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2884 篇文章
Photo by MI PHAM on Unsplash
作者:郝景芳,经济研究员,科幻小说作家,雨果奖获得者。2017 年创立童行学院,为 3-12 岁儿童提供通识启蒙课程。育有一儿一女。本文来自:景芳说(ID:jingfangtalk)。
童年故事
前几天和一个朋友聊天,说到童年经历。
她说自己小时候,会无端遭到父亲痛打。没有什么理由,父亲就会狠揍她一顿。后来成年成家之后,她才知道父亲有抑郁症,但小的时候,她找不到任何理由,只是知道自己的生活充满了暴力。她曾经想要努力来满足父亲的要求,但后来发现根本无法满足。她就在这样每天被揍的状态下长大,直到大学才知道其他人的生活不是这样。
于是她在成为母亲之后,尽力开始学习心理,想要知道一种不同于她童年成长经历的抚养模式是怎样的。
她进行了艰难的自我疗愈,也试图用孩子的教养,让自己重生一遍。她有的时候面对孩子会有茫然之处,不知道如何去管,因为在她的人生经历中,不存在暴打之外的管教方式。但她遇到任何事,都能停下来想。
她说她和童年的和解缘于一场梦。有一次读《那不勒斯四部曲》,结果夜里梦见了童年时的凉席、西瓜、收音机和窗外的星月夜,那个梦非常宁静和美,梦醒之后,她知道自己真正和童年和解了。
她是幸运的,因为她有很完整的自我疗愈的过程。
我听过一些其他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也想要通过育儿达到与自我童年的和解。
例如 Ta 感觉 Ta 的父母太苛刻,以至于自己现在有讨好型人格,于是下定决心不要对孩子苛刻,做宽容大度的父母;
例如 Ta 感觉 Ta 的父母太冷漠,以至于自己也不知道如何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于是下决心每天陪伴孩子,给孩子充分的安温暖;
例如 Ta 感觉 Ta 的父母太爱攀比,以至于自己永远处于被贬低的状态,于是下决心永远不拿自己的孩子跟他人比;
例如 Ta 童年遭遇过糟糕的创伤,以至于将自己封闭起来,于是下定决心死死保护孩子的安全,不让孩子出任何事故。
这些努力,都带着重生的动力,但不一定都有最好的结果。
过往的经历,带着能量穿过我们的身体,有时候我们直接被推动,做出和过去经历一样的事情;有时候我们意识到它的存在,刻意想要站到它的反面。无论哪一种,都会有一种强大的势能,推动生活进入某种分裂的状态。
你的童年是 A,你如果无意识遵循童年,那么孩子的童年也是 A;如果你有意识反抗童年,那么孩子的童年会变成 -A;而她长大之后也许也会反抗,而她的孩子童年又会变成 A。家族记忆就是这样一代代相传,A 与 -A 模式交替上演,隔绝了其他可能。
你很想好好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把育儿做好,但在育儿过程中可能重新陷入委屈:为什么我的思考没有人认可?为什么我的努力没有结果?为什么我要给孩子一个完美童年,结果却非我所愿?
答案就在于:若你没有给足自己治愈,孩子也给不了你。
我们对记忆的重拾,先要面向自我,才能面向他人。
▲ Photo by Mysticsartdesign on Pixabay
我的尝试
最近有一点点经验,或许可以与你分享。
因为一些创伤体验,之前的很多年,我都处于逃避记忆的状态。
我从来无法梦到童年。我甚至没办法在梦里见到熟悉的人。我的梦里几乎全都是陌生人。我的梦里没有家,没有小学,没有中学,没有大学,偶尔有成年后的生活场景,剩下的多数都是奇异的画面,例如恐龙、游泳池、仓库、大桥、地下通道、游乐场,还有无穷无尽的街头追杀镜头。如果分类型片,我的梦一般都是动作片和惊悚片。
我不愿意进入黑夜。出差的时候,我必须开着全屋的大灯睡觉。而我之所以睡得如此之少,是因为只要熬得很困很困,睡得很短,就可以完全以深睡眠为主,几乎不会遭遇梦境。我不喜欢面对总是噩梦醒来的感觉。
我一度认为,自己一辈子都没有办法将割裂的生活整合起来。
但这几天重读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有一段话让我有了新的领悟。阿德勒说:
正是在这个部分,个体心理学在以往的决定论上做出了突破。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不应该归因于我们的某段经历。
经历本身(尤其是所谓的“创伤经历”)并不会伤害我们,但我们会从中提取出符合我们目的的内容,并加以解释。我们为过往经历赋予意义,然后自主决定我们要成为怎样的人。
当我们把未来的生活建立在以往的某段经历上时,可能总是会犯一些错误。因为环境并不能决定事情的意义,但我们赋予环境的意义却能够决定我们是怎样的人。
其实以往我也知道“过去的意义取决于人如何看待过去”,以及“积极看待过去记忆,就能带来积极的改变”。这些道理我很早就懂,而且也早就在践行。我努力把过去的伤痛转化为对他人的帮助,试图通过积极行动,给过去的记忆赋予积极意义。
▲ Photo by Alisa Anton on Unsplash
但这一次,我注意到另外一层含义。
阿德勒说,人是根据自己的“目的”,提取并解释记忆。
“目的”在这里非常关键,你需要在回忆之前深入发现自己究竟是为什么要回忆。
有的时候,我们会把自己内心深处自我的目的,解释为“利他的”。例如“我总结成长经验,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我思考自己的痛彻经历,是为了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这样的目的也没问题,很多时候是健康的、积极的、具有升华作用的。但是,这样的目的往往不是最深层的。
更深层的目的是,你想要“更好地抚慰自己”。
比起教育他人,你更深的渴望是自我被理解。你亏欠自己一个完整的拥抱。你并不愿意面对那些悲伤、委屈、愧疚和羞耻,你也并不好意思炫耀自己的天赋、明智、成功和胜利。于是你把这些全都压下去了,在意识层面只想到“我要好好育儿”,却并没有发现自己的内在诉求是自我成全。
之前的很多年,我回避回忆,主要是不希望那些回忆刺伤现实,希望能无视它们,让生活和平继续,而靠积极助人来自救。
但在我意识到阿德勒所说的“回忆的目的”,我发现自己从未面对内心深处渴望理解与整合的目的。于是我开始有意识尝试回想一些事情了。一点一点,一件一件小事。
我开始在晚上躺在床上,会给女儿讲我小时候的一些小事,一些游戏和一些场景。所有这些记忆,在她生命的八年时间里,我从未讲过,甚至在过去的十余年都不在我的头脑里。
在自我修复的路上,我仍然在努力,不算顺利,但没有放弃。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我能做一个甜美的童年的梦,有操场上的蟋蟀、过家家和两毛五分钱的小豆冰棍。也许要很久很久以后我才能摆脱噩梦的侵袭,但只要我有这个目的,我就已经摆脱了一直在逃跑的状态。我在努力迎向我身后追我的事物。
我想每个人都能在某一时刻、某种程度上与自己的童年和解。也许不是狭义童年,而是广义上的过去的某一刻,你的伤痛让你定格在那时那刻,从此你一直在不停地逃。你本以为可以用对他人的善意解脱这种痛,但最终发现,能解脱的法子只有站定转身,面向背后,看向你所逃离的一切。
而你的和解,也就从这转身的一刻开始。
▲ Photo by Steve Johnson on Unsplash
你也可以
你并不能用带孩子的成功,来修复你自己的童年。你只能用自己对自己的修复,来修复自己。
你若觉得曾经的父母太苛刻,不能靠“我做一个宽容的父母,结果一定会更好”来修复,只能靠“我能对现在的自己多一些包容,少一些苛刻”来修复。
你若觉得曾经的父母太冷漠,不能靠“我对我的孩子 100% 热忱,结果更好”来修复,只能靠“我能感觉到自己的内心需要情感联结,并能说出口”来修复。
你若觉得曾经的父母太爱攀比,不能靠“我一点也不拿我的孩子跟别人比”来修复,只能靠“我自己能做到不跟别人比,也能相信并爱自己”来修复。
回顾自己 — 治愈自己 — 面向他人和未来
你需要起码正视中间的一步,给自己足够多的凝视,才有可能走到第三步。否则,你的孩子也仍然会面临无意识中被强加的使命 — 要用 Ta 的人生修复你的人生。这是 Ta 不应该承担、也无力承担的使命。
你的过往,可能没有人能真正修复。
你想等一个公平、一个认可、一个道歉、一个拥抱、一个姿态,可能都永远等不到。你的童年已经是既定事实,无论怎样的期望都不可能再改变。
但另一方面,你的过往,也不能靠忽视获得修复。
你可能觉得过去都过去了,一切都不重要,但你曾经等待的公平、认可、道歉、拥抱和姿态,都没有到来,也就都还在你心里悬置着,并不是你的潇洒就能把它们抹杀。
这种情况下,世界不能给予你,遗忘也不能给予你,你就只能自己给予你自己。
当你意识到你真正的目标是修复你自己,你就已经得到了修复。
你可以让所有委屈被听见,所有恐惧被拥抱,所有愤怒被安抚。这些都是靠你自己的目光。当你看见自己心底深处的委屈、恐惧和愤怒,这些神兽就平息了一半,它们是为你争取你的权益,但往往你会把它们都埋藏在意识的地牢里。当你拥抱它们,你也拥抱了自己。
你值得一个拥抱。
当你真的在甜美的梦里拥抱了自己,你就会发现,对你的孩子无所要求。你不会再把自己的不满、自己的焦虑、自己的抑郁、自己的不甘都加在孩子身上,你看着孩子,只会看到他们明媚的笑。
在这个秋天,祝我们每个人都能平安喜乐。
一架坠毁的飞机让我们悲戚,让我们忧心忡忡,我们为飞机上所有乘客的家人祈福,为飞机的机组成员家人祈福;我们也为每一个深陷疫情或者处于隔离封闭的人祈福;为世界上饱受战火摧残的人祈福;为震荡下行的市场环境中深陷债务危机的人祈福;为失业之人祈福,为伤残之人祈福,为每一个善良的人祈福。
即便世界非我们所愿,我们仍然可以让自己的心如我们所愿。
世界,就在你的目的与解释之中。
想听科幻雨果奖得主郝景芳的更多分享,关注公众号“景芳说”。
-  END  -
推荐阅读
郝景芳:“好爸妈”到底长什么样?
一诺:每一个孩子,都需要一个ZZ
康奈尔毕业、华尔街投行的光环下,我为什么辞职去非洲当老师

各位读者们,一起在文末留言你的想法/故事吧!也欢迎点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呀。
因为公众号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如果你还想如常看到我们的文章,记得点一下在看星标哦,期待每个清晨和“不端不装,有趣有梦”的你相遇 :)
点“阅读原文”,加入“奴隶社会”朋友圈,诺言社区。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