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注:前阵子,因为新冠疫情,各地不少人封控在家。本文作者的奶奶是其中之一,但不幸的是在封控期间,奶奶生病,且疑似心衰。
结果如何呢?看看作者的分享。
在外地的儿女,最牵挂的,就是家乡父母的身体状况,十月中下旬我们与往常一样带着孩子和姥姥姥爷视频,母亲的鼻音很重。
“是感冒了吗?”
“最近很多人都感冒了。”
“核酸正常吗?”
“核酸显示混管异常。”
话题没有再继续,我说感冒了就多休息,别想太多。
此时是疫情封控的第七十天。
居家的奶奶疑似心衰
家里还有九十多岁的奶奶,当时与姑姑生活在一起。

“奶奶也发烧了。”
“多久了?”
“发烧大概一周左右,退了几天,这几天有点反复。”
“多少度。”
“38℃左右。”
为了不要增加父母的焦虑,视频通话在我隐约的担忧和我对他们不断安抚中结束。
随后,爸爸发来奶奶浮肿的双脚照片。
我开始根据父母口述的情况,在网上各类公众号搜索相关关键字:
心 衰
这两个字触目惊心。我开始焦虑烦躁,但不敢对父母透露出丝毫。
“短时间内没法解决您的困难”
奶奶在几年前因为心动过缓安装了心脏起搏器,但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基础疾病。
我甚至安慰自己,虽然年纪大了,即便真的是感染Covid-19,也许能挺过去,不能慌,再观察几天。
两天后,妈妈发来照片,爸爸穿着防护服,像个勇士一样,突破各种防线,去照顾自己的母亲了,照片令人动容。
图源:作者提供
他其实在一周前也是一个疑似感染的病人,病人照顾病人、老人照顾老人的日子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我再三嘱咐,务必与社区取得联系,如果情况严重,及时就医。
但事实上,我低估了当时当地疫情的严重程度。
120说老人的情况我们已了解,家属的心情也非常理解。但我们已经排到了五百多人,抱歉,可能短时间内没办法解决您的困难。
各大医院按红黄绿码分类,奶奶这种情况发热未确诊只能送黄码医院,即便能送医院也有很高的交叉感染风险。
这条路似乎已是绝路。
不想认命,不想放弃
奶奶发烧仍然在反复,虚弱无力周身酸痛、血压不稳定、浮肿加重,可以说奄奄一息。
航班取消,无法回家,绝望焦虑烦躁像洪水一样袭来,脑里一直反复一句话——也许我可能连奶奶的最后一面都见不到了。
真的就这么认命了放弃了吗?身在异地的我,深深地无力。
那段时间严重的偏头痛让我只能靠止疼药入睡。
但是我不能被情绪打败,封控中的家人和奶奶才是最无助的人,我要冷静下来尽可能地提供帮助,哪怕再困难。
我让家人发动关系联系当地认识的医生朋友,入院的希望,被一一熄灭。
既然不能入院,我们希望给予一些用药指导,但无一例外都是——
“先理解再抱歉,对不起,在没有任何检查结果的情况下无法给予用药指导”。
对此我也非常理解,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最后一丝希望:线上问诊
我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在孩子出生后,我使用怡禾为孩子家人甚至朋友问诊40多次,它伴随我无数个孩子生病的日夜,在这种特殊时期好像突然变成了我最后一线希望。
但是到底是解决心脏问题还是解决发热?
 心内科问诊
10月26日,我选择了心内科问诊了第一位医生。
医生非常专业,言简意赅,第一次用药指导让我看到了一丝丝希望:
浮肿伴食欲差,结合安装心脏起搏器等病史,单从心脏方面分析,考虑心衰可能性大。建议小剂量服用呋塞米和螺内酯,期间密切观察喝水量和尿量
为了更稳妥起见,27日再次问诊另外一名心内科医生。但医生退单,理由是“猝死风险”,正是这几个字让我左右为难:不用药,人已经奄奄一息,心衰给奶奶带来的症状已经恶性循环;而用药面临巨大风险,一旦出现问题,没有足够的急救预案,非常危险。
那一刻,我觉得奶奶的命就捏在自己手上,我背负着全家人的希望同样也承担着巨大的压力。
随即我有先后三次与陈宇医生确认,医生简练又不失专业的回答,让我觉得,我可以试试。
可上下滑动查看
封控期间,楼下药店常用药售卖一空,我们又不能出门,买药成了难题,最后在第二天下午通过朋友,穿越火线一般送来了呋塞米和螺内酯。
图源:作者提供
我嘱咐家人,一定要做好各方面的登记:
图源:作者提供
可是,发热仍反反复复,奶奶浑身酸痛无力,已几乎完全卧床不起的状态,每天只能吃非常少的流食,儿女守在身边轮流看护,疲惫不堪。
发热只能靠散列通,吃了药稍微降下去几度,几小时后又烧起来,近一周时间反反复复都是如此,即便一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恐怕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呼吸科问诊
奶奶的发热来自“感冒”,是否是奥密克戎,不得而知,但不管是不是,一定是呼吸道感染症状,因为据家人描述起初的咳嗽有咖啡色浓痰,痰深但咳嗽不频繁。
10月31日我第一次联系到石宝玉医生,晚上接近十一点,偏头痛让我右边的眼睛都疼得睁不开了。
这么晚我对快速答复也并不报太大希望,22:27提交咨询,22:33医生接单,22:34我接到了石医生的电话,当我看到属地苏州的电话时,几乎流泪。
我极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十分钟时间,我必须言简意赅跟医生介绍清楚当前的情况和我要亟待解决的问题,容不得半点被情绪左右!
石医生告诉我:
1.加强抗感染,现阶段的阿莫西林已服用一周,发热没有改善,说明感染没有控制住,抗生素需要更换,换成喹诺酮类抗菌素,氧氟沙星或者莫西沙星。
2.规范使用退热药物,散列通一天三次服用,连续两到三天。不要热了再吃,不热不吃。
3.适当使用利尿剂,年纪大的患者感染导致心衰较为常见,配合小剂量利尿剂缓解心衰症状。
4.缓解肠胃不适,抗生素会引起肠胃反应,配合肠胃药物,缓解不适。
短短十分钟通话,石医生思维清晰,问诊详细,语气轻柔和气,面面俱到。
我整个人紧绷状态瞬间放松,我深怕再听到“对不起,没有检查结果我无法擅自用药”
当我听到具体的药名具体的服药方法时,我觉得,奶奶有救了,我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前后四次问诊石医生,每次回复都非常迅速。
每次答复开场白都是“您好,我记得您”这几个字,也如同一剂良药,在焦虑不安的日子里,一次又一次治愈我。
石宝玉
医生

(点击医生姓名可问医生)
面对作者奶奶的情况,当时没想得那么复杂。
首先我第一时间知道病人封控了无法得到及时的医疗救治;第二电话中得知患者咳嗽咳痰痰多且浮肿,本身有心脏病史,第一想到的就是肺部感染引起心衰加重,这也是我们临床医生最常遇到的问题。
想到这个最有可能的诊断,所以我就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可能也是比较大胆的推断吧,其实自己也只是想着能帮助病人解决燃眉之急,没有想那么多,能帮上就最好了,毕竟在家里能做的事情也蛮有限,我觉得可以调整治疗就很棒了。
看到这里,大概会问,一开始为什么不先问诊呼吸科?
因为当时奶奶所在地区处于疫情最混沌的阶段,大量阳性感染处于居家状态,一整栋楼感染都是常见,我便判断大概率是感染病毒,即便不是奥密克戎,是流感或者普通感冒,也无需服用抗生素,也就没太关注奶奶呼吸问题,想着心脏问题更重要些。
其实在初期家人跟我说在服用阿莫西林的时候我都认为其实并不必要,因为发热温度并不高一直没有超过38.5℃,我认为唯一的方法只有针对退烧使用退热药物。
但事实上,对于年事已高的老人,长时间反复发热,还是需要考虑合并或者继发细菌感染的可能
石宝玉
医生

(点击医生姓名可问医生)
关于老年人发热,是要关注精神状态如何;有没有明显的精神萎靡;有没有反复的怕冷颤抖;咳嗽咳痰情况如何,是不是痰很多咳不出来?本身有什么基础疾病?原有的疾病是否明显加重了?
老年人不同于年轻人,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早期识别出病情严重的信号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持续的发热超过三天以上、咳嗽痰多咳不出来、胸闷气急、浮肿加重等情况,都是要引起重视的。
线上咨询后的9天里…
第二天我将医生的结果告诉家人,家人也同步在与当地的医生朋友联系,答复是,换抗生素,这么大年纪,过敏怎么办?就再没就下文。
和使用利尿剂一样,对于风险我已经没办法再犹豫不决,我们通过社区买到了左氧氟沙星,第二天开始服用。
抗生素起效至少三到五天,这五天何其漫长,是孤注一掷,是我唯一能为奶奶所做的,容不下犹豫不决了。
这期间,我又单独与石医生沟通奶奶的情况,不断调整药物,有些许迹象他就会安慰,这是在好转,我有信心,我家人有信心,奶奶也一定有信心。
九天后,我再次联系石医生,奶奶停用退热药物一周,左氧氟沙星服用九天,体温在37℃左右,没有再反复。
石医生说,可以停用抗生素了,然后他告诉我,其实在当时在没有任何检查依据的情况下,为九十多岁的老年人更换抗生素他是非常谨慎的,包括利尿药物。
如果使用不当,造成电解质紊乱又没有监测手段和急救措施,后果可能会非常严重,但事急从权,这种特殊的紧急情况下,还是需要一些果敢和承担。
而且,在我们面前,他并没有表露太多,而是一如既往地温柔而笃定,这是我们全家那段暗无天日的日子里,唯一一道拨开迷雾的光
奶奶的情况有所好转
在家人登记的表格里,奶奶进食量逐渐增加,发来的照片从卧床到坐着,再到下地走路,到能自己进食,每一天都有些许好转,我的偏头痛,也随之不药而愈。
图源:作者提供
在此期间,我一直不敢跟奶奶视频通话,我觉得我一定会情绪崩溃,这也会让奶奶情绪激动不利于恢复。
一直到那片无形的乌云,渐渐散去,姑妈拨通我的电话,视频接通之后,奶奶说:我的孩子啊,奶奶活过来了,那一瞬间,我们祖孙俩在镜头两端,泣不成声。
最后一次发起咨询
也许有人会说,这病例并不复杂,不是疑难杂症,情节也不够引人入胜跌宕起伏,也许身处那样环境之下的人才能感同身受吧。
一百多天,就医困难,真的是走投无路,求医无门。
最后一次问诊结束,我一直想再次感谢石医生,我添加怡禾客服,大致说明情况,怡禾助手说,如实评价就好,但我仍然久久不能释怀。
11月25日,奶奶所处的地区仍然没有解封,我拿起手机,再次发起了咨询,也许,这是在治疗我的心病。
作者提交的问诊咨询
五百字问诊,我写得满满当当,恨不得省略标点符号,那一刻我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感激之情溢于言表,石医生还是像以往几次一样,回复我“您好,我记得您…”:
石宝玉医生的回复
我在微博转发了这单特殊的问诊,转发一百多次,两百多人点赞,留言也同样让人温暖。
为什么选择当时那个时间再次感谢石医生?
因为生活仿佛天昏地暗,我想分享一点点温暖给大家,我在裴医生的留言下回复,谢谢怡禾,希望所有人,健康平安。
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医者仁心,感激不尽,再次感谢:
苏州市立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生,
石宝玉

感谢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生,陈宇
感谢怡禾;
感谢关心奶奶的人们。
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这纷乱的世界中,不再不知所措,不会走投无路,相信总有光,会照亮我们。
图源:作者提供
写在最后
石宝玉
医生:

关于这个病人,我自己也有很多想说的,我其实当时也入驻平台不久,面对当时这个问诊,我第一反应就是没想到这么严重了病人还暂时无法得到及时的救治。所以我只好尽我所能的给予病人家属一些帮助,真的没想太多。
但是在后面的接触中我没想到家属是那么的孝顺,对老人照顾很细致,依从性非常好,不止一次和我询问具体的用药以及时间,要关注的细节如尿量等等,甚至后面一次问诊中还发了一张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图,那张写满了病人的用药时间,尿量,进水量等等细节的治疗图,让我一个医生都深深的感受到了家属的关爱,让我感动不已。
图源:作者提供
最后那天突然接到那个感谢的问诊,我自己在读那些文字时其实眼睛里都是含着眼泪读完的。
我真的没想到,自己做的那件很小的事情被他们记了那么久,让我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是那么有意义的。
真的我要谢谢,谢谢你们让我看到平凡生活里的光,那张最后的配图也是令我感动的,内心充满爱的人拍出来的照片也是充满爱意的,祝福奶奶身体健康,谢谢你们。
在后续沟通中,本文作者告诉我们:奶奶所在的地区解封了,她的爸爸可以去看望奶奶了。怡禾线上问诊能给作者提供帮助,我们确实感到很欣慰,也为石宝玉医生在特殊情况下的果敢和承担而点赞,更被作者一家对奶奶的孝顺和细致照顾所温暖。
欢迎转发本文给其他人,在接下来渐见曙光的这段时间,希望更多人认识到怡禾,怡禾能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关于成人的新冠用药、护理或防护,如果你有相关问题,可点击下方海报进入新冠相关科室咨询
本文所咨询医生
此前,也有不少用户在怡禾线上问诊,并跟大家分享了相关故事(点击题目可了解)
相关阅读

医学校对:呼吸内科许惠娟医生
责任编辑:何杏滢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