案,而观众的眼睛就是标准。
平心而论,作为一门艺术,演员的表演能力专业与否,不能简单地与文化水平画上等号。演艺圈中有不少从底层的群众演员做起,他们或许原本文化水平不高,成名前的见识也与普通人无异。但出身如何并不是一个人停止学习的理由。
王宝强曾在《十三邀》上透露,自己当初入行时,“那时候拍电视剧,很多字都不认识,所以我字典随身携带。”
《十三邀》视频截图
“老戏骨”王劲松,曾为自己中专毕业的学历而自卑,刚进南京市话剧团时,他搬进资料室里住,“一本接一本地看,看到这些架子上都无书可看,最后把线装书都拿出来看了”。
正是这种对知识如饥似渴的汲取,不断学习不断领悟,才让他日后塑造出了《琅琊榜》的言侯爷、《北平无战事》的王蒲忱、《军师联盟》的荀彧等一批仿佛从历史中走来的角色。
王劲松在《琅琊榜》中饰演言阙
但一些蹩脚演技的演员,有多少人能沉下心来读书、理解角色呢?或许他们认为,能把台词背全就是一种专业。
曾经,一名年轻演员在王劲松面前自豪地说自己把台词背得特别好。背台词,作为演员的基本功,却被后辈拿出来大肆自吹,而这只是“片场念数字、后期等配音”等表演乱像的冰山一角。
王劲松对此心生失望与遗憾。他反问:
“什么时候我们这个职业变成了背台词都要被表扬的职业了?背台词是什么?背台词是你上战场的那支枪。你能告诉我你到了战壕里没拿枪吗?”
这些自称演员却承担不起这份职业职责与使命的年轻人,其中原因,有他们对自身要求的松懈与对职业精神的轻蔑,也离不开外部环境的催化。
被看到
专业主义的回归,离不开大环境的培育。
曾经,演艺圈经历了资本侵入、流量为上等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几年乱象之后,好演员逐渐回到聚光灯下。
担任FIRST创投评委的马伊琍,在创投会上十分认可邵艺辉的电影项目。后来马伊琍在邵艺辉的《爱情神话》中出演“李小姐”一角。这成为马伊琍职业生涯最有趣的一个角色,一头紫发和一双高跟鞋,也贡献出她最好的银幕形象之一。
有话语权的演员回过来反哺影视行业,再从中寻找好的表演机会,这可以看作一种行业内部的自救。让资本意识到流量不能替代专业演员,票房和收视率,则是观众做出的选择。
当然,一个良好行业生态,要收放自如,也应给予演员成长和转型的空间。
但转型这件事,对演员来说,往往是个麻烦事。《爱情公寓》走出来的王传君,一直渴望摆脱“关谷神奇”的形象桎梏,为此他在社交媒体上与《爱情公寓》泾渭分明,绝口不提,并且通过《我不是药神》《兰心大剧院》里的献身式表演,试图打破关谷的枷锁,重塑一个疯狂、脆弱、专注、偏执的艺术家形象。
王传君在《我不是药神》中饰演白血病患者吕受益
其实,演员的职业身份存在一些迷人的悖论。
他们既想被人记住,又想被人忘记;他们既要创造幻象,又要对抗误解。只演好一种角色是一种成功,做剧抛脸永远都有新的惊喜,也是一种成功。
现在,对《狂飙》的演员来说,未来有了更多可能,而摆脱《狂飙》,或许是其中最美妙的挑战。
此前有消息称,高叶最近片约不断,但都是大嫂型的女性角色。阿如那成功塑造了《驴得水》的铜匠、《古董局中局》的杨国渠、《狂飙》的李宏伟,会不会因此有成为“混混”特型演员的风险?
而演员李健在成为李响之后,被大家冠以“最理想的体制内对象”的称号,更带上了某种地域色彩,“山东女婿”“东北丈夫”的说法,也是在调侃中说明他的长相气质符合了这些地方对某一类男性的刻板印象。
李健在《狂飙》中饰演李响
但是好在,他们已经被看到了。
让好的演员得到应有的回报,这是观众真正喜闻乐见的工业生态。
而我们能够期许的,就是这个行业不仅能够容纳更多更专业的好演员,更能允许他们自由地探索新的可能性。
毕竟我们都相信,专业演员“狂飙”的征程,才刚刚开始。
  关注它,能让你听到更多真话,
多一分对世界的理解。

▽ 点击阅读热门文章 ▽
青年文摘视频号,给你的生活添点料
聊热点 听故事 涨知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