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半年左右,网络上的多次关于儿童遭受暴力对待的新闻,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下,一次次升级发酵,引起网友关注。
作为一家专注反家暴与未成年人保护的社会组织,看到这些信息时,我们也会想: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杭州,杭州市民会如何反应呢?

合欢每周例会时,志愿者们说起一个现象:最近路人和邻居报警的数量似乎有所增加。
有路人在路上看到疑似家长暴力对待孩子的时候,上前制止,并拨打110报警。
有邻居在多次听到或是目睹邻居打骂孩子后,不仅及时报警,还提供了警方与妇联准确的信息,以便干预。
有保安在小区看到住户打骂孩子,上前制止,并拨打110报警。回访时,仍然一次次表达着心痛与关切。
有老师,在看到自己学生身上可疑的受伤痕迹,询问孩子是怎么受伤的,得知是家长打的之后,要求家长接受心理咨询。
有急诊室医生,在接诊中,发现未成年人受到侵害,毫不犹豫报警。
一位心理咨询师志愿者分享了她最近回访到的报警。
报警人小A在上班途中,看到一位中年女子带着一个四五岁左右的男孩,用类似藤条的东西打骂男孩。小孩一直在哭,哭声撕心裂肺。
小A觉得这事不能容忍,于是上前制止。中年女子说自己是孩子的奶奶,管教孙子外人不要多管闲事。
“这是我家里事,小姑娘你不要多管闲事。“
“他不听话,我管孙子,关你什么事,你走开。“
小A见自己无法阻止,同时也开始对这个“奶奶“的身份抱有怀疑,她毫不犹豫报了警。“奶奶“拎着孩子不理会小A,一直走一直打。小A就一直跟着,直到警察到了现场。她向警警官说明了情况,并希望能让孩子父母过来接孩子。
虽然最后证实“奶奶“确实是两个孩子的奶奶,但是很显然,这不是你打骂孩子的理由。警察对奶奶进行了严厉批评与教育,同时感谢小A的热心。
因为要赶着上班,小A没有等到孩子父母。
之后,她意外地收到了孩子妈妈的电话:“谢谢你!“
我们回访时,小A一直表示这是她应该做的,收到孩子妈妈的感谢她十分意外也非常开心。同样,她也没想到我们还有回访。
在摄像头照不到的地方,
我们依然要努力建立强大的支持保护孩子。
法律之外,儿童不应该只接受专业人员的保护,而是需要处在一个覆盖全社会的保护系统中。教师、医生这些职业可能会更早发现儿童受虐,但绝不是需要承担保护儿童责任的唯一群体。
让施虐者受到惩戒,让孩子免于伤害,不仅需要制度保障,也需要人们摈弃旧观念,相信任何一名可能身处险境的儿童,都与你我有关。
——《中国青年报》

“谢谢!“
感谢每一位有正义感的市民,为你们的“多管闲事”点赞。
你的一次回头,一个拨号的动作,
也许正在拯救一个受害者的未来,不仅仅是孩子,
更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家庭,一个社会的未来。

你的点滴善意,集腋成裘、聚沙成塔,
终将会有所回应,推进社会的前进。
也让我们感受到肩上的责任重大,为了不辜负每一位好心人的努力,
我们任重而道远。
也许现在我们做不了更多,但是我们正在一步步努力,
每一位“不做旁观者“的热心人,都让我们相信,我们未来能做的会更多。
  如果需要帮助,你可以……  
【报警】
报警是反家暴的第一步。
拨打110报警。报警之后,民警就会到现场。作为受家暴的一方,必须让警察开一张验伤单鉴定伤情。验伤单有两联,一联是警察记录的情况,第二联是医院伤情记录。有这一系列流程,家暴的证据非常确凿,就可以为下一步损害赔偿以及起诉等提供有力证据,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同时,报警也是对施暴者最有效和快捷的警告
【线下咨询】
来杭州市上城区钱江路426号(地铁近江站C出口)杭州市妇女活动中心A座607室,寻求心理、法律志愿者帮助(拨打电话:88892535可预约咨询。)
【线上咨询】
直接在杭州合欢公众号留言您的称呼+电话+简单描述您的情况,志愿者将联系您。
加入合欢志愿者队伍
扫描二维码填写志愿者申请表
合欢与你,关注家庭暴力
——就在此时此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