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今天文章发的比较晚,之前发送的时候失败了,只能修改删除掉部分内容,可能会让这篇文章显得有点混乱。反正不需要解释大家也明白。
有趣的是,篇文章聊的是,失望
最在我们读者的留言中,不少问心情失落怎么办。我不是什么专业心理辅导人士,所以也不懂如何从这方面入手来开解大家。但正好前几天曾经有机会和一个在国外的朋友,聊了下为什么要在中国的语文课本中学习那么多鲁迅的作品。而这个原因其实也是关于失望与希望的话题。
不同版本的语文课本收录的鲁迅作品的数量和对应的年级不一样,我们就以人教版为例吧。
现在的人教版小学
中只有一个鲁迅作品《少年闰土》,毕竟鲁迅先生的作品比较深,在小学读一下这个关于童年友情的故事也就够了。

初中就多了起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开始,之后是《社戏》、《阿长和<山海经>》、《鲁迅自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故乡》、《藤野先生》和《孔乙己》,一共8篇。
高中则有7篇,包括《呐喊》自序、《祝福》、《拿来主义》、《记念刘和珍君》、《灯下漫笔》、《药》和《阿Q正传》。
不愧为语文书中现代第一人,16篇的数量,整体算下,估计也就是诗仙诗圣能压他一头了。如果按字数算,鲁迅先生的稿费肯定是遥遥领先。
但不知道各位小时候是怎样的,我读书的时候,是非常讨厌学鲁迅的课文的。因为背诵起来太难了,阅读理解又要求很深。鲁迅先生的作品读起来实在是拗口,就算不跟没办法进教材的梁实秋、林语堂比,和老舍、朱自清、叶圣陶等诸位相比,他的作品也是格外的难背,文字中锋芒毕露的刺人感觉,就像是他的外表 —— “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当然,还有一些小小的不忿,比如为什么鲁迅写“记念”就可以,我写就算错。
当时觉得这是因为鲁迅先生的历史地位太高,作为旗帜,必须有这样的一个入选比例,也必须是考试的核心重点。
但就像是年长之后,才会真的明白小“天凉好个秋”并不仅仅是好听的文字一样。随着高考、毕业、工作、创业,接触这个社会越来越多,对鲁迅先生作品的感悟也就越来越多。
也越来越明白,或许语文教材中收录鲁迅的作品最多,部分原因是他的历史地位,但同样重要的,还有鲁迅先生的文字中所蕴含的力量和精神
,将会塑造我们(至少部分人)的世界观,让我们了解,如何在这个世界中成长。

鲁迅先生生长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时代,当“大清梦”破碎,国门被打开,人们痛苦的发现,从各个方面中国都落后于欧美,甚至日本。而最令人恐惧的
,并不是科技、文化的落后,而是社会、人心的沉沦。

我很庆幸自己没有活在那个年代。
在那种黑暗中,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就如同鲁迅笔下的孔乙己、阿Q、成年闰土、祥林嫂,被礼教所束缚,被贫困所折磨,但是却没有反抗的勇气,没有反抗的愿望,甚至不知道为什么要反抗。剩下的人中,大多是这个旧秩序的守护者,靠吸食前者的血泪喂饱自己。再剩下的极少数人,看清了这个黑暗,一些失望,一些绝望,还有一些则决定改变这片黑暗。
1904年的冬天,光复会成立,成员中有徐锡麟、秋瑾等后来的革命烈士,也有蔡元培、章太炎这样已经名扬天下的大师。而在第一批数十人的名单中,还有一个刚刚去仙台学医的年轻留学生的名字 —— 周树人

无论是蔡元培还是秋瑾,都用自己的方式,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但鲁迅先生,则在两年之后选择了弃医从文,“我决计要学文艺了,中国的呆子,坏呆子岂是医学所能治疗的么?” 并在“第三位老师章太炎的引导下,开始成为了对现代中国影响最为深远的作家。
鲁迅先生文章的特别之处在于,他对中国社会的种种黑暗,人性的悲哀,都有彻底深刻的观察,那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感,充斥在他大多数的作品中。但他的作品中同样贯穿始终的,是一种希望。
回忆一下我们在语文课上所学过背过的鲁迅作品,会发现,除了少数温情的作品外,文字中,往往洋溢着两种情感: 对黑暗的愤怒,和光明的希望
他看到了黑暗,也了解黑暗的恐怖之处,但他并没有选择恐惧、麻木、逃避,也没有因为失望而绝望。设身处地的想想,我在现代中国做了几年科普都觉得身心俱疲了,是绝不可能像鲁迅先生这样,面对麻木的民众呐喊几十年,还依然能同时保持着愤怒和希望。这是一个多么强大的意志。
借用一段我们都背诵过的文字:

而在经过这样的痛苦悲哀愤怒,放到如今一定是被叫做“恨国党”的文字之后,鲁迅先生最终告诉我们的是什么?
是: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这是语文课本教给我们的。并不仅仅是选择填空和中心思想,而是让我们在未来的人生中,慢慢去领会之前那些死记硬背下来的文字,背后所蕴含的强大力量。
鲁迅先生和他的同时代先驱们所面对的苦难相比,我们的问题又算什么呢?那既然如此,为什么要放弃希望?
今天文章的最后,是借用另外一段鲁迅先生的文字,也是我最喜欢的之一,来自《热风·随感录四十一》(1919):

依托文字所传承的精神,方是语文课教育的目的。感谢语文课,感谢鲁迅先生。
最近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