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期我们邀请了学员黛岑的妈妈做了一次分享。黛岑是C计划儿童思辨读写课连续三期课程的优秀学员,阅读面广,思辨能力突出。黛岑的妈妈是重庆邮电大学的一名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黛岑妈妈发现大学生呈现出很多共性问题,她不断反思:什么才是教育的根本,孩子应该接受怎样的教育?
在教育自己的女儿时,她最注重三个方面:多学科广泛阅读,呈现真实、复杂的世界,帮助孩子建立初步的认知架构。本文由她最近的一次分享整理。
C计划儿童教育社群,我们不定期会有对亲子、教育话题的优质分享。如果你也想加入社群,扫描文末客服小阅二维码,回复“入儿童群”即可。
大家好,今天我来分享孩子培养过程中我最看重的三个方面。而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每一个环节中。我分享的题目也可以叫作
C计划教学内容在孩子生活中的运用

引导孩子多学科广泛阅读
现在有一种观念比较轻视知识,认为互联网时代不再需要去了解和记忆一些基本的事实。
但如果没有必需的知识储备,理性认知的能力也是很难提高的

比如蓝方老师提到过的一道高中历史题,列出了不同国家、学者各自认可的二战爆发时间,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论证。如果学生对二战时期的一些基本时间节点、战役、会议等都不了解,自然也就无从分析。
所以,我们最好引导孩子进行百科全书式的输入,博览群书,增长见识。不要让孩子过早形成某一偏好,只读特定领域的书籍。因为没有知识的广度,也就很难追求深度,人文学科尤其如此。
我孩子小学这几年来读过的书籍,文学最多,另外还涉及了哲学、心理学、历史、逻辑学、经济学、音乐、生物、物理、性教育等等。当然内容都比较浅,目的是让孩子对各个领域有一个最初步、简单的了解
阅读中的一种有效方法,就是将C计划课程上所学的思辨方式,运用到具体的文本解读中。选取的材料可以是孩子喜欢的任何一本书里的任何一章节,有时候也直接用孩子的语文课文。
比如三年级有篇课文《鹿角和鹿腿》:
一只美丽的鹿喜欢自己精美别致的角,抱怨四条腿长得太细。可等到狮子追捕它时,角被灌木丛里的树枝挂住,鹿用尽全身力气才挣脱,逃过一劫。最后鹿感叹:“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学校老师讲解时总结的道理是:外表美丽的东西不一定有用,外表不美丽的东西有时候却能发挥很大作用。
我和孩子讨论时,先弄清事实:鹿角、鹿腿为什么会长成这样,可能是自然选择、性选择的结果。
接着提出一些问题:
1. 鹿角真的没用吗?
2. 鹿角被树枝挂住,是鹿角的问题还是鹿慌不择路,判断出了问题?
3. 外形和功用之间真的容易相互冲突吗?
带着思辨的角度阅读,才能更好地理解、消化我们获取的知识。
让孩子了解真实世界
我自己是直到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才发现真实世界和书本上讲的差距太大。如果我们的孩子从小学阶段就能适当地接触社会,将所学知识、所掌握的方法用来分析真实世界,那么他们就能更早形成成熟的认知,不至于长大后真的遇到问题时就手足无措。

我的做法是,首先让孩子了解时事、关注社会事件
平常一般是利用碎片时间,比如上学和放学通勤的时间。在事件的选取上,不回避负面消息,比如学生跳楼等,而是和孩子展开理性的探讨。
疫情期间时间充裕,我们买了《财新》、《三联生活周刊》、《中国新闻周刊》等杂志,也看了一些网上相关的视频和报道。
记得之前群里一位妈妈讲,不会告诉孩子观点性的话,而是让孩子自己去查资料、了解事实真相。这个办法非常好,能培养孩子独立寻求真相的能力。
不过我也会告诉孩子我的观点、理由,以及别人的观点和理由。我认为观点不会凭空产生。孩子在接触到不同的声音后,也会进一步思考、分析、查证。然后在他人观点的参照下,形成自己的判断。
其次,让孩子看见、感受到真实的生活。
只通过阅读或看新闻实事,孩子对大部分事情都还是缺乏代入感,觉得很遥远。因此,除了寒暑假旅游外,平常我也让孩子全方位介入我的生活。
从她三岁起,无论我外出开会、培训和朋友同事聚会,还是学生面试、考试、有时甚至上课,我都把她带在身边。虽然也是被逼无奈,但后来觉得,这反倒促成了孩子的成长。
一方面,她熟悉了生活中处理一些具体事务的流程;另一方面,看到了更多的不同的人。而这些对孩子的成长,都是有一定益处的。
帮助孩子建立初步的认知架构
除了广泛阅读、日常多了解社会,接下来还需要整合信息,否则输入的信息就会芜杂混乱。小学的孩子年纪还小,知识量不够,还很难实现跨学科整合,但可以从小范围的连接开始。
具体来讲,首先可以引导孩子对比阅读,将某几本书连接起来。可以运用C计划课上学到的叙事六要素故事山等方法来总结故事梗概,利用思维导图等工具,对比异同
我和孩子在探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波西杰克逊》、《魔界》、《霍比特人》时,就发现这几本书的结构都很相似,都是从平凡世界到历险世界,一开始主人公都犹豫不决,接着接受挑战,中间遇到很多障碍,有盟友也有对手,和对手决战,最后经历成长、又回到平凡世界,也就是坎贝尔的“英雄之旅”结构。孩子有了这样的结构意识,以后就能对更多的书进行分类整理
其次是将书本知识和真实生活衔接。孩子一年级时,一次雨天上学,泥水溅到白色的袜子上,回家换来不及,又担心被同学取笑,情绪很不好地进了学校。放学回家路上,我问同行的小朋友注意到她的袜子是脏的吗,对方说没看见。
那以后,我给孩子报了一门心理学的音频课程。
孩子的反应和心理学里讲的焦点效应一致,以为自己是中心,大家都在关注自己。但实情并非如此。学过这门课后,她还是不能立即摆脱类似的心理压力,比如全校大会她站在主席台上时,依然会想大家是不是都在盯着自己。但她随即会用学到的知识来调节自己就这样一次次地努力,直到能坦然面对
最后,在某些特定的领域帮助孩子有序地建立起整体观。她对二战感兴趣,我就引导她看一些历史书和影视剧,让她先了解二战的整体框架,然后再看细节。当然,从局部再到整体也没问题,目的都是让孩子对某一事件有总体认识,避免见树不见林。
而要做到以上几点,单靠孩子自己的力量不够。如果家长了解孩子读过的每一本书、了解孩子学过的知识点以及在学校的日常生活,并不断学习、积极引导,和孩子平等探讨,那么,孩子就更可能朝着一个健全、理性的方向发展。
也是鉴于以上三个方面的考虑,我没有给孩子报很多兴趣班。平常完成学校的作业后,大部分时间就是她自己看书,和我一起看经典的电影、纪录片,讨论书中、现实世界中的许多话题。

孩子的看法有时会出人意料。比如她告诉我,王广发说“人不传人”是错了,但他说“可防可控”没有问题。他错在没有去防也没有去控。
孩子的判断不一定全面、绝对正确,但的确能开始自己去思考了。而这一切,也同时受益于C计划课上的训练。
从去年暑假上课以来,孩子在清晰、准确、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并努力将兼听则明、权衡利弊、知能愿、归纳、类比等方法运用到学习生活中。C计划推荐的各种题材的阅读书籍更是拓宽了孩子的眼界、照亮了孩子的内心。
孩子说,每次上C计划课都有太多话想讲了。我想,孩子自己愿学,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并且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自己在成长,这样的兴趣班,才是真正适合孩子的吧
C计划说
黛岑妈妈的许多做法和C计划的教学理念非常一致——
坚持为孩子提供既广泛又有深度的经典阅读、将经典里的议题和当下和生活链接,帮孩子了解社会、成长为世界公民,建立批判性思维体系,并不断自我反思和创新

黛岑妈妈说的“坎贝尔英雄之旅模型”,在2020年C计划春季学期上老师就基于《霍比特人》这本书和孩子们分享了,用这个模型来分析同类作品,并且帮助自己创作冒险故事。同时,这本书更深层地讨论了人怎么和自己的欲望共处,C计划也带着孩子去思辨地讨论。
最后,我们也倡导家长们与孩子平等地交流,真诚地赞美他们的思维闪光点,相信他们在自由而丰富的探索中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成为自信、自律、内心充盈的人。我们也相信,这样的孩子,也更能经受应试的挑战
如果你也认同我们的理念,希望孩子成长为这样的人,欢迎来看看C计划的思辨读写暑期课哟!
6月1日24:00前报名这门课程,还可以享受早鸟价999,之后学费将恢复到1199元。
点击下图即可报名👇
更多信息,请扫右下方二维码,添加客服小阅微信咨询。老学员可向客服小思咨询。
推荐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