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男性避孕的话题再次引起大家的热烈讨论。
相关研究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
讨论的焦点是,有一种能暂时麻痹精子的药物,有望成为首个按需服用的男性避孕药。
其实每隔一段时间,关于男性避孕药的新闻就会出来亮个相,但好像每次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前景一片向好,但落地的药物到现在都没见着。
这次会有什么不同吗?
图片来源:网络
咱不做标题党,先给大家泼个冷水。
这项新鲜出炉的新药研究,目前仅完成了小鼠实验,距离完成临床试验,再到上市还有一段距离。
不过这个药,的确“有点东西”。
图片来源:soogif
很多正在研发的男性避孕药,都是通过改变体内激素水平来避孕,这与目前广泛使用的女性避孕药作用原理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睾丸中精子的产生,与睾酮水平密切相关。因此,过往男性避孕药的研发思路也很简单:减少睾丸中睾酮的分泌,产生的精子数量就会减少,无法致孕。
这些药物通过提高男性体内雄激素水平,让大脑误以为体内已经有足够的睾酮了,垂体这个“司令部”发出的让睾丸分泌雄激素的命令受到抑制,于是就停止产生睾酮。
图片来源:soogif
不过,激素类避孕药无可避免地会产生许多副作用,比如激素紊乱,情绪变化,体重增加等。因此,这类男性避孕药一直无法上市。
这项新研究则另辟蹊径。科学家将研究重心放在了精子活动的“开关”,一种名为可溶性腺苷酸环化酶(sAC)的蛋白质。sAC不仅影响精子活动,还对精子的成熟至关重要【1】
由此,研究人员评估了一种名为TDI-11861的sAC抑制剂,看看它是否可以成为男性避孕药的选择【1】
如果抑制sAC,就能够抑制精子活动,让“小蝌蚪”们无法移动或成熟,它们也就不能进入宫腔使卵子受孕。
在小鼠实验中,雄鼠口服TDI-118611的sAC抑制剂1个小时和3个小时后,提取了它们的精子做分析,发现精子活力的确下降,不再游动,只显示振动。
为了测试避孕效果,研究人员给52只雄性小鼠注射这种sAC抑制剂,将它们与发情期的雌性小鼠配对,注射后的 30 分钟至 2.5 小时期间,每对小鼠都进行了“翻云覆雨”,但没有一只雌性小鼠怀孕。
图片来源:soogif
在后续的观察中,该药物在起效的2小时内,避孕率能达到100%,这期间小鼠没有出现异常行为。3小时后药效逐渐减弱,最长不超过24小时,雄鼠新产生的精子就会恢复正常,可以成功使雌鼠受孕,并且流产几率并未升高。
尽管离完成严格的临床一、二、三期试验还有一段距离,但这项研究发现TDI-11861这种sAC抑制剂有希望成为一种安全、起效快、效果持久,且副作用低的避孕药。与以往激素类避孕药不同,它开创性地提供了一种新的按需避孕策略。
《柳叶刀》的数据显示,全球近一半的怀孕都是意外怀孕【2】
图片来源:soogif
如果能在男性避孕方法中新增一项安全有效的药物选择,对男女而言,都能减少意外受孕的烦恼和痛苦,也让生育变得更加健康和可控。
当然,现在我们已经拥有很多有效的避孕方式!
咳咳,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补补课,看看这些避孕措施你都了解吗?
1)4种常见的屏障避孕法
屏障避孕法,就是通过阻止精子进入宫腔来避孕,男性女性都可用。比如,我们常用的避孕套,涂有杀精剂的子宫帽等【3】,正确使用有效率较高。
25种常见的激素避孕法
目前上市的激素避孕法,都是女性使用甾体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干扰正常排卵来达到避孕效果。
但是长期服用激素避孕,有可能会对女性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比如可能增加卒中、心肌梗死的发病概率;使用较大剂量的雌激素,也可能诱发血栓性疾病【4】
因此,在选择激素避孕法之前,建议先去妇科进行检查,并且咨询医生,权衡利弊选择。
3需要在有效期后取出的宫内节育器
女性宫内节育器,就是俗称的“上环”,只要能在有效期内正确使用,按时取出,这个避孕方法其实挺安全。
要注意的是,超过有效期后一定要记得取出,否则很可能会引起嵌顿、异位等其他危险状况,
4最“狠”的方法——结扎:
女性:女性采取的一般是输卵管绝育术,如果想再次受孕可以进行输卵管吻合术恢复生育能力。
男性:男性采用的输精管的结扎,创口更浅、并发症少,手术简单方便,并且可以再通,因此也更推荐男性去做。
无论男女,结扎手术还是更适合没有生育要求的人。毕竟手术再通无法保证100%成功率。
了解了这么多避孕方法,不难发现,女性有各种各样的避孕方式,而针对男性的避孕方式,目前只有安全套和输精管结扎。
男同胞们来投票啦
毫无疑问,女性承担着更多的避孕责任和风险,也承担着更多避孕所伴随的身体不良反应。
如果避孕失败,女性将面临生育或者流产,这都会对女性的身心造成巨大的影响,与之相比,避孕药的副作用可能就显得微乎其微,因此女性也更愿意使用避孕药。
而对于男性,避孕失败的代价则相对小了很多,或许只有在男性避孕药的副作用可忽略不计的情况下,男性才会更主动地选择避孕药。
每一次男性避孕药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有所突破,都值得我们鼓舞。因为,这也代表着我们向更为合理地分配避孕责任迈近了一步,有利于促进更健康的两性关系。
审稿专家:王义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北京健康科普专家
参考文献
1. Balbach, Melanie, et al. "On-demand male contraception via acute inhibition of soluble adenylyl cyclase." Nature Communications 14.1 (2023): 637.
2. Bearak, J. et al. Unintended pregnancy and abortion by income, region, and the legal status of abortion: estimates from a comprehensive model for 1990–2019. Lancet Glob. Health 8, e1152–e1161 (2020).
3. 谢幸,孔北华,段涛.妇产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18
4. 刘伟.浅谈女用避孕药的种类及副作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07):246-247.
*腾讯医典内容团队出品
相关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