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是1942年7月开打的,苏军经过两百天激战,于1943年2月全歼保卢斯第六集团军。
此战苏德双方投入总兵力达500万人,伤亡逾200万,堪称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一战。
随着形势扭转,莫斯科方面开始构思起了战后的安排。
1943年5月,斯大林下令解散共产国际。
共产国际又称第三国际,由列宁在1919年创办,目标为推动世界革命。
大家不要以为共产国际只是块牌子,实际上它包含各级委员会、党校、档案管、情报培训学校等诸多机构,十分庞大。
外界一般认为,斯大林这样做的初衷是向英美表达善意与合作姿态,尽可能催促盟军开辟西欧第二战场。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解散共产国际就表示着苏联暂时放弃了世界革命的想法,进而期待与英美做进一步合作。
为了探索西方国家可接受的合作模式,苏联这一时期做了不少工作。
比如1943年12月,斯大林会见了流亡状态的捷克斯洛伐克贝奈斯贝奈斯,双方签订《苏捷友好条约》。
贝奈斯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总统,受丘吉尔庇护,苏联与一个尚处于流亡状态的旧资本主义政府搞友好条约,显然是非常温和的姿态。
会谈期间,老谋深算的斯大林还安排贝奈斯总统与流亡苏联的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领导人见面。
斯大林当面要求捷共领导人支持贝奈斯,并向贝奈斯灌输战后组建包含捷共在内的“联合政府”的想法。
简而言之,苏联构思的合作方式是让捷共承认英美认可的资产阶级政府,然后资产阶级政府赋予捷共一定的政治地位,大家走合作共赢道路。
这种姿态显然是英美非常欣赏的,它一定程度上改观了西方国家对苏联洪水猛兽的形象认知。
当然,以今天的视角看,人们或许会觉得上述操作不过是斯大林的障眼法和迷惑战术罢了。
但至少就已披露的苏联档案显示,二战期间斯大林以及苏联外交部门的确是希望战后继续与西方建立合作关系的,尤其是美国。
想想也是人之常情,苏联刚刚与德国打了一场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血战,谁又愿意一辈子打仗呢?
在解散共产国际、构思联合政府模式的同时,苏联也直接与英国展开了交易。
这部分故事我们在《丘吉尔与斯大林的交易》中详细介绍过,此处再简单梗概一下。
1944年10月5日,邱吉尔亲率一众英国高官乘飞机前往莫斯科,出席盟国第四次莫斯科会议。
由于当时罗斯福总统正忙着竞选,于是丘吉尔获得了与好兄弟斯大林单独会谈的机会。
10月9日,丘吉尔如约见到斯大林。
正式会议前,他建议英国与苏联在东南欧划定势力范围,并手写了一张小纸条递给斯大林(如下图),上面标注着:
罗马尼亚
苏联:90%
英国:10%
希腊
英国:90%
苏联:10%
匈牙利
50%/50%
南斯拉夫
50%/50%
保加利亚
苏联:75%
英国:25%
丘吉尔和斯大林之间的秘密协定的纸张,现存于英国国家档案馆。纸条上的手迹出自丘吉尔,对号是斯大林勾的。
考虑到1944年苏军在东南欧的强大攻势,这份划界显然对英国十分有利,属于空手套白狼,因此丘吉尔将纸条递给斯大林时心里多少有些底气不足。
不过出乎意料的是,斯大林看罢在纸条上打了个“√”,接着交还给了丘吉尔。
随后丘吉尔建议将纸条烧掉,毕竟如此随意般处理几千万人命运的做法实在太过儿戏了;可斯大林却叮嘱丘吉尔留好这张纸条,等具体细节再让外交部长们去谈。
次日,英苏两国外长安东尼·艾登与莫洛托夫就纸条做了详细讨论,苏联方面将保加利亚和匈牙利的份额提高到80%,其余部分没有改动。
这便是二战后期著名的“英苏百分比协定”。
若干年后丘吉尔接受采访时说道:
“斯大林对我从来没有食言。我们就巴尔干达成了一致,我说他可以拥有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他说我们可以拥有希腊。当我们在 1944 年进入时,斯大林没有干预。”
德黑兰会议三巨头,C位的罗斯福总统翘着霸气的二郎腿
“英苏百分比协定”十分真实的体现了丘吉尔与斯大林的战后分配思维。
简而言之,就像一战的《凡尔赛协议》那样,由战胜国重新划分并占领战败国的势力范围与各种殖民地资源。
不过作为最关键的战后秩序谋划者,美国总统罗斯福否决了丘斯二人的旧思路。
与传统欧洲列强根深蒂固的殖民地思维不同,美国作为新兴霸权并没有那么强的领土扩张执念。
罗斯福认为,未来应该将世界各地的殖民地全部解放,掀起一场民族国家独立运动。
尽管多少有些不情愿,但英苏两国还是原则上同意了美国的想法。
之所以说“原则上同意”,是因为斯大林提出一个前提条件,那便是尽可能保障苏联的国家地缘安全。
作为一个曾经被列强们疯狂围堵挤压的国家,苏联希望在国土周边建立起一个“安全缓冲地带”。
所谓“安全缓冲地带”,就是说与苏联接壤的国家不能是强国、大国,且立场上不能与苏联对立。
这样以来,如果有域外强国侵略苏联,必须得先攻打处于安全缓冲地带里的外围国家(或苏占区),相当于给苏联核心领土加了一层防护罩。
基于该思路,苏联要求割让波兰部分领土(又从德国割让一部门领土补偿波兰)、芬兰部分领土以及波罗的海三国做二战“战利品”,并通过雅尔塔秘密协定拿下了外蒙古(实际是苏联的被保护国,也称第十六个加盟共和国)和中国东北的大量权益。
《雅尔塔协议》密约中有这样的表述:
上述有关外蒙古及东北的港湾与铁路等协议,须征求蒋中正委员长之同意,依斯大林大元帅之提议,美国总统将采取措施取得该项同意。
读起来有点绕口,笔者这里给大家翻译一下:
牵扯到出卖中国利益的,必须让蒋介石和苏联再单独签一个条约(“须征求蒋中正委员长之同意”);那谁去负责摆平蒋介石呢?斯大林提议——“美国总统将采取措施取得该项同意”
可见罗斯福是黑纸白字答应下来的。
王世杰代表国民政府签约,认领了《雅尔塔协议》中出卖中国利益的全部条款。此前民国的外交部长是宋子文,宋不愿意留骂名,便临时辞职将职位让给副手。
虽然名义上《雅尔塔协议》完美解决了美国战后秩序框架与苏联安全缓冲地带的问题,但实际执行过程中大家却是各怀鬼胎。
前面提到,美英对苏联的一个关键要求是不能搞革命扩张,东欧南欧苏占区内的国家(苏联势力范围)必须组建联合政府。
斯大林一口答应了下来。
1944~1946年间,东南欧国家的确是以联合政府的形式在运作,有些国家的总统还是亲英美的,或者干脆将战时流亡英国的资产阶级政府给搬了回来。
不过私下里呢,斯大林嘱咐这些国家的共产党领导人:
务必牢牢控制住国防部和公安部这两个核心部门,其他诸如经济部、教育部、农业部等都可以交给资产阶级政客们去经营。
都说斯大林僵化极端,其实细细剖解历史不难发现,他是个思维非常开阔的人,脑洞很大。
1941年,苏军与英军联合进攻中立国伊朗
二战结束初期,苏联一方面严格遵守《雅尔塔协议》中与美英的约定,另一方面,只要协定里没有明确约束的内容,斯大林都试图狠捞一笔。
比如伊朗问题。
四十年代初,伊朗表面上宣布中立,实际却与希特勒眉来眼去,有不少武器装备都采购自德国。
考虑到伊朗地理位置极其关键——北部与苏联高加索地区和中亚腹地接壤,东南可以直通英国控制的南亚地区,于是苏联(自北向南主力)和英国(自东向西,偏师)便联合出兵占领了大半个伊朗,还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开开心心组织了一次三巨头会晤。
1945年雅尔塔会议期间,有关伊朗问题没有形成正式条款,苏英两国只是口头三个月内撤兵。
如此便给了斯大林“灵活操作”的空间。
具体来说,斯大林给伊朗巴列维政府开出了与蒋介石(东北撤军问题)几乎一模一样的条件:苏联撤军是没问题的,但你得把北部里海沿岸的几个油田租给我,为期多少多少年……
伊朗国王当然不愿意啊,于是莫斯科一边拖延撤军,一边在伊朗北部策动库尔德人独立。
眼看实在没招,伊朗只能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去联合国状告苏联。
这一告不要紧,世界各国纷纷谴责苏联的不当行径,美国更是态度激烈。
那会儿的斯大林非常重视国际声誉和美国立场,一看形势不妙,立即表示纯属误会,并下令撤军。
总之,面对四十年代中期各地出现的势力真空,苏联采取了“机会主义”策略——有捞一笔的机会绝不放过,出现危险也绝不恋战
细细回味,斯大林这种杀伐果断的品质普京真应该好好学习一下,不就点盆盆罐罐嘛,算得了什么。

1945~1948年间,莫斯科与华盛顿大致采用了类似软角力的方式进行互相试探,双方都想摸到对方的底线。
这种试探性军事/政治/经济组合行动可以被认为是大国角力的一种常见模式,即使放到今天仍未过时。

对于七十年多前的美苏来说,随着第一次柏林危机爆发(《冷战:决裂》),薄薄的窗户纸终于被撕捅破。
回顾历史,大国关系从试探性紧绷到走向决裂,其实很简单。

防失联,欢迎关注小号“织造短评”,一些简短时评和旧文会在这里发布——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