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年5月23日,一位著名的命名大师,卡尔·冯·林奈在瑞典出生了( Carl von Linnaeus ),这可不是给孩子出生、商店开业取名字的大师,而是号称“上帝创造,林奈整理”的生物分类学的祖师爷。
这位大师系统、科学地对植物进行了分类命名,所以对于植物他烂熟于心。他在自己的花园里培植了一座有趣的“花钟”,最绝的是:只要看看“花钟”上什么花开放,就知道大概是什么时间了。比如牵牛花在黎明四点钟左右开花,野蔷薇在黎明五点钟左右开花,芍药花在清晨七点钟左右开花,万寿菊在下午三点钟左右开花,昙花在晚上九点钟左右开花。瞧瞧,这位大师是不是实践了他的格言“在最平凡之处寻找奇妙之事”。
不同的花按照时间点开花,实际上是体现了一种昼夜节律,只不过林奈没有过多关注这一现象。几十亿年来,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不断地经历日夜交替的轮回,那么我们身体会不会为了适应这种昼夜规律,而表现出一定的内在节律?
据记载,一名叫做桑克托斯的人约在1657年测量了他自己的一些生理变量变化的周期模式,这被认为是第一个“时间生物学试验”。可惜,这个试验的细节没有被保存好,只能在学术文献中看见只言片语的报道。
我们都知道含羞草叶子白天舒展开,晚上闭合。1729年天文学家Jacques de Mairan特意把含羞草放在黑暗的壁橱里,避免接触阳光。他观察到含羞草的叶子依然是白天张开、晚上闭合。这项实验证实含羞草存在内在的、不依赖光线的昼夜节律。
1935年,欧文·邦宁提出了“生物钟”的概念。现在知道从简单的细菌,到复杂的鸟兽虫鱼,很多生物有生物钟。生物钟可以是“年”为周期:有些动物每年冬眠一次、有些植物每年花开花落;生物钟可以“月周期:女性的月经,人类的体力循环周期为 23天,情绪循环周期为28天,智力循环周期为33天;而人们熟知的节律是昼夜节律。昼夜节律是生物内在的,不依赖太阳是否升起。
大家熟悉的昼夜节律恐怕就是睡眠。关于睡眠的生物钟,人们到了近代才有更深的理解。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群躲避战争的人逃到了一个巨大的山洞,这个山洞终日看不见阳光,这群人有手表或钟表,因而知道具体时间。有人注意到人群的上床睡觉时间出现了分化,大多数人上床时间越晚,但少数人上床时间越来越早。
1964年地质米歇尔·西弗尔看中了法国-意大利山脉深处的冰川上的一个山洞。西弗尔计划在洞穴中独自度过两个月。他想验证如果没有任何时间标志,他的生活会怎样?
他和同事在距离洞口130米的洞穴内部,放置了近一吨的生活必备品:1顶睡觉用的帐篷,1张休息用的行军床,换洗的衣服和鞋子,1个用来加热食物的煤气炉,以及用来打发时间用的唱片机和书籍。
洞穴口有两位实验助理,西弗尔需要通过对讲设备将起床、吃饭、睡觉的时间告知实验助理进行记录,而且他也全身摆满传感器,监测生理参数。
根据洞穴外助手记录的准确时间,西弗尔进入洞穴后的“每天”略长于24小时,作息时间大致和洞外的日常生活接近。不过对于西弗尔来说,由于没有任何事物能准确判断时间,他只能靠自己的感觉,他觉得自己清醒的时间并没有16小时,而只有8-9小时,所以当助手通知他试验结束了,他还以为才过了1个月。
西弗尔的这个研究由于媒体的广泛报道被人们所熟知。实际上,西弗尔并不是第一个做类似试验的人。朱尔斯·阿肖夫和库尔特·韦弗于1962年在慕尼黑的一个地下实验室里,在没有不知道外界时间的情况下,研究了人类的睡眠昼夜节律。他们同样表现出睡眠和清醒节律的周期长度超过24小时。
上面几个例子都揭示出:如果没有太阳,人体会
完全根据内在生物钟作息。
人体内在生物钟周期是多长?下图是一个人体生物钟的分布,可见不管是老人还是年轻人,绝大多数人的生物钟略超过24小时,而少数人略低于24小时。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大多数人在山洞中睡觉越来越晚,因为大多数人的生物钟稍大于24小时。

全盲的人无法看到太阳,因此对昼夜感受并不明显。如果我们用体动仪记录他们的醒和睡,体动仪像手表一样戴在手臂上,能感受手臂的运动。如果人清醒,手臂运动频繁,信号多,在体动仪上看起来就“黒”,如果人睡眠,手臂运动减少,信号少
,在体动仪上看起来就“白
。下面的图是体动仪记录了一个盲人几个月的作息情况。每一条横线代表连续的2天,从上到下是每2天的记录依次叠放在一起,越靠上日子越在前面。

可以看到稀疏的“白区”(代表睡眠)是向右下斜着的,也就是说随着日子流逝,睡眠起始时间一天比一天晚。当然肯定有少数盲人,生物钟比24小时快,表现为睡眠起始时间一天比一天早,白区会向左下倾斜。
盲人的自然睡眠时间每天推迟或提前,我们和盲人的生物钟并无差别,为什么我们每天基本上睡眠时间固定?原因就在于每天我们能感受到阳光,我们每天校准自己的昼夜节律。
我们眼睛有一种细胞叫节细胞,它能感受到光线,经过视神经传到一个叫“视上核”的地方,这里就是我们人体生物钟的核心部位。由于感受到光线,只要我们内在生物节律和外界不一致,
我们的生物自动和外界保持一致。这就像电脑联网后,电脑的时间自动和网上的授时网站校准时间,所以只要联网的电脑,时间都是一致的。
不仅盲人失去“太阳”的校准,在北极圈和南极圈存在极昼和极夜现象,也就是半年的时间白天,半年的夜晚。在极地人的睡眠节律难以精确地和地球自转保持一致。在夏天(极昼),需要经常调整百叶窗的角度、晚上戴上眼罩,等措施制造明暗循环,在冬季(极夜),则需要人工照明,制造明暗循环。
我们还可以注意到,不管生物钟快于24小时,还是慢于24小时,他们都接近24小时,一般最多差半小时,为什么昼夜节律都接近24小时?人们推测在进化过程中,生物活动与地球自转相匹配,也许可以节省能量、或提高效率。
70年代人们发现了控制生物钟的基因,2004年有人做了一个有趣的试验。在
自然界蓝绿藻昼夜节律,自然界生长、具有正常生物钟的蓝绿藻成为野生型蓝绿藻改变基因、生物钟周期异常的蓝绿藻称为突变型蓝绿藻。把这两种蓝绿藻放在一起混合培养,一种情况是持续光照,一种情况是昼夜交替的环境(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无论突变型最初占75%,还是90%,经过经过一代一代的培养在昼夜交替的条件下,最后生物钟正常的野生型都击败了突变型,成为优势蓝绿藻。
在另一种植物拟南芥的研究也观察到,如果人工模拟20小时的昼夜环境,那些昼夜节律接近20小时的拟南芥,其固碳量、生长、存活等指标最好。如果人工模拟28小时的昼夜环境,那昼夜节律接近28小时的南芥指标最好。
由此可见保持和环境接近的生物钟,很可能对生物体有我们可以设想早期的昼夜节律可能多种多样,但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昼夜节律不符合24小时的生物,在竞争中纷纷败北,因此现存的生物昼夜节律接近24小时。
这样看来,是不是觉得世界上每一个生物,都不只是简单的细胞集合,而是自带几十亿年的岁月精华?

本公众号持续关注呼吸患者教育,如果您觉得好,敬请点击下面图标,关注本公众号。虽然不可能每天的文章对您有用,但关注后,养肥了再看,相信您会有所收获
如果您觉得好,敬请关注+转发,没准您的家人朋友也能获益。
参考文献:
1. Thorpy MJ. History of sleep medicine.Handb Clin Neurol. 2011;98:3-25. 

2. Mark A Woelfle 1, Yan Ouyang, Kittiporn Phanvijhitsiri, Carl Hirschie Johnson. The adaptive value of circadian clocks: an experimental assessment in cyanobacteria. urr Biol. 2004 Aug 24;14(16):1481-6.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