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黛西
1
上周末,我po了个图片说,饼饼学自行车一个多月了,还在踩地溜,从春天到夏天,唯一的变化就是换了身衣服。
我说错了。
不是一个多月,是两个月了,这一天天的,日子都过糊涂了。
那天的留言板里,我收到了300多个妙招和点子。
我看着看着就笑了,笑着笑着就哭了。
我笑的是,你们的办法真多。
我哭的是,好多人告诉我,先骑平衡车啊!平衡车骑好了,10分钟无缝衔接自行车!
但问题是,姐妹们,饼饼已经骑了2年平衡车了!
▼ 2岁就骑平衡车,有图有真相

我知道,你们不是骗我。
我身边很多娃也是从平衡车完美过渡到自行车,从没用过辅轮,就像你们说的那样,无缝衔接,水到渠成。
但是,这种事不会发生在饼饼身上。
不是我不相信她,是她运动落后200拍这事儿,已经4年半了。
我累了,习惯了,不想追了。
▼ 老年代步车即视感(非慢放)
很多姐妹也给了我一些技术流经验,我都认真读了,还做了笔记,你们最好了。
不过,技术流们就一个问题,差点隔空吵起来:要不要上辅轮。
有人说,先上辅轮,等熟悉怎么踩踏板了,再撤掉。
但是,每个说上辅轮的留言后头,就会跟着一个人说,别听她的!不要上辅轮!
支持辅轮派说,上辅轮是为了让娃学会用脚蹬,学会怎么用力,等学会了再撤掉,啥都不耽误。
反对辅轮派说,骑自行车最关键的是平衡,你一上辅轮,还练个毛平衡啊?拐杖拄得越久,越不敢两条腿走路。
支持辅轮派说,有啥不敢啊?我家娃上辅轮骑了一年,6岁撤掉辅轮,两下子就适应了。
反对辅轮派说,上面那个别走!你家要是一开始就没安辅轮,早就学会了,还用等到6岁?
这些讨论看得我百感交集,和你们聊5毛钱我的想法吧。
2
学骑车,翻来覆去说这么多,其实就两个方法:
一,先当平衡车踩地溜,等平衡掌握好了,速度上去了,把脚收起来放在踏板上,大人扶着蹬两圈儿就会骑了。
二,先上辅轮,让娃习惯蹬踏板,和自行车磨合一下,有安全感了后,再撤掉辅轮,练习掌握平衡,平衡好了就会骑了。
上辅轮和不上辅轮,最后的结果都是学会,就算小时候暂时没学会,三四十岁也能学会。
到底哪种方法更好呢?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想先和大伙拽《论语》里的一段——
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我知道你跳过上面这段没读,所以,翻译成人话啥意思?
意思就是说,冉有谨慎畏缩,子路逞强好胜,所以,面对同一个“听到了是否该去做”的问题,孔子给出了截然相反的建议。
你看,孔子教学生,非常注重学生性格的差异,懂得因材施教,要不人家是圣人呢。
回到骑车和辅轮的讨论,答案就很明确了:
没有“更好的方法”。
用什么方法,取决于娃的状态是什么样,娃的性格怎么样。
如果没有辅轮,娃学得无比痛苦,特别排斥,那还想什么啊,干脆把辅轮安上,给足了安全感,等娃勇气到了再撤掉。
如果没有辅轮,娃虽然学得慢,但很享受,就像饼饼那样,尽管进步肉眼不可见,但她一直很开心地在溜,溜,和溜,那就没必要上辅轮。
最怕就是,别人告诉你别用辅轮,你就赶紧拆了辅轮,别人告诉你有辅轮好,你又把辅轮安回去,过几天觉得总不能永远靠辅轮,又给拆了,拆了又觉得干嘛和自己的腰过不去,又给安回去......
拆了安,安了拆,就像很多人对教育的心态,一会佛,一会鸡,是佛是鸡完全取决于周围人做什么,自己并不了解娃需要什么,不思考娃适合什么。
3
我身边德国朋友的娃,运动能力都特别好,所以在运动上,我听到了太多“无缝衔接”、“水到渠成”的经验。
也就是我心态比较松弛,不然看别人都“无缝衔接”、“水到渠成”了,你真的会觉得是自己做错了什么。
公号老姐妹都知道,饼饼从出生开始,大运动就落后同龄娃。
3月龄才抬头,10月龄才会坐,快2岁才颤颤巍巍第一次站起来,那一刻全家人激动得泪流满面,简直是生命的奇迹。
现在4岁多了,跑步还是一副随时想碰瓷儿的样子。
几个娃一起跑,有的比还她小一岁,几秒钟就甩了她一大截。

上周末,我们去游乐场玩攀爬墙,两个3岁娃自己几下子就爬上去了。
饼饼被托着,最后还是没上去,队友为了保护她的自尊心,和她说,你知道吗,真正的攀岩,手摸到上面就算数,不用整个人上去的,你这次就算成功了!
▼ 上面俩娃默默注视着饼饼,不懂为什么这么难...
常有姐妹给我留言,让我写写运动渣怎么引导,咱也不求运动多强,能追上中同龄人的不溜水平就行了。
我懂你们。
引导,我有一大把经验。
很惭愧,结果并不成功。
引导了4年,较劲了4年,现在不仅没追上,反而越落越远了。
最大的进步可能就是我的心态,看到落后已经学会抢答了:我们虽然慢,但我们一直在进步!不和别人比,只和一年前的自己比。
4
之前有人说,看上去你很在意娃运动差这事儿,都写过好次了,运动弱,那就提高娃的运动能力啊!
要不怎么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呢?
这话就像是说,缺钱花,那就提高赚钱能力啊!
我倒是想呢!
运动渣娃大多性格谨慎,他们觉得这个世界充满危险,总有刁民要害朕,一切可能摔倒和受伤的动作,都是极限运动。
性格谨慎,就会缺乏勇气尝试一些动作,越不敢尝试,运动能力越弱,在运动上越没有自信,没有自信就更谨慎,死循环。
有解吗?
无解。
无解写个毛线啊?
虽然无解,但很意义。
意义就是,你知道你不是一个人。
无论你娃的运动多么落后,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心灵慰藉,找到人和你共情,找到娃给你云垫底儿。
落后着落后,娃就长大了,工作了,结婚了,那时候再回想今天,什么运动焦虑,什么上不上辅轮,都不是事!
黛西
你可能还喜欢读:
黛西精选好物
黛西专辑精选
点赞“在看”,变更好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