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我们曾经发过
因为学业问题而动手打孩子,是家暴嘛?
首先肯定回答:是的。
但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我们的传统观念里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可是这样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得到如你所愿的结果了吗?
事实上,受虐状态下教育出来的孩子诸多方面的发展都受到了限制。长期受虐的病态环境会迫使儿童的意识状态异常发展,摧毁身体与心智、现实与想象、知识与记忆之间的正常关系。这些被改变的意识状态,有可能进一步引发大量的症状,包括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在成人阶段发生的持续性创伤,会侵蚀已经定型的性格结构;而在儿童期发生的持续性创伤,则会扭曲尚未形成的性格,使ta朝不正常的方向发展
今天就来谈一谈家庭暴力对「亲历儿童」的身心影响。(亲历儿童是指亲身经历家庭暴力的孩子)
儿童长期在邪恶恐怖的家庭氛围里受虐,施虐的父母可以随心所欲、反复无常和毫不受限地滥用权力。受虐儿童频频回忆,他们最恐惧的是那种变化莫测的暴行。因为这根本找不到任何避免受虐的方法,他们只能选择无条件投降。在这样生存环境下生活的孩子,比成人更容易对那些虐待和忽略他们的人发展出病态的依恋。日后他们也会努力维护这个依恋关系而不惜牺牲一切,甚至包括他们的福利、他们的真实感受或他们的生命。
受虐儿童对没有施予暴行的家人比施暴者更加愤怒。因为在他们的观念里:他们认为没有施暴的那一方父母应该知道实情;如果ta有足够的关切,ta应该会发现;如果ta真正在乎,就会为自己奋战。孩子认为自己被抛弃,任由命运处置;对自己被弃置不顾的愤怒,尤胜于被虐。
受虐儿童为能在长期受虐的环境下生存发展出三种扭曲的适应性机制:
解离防御机制的精心操作、自我认同的分裂发展和精神状态的病理性调节
一、解离的防御机制操作
受虐儿童日复一日地生活在父母的狠毒、无助或冷漠状态下,其心理调适的主要目标就是保存与父母的基本依恋关系。为达到这个目的,孩子会采取各种各样的心理防御,如直接否认、自发的思想压抑和大量的解离反应。由于无法逃脱或无法改变不堪忍受的现实,受虐儿童只好改造自己的脑袋来欺骗自己——虐行从未发生。
在早年长期经历严重虐待的最极端情况下,有些儿童(或许是解离功能过度使用)开始形成分裂的人格碎片,每一个碎片都有自己的名字、不同的心理功能和个别记忆。(这个就是电影里最常出现的多重人格障碍)
二、自我认同的分裂发展
受虐儿童通常满怀愤怒,有时甚至是具有攻击性的。愤怒与复仇的幻想,是受虐儿童对虐行所产生的正常反应。但令人担心的是受虐儿童会认同并内化施暴者的罪恶,认为自己是天生的坏胚子,任何发生在自己的虐行都是罪有应得,充满自我谴责与鄙视。而对于别人的赞赏只会更加确定无人能真正了解ta的信念:ta自己也相信,一旦ta的秘密与真实的自我被揭发出来,别人就会躲着ta,还会辱骂ta。
三、精神状态的病理性调节
长期受虐儿童的精神状态从些许的心神不宁,到中度的焦虑和恶劣心境,到极度的恐慌、愤怒和绝望。这些精神状态的出现是由于儿童感到被抛弃时所引发的反应。但是儿童发现无法用一般自我安慰的方式得到纾解,开始发展出扭曲的缓解情绪的方法:就是猛烈地刺激自己的身体—蓄意自残。不少受虐儿童提及自己宁可用肉体苦痛来取代精神的折磨。
大众都会有一个简单的想法就是那么受虐儿童长大了,脱离原生家庭的暴力,那么ta的噩梦就此结束了。可事实上是成年的受虐儿童尝试与其他成人建立关系时,发现其童年形成的心理防御机制会使他们越来越适应不良,负面甚至破碎的自我无法帮助他们建立稳定的亲密关系。
这种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教育方式,请各位家长慎重使用!糟粕该丢就丢!

记录者:应小姿
资料来源:《创伤与复原》
 创伤与复原 
作者: 朱迪思·赫尔曼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译者: 施宏达 / 陈文琪 
如果需要帮助,你可以……
【报警】报警是反家暴的第一步。
拨打110报警。报警之后,民警就会到现场。作为受家暴的一方,必须让警察开一张验伤单鉴定伤情。验伤单有两联,一联是警察记录的情况,第二联是医院伤情记录。有这一系列流程,家暴的证据非常确凿,就可以为下一步损害赔偿以及起诉等提供有力证据,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同时,报警也是对施暴者最有效和快捷的警告
【线下咨询】来杭州市上城区钱江路426号(地铁近江站C出口)杭州市妇女活动中心A座607室,寻求心理、法律志愿者帮助(拨打电话:88892535可预约咨询。)
【线上咨询】直接在杭州合欢公众号留言您的称呼+电话+简单描述您的情况,志愿者将联系您。
合欢与你,关注家庭暴力
——就在此时此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