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一起守护熊猫村
公益真探安天佑:
寻找“对大熊猫不满意的人”
去年,我们做了一个关于中国网络慈善机构的视频。从那时起,我开始关注腾讯公益,了解到“公益真探”。
在这么多项目中,“守护熊猫计划”吸引了我的注意。首先我非常喜欢中国的农村地区,而这个项目在大熊猫和环境保护的问题上又有绝对独特的角度:它是关于人的。它的目标是帮助那些生活在野生大熊猫栖息地所在村庄里的人们。
为了更深入了解项目,我来到四川,寻找那些“对大熊猫不满意的人”,并通过视频记录我的“公益真探”之旅。
为什么环境保护和熊猫保护会导致新的问题?创始人赵先生告诉我:“村民的一切生计来源都在那座山上,但是退耕还林以后,一代代的熊猫村青壮年都进到城里打工,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村庄没落,这些都是现实的问题。”
从成都驱车三小时,我们就到达“熊猫村”。
在探访第一户林农时,他告诉我这里多种植一种叫日本柳杉的树木,生长期约为20年,虽然这已经算是生长速度较快的树木,但是这对于人类的寿命而言,还是太慢了。村民们必须通过其他方式获得收入,比如外出打工、参军,以至于有些家庭只能留下单亲或老人照顾孩子。
在探访山林时,我听到有人砍树的声音,循着声音找到一位正在工作的林农。你们能想象吗?爬上山、砍树,把它们砍成一根根,再从山上运到村里、城里去卖,这要花费多少人力和其他成本?却只能换来50-60块钱的收入。
而当我认为这份艰难的工作,只有成年男子才能做得到时,一位阿姨告诉我:“我们山上(的工作)男人做,女人也得做,不能小看女人。”
保护大熊猫引发的问题不仅出现在山区,同样出现在成都市区。由于熊猫基地扩建、周边村子被拆,村民被集中到附近的安置小区。如何适应城市里的生活,是他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我跟随赵先生来到安置小区,探访“熊猫绣娘”。一位“绣娘”告诉我:“我们这些中年人,没得上班了,人家不得要了啊。现在我就带着他们,针织点这些毛衣、包包,卖点钱补助一下。”
在探访过程中,我心想,这是四川人的家园,也是大熊猫的家园。大熊猫的数量增加,全世界都受益,大家都很开心,大家都喜欢看大熊猫,但是当地人呢?他们从中得到了什么呢?
幸运的是,事情在往好的方向发展。赵先生提到,中国在2017年开始大熊猫国家公园试点,用国家公园的形式保护大熊猫栖息地的原真性、完整性,首次把保护熊猫的同时促进社区发展,作为其重要任务之一。
回到上海,我思考了很多。我们如何才能在保护大熊猫和环境的同时,确保生活在这些地区的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这个项目的募捐目标是三十万元,但即使能募集到这笔钱,也不能解决四川山区村民的所有问题。因此,重点不仅在于募集资金,而是吸引社会的目光,聚焦在需要帮助的人身上。
点击图片,一起守护熊猫村
公益真探袁一鑫:
看见劳动与善良的力量
在成都,很难有动物可以撼动大熊猫的地位,在国内所有动物保护行动中,大熊猫也无疑拥有着充足的资源和完备的保护措施。
因此,当名为“守护熊猫村计划”的公益项目出现在腾讯公益的募捐页面时,我感到疑惑。带着这样的疑惑,来到了成都市成华区约未来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约未来照片墙记录了社工们的充实工作
在这次探访过程中,一个叫做“熊猫绣娘”文创团的项目让我尤其在意。这是一个由熊猫村失地妇女组成的社会自组织。
熊猫基地周边的三个村庄被拆后,出现了很多50岁以上的中老年失地妇女。如何让这群跟庄稼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嬢嬢(“嬢嬢”,在四川话中表示阿姨)实现再就业,是约未来和当地社区重点关注的难题。
让她们重新学习其他技能不太现实,约未来的创始人赵老师盘算着是否可以找到一件每个人都能做,同时又可以创造价值的工作。
罗嬢是“熊猫绣娘”的中坚力量,专业技术过硬,小到手链戒指、大到玩偶背包,只有你想不到,没有罗嬢做不到。现在,她全权负责“熊猫绣娘”的产品设计、打样、生产和教学任务。
罗嬢自己设计制作的熊猫玩偶
与“熊猫绣娘”结缘,是罗嬢主动请缨。2019年,约未来社工服务中心在罗嬢的拆迁安置社区建起了“守护熊猫村”的大本营,她找到了发起人赵老师,毛遂自荐。
左一为罗嬢
两人一琢磨,决定由罗嬢带队负责教学和设计,组织安置小区里的其他姐妹一起开发熊猫针织产品,目标是带动熊猫村失地妇女再就业,参与社区发展,同时让“守护熊猫村计划”实现自主造血,“熊猫绣娘”由此诞生。
熊猫基地附近的安置小区
第一年,罗嬢自己出钱购买原材料,制作熊猫针织产品,她和赵老师在熊猫基地门口租了一小块地方,国庆期间就卖了七千多元。产品供不应求,罗嬢又掏钱,加上卖货的利润,购买了一万多块钱的原材料,准备大干一场。
然而,由于其他绣娘们希望分得之前赚得的利润,这样的情况与组织自主造血的目标有所出入。罗嬢掏钱把绣娘们要求的份额分出去以后,赵老师无奈解散了绣娘团。
首次尝试造血失败,让赵老师认识到规则和组织正规性的重要。第二批召集的绣娘在罗嬢的带领下,登记成立社区社会自组织,绣娘必须认同组织的公益理念,遵守规则,参与社区营造。
2020年,“熊猫绣娘”文创团集结了二十多名新的绣娘,并得到了成都市民政局的资助,在公益的道路上越走越稳。绣娘们不仅在线下参与各种展销活动,也开始尝试在抖音直播间展示自己的产品。
绣娘在抖音直播熊猫针织,图源熊猫村公众号
如今,这个“绣娘组织”,正在悄然成长。
赵老师的造血计划逐渐有了眉目。一家外贸公司在网上看到了罗嬢展示熊猫针织的短视频,希望得到熊猫针织的独家代理权,将产品销往海外。成都文旅集团也计划采购绣娘们的文创产品,在西岭雪山设点销售。与两家公司的协议一旦签成,绣娘们就有望实现在家就业创收了。
李一凡老师曾经说过,每个人都是活在社会里的,每个人的处境就是社会的处境……关注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关注社会,只有对社会的观看没有盲点时,你才会发现自己不是活在《西部世界》那种岁月静好之中。就像通过这次探访,我第一次了解到在大熊猫光环背后的当地村民的困境。在罗嬢身上,我也看到了这片土地上广大劳动人民坚韧与善良的力量。
点击图片,一起守护熊猫村
公益真探钟娅:
为熊猫“去人类化”的背后
探访之初,我首先看了约未来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公益项目的流程。作为全国首家熊猫村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运营机构,约未来流程规范标准,并且获得了当地政府的支持。  
之后,我们来到了距离成都155公里的洪雅县熊猫村。这里天气凉爽,空气清新,一路上两侧树木环绕,我们的车时不时穿梭在云雾中,与大自然来了个亲密接触。
接应我们的是约未来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李永政。李书记是一名退伍军人,有一颗热爱公益的心,为人乐观、谈吐豁达,一路耐心地带我们走访林农家庭。
因为我也是四川人,和村民们用方言沟通,很快就熟络起来,也有了更多对话。能听听村民真实的声音,我认为是了解项目的最佳方式。
我在第一户人家见到一位阿嫂,她坐在紧靠着烤笋干炉台旁的床上。虽然有床,但这儿看上去并不是一个房间,确切地说,这是用红白蓝篷布搭起来的烤笋干工作间。床边放着水壶、杀虫剂和手套。阿嫂收拾了一下床铺,让我坐在她旁边。
聊天过程中,阿嫂要去翻笋干,她的动作很熟练,但能明显感受到,这个工作需要很大的力气。阿嫂告诉我,笋干每两个小时就要翻一次,晚上也一样,所以才睡在旁边。一年一次,这样没日没夜地工作一个月,可以赚1万元,贴补日常生活。
在第二户人家,我见到了小志。小志比较内敛,但说到当医生的梦想,说到篮球,话就多了起来。问及升学目标,他说想考洪雅中学,那是县里面最好的中学。
与小志家合影by瓦公
回程路上,我们经过一所小学,便停下来看看。淳朴热情的阿婆从屋里走出来,告诉我们:“你们看的这个学校都要办不下去了。(人们)都要往县城里面走,我的孙娃儿也都在县城读书。有个人说要去办证,把这儿租下来,弄成老年人待的地方,也不晓得搞得成不哇。”
在这次探访的过程中,我能明显感受到,因为政府的扶持和村民的奋斗,大部分家庭的生活条件温饱有余,但教育资源还是相对短缺。
当地的学校少,而且远,孩子们要早起搭乘面包车上学。资源较好的学校都在县城,当地很多人家也在努力筹钱,希望能在县城买房,让孩子读上好学校。
我注意到阿婆家的马路边上,玉米挂了满满一架子,大爷正在摘玉米。他们还在路边种了四季豆、茄子、莴笋、西红柿、辣椒。隔着一条马路,对面也有个村民在摘玉米。
在马路边上种菜,不知是对每一寸耕地的珍惜,还是对年轻时耕种的怀念。
这一次探访,我本是为了探索动物保护和环保来的,却意外收获了之前并不太了解的社区发展领域,从而探索到更多人与自然的关系。
探访过后,我一直在想,怎么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为熊猫“去人类化”可能会带来人与自然的其他矛盾这件事,我们又应该如何及时关注并解决这些矛盾。
赵老师所提及的“云养大熊猫”小程序,可能会是“守护熊猫村计划”与大众的重要连接点。据他介绍,人们可以在小程序上了解到更多关于大熊猫的知识,跟踪它们的动态,以及参加熊猫村的各项公益活动。
我相信通过不断地开发与打磨,“云养大熊猫”小程序会让整个“守护熊猫村计划”聚焦化、故事化、产品化,让更多人能关注到生态环境与社区发展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愿意主动参与项目,传播项目,真正盘活熊猫村,最终实现“守护熊猫村计划”的愿景——推动熊猫村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和谐共生。
点击图片,一起守护熊猫村
公益真探:更多元的视角
约未来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守护熊猫村计划”的三位真探,分别深入到不同的项目中,从不同视角开展评估。不论是前往项目点了解当地人的困境,亦或是与项目负责人对话人生,他们所记录的人物和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点:在探索人和自然关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挑战和困境,我们需要直面它,并朝着希望前行。 
三位“公益真探”将在未来一年的时间里持续观察探究“守护熊猫村计划”,为更多捐助人提供真实的项目执行反馈。我们也希望有更多公众参与进来,有更多元的视角探索“守护熊猫村计划”,对项目进行透明监督并提出反馈建议。
点击跳转查看公益真探第一篇反馈报告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