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学医,一朝创业,在外人眼里,他的选择无疑是离经叛道,他就是杏树林的创始人兼CEO张遇升。在他那看似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决定背后,其实有着独到的深思熟虑。
在医院实习时,他透过那些来来往往的病人及家属,看见了中国医疗系统层面的深层问题:医疗资源的不均匀分布,以及病人和医院之间的信息差,使得许多病人都面临着看病难、看病贵的困境,所以在看病这件事上,病人往往走了许多弯路。秉持着“上医治未病”的济世理念,他决定结合自己的医学知识和探索精神,去做一件更创新、更有价值的事。
2011年,杏树林应运而生,起初专注于服务广大的临床医生群体。在一路开疆扩土的过程中,杏树林也在变化,2016年进入2.0时代,杏树林又将目光扩展到了药企身上,做“创新药的数字化运营商”。之后更是拿到了互联网医院的牌照,建立了家庭医疗体系,从中高产阶级用户开始切入。
比起成为一名医生,收获救治病人妙手回春的成就感,张遇升更愿意把目光放长远。一度可以成为医生的他,深知昔日同仁们需要什么,所以他选择成为他们的后盾。哪怕杏树林诞生以来筚路蓝缕,放眼未来道阻且长,但构建一个以患者及家庭为核心的医疗服务体系的愿景,支撑着他带领着杏树林不断循序渐进。
在GGV OMEGA活动中,张遇升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在场CEO分享了众多养生tips,指导大家学习如何在生活中照顾好自己身体、补充精力和体力,为此还给出了三条建议:健康饮食、多晒太阳、坚持运动,甚至还在课堂上带领一众CEO现场锻炼。今天就让我们看看这位“栽树人”,是如何带领杏树林造福医生患者和药企,在创业道路上走得越来越笃定。
弃医从“创”:
中国医疗系统问题>单个临床问题
请您先介绍一下自己和杏树林吧。
大家好,我是杏树林的创始人张遇升。我是四川人,2000年来到北京读书,读了八年,在协和一直读到医学博士。之所以会选择学医,是因为我从小身体不好,而我老家医疗条件比较差,以至于身体差贯穿了我的整个读书生涯,甚至让我一度因为生病休学过一年。后来父母觉得没办法,就让我去学医。
因为我对医学和技术创新都比较感兴趣,所以我在读书时候就开始创办公司,做了一些创业工作。毕业以后我去了美国,在霍普金斯攻读了公共卫生硕士和工商管理管理硕士,之后加入了当地一家创业公司。大概一年以后,创业公司卖给了美国第二大的医疗保险集团,于是我就回国继续创业,于2011年创办了杏树林。
杏树林主要有两块业务:一块是服务于医生和创新药企业,还有创新药企业的这些病人,所以我们也叫作 “创新药的数字化运营商”,帮助创新药服务它的目标客户(医生和病人),现在已经服务了中国绝大部分创新药的药企。
另外还有一块业务,是我们分拆出去的一个新公司,做“家庭医生和私人医生”。它主要是利用我们的医疗资源、医药资源,还有我们整个数字化能力,为很多中产阶级家庭,还有合作企业的一些员工和高管及全家,提供一个高品质的(我们叫协和品质的)家庭医生服务。以上就是我们公司的基本情况。
我想问问您,您学医时有没有想过会不当医生?
我读的是临床医学博士,完全是按照培养医生来规划学习的,所以其实我是冲着当大夫去的。如果做大夫,我觉得我应该是一个很不错的大夫,因为我在医院实习时,病人都比较喜欢我。我曾经就是个病人,所以我特别能够体会到病人/病人家属的那种无助或者需要。尤其是在协和,很多病人是全国各地来的,他们可能在当地治了很久也治不太好,所以希望到协和得到一个最后结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其实有很多的心理需求和压力,所以我觉得我比较能体会到他们的感受。
您为什么不做医生做了老板?
其实这跟我在协和的两个经历有关。一个经历是我曾在协和的社会工作服务部去做志愿者,给很多来排队挂号的病人及家属做一些讲解。过程中我就发现,其实有很多病人没有必要来协和,我觉得他们那些病在当地应该就可以治好。他们之所以来协和,可能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医生和路径,所以只能不远万里跑到协和来。
这让我意识到,中国医疗系统里面的问题,可能比单个临床问题更值得去解决,这里面有很多系统性问题。所以当时我就在想,如果我做医生,可能一辈子也就只能看一两万个病人,但是如果我能做一些更创新、更有价值的事,可能能够服务到更多人,所以我就有了这么一个创业想法。
第二个经历是我在协和碰到了一位导师,他叫黄建始,现在已经去世了,生前研究公共卫生、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他曾告诉我“上医治未病”,如果我们能让更多人变得更健康,更少得病,那我们整个医疗体系会变得更健全;而不是说我们盖很多医院,最后大家都病得很重了,再去看医生,这不是一个最良好的状态。所以他也鼓励我,可以在公共卫生、健康管理、家庭医生服务去探索,看看在初级服务上能不能有一些突破。
虽然我在协和学的都是疑难杂症、复杂疾病,但是后来我的很多兴趣就转变到了更广的领域,包括精力管理、健康管理的很多内容,我也是从那个时候就开始感兴趣的。
张遇升夫妇在GGV OMEGA骑行活动
您最初创业的底气、勇气来源于哪里?
可能有性格上的原因,我是个好奇心很重的人,面对感兴趣的未知领域,就想尝试去探索。加上我这个人确实容易盲目乐观,这带给我的好处就是,我不会还没开始去做,就因为那些预设难题而变得畏手畏脚,我一定会先去尝试,而且我也相信自己可以成功。最后也有一部分来源于我对人的善意,在实习的日子里,我见过了太多人和家庭的苦难,面对疾病的束手无策和茫然失措,我觉得我应该去做一些什么,能够帮助到他们。
家庭医生:
为医患搭建知己知彼的稳固桥梁
请介绍一下“家庭医生”具体能做什么?服务是怎样一个流程?
我们的家庭医生有To B和To C两种场景,To B就是一个企业购买以后,那所有员工每人都有个账号,我们会有专门的医生到企业来收集大家的一些信息,为每个人建立档案,每个人的账号就会对应到医生。你随时可以给医生提出医疗需求,自己和家人的都可以,三分钟之内就会有医生来响应,而且这个医生是固定医生,他知道你们所有情况,所以大概75%的医疗问题可以在线闭环解决,甚至可以把处方药送到家里来。但是还有25%是比较复杂的医疗问题,线上无法解决,所以我们会在相应城市有合作的一些医生,就可以帮忙预约一个去看病的机会。如果是高管的话,我们就会有人陪着去做完检查,后面的follow up(跟进)不用去,我们的人就帮你去完成,所以相当于又有线下的一些服务人员。
杏树林和其他在线问诊平台相比,有什么区别/独到之处呢?
第一,我们签约了一批同行推荐的专家(家庭医生和健康管理师),医疗水平/在某个领域的造诣都非常深,我们专门跟他们合作,他们是在我们公司里上班的全职员工,由我们来管理他们所有的工作流程,包括服务质量、问答时效,还有整个所有后续跟进,为我们的客户提供深度服务。我们的家庭医生会一直在这个里面跟进,直到这个问题解决掉。我们相当于开了个医院,只是医院在线下,而我们是线上。
第二,我们不是针对广谱大众来做的,因为我们这个模式相当于是按年续费制(固定医生全年打包服务),一般老百姓还是习惯于按次付费,所以我们只针对精准人群,不是去做大众市场的。
第三,我们在服务中建立了一个“三师共管”体系,它其实有三个角色在服务你。因为医生最大的问题是,医生有水平,但是没时间,所以我们有很多固定的全职监管师,他会首先跟你聊,take你的所有需求,就像护士一样帮你把很多需求都定义清楚,然后全科医生再过来帮你做诊断和处理。如果能解决就立马解决了,如果不能解决,那我们还有专科专家。我们研究过全世界所有医疗服务模式,发现这个模式是最有效的,服务体验是最好的,所以才这样去搭建体系。


身体为本,健康第一:
给创业者们的生活建议

其实现在很多创业者压力都非常大,而压力会导致很多身体上生理上的问题。我就想问问您,如果让您给创业者几条意见,去解决这种压力型问题,您会给哪几条?
第一条,我觉得要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并且会从中间得到很多乐趣的运动项目。如果能找到并坚持下去,会解决很多问题。第二条,我建议学会关注自己的呼吸。其实呼吸是一个最简单,但是确实能够控制自己情绪和专注力的方法。

在身体上,您有什么建议可以给创业者吗?
我觉得每个创业者/创业者的家庭/创业公司的高管团队,都需要一个家庭医生的服务。你每年应该做什么样的体检,防范哪些风险因素,一定要有人管,要真正为自己的身体第一负责任。慢性疾病也一定要有人管,有任何慢性疾病的症状问题,其实都是我们的身体在告诉我们:你有问题,你需要take care of me,所以我们应该去听这个信息并且处理它。
虽然对于大部分老百姓来说,家庭医生可能还是一个稍微有点远的梦想,因为我们的供给没有那么丰富,高品质的家庭医生人数还是有限,当然我们也在通过技术复制他们的服务能力。但是我觉得对于我们这些压力大、工作重、家庭责任又大的企业家/创始人/投资人来说,这个应该是一个很有必要的保障。
在睡眠上,您有什么样的建议可以给到创业者呢?
大部分创始人都处于睡眠剥夺状态,睡眠会很少,如果让我给大家一些建议的话,我觉得第一点是创始人应该要重视睡眠。我记得亚马逊的CEO  JeffBezos有一个很重要的说法:对于创始人(他自己)来说,其实每天只需要做三个最重要的决策,其产生的影响力是最大的。
代入我自己的创业过程,我发现真正关键的东西其实就是那两三个最重要的决策,这些决策包括一些战略选择、拿什么投资人的钱、雇什么样的高管、要不要用这个人等,所以怎么在关键的事情上做最重要的正确决策,我觉得这是创始人非常重要的一个点。
做这样的决策需要自己的脑子非常清楚,怎么让我们的脑子保持在自省、清楚、能够做高质量决策的状态,我觉得是我们创始人在自我修炼过程中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功课。睡眠就是保障这个状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法宝。对于创始人来说,提高自己的睡眠质量,能够做高质量的决策,是一件极其重要的自我修炼。
创业亦如从医,
治企好似救人。
创业遇到最困难的事是什么?你是如何解决或接受的?
即便我自认为是一个容易盲目自信的人,但在创业的过程中,还是会因为种种问题而开始自我怀疑,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CEO。我也在有些决定上走过弯路,在方向上做过错误的决策,这些错误都会影响我对自我的判断。但创业过程就好比在大海夜航,无论怎么小心翼翼,都有触碰暗礁的可能性。人无完人,只要不是犯致命错误,一切就好说,所以后来我学会了拥抱自己的不足,有则改之。我把目光更多聚焦在自己的优势上,充分发挥,学会欣赏并且利用团队其他人的优势,彼此取长补短,让公司越来越完善。
创业到现在,你的感觉如何?
一言以蔽之:如履薄冰。有时候我感觉,经营一家公司,其实和医生面对病人的状态是很像的,都需要去仔细检查,发现病灶。有些小问题无伤大雅,很好解决,但有些疾病却很棘手,就需要花费很多心力,必须严谨认真。公司也是有生命的,创业和救治病人有着相通的道理,所以我要时刻告诉自己,对待公司也要对待病人那样,自己手中把握的是生命。
您现在过的生活是您想要的生活吗?您觉得人们怎么能找到自己想要过的生活?
我觉得我现在过的生活,是我想要的特别丰盛的人生。关于怎么去发掘自己内心真正的想要,我觉得一要训练自己的consciousness(自我觉察)。打个比方,我们的很多情绪/感觉/反应其实是蓝天上的白云/乌云/闪电,真正的自我觉察其实是背后的蓝天。蓝天是一个非常宁静,非常安全,非常舒服,而且非常有爱、利他的背景,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去试图了解我们的蓝天是什么。
第一是不要把云彩当成了蓝天。我们其实可以通过自我练习,让自己决策到云彩,而且是可以跟它和解的,这样我们就会越来越泰然自若。第二是我们的人生应该要多去经历一些事情,要更勇敢地去做选择,并且为做的选择承担后果。去经历尝试各种各样的东西,你就能够从这个过程中发现/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我们大部分人都需要去做选择,从行动中得到反馈,最后去找到自己内心的意义感。
回顾2022,展望2023

今年公司在战略方面有做什么调整吗?
在战略方面,今年公司更聚焦了,更专注有机会的细分市场。毕竟,市场是不断变化的,不可能一招鲜吃遍天,所以发现机会,就要去尝试,看看能不能发掘出更多可行道路,帮助杏树林打造更多触手,建立更多壁垒。
2022年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在公司层面看,大家也都知道,2022年疫情反扑,大环境情况堪忧,但我们公司扛过了疫情的冲击,公司收入甚至增长了70%,现金流也跑正了,这让我觉得庆幸,也对杏树林的未来有了更多信心;从个人角度说,在通过严格的训练之后,我的网球水平大幅提高,这对我而言,是极具成就感的事情。
本年度你看过的最佳书籍和电影分别是什么?
书的话,我觉得很难只选出一个最佳,那我说三个吧:《邓小平时代》《臣服实验》《Startup CEO: A Field Guide to Scaling Up Your Business》;电影的话,我觉得是《邓小平小道》,通过看那个时代的领导者们如何工作和生活,我觉得让我也收获颇多。
2023年给自己定下了什么KPI?
那也分两个层面来说吧,公司上,是希望能够完成新一轮融资,然后收入再增长50%;个人就还是网球方面吧,希望能够再精进些,争取拿下业余3.5级别冠军。
参加GGV OMEGA最大的心得体会是什么?
我觉得我最大的心得体会就是,创业者们千万不可以只是埋头苦干,闭门造车,而是需要打开天窗,甚至要走出行业,去看看外面世界的变化。国际和国内的变化需要关注,主动去拥抱历史的潮流,要积极主动,要做世界的参与者和创造者。
张遇升在GGV OMEGA二期的课上
希望在GGV OMEGA有什么样的收获?
当然是打开天窗、结识挚友、身心成长。我希望通过GGV OMEGA结实各行各业不同领域的创业者,从大家的经历和分享中打开天窗,看见创业道路上的另一种风景,也希望可以结识一些挚友,创业路上互相打气互相激励,共同做得更好。最后当然是希望身心都得到成长了,希望借此机会,一方面是休整一下,喘口气,放松的同时,也能够在娱乐中学习,学习别人好的理念和方法。
推荐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