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黛西
8月2日下午,也就是国内的晚上,我去幼儿园接娃,大伙都知道那天发生了什么。
路上遇到一个华人朋友也去接娃,她面色慌张,脚步匆忙,手里捏的手机屏幕一直亮着,隔几秒就抬起来看一下。
我问她,你怎么了?需要帮忙吗?
我在关注台海局势,紧张死我了!你不在公号写写这个吗?
啊,这个我真的不会写。。。
哈哈,说明你是聪明人啊,知道什么能写,什么不能碰。
不不不,正好说反了,就是因为觉得自己不够聪明,所以才不写。
我说的是真心话,凭我的学识,我的思维深度和广度,以及我对整个事实的了解程度,都不足以让我有资格去评论,不懂不说。
当然了,还有一个原因。
无论我说什么,都会被一半的人点赞,被另一半人骂傻B。
1. 撕裂的世界里,能做点什么?
2022年,我经常和人说一句话: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撕裂了。
回想以前,每当重大事件发生,人们似乎都能找到一个普世的信仰,或是一个大多数人支持的立场。
但现在不同了。
你都不用翻墙看外媒怎么说,光是看看自己的朋友圈,就能感受到那种二元对立的张力。
有人说雷声大雨点小打脸了,有人说保持克制才是上上策,然后两拨人一通对骂,互道傻子。
我一个朋友说,孩子耳濡目染网上的争吵和分化,问我到底谁说得对?说实话,我也说不清谁说得对,又不想把自己的观点直接灌输给孩子,怎么办呢?
饼饼现在小,我还不用操心这个,但我知道,类似的撕裂和分化,一定会在未来上演无数次,总有一天要面对这个问题。
当他们到了可以感知到这些混乱的年纪,正好是培养思辨能力的好机会。
我之前听过一场刘润老师的演讲,其中一段话非常触动我。
他说,人们为什么会争论?这一定要从人们讨论问题的四个维度说起:
事实,观点,立场,信仰。
好了,这四个词摆在这,你看了有没有觉得头疼?
因为咱们平时说话,或者在网上和人吵,经常混淆这四个概念。
读得仔细的朋友应该留意到了,我在前文提到了以上全部四个词,但你有没有觉得我使用不当啊?
答案是有的,但很少人会意识到这点,因为大多数人并不明白它们有什么区别,所以自然就不会理解,为什么明摆着的事儿,他还和我争论不休,为什么怎么都说服不了对方。
下面就和大伙一条条拆解下。
2. 事实vs观点
事实观点是最容易混淆的两个词,也是我认为应该从小让娃学会区分的概念。
你说,这个饮料太甜了,以后不能喝了!
孩子说,不甜啊,一点都不甜!我还要喝!
你们俩在争论什么?
观点。
甜和不甜是你们的感受,感受不是事实。
那事实是什么?
事实是,这个饮料的含糖量为10%。
你可能要说,每100ml的水里有10g糖,这还叫不甜?!
那可不一定,得看和谁比了。
含糖量10%的饮料,和白开水比起来是甜的,但你要是先吃个棒棒糖再喝呢,可能感觉和白开水一样没味道。
事实和观点的本质区别是,事实可以被证实或证伪,而观点没有对错。
你说含糖量是5%,我说含糖量是15%,他说含糖量是10%,谁说得对?看看瓶子上的标签就知道了。
有句话叫“摆事实,讲道理”,其实只要真正的“事实”摆出来,根本用不着讲什么“道理”,因为“事实”根本就可以证实证伪,反而是“道理”往往不够客观。
这就可以解释一个现象,为什么从乌俄开战,到台海局势,朋友圈里成天吵得不可开交。
因为他们不明白,事实有真假,观点无对错。
他们觉得我是对的,你就一定是错的,这就是不能区分事实和观点的表现。
即便是两个完全对立观点,也可以同时成立。
2013年,经济学界发生了一件很戏剧化的事。

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两个死对头,一个是芝加哥大学教授尤金法玛,一个是耶鲁教授罗伯特席勒。
这两个人很有意思啊,他们的观点是完全相反的。
一个支持有效市场假说,一个致力于论证市场是非理性的;
一个认为股票价格可以完全反应企业好坏,一个认为股价都是虚高的。
他俩也没想到,吵了30年的大结局,居然是两人在同一年获得了诺贝尔奖。
当时有人讽刺说,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委,自己打了自己的脸。
这就是不懂了,正好相反,恰恰说明评委是一群有大智慧的人,明白“观点无对错”的道理。
你只要可以自圆其说,逻辑自洽,那么我就认可你的观点,没毛病。
就像《了不起的盖茨比》作者说的,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在头脑中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的想法,但依然能保持行动力。
3. 立场vs信仰
继续往深一层讨论,什么是立场
大伙应该听过一句话,立场的背后是利益。
怎么讲呢?
你和孩子争论这个饮料甜不甜,如果问商家,他们会怎么说?
他们肯定说不甜,因为如果说甜,家长就不给孩子买了,他就赚不到钱了。
他说的“不甜”不是观点,而是立场,有利益的考量在里面。
所以,两个立场不同的人是不可能相互说服的,因为人们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利益。
这又解释了一个问题。
很多人义愤填膺地说,美国难道眼瞎吗?我给你把史书翻出来,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为什么白纸黑字还不认?
你说什么都是白忙活,你说服不了他,因为这是他的立场,立场背后是利益。
你永远不可能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接下来一层是信仰
这里的信仰不只是指宗教信仰,而是一个人的底层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当然这其中的影响因素也包含宗教信仰。
信仰是这四个层面中最牢固,最不容易被改变的。
乌俄开战的时候,我身边有个外嫁的姐妹儿,由于和老公意见不一致,天天吵,差点就离婚了。
让咱们外人看,觉得很好笑是不是?
乌克兰和俄罗斯干架,关你俩屁事啊?你俩的日子是你们的,乌克兰和俄罗斯谁占理,和你俩有啥关系?
不行,因为这涉及到信仰层面,是一个人最不可侵犯和动摇的东西,你最想不惜一切代价守住的东西。
4. 批判性思维,批判谁?
我之前提到了一本书叫《思辨与立场》,讲批判性思维的。
这本书的核心是九个词,也就是批判性思维的九个特征:
清晰性,精确度,关联性,准确性,深度,广度,逻辑性,公平性,重要性。
篇幅所限,今天先不展开写了,以后有机会再和大伙详细分享,光是这九个词就可以聊3000字的。
遗憾的是,不少人听说了“批判性思维”,就华丽转身为成了一个杠精,拿着这九个词一句句审视和自己观点对立的人。
批判别人,这是批判性思维的低级境界。
批判性思维的高级境界,是批判自己的思维,也就是拥有自省的能力。
如果每个人都有自省能力,哪怕只是有自省的意识,那么这个世界即便撕裂,也不会变得太令人绝望。
董宇辉大火的那阵子,我在新东方直播间听到的最动人的一段话,不是“十月田间吹过的微风”和“阿拉斯加的虎鲸”,而是他说:
看书看多了,你会发现自己越来越没有立场,这是一个很正常的反应。
一开始你立场坚定,读了书开始变得没有立场,继续读下去,又会有了立场。
那时候,你的立场是一种宽容的心态,是一种悲悯的心,是一种比较健全和完整的思考维度。
就像你一开始看山,山就是山。
后来再一看山,山又不是山了,恭喜你,进步了。
你再看下去,山最后还是山,你最后还是你。
你必须得先把原本的信息茧房打破,原本的价值观动摇一些,然后再历练、感受,形成新的东西。
最后他总结说,这个“打破重建”的过程就是长大。
我觉得,这描述的更多是批判性思维。
长大,不见得能让你“打破重建”,但批判性思维可以。
真正的批判性思维,不是怼天怼地怼空气,不是和观点不同的人互道傻子,而是一种向外包容,向内自省的态度。
希望孩子们可以比我们更早明白这些,在乱七八糟的世界里活得明明白白。
黛西
你可能还喜欢读:
黛西好物推荐
黛西专辑精选
点赞“在看”转发是对我最好的鼓励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