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自古就很注意睡眠养生之道,古人有“不觅仙方觅睡方”、“吃人参不如睡五更”的说法。在网上搜索,中国古代关于睡眠时间,大致有两个说法:
  • 古人主张亥时睡觉,不要熬夜。21点-23点为“亥时”,23点到次日凌晨1点为“子时”。中医认为亥时三焦通百脉,此时上床睡觉最好,子时还不睡觉,第二天就没得少阳之气升起,人就没有精神。
  • 来自《黄
    帝内经
    》,春夏要夜卧早起,秋天要
    早卧早起
    ,冬天要
    早卧晚起。但具体何时是早,何时是晚,语焉不详。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阂疟,奉收者不和,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
中医说的话到底对不对?应该说,相信中医的人会奉为圭臬,不信的人还是将信将疑。我们何时睡觉?西医没有结论。
现代医学认识到睡眠是由两个过程综合的结果。
  • 第一个是睡眠压力。这个好理解,如果你熬夜多了,睡眠压力大,自然想睡觉;如果下午睡了一小会儿,睡眠压力变小,那么晚上上床时不一定能睡着。
  • 第二个是睡眠昼夜节律,与地球自转有关系。这可以参考我上一篇文章《盲人感受不到昼夜交替,睡眠会改变吗?》。人的生物钟会提醒我们到点睡觉。
如果问:“我昨天8点应不应该睡觉?”我觉得这没法回答,因为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你这几天熬夜,8点上床完全合理。所以,讨论“几点应该睡觉,先应该假定不考虑熬夜、睡午觉、咖啡、茶、酒等干扰因素。
另外什么是应该睡觉?可能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如果把应该的睡眠时间定义为“符合我们身体内在昼夜节律的睡眠时间,我相信中医会投赞成票,因为中医本身就是在“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这些哲学理念基础上产生的,而西医正好可以测量了身体的内在昼夜节律。以上两个条件是讨论这个问题的基础。
前几年,电视上最火的暴力洗脑广告莫高于脑白金。从“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到“今年孝敬咱爸妈、送礼还送脑白金”,后来改成“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虽然我没有买过一盒脑白金,但耳朵已经生老茧。
脑白金就是褪黑素,这早就是公开信息了。褪黑素这么便宜的东西卖成天价,史玉柱看来收了不少智商税。这些年销声匿迹说明大家知道它的底细,再也忽悠不动了。
褪黑素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褪黑素是松果体分泌的一种激素,褪黑素就像一个“传令官”,身体各个器官功能有昼夜节律,就是它下场发号施令。褪黑素和人体的睡眠、衰老、预防肿瘤、免疫、抗氧化、美容等均扯得上关系。松果体的直接上级是“视交叉上核”,这是人体生物钟的中枢,它和视网膜相连,所以能感受到昼夜变化。简要说,视交叉上核是人体昼夜节律的“天子”,而褪黑素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褪黑素是一个古老的分子结构,自25亿年前就存在,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生物体内。白天清醒时褪黑素水平很低,夜间睡眠后人体褪黑素水平明显升高,在入睡之前1-2小时褪黑素开始突然升高,这预示着人很快要入睡了。
在人体褪黑素的浓度几乎不受活动、进食、年龄等影响,而且还可以留取唾液测定褪黑素,所以这个指标简直是上帝给人类测定内源性昼夜节律的礼物。不过光线严重影响褪黑素分泌,所以人们特意想出一种“标准条件”测量褪黑素。在傍晚,让受试者呆在一个“黑”屋子里,这个屋子光线昏暗,光强不超过10流明(lux),如果受试者睡着了,有人负责马上叫醒,每隔20分钟就要抽血或者留取唾液,当受试者的褪黑素高于规定的浓度,这个时间叫做昏暗光褪黑素释放时间(Dim light melatonin onset ,DLMO)。
一般来说在DLMO之后1-2小时内患者就要入睡。下面是16名健康年轻人的DLMO,这些年轻人作息时间规律,黑色长条是他们在测定DLMO之前的一周内实际睡眠时间,带×的圆圈是DLMO。
这么看,其实DLMO在年轻人绝大部分在20-22点之间,可是睡觉时间大部分在23-24点,也就是有些人带×的圆圈和黑色长条相距过远,可见很多人晚上看电视、玩手机、游戏之类的,受光线的影响,导致褪黑素分泌延迟,相应地睡眠时间延迟。
因为DLMO代表内源性昼夜节律,而大部分人DLMO在20-22点之间,意味着中医说“亥时睡觉有道理。

本公众号持续关注呼吸和睡眠的患者教育,如果您觉得好,敬请点击下面图标,关注本公众号。虽然不可能每天的文章对您有用,但关注后,养肥了再看,相信您会有所收获
如果您觉得好,敬请关注+转发,没准您的家人朋友也能获益。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