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办扩博智能之前,严治庆曾任职于微软。16年里,严治庆从微软产品研发部门一名普通的码农一路升任至微软大中华区副总裁,管理和运营着微软大中华区30亿美金业务。但在2016年11月,严治庆开启了自己的清零人生,他成立了扩博智能Clobotics ,这家公司提供的是目前国内乃至全球独特的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平台服务,目前专注风电和零售领域。
为什么会选择风电这样一个相对冷门的行业?在微软的工作给他带来了哪些经验,他又为什么会选择放弃微软高管的身份去创业?在今天的GGV OMEGA访谈录中,让我们一起走进扩博智能Clobotics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严治庆的场域,听听他的选择。
“我希望它是一家百年公司”
介绍一下公司吧?

扩博智能在2016年年底成立,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专注在机器视觉和软硬结合上面,我们专注两个大的行业,一个是风电,另一个是零售。在行业中我们深挖下去,基本上做到了这两个行业的领头羊,不但在国内打出了自己的一块天地,在国外也有世界五百强的客户,真正地帮我们一步一步在这个行业当中可以越做越扎实,可以有全球的一席之地。
作为行业领头羊会让您有压力吗?

压力很大,其实在行业当中一步步要走下去,到底怎么走是个很大的未知数。我们在选赛道的时候,选了一个比较冷门的行业去做,我比较享受从0~1的这个过程,所以我希望去找一块天地,能用自己的产品、技术、用自己的全球的视野和团队,真正在行业里面留下一些东西。
我有一个关于您创业方向选择的问题,您创业那会儿完全可以再做一个社交软件,因为您之前有这个经验,为什么您不去做,反倒是去做了一个相当于是制造业的服务?
其实是to b 和 to c的选择问题。我觉得to b的行业在国内的发展空间会更加大,而且to c其实是一个突击战,你要把你想做的东西做到极致,to b 更像是一个木桶效应。也就是说,你最短的那个点就是你这个产品或公司的瓶颈,你在方方面面都必须得做得非常强,从技术,产品,商务,交付,甚至到客户关系等等。每一个方面都能去打造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平衡的环境,你才能把一个产品做好,所以这当中难度更加大,周期更加长,但一旦做出来,它的壁垒就会非常之高,在短时间内很难去被突破。我是一个年纪相对来讲比较大一点的人,所以就比较享受那种长期在某一个行业、某一个领域中,去不断迭代,不断找到一个最优的点,而且跟着市场、全球化的方向一点点去摸索,最终找到一个最优解的过程。我做这家公司,我是希望它是个百年公司,不是一家5年的公司,所以我们其实有很多东西可以去摸索,和可以去迭代的。
为什么会选择在风能这个领域创业?
这个行业在2019年的时候其实是一个比较冷门的方向。当时是有一个契机,我有一次去看无人机的场景,刚好在一个风场,然后看到一个年过花甲的老爷爷在自己腰上绑了两根绳索去爬风机,风机有100多米高,他一边爬一边拿着望远镜和手机去拍叶片上面的裂缝,那个场景让我很震惊,因为他和我自己的父亲是差不多的年龄,我觉得这本应是一个享受天伦之乐的年龄,而不是去做非常具有危险性的一个事情的年龄。我觉得当中一定是有更加好的方式方法,能通过我们技术类的产品去帮助它,去增加安全系数,让他工作体验更加好一些。
其实是您发现这样的机会可以帮助这个行业的人,让他们可以更安全,更快捷,更高效去做这个事情,相当于您改变了一部分世界,一点点也是改变。
在今天的整个风电行业当中,我们已经服务了差不多1500多个风场,当年我们刚开始去做这个行业的时候,大家对无人机全自动巡检风机叶片这件事情还是比较陌生的,所以这是我们从零开始一点点去做到的。我是希望有更多的团队能加入到这个行业当中来,能有更加多的技术发展,可以更加推进这个行业,用数字化的产品在行业当中去降本增效。


“中国的客户是最难搞的”
一般来说,创业的时候大家可能都会选择在某一个地方做好了再出海。但是扩博一开始视野就很开阔,你们之前有在丹麦、法国等国家并购一些公司,为什么一开始就有这么大的布局?

可能跟我们团队的背景有关,首先,我们整个创始团队都在国外有很多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经验,我们可以无缝切换国际模式和中国模式,所以我们在公司第一天的时候,就在西雅图、上海、新加坡有了自己的办公室。其次,在业务发展的时候,我们也考虑到,本地的人去服务本地的客户是最优的一个选择,而并不是所谓的从某个总部派人到另外一个地方去,这样很容易产生矛盾和不必要的斗争。

您觉得哪里的客户最难搞?

实话实说,我觉得中国的客户最难搞。第一个是因为,整个的SaaS行业的付费理念,到今天为止还没有成型。当然,这个时间是在一点点演变过程当中,但是在真正去让公司去花钱说去购买一个服务的话,我觉得还需要有一代人的时间。第二就是用户不理解为什么你的服务是在公有云上,对方希望这块东西必须得私有化,必须在他自己的环境当中搭一套。中国的市场是非常考验一家创业公司的,因为中国的环境非常之复杂,数据量非常之多,所以在这么多维度下面,如果说你还能真正的让一家公司能经营下去的话,到国外去真的是轻车熟路的。我们是走过这样子的一个过程的,然后当我们到国外去的时候,会觉得没有什么东西是我们没有听到过,或者没有看到过,或者没有想到过的,所以服务起来客户的时候,大家就会自然而然有信心。
“我们在做一件零事故的事情”

在中国,无人机起飞是否会存在政策上的困难?比如说各种管制。另外,使用了扩博的产品,能省下多少成本?
先说第一个问题,无人机的禁飞区基本上都是在城里,而风场恰恰相反,基本上是在那些偏远地带,或者是在海上,而且业主又大多是我们的五大四小集团,我们在他们的管辖范畴当中去做无人机的飞行,所以基本上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我给你举个生动点的例子,风机每年都要定期做叶片的检查,之前如果是要人去看到叶片的裂缝,是三个人一组,一个人要爬上去,另外两个人要在下面去看着这个人防止出现意外,所以三个人基本上需要用3~4个小时的时间,去检查一个叶片,现在我们拿无人机去做,只需要一键起飞,然后它自动完成巡检,需要花的时间是25分钟。
效率提高了,你有没有做过统计说人工(去做这个事)的事故有多高?

这不是要做统计的问题,其实你可以看一下,我们每年看得到的大大小小的事故总归会有十几次或者几十次,感觉上不是很多,但是对事故发生的风场或者对事故发生的这个人来说,对家庭来说,那就是100%,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往一个零事故的方向去推动。有了无人机的全自动巡检的话,我们就是在做一件零事故的事情,让更加多的家庭可以团团圆圆的,这件事情我觉得是值得做的。
“微软是一所黄埔军校”

您原来可以说是“高级打工人”,所以是打工快乐还是创业快乐?
我觉得第一,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个高级的打工人。第二我不觉得自己在微软是在打工,这两件事情对我来说都比较陌生的。在微软给到我最大的一个动力是每天都在挑战自己,我的第一份工作是个码农,然后到产品经理,然后负责产品,回到中国去带研发团队,创建研发团队,然后做中国的云计算,负责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的市场和运营,每一步对我来说其实都是在不断挑战自己,我把每一份所谓的工作都做成了一个新的起点,所以从来没有以一个打工者的心态做任何的事儿。
微软给到我的就是一个非常牛、非常强的平台,让我在很短的时间当中接触到不同的牛人,给我不同的压力,给我不断地去开不同的门,我觉得这真的是一个非常牛的黄埔军校。但你不能在黄埔军校待一辈子,你总归要出来要打仗的,所以离开微软以后就选择了创业,也是更加希望利用所有在微软当中学到的这些经验,为社会去做一点事儿,而且也很希望能带着一批年轻的同学跟他们一块去摸索,一块去成长,一块为这个行业能留下点东西。
您父母对您创业有影响吗?或者说他们有反对过吗?
其实他们是一直反对的,他们肯定是想要让我过上一个非常稳定的生活,有一个稳定的工作,这是他们在那辈子没有能去享受到的一个路程,所以他们对我创业这件事一直是有怀疑和保留意见的。我非常理解从不同的环境当中出来的人肯定会有不一样的想法,但这是我自己的路,我觉得我绝对有能力也有信心。
关于公司的应届生或35岁以上人群,您持一个什么样的看法?

我们说一下应届生,我看应届生其实就是看他的基本素质。
第一他是不是乐观,我希望每个加入扩博的人都是笑嘻嘻的过来,不管是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你有这种乐观的态度,其实一半的问题已经解决掉了。
第二个就是要有好奇心,我希望同学们能多问问题,为什么我们做这个行业?为什么做成现在这样的样子?以后会做成什么样?你多问问题的时候,你就一点一点地去融入到了这个团队里。
第三点就是必须要有韧劲,因为整个的创业里程实在是太难了,所以没有韧劲的话,你很快就会放弃。所以有这三点特质,我希望任何这样的同学可以到扩博来应聘。
然后我再来谈谈35岁,这个我必须跟大家去澄清,你今天50岁甚至60岁,你愿意加入扩博我都非常欢迎,我们其实有60岁以上的员工在公司里面,我们北美的 Managing Director(总经理)应该就60多岁了,他其实在微软的时候比我都资深,他在微软退休了以后,进入了美国的政坛,从政又退休了以后,觉得新能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然后就扎入到新能源公司里面来,现在在我的团队,所以你会看到人生一步一步地去走,60岁70岁的时候,你还是可以非常好地去发光,所以我是希望有更加多的人不要去把年纪看成一个限制。
推荐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