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内容值得不断传播
APPSO × 玩物志 创作者联名计划
珍奇植物今年有多火?
象牙宫、鬼金棒、铁甲丸、鹿角蕨、白龙骨、蝙蝠草、龟甲龙、鸭脚木、巨琉桑、象鼻大戟、凯蒂棒槌、瓶干麒麟、西巴女王、水晶花烛、黑金蔓绿绒.......
这些听起来陌生而诡奇的植物名字,身边已经并不难见。
图片来自:设计便利店


从泷泽伸介引爆社交网络,潮流大户藤原浩带货,块根植物成为新宠,珍奇植物甚至一片叶子能卖到几万块,还有更多稀有热带品种,有钱都买不到。
越原生态、越缓慢生长、越珍稀怪异——越酷。
它们是精神治愈之源,是独特审美品味,是新生代社交符号,制造着一波波当代流行文化。
图片来自:日本潮流杂志《BRUTUS》,点开可看大图
2018 年创立的「朴原植物苑」(以下简称为朴原),也在这波热潮下越来越火了。
背后的创始人从早期植物资深玩家,到自己开公司另辟蹊径,做全球植物引种、扩繁、杂交选育,还领先行业攻克了最流行的块根植物扩繁的难关。
象牙宫,图片来自朴原买家秀


现在,他们称自己是全国唯一一家能批量化、规模化生产珍奇植物的公司,珍奇植物种子库已经多达 1000 个品种
与此同时,珍奇植物的爆火,也让南非加州等地植物盗窃行径急速加剧,很多人在原野里把植物活生生切块运回国高价卖出,偷猎黑市的现象也开始丛生。
朴原不仅想让珍奇植物进入年轻人的日常生活,还想通过在全球引进与培育种子的方式,来保护濒危的植物物种。
最后,打造一座珍奇植物界的「诺亚方舟」。
图片来自朴原,点开可看大图


我们特此专访了朴原合伙人郝峥和电商运营主管雷思力。
现在,就进入他们的珍奇植物王国看一看。
注:结尾附养珍奇植物小 tips。
Q:你们是怎么走进植物大门的?
A:这就要从我们两位创始人说起了。
他们本身都是热爱植物的人,基本是这个领域里比较资深的玩家了,但最初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南宁,相互不认识。
两人之前都经常去海外各个花卉园艺绿植比较强的国家考察,当他们正好都看上叫「彩叶麒麟」的珍奇绿植时,还都去了泰国。
 王晨星(右一)李凯(中)莱克先生(左一),最右两位为创始人
当地培育「彩叶麒麟」的老板看他们两个都是中国人,而且和其他只来进货的不一样,会问很多繁育的专业的事情,就介绍他们认识——故事从此就开始了
Q:有缘份👏然后他们就一起创立了公司?
A:对啊,公司开在了南宁,因为这里气候更好一些,我们自己配土,自己搞肥料,还有科技化的大棚养护,两个创始人把自己之前收集的全球植物母本放在公司,然后培育下一代,做扩繁、做杂交、做选育,同时不断收集储存新品种
当时的条件还挺艰苦的,本身做种子培育就很困难,最开始只有他们两个人和几个元老员工做直播,这样一直做了几年,去年才开始慢慢销售、做品牌,公司人也越来越多了。
朴原团队
Q:现在一共收集多少种珍奇植物了?都怎么分类?
A:从 0 到 1,积累到现在,已经有超过 1000 个品类了。
我们一般把这些植物分为块根类、棕榈类、仙人球类等。
别看很多植物小小的一块,其实长这么大已经是花了四五年的时间了,这还是我们加速培育的时间,野生的话可能得十年、二十年。
我们也是全国唯一一家能批量化、规模化生产珍奇植物的公司。
图片来自:朴原,点开可看大图
Q:批量生产珍奇植物,有那么难吗?
A: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件很长期的事情
现在几乎所有花卉商家基本是有钱就赚,尤其在珍奇植物市场——他们把植物母本从国外或者朋友那弄过来,倒手一卖,赚一笔快钱就结束了,然后再卖下一个。
这也可以理解,大家都要赚钱,没什么人生下来就是富二代,如果我们两个创始人的植物储备变现的话,在经济上也会有很大的收益。不过他们选择把那些储备留作母本,一代一代繁育播种,培育出本土存活率更强的品种。
其实这是一个需要耐心以及非常反人性的事情。
图片来自朴原,点开可看大图
Q:哪里来的资金呢?他们是富二代?
A:他们以植物养植物。比如说自己进了种子,然后慢慢养大、卖掉、再进种子。
两位创始人自己原来也有工作,一个在百度,一个在央企,收入都不错,这些最开始都是基于个人爱好兼职做的。
我们负责天天和消费者讲这些事情,但他们喜欢天天跟植物待在一起,天天在大棚里。
他们兴奋的点,是我们今年夏天又播了多少个种子出来,然后去棚里看看那个东西今天又长成什么样了。
图片来自朴原
Q:你们本身就有科研背景,还是自学的?
A:两位创始人在课本上或者学术机构学是一个方面,这些都可以弥补,在我看来重点是他们对这个事的热情,能够持之以恒地花时间,这是不能弥补的
也是这种特质下的积累,让我们有了不可替代性。
Q:你们选择珍奇植物的标准是什么?怎么判断它会不会流行?
A:最核心的一个标准就是稀有度。什么是稀有的其实很容易判断——你在淘宝、闲鱼、亚马逊、eBay,甚至 Google 上都搜不到的植物。也可以理解为,比较难买到的植物。
图片来自朴原
只要把「稀有」这件事纳入我们的产品线,我相信销售是不操心的。
有一次在直播间,我们上了一款琉桑,当时市面上还没这个名字,我们就叫它新种琉桑,结果一下子就卖完了。
Q:为什么选择主推块根植物,因为它最火吗?
A:其实大家很难买到块根植物真正原版的种子,因为那些小苗也难以区分,近亲长得非常像,有些卖家会以次充好,欺骗不懂的玩家。
我们钻研试错了挺久,也投入了很多时间心血,经过多代更新,你可能现在市面上其他家买到的,已经是我们淘汰了两三代的品种,所以我们对它有信心。
象牙宫,图片来自朴原,点开可看大图
另外坦白来说,作为资深植物玩家,肯定是知道市场中大概什么东西火,什么有一批人在玩。现在块根火了我们可以做,假设有一天不火了,我们也有其他储备,哪个流行其实没有那么重要。
Q:你们卖得最热和最冷门的珍奇植物分别是什么?
A:从数量上来说,卖得最火的是「彩叶麒麟」。
图片来自朴原
最冷门的倒没太有这个概念,因为我们还没到所有产品都特别充足、只等大家任意选择的阶段。
比如说,我们经常会有新品种的小苗拿出来卖,这批卖完下一批要等一段时间,所以一年下来卖得少可能并不是因为它不火,而是买不到
Q:你们如何看潮流绿植一片叶子卖到几万块?
A:我觉得这个存在即合理,因为每个东西都会有它存在的一个价值。
我们要思考的是:它是否真的这么值钱?如果把它定义为收藏品,它是不是真的稀有?是不是在市场上难流通?
图片来自:SPECIMEN RESEARCH LABORATORY,点开可看大图
Q:那你们会不会选择把一片叶子卖到几万块?
A:我们只能说你要买咱也有,但我们不想让它越卖越贵,而是希望珍奇绿植也能成为日常消费品。
Q:你们认为潮流绿植价格飙升,是好事还是坏事?
A:价格高涨,主要因为第一,它的稀有度还是很高,第二,就是它的普及度也没那么高。当未来我们能够量产更多的珍奇植物小苗,入门款的珍奇植物价格肯定会更加亲民。
不过依靠挖采珍奇绿植、做野货赚快钱,肯定是难降下来的,因为它们的数量是有限的,只会越来越稀少。
安博棒槌,图片来自朴原,点开可看大图
Q:为了让珍奇绿植成为日常消费品,你们现在是怎么做的?
A:像现在潮流珍奇植物加上包装设计得上千了,小苗也得两三百,两三百大众几乎也是接受不了的。我们的绿植在今年淘宝造物节上展出,大部分人问的都是这个咋养啊、好不好养啊、多久浇一次水......
在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养的情况下,卖太贵不现实。
所以我们首先放眼在大众市场,主推一些比较好养的珍奇绿植,比如彩叶麒麟、西巴女王等品种,便宜的 30 来块,中档的 60-80 都有。
大家慢慢接触下来,会养了,发现不难养,就可以买更好的了。
沙漠苏木,图片来自朴原
Q:便宜的会更好养,贵的会更难养吗?
A:其实不是说哪个好养不好养,关于养绿植大家问的问题都差不多,主要还是因为对于买植物和养植物没有过一个科学的指导。
但植物也是个生命,和人一样,也要通风透气,每个植物在不同家庭都会不一样。我们只能说,养好植物关键的几点:第一通风,第二光照,第三浇水的频率,做好这三个基础点,然后就是注意冬夏季节气候变化和所处城市环境了。
而且,每天都要去观察植物的变化,包括叶子形状、土壤湿度等,慢慢学会养了,其实真的很简单。
图片来自朴原
Q:潮流大咖们带火了珍奇绿植,但也造成疯狂的攀比炒价,你们怎么看植物圈中的阶级焦虑?
A:像藤原浩这些人把珍奇绿植定义为「潮流」,自带的流量也能让年轻人都来关注,然后带动市场往前走,这是一件好事。因为又火又稀缺,难免有人炒价。
不过造成阶级考虑,我只能说无论在哪个圈子都会有阶级焦虑,打个游戏、买个球鞋都有。我们能生产市场上大多数火热品种,所以我们眼里倒没什么圈子,每个消费者都是平等的。
Q:超级植物等网红品牌很重视包装设计、理念创意,你们认为这些是附加品吗?
图片来自:超级植物
A:我觉得其实就是品牌视角不一样,比如超级植物在我们看来更像一家植物礼品公司,我们原本的基因就不是这个,它们在设计语言上的优点,我们会学习,但我们还是更关注植物本身。
在我们看来,设计创意这些背后的核心,还是为了给用户一个更好的体验。我们不敢说自己做得多潮流多好看,但无论是外包装、LOGO、盆的形状、颜色搭配上的审美舒适,这是最基本的,去给一个让消费者满意的产品。
在我看来,朴原要做的更像消费电子,就是把最好的产品给到用户,如果我们火了,一定是因为植物本身,因为我们把植物做成了一个特别牛的产品。
中国植物行业整个来看是极其分散的一个行业,还在入门和起步阶段,没有人规模化地来做这个事情,我们希望先做好这个事情。
猴尾柱,图片来自朴原,点开可看大图
Q:你们希望珍奇绿植在当代年轻人生活中,应该是怎样的位置?
A:小时候,大家可能认为绿植就是放来摆看,或者吸甲醛的,老一辈的珍奇植物也有君子兰,现在它们有了潮流和社交的定义,我觉得都可以,只要你喜欢就行。
有些人因为流行趋势,有些人因为精神治愈,有些人可能确实只把它当装饰品......你可能比较难想象,我们的客户里,一个年轻的超模跟一个阿婆喜欢的东西是一样的。
我们不会苛求用户一定是哪个方向,这也不现实,我们希望它能通过这个东西产生愉悦感,让你心情更好点,它就是有意义的。
图片来自朴原
Q:种子常被称作「生命的时间胶囊」,你们是否也在打造植物界的诺亚方舟?
A:我们一直在收集所有之前没量产的珍奇植物,争取留下全球的稀有物种。
背后的逻辑,有点像 100 年前,英国当时经济富足了,生活水平也不错了,大家都开始疯狂养植物,英国的国家植物园以及各种社会化团体,就派人去全世界收集各种植物种子。
图片来自纪录片《中国威尔逊》
这群人被称为「植物猎人」,中国也被收集了一波,当时在中国收集的品种比英国本土的还多。英国皇家植物园林邱园目前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活体植物展区,全世界植物爱好者都去英国朝圣。
现在,我们开始收集种子,再加上中国电商这么发达,这个时机对于我们来说是很幸福的,我们就通过商业化去养这个梦想。
包括现在我们也在跟海外逐渐建立沟通,把我们的产品会通过出口的方式反向输出给海外,真正把这个事情做好。
Q:所以你们是当代「植物猎人」?这是一种褒义还是贬义?
A:无论给我们起什么样的名字,这件事本身其实是保护环境的事。现在野生植物偷盗黑市现象频发,尤其非洲野生植物被疯狂肢解,如果野生植物一直在被人砍伐盗挖,迟早会一无所有。
我们从自己选育、生产、商业化的方式出发,能更可持续地得去做好珍奇植物基因的延续。
实际上,这也是保护野生动植物效率最高以及最现实的一个路径。
只要第一代能够产种,后面这个品种我们就能够完全实现本土化种植,使其慢慢变为中国品种。
图片来自朴原
Q:但让原本自然野生环境的植物,变成城市家居必备品,是一件好事吗?
A:如果从它们生长环境来看,不一定不好。
分情况来说,野生也有环境的好坏,南非马达加斯加和也门索科特拉岛就都是荒漠,我们把它们在大棚或园艺里培养,环境肯定是更好的,虽然用户家里环境我们无法控制,但我们会告诉他们怎样养更好。
一个很现实又残酷的点是,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最后能延续下来基因比较多的一定是被人类喜欢的。
所以我们一定要把这个事儿让他走进千家万户家,这个种群才能更好的活下来。
Q:如果它们现在的样子,恰恰是当时的环境造成的,不会物种变异吗?
A:在好的环境下,它们应该是呈现的是本来的样子。
比如市面上很多象牙宫外表皮都是平滑的,就是已经被环境磨过了,就像刺猬的刺被剃了一样,你觉得对它好还是不好呢?
我不知道,至少我们觉得对于保留植物的物种一定是好的。
猴面包树
Q:从保护濒危植物上来说,你们的模式被更多品牌复制会不会更好?
A:很人都喜欢现成的,不会愿意从种子开始,花很多年来做这个事情。当然我们是完全开放的,欢迎多多进行合作。
Q:关于可持续的未来,你们最近还有什么新计划吗?
A:第一,商业化依然是最实际的方法。
第二,我们最近也和北京植物园、华南植物园、广西农科院,以及年轻人喜欢的品牌都有合作计划,这也是扩展传播的一种方式。
Q:未来做大之后,你们理想中会成为最大的植物商场、植物博物馆,还是植物研究所?
A:在我们看来,植物博物馆是外在,植物研究所是内在,植物商场的话就是更大的 To C 市场了。
现在其实公司还小,我不确定未来会是什么形态,无论最后是开植物博物馆,还是开一个植物园也好,我们的心态都很 open!
附:养珍奇植物的 TIPS
最后,是你们一定想知道的养珍奇植物小 TIPS。
接下来,就把话筒继续交给朴原植物苑分享吧!
1.能否推荐一些适合新手的珍奇植物呢?
彩叶麒麟、瓶干麒麟、西巴女王、椰子琉桑、霍武德琉桑、园艺芦荟、白脉榕等,性价比都很高,也很好养。
2.了解入门植物知识有好的书目/影视吗?
学习的话,其实 Google、Facebook 搜索和维基百科,以及 B 站一些植物课程都有很多,但学习门槛会比较高,坦白来说,入门最基础的方式就是问客服——具体疑问具体解决
另外,纪录片《中国威尔逊》和《绿色星球》值得一看。
3.有什么养「植」神器可以分享给大家吗?
这个我们也在研发,目前要弄好家居的光照、通风、浇水等就没看到什么好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比如现在的 LED 灯就很不美观,晚上小区楼里看到你整个屋子一片粉红色,还不知道里面在干啥。
日常其实最需要注意的,就是「通风、光照、浇水」三个基础点。
4.植物眼看要栽手上了,还有什么力挽狂澜的办法吗?
还是问客服,专业的生产人员会回答专业的问题。因为就跟人和宠物看病一样,不同的植物、环境、养护方式,都会有不同的办法。
多问、多问、多问。
5.家里绿植实在是太多啦,怎么摆放才不会乱啊啊啊!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最直接的建议就是买一个符合他们绿植调性的架子或箱子,也比较实在。
当然我们也有客户是买到卧室客厅阳台都放不下,最后在家旁边买了一个仓库,仓库放不下,最后又再买一套房子......
所以,你也再买一套房哈哈哈。
建筑师-青山周平建筑师-俞挺|Feng Cheng Wang 创始人-王逢陈场域特定艺术空间- TTTB黑胶店老板-Trace人人影视字幕组机能品牌主理人-Gary《奇葩说》-冉高鸣情趣体验师-李熙墨竹编设计师-章俊杰《不思异》团队动态设计师-孙世晟微缩设计师-潘宝欣犯罪心理学博士-张蔚字体设计师-叶天宇纸雕设计师-温秋雯视频导演兼剪辑师-刘志洁大众音乐组织-加减音乐产品设计师-何越门店设计师-斗西空间设计师-加号民宿创始人-肥西汽车设计师-张成情趣产品测评师-吴小飘动漫影视美食博主-明日の便当租房改造博主-五金少女女团前成员-冯嘉希中国美院博士田博
好产品就是一颗糖
💡 来自咱家的「硬糖机械键盘」,致敬博朗 SK4 收音唱片机设计,通过科技与艺术的结合,让你的桌面品质迅速提升;
⌨️ 多设备兼容,MacBook、Windows 电脑、iPad 以及 iPhone 等设备都能轻松适配;
🔋 4000mAh 大电池,续航持久,轴体任选,还原打字机的段落敲击体验。
👇🏻 点击图片,限时领取 APPSO 读者专属优惠券购买。

关于 APPSO 创作者联名计划
APPSO 创作者联名计划是我们正在探索的栏目,我们寻找各个领域最善于思考的创作品牌/创作者和最值得传播的内容,希望这些内容到达 APPSO 百万受众。
创作品牌介绍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