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七叔东山再起”关注公众号
和十万投资人,分享别样人生
一夜间,全国各个超级大城市北京、广州、天津、深圳、成都,反正除上海以外的大城市,政策一下子全部放松。
虽然没有到完全开放的地步,但是政策转向的速度,令人咋舌。
而且舆论也开始疯狂造势,类似于这种:
还有这种:
要是你在上月大肆宣传这种话,一定会被喷得祖坟在哪里都不认识。
但现在风向就这么变了,曾经的牛夫人,突然变成了小甜甜。
想当初,各种专家机构,为了证明封控的合理性,不遗余力地告诉民众,新冠的后遗症非常严重,看看人家米国,开放以后死了多少人了。
所谓的想当初,其实也就一个礼拜之前的事情,足足持续了3年,我相信韭菜的记忆再差,一个礼拜内,并且巩固了3年的记忆,应该还是存在的。
再看看现在的舆论风向,充斥着黑色幽默。
只能说变化太快了,我心理上接受不了。
所以我一直很好奇,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我们的政策突然转向。
你要说奥密克戎毒性变弱,这个早在2021年的时候就被证实了,当时给出的结论是,虽然毒性变弱,但是我国老年人口众多,所以依然要严防死守。
那么现在我们的老年人口变少了吗?貌似也没有,疫苗接种率也没有比2021年提高多少。
于是只能是经济因素导致。
我们现在的经济环境大家也都看到了,如果继续这么封控下去,很多人眼前就没饭吃了,你再去救远方虚无缥缈的生命,就变得十分可笑。
及时回头,还能亡羊补牢。
关键的问题在于,奥密克戎并不是那么牛逼。
如果奥密克戎真的跟以前原始毒株一样,死亡率极高,那么你牺牲经济再怎么封控,大家都能理解。
因为你不封控,眼前就得死人,绝对比饿死快。
但你说它不牛逼吧,它也的确感染率惊人,如果抵抗力不好有基础病的人群,被感染后也很有可能挂彩。
因此,奥密克戎的定位就很尴尬,不左也不右,中间派。
偏偏这个中间派要命了。
我曾经反复强调,疫情防控从来不是科学问题,而是政治问题,你得懂得如何取平衡点。
你想当一个既要还要的中间派,需要极度牛逼的管理能力,就好像走钢丝,你拿了一根平衡杆,往左往右偏都很方便,但是你想稳住在中间慢慢走,难度极大。
在这次疫情的管理中,我们可以明显发现,我国绝大部分地方是没有能力走这根钢丝的。
它们只会用极左的方式,进行封控,比如层层加码,扩大风控范围等等。
这种极左的方式对经济的打击极大,所以2022这一年,大家都过得非常难受,身边裁员降薪的人比比皆是。
关键是,疫情也没有被控制住,很多城市静默了好几个月,每日新增依然居高不下。
所以再这么搞下去,会出大问题。
于是国务院出了20条,算是对现有的抗疫环境进行纠偏。
那么20条管用不?
当然管用,至少现在各大城市逐步放松管控,一定是20条的功劳。
但是我又怕发展到后面,各地政府从极左突然转为极右,该做的流调不做,该隔离的不隔离,阳了也让人家凭自律居家,该赋红码的依然是绿码。
相信我,这种情况绝对有可能发生,甚至就这几天个别地方已经有了这种苗头。
要是这么搞,前面三年的所有努力,投入的所有金钱全部白费。
实际上,七叔我从始至终都坚持“动态清零”的策略,我觉得这个策略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好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然而,在这三年,特别在今年的实际操作中,各种乱象频出,已经远远超出了“动态清零”的范畴。
甚至有人借着“动态清零”的口号,搞出了各种核酸乱象,颠倒是非黑白,引发了人民群众强烈的不满。
这显然不利于一个地方的长期发展,于是乌鲁木齐,北京,广州等各大城市最终还是发生了多起群众事件。
其实我并不觉得这些事件是坏事,它给我们的地方管理者警了个醒,那就是某些行为偏到极致的时候,一定会引发强烈反弹。
那么,随着政策的转向,会不会又出现右到极致的现象呢?
比如医疗资源挤兑。
当然,某些御用专家已经发话,说奥密克戎毒性很低,不会引起挤兑。但是站在一个普通民众的角度,我很难在短期内改变“开放会引起医疗资源挤兑”这种刻板的印象。
再或者在疫情管控期间,我们可以说因为封控所以赚不到钱,但是现在放开了,这层遮羞布没有了,但是失业降薪依然大行其道,经济复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迅猛。
我觉得这些都是未来短期内很严峻的挑战。
可能有人会说,七叔,你这人怎么如此鸡婆,封控又不好,开放也不好,你特么到底想怎么样?
说白了,我就是希望各地努力落实“动态清零”,严格遵守20条规定,不要当二极管,出现一放就乱,一管就死这种极端现象。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有关部门推行监管过程中,没有充分听取社会和市场的意见,缺少合适的监督。
是时候该配上了。
我想强调的是,我们现在已经处于一个经济下行的周期中,不要再人为地增加难度。
2022,真的好难。
▲ 我是七叔,一个亏了大钱,又爬起来的男人
这个人,有点风趣,也有点骚气
往期好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