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去看了一支特别的乐队
台上的成员并不固定,大家随意组合,轮换上台表演。
这支「乐队」,有 200 多人,叫加减音乐
加减音乐是一个大众音乐组织,并非专业,但足够用心。
拿吉他的人,可能是一位医生,可能是一位 IT 工作者,这里不讲求身份和职业,只有音乐爱好者
那个忘情打鼓的人,也可能刚刚从拥挤的下班高峰期地铁中走出。
有点像脱口秀表演中的「开放麦」,只要你鼓起勇气,就可以上台表演。
你弹贝斯,我弹吉他,一起玩音乐。然后又各自散开,不留负担。
这种可加可减的方式打破了传统乐队固定乐队成员的模式,使得它在任何地方都能迅速聚集一群爱音乐的人。
它的名字,也是由此而来。
Freya 是加减音乐的创始人之一。
她是一个买手店品牌的公关,也是一位厉害的歌手。
我们和她聊了聊,关于加减音乐,和现代人们的音乐生活
玩物志
Freya
Q加减音乐是怎么成立的?
Freya:之前我是玩乐队的,15 年,刚好有一个机会,一个乐队缺一个主唱,前主唱是因为好像是工作原因还是怎么样,他就没有办法继续了。他们在找人,我也很喜欢唱歌这个事情,我就加入了。
随后 18 年我们创建了加减音乐,之所以创立这个组织,是因为大家感受到:如果是固定几个人玩的模式,就会很被动。可能今天我没空,明天你没空。
我们就因为这种问题,一年半都没有碰面过,没有玩过一次。
你会看到因为这个,很少的乐队坚持下来。可能大学会有很多人玩乐队,但是真正到工作之后就没有人在玩,很多都是因为时间的问题。
加减就是想打破时间和人员的限制,让大家随时都可以有机会去一起玩音乐,门槛也降低了。
当初可能因为大家都技术要非常好,唱得很好听,要什么臭味相投才有可能组成一个(乐队),但加减音乐就不会。
它的出发点就很单纯。
Q加入加减音乐的话会有什么门槛吗?
Freya:没有门槛。
很多人会觉得门槛是一个个人包袱,但其实我们没有门槛,只要你想就可以来
为什么可以这么包容呢?是因为我们里面会有比如说乐器的老师或者是声乐的老师,就是很多人来的时候,可能唱得没有很好,我们可以给他提供一些指导。
有的人可能不会乐器,也不懂乐理,就是单纯喜欢唱歌,喜欢音乐,也可以。
我们之前做自己乐队的时候,是很摇滚的,但是我觉得这样显得我们的门槛太高了,因为摇滚对设备和很多东西都有要求。
我们欢迎喜欢各种音乐类型的人过来玩,之前开场嘉宾还会请一些有趣的人,比如说栋笃笑(之类的脱口秀),还有舞者。
Q加减音乐里的人都是什么样的人?
Freya:爱音乐的人吧。
加减音乐里的人职业都是很丰富的,各行各业都有。有潮牌店的老板,有做 IT 的,有做医生的。
有一个医生是很厉害的吉他手。
Q平时的运营模式是怎么样的?
Freya:主要负责的运营团队是我们当初创始的几个人,然后也会有新的人加入一起去把这个事情做好。
比如说我们每个月几乎都会有演出,线下执行的人如果是固定的话,其实也很累。
所以就会有一些志愿者一样的人出现,比如说可以去负责一个文案,或者做一个线下组织者,或者是一个幕后工作人员这样。
然后我们会安排时间,可能今天会有一个大的演出,前面一周、两周或者三周我都可以组织大家出来彩排。
彩排也是我们就近看看参与的人的中间位置在哪里,我们就在那里定一个排练室。
Q有一些印象深刻的演出吗?
Freya:因为有的新人进来会感到害怕,我们有一个演出就是戴着眼罩演出的,就是通过声音去感受这个人。
上台前大家把眼罩戴上,然后第二首歌再摘下来。
那个晚上演了差不多 4 个小时,很开心,然后也有舞蹈爱好者现场即兴一下。
Q平时会接一些比较商业性质的演出吗?
Freya:现在基本是每个月都有邀约,然后我们会去评定哪一些场合是适合我们的,很商业的就不去了。
那种比较好玩的,像什么万圣节派对、年轻人聚集的地方,或者是和一些有趣的合作方,比如说跟声乐的一些教育机构一起去玩,我们就会去。
Q做加减音乐有盈利吗?
Freya:暂时没有。
我们其实也没有想到这个事情会发展得如此庞大,当初有十几个人的时候已经很开心,但是现在已经是 200 多人。也想说有一个更成熟的运营,还有怎么样去让他整个团队凝聚起来。
盈利的话以后再说吧,虽然运营也需要成本。
Q平时会给加减音乐定目标吗?要做什么样的演出,演几次之类的。
Freya:暂时还不会,因为大家工作已经很艰难了(笑)。
其实我自己的工作强度也蛮大的,但是我觉得在一些空闲时间玩手机、睡懒觉,或者是发呆,出去应酬,还不如做一个喜欢的事情,更加有动力。
未来想做一下音乐剧,有乐队,有唱歌跳舞的那种,可能等再稳定一点点再做吧。
Q人多的场合气氛就会变得「社交」起来,现在很多音乐 app 也会加入社交功能,这么多人的加减音乐如何是处理音乐和社交的关系?
Freya:我觉得音乐也是一种语言吧,我们只是通过音乐和别人去产生一些联系。
首先我们的出发点都是因为喜欢音乐,然后我们一起聚集玩音乐,产生了更多的可能性。
我还是希望这个事情是纯粹的。
周围很多人都会去建群,比如说宠物群或者旅游群。很多群都很容易走偏,变成一个广告群或者社交群,很商务的感觉。
我就会一直去把控着,就会害怕这种音乐交流会变得不那么纯粹
我本身是做公关的,所以比较拎得清,真的有一点点苗头,我就会把他扼杀掉(笑)。
Q职业和爱好之间的关系,要怎么去平衡?
Freya:看人看待这个事情的一个态度吧,就像说如果把加减音乐一开始当做是一个盈利的工具的话,我可能就会觉得疲惫,就无暇顾及。
但是当我把它变成了一个我在网络中可以抽身出来的可以摆脱烦恼的一个天地的话,我就会很喜欢去靠近它,去经营它
Q自己工作忙起来的时候,会不会不想坚持下去了?
Freya:不会放弃

我之所以那么坚持,很奇妙。有一些加入我们,加入加减音乐的人,他跟我说的一句话会让我觉得深刻的,他们之前也会做过这样的组织,但是都没有办法坚持下去。
这可能也是一个动力,一直坚持下去。
Q平时会喜欢什么样的音乐类型?
Freya平时会去一些 livehouse 听现场,喜欢那种慢节奏的,比如说爵士、民谣等等。
Q作为歌手的话,觉得什么样的歌手算是难唱的?
Freya:比如说梁静茹,她就是很容易唱,像袁娅维这种音域广的这种,就会比较难唱。
Q音乐平时在你的生活中扮演着一个怎么样的角色?
Freya:我是那种出门一定要戴着耳机的,不然就会很焦虑。
但是当我上台的时候,我的朋友形容「觉得我在发光」,就是很有感染力的那种。
Q有看《乐队的夏天》吗?
Freya:有的,这个节目我觉得很好,我的男朋友也很喜欢。
我自己身体力行做加减音乐一年半,都不够这个节目对他的影响。他看完之后就跟我说,一定要学贝斯,贝斯很帅。
Q喜欢可口可乐还是百事可乐?
Freya:可口可乐,因为比较酸。
后记
采访之后,Freya 把我拉进了加减音乐的群里。
群里统一采用名字 + 乐器 + 地区命名,大家能更方便地找到彼此。
在社交软件们都倡导「圈子社交」的现在,有共同爱好的人们更容易发现彼此,也更多地在网络上交流。
但是大部分人也许没有感受到,这样能走下来一起弹唱一首歌,一起研究一件事情,能有多美好。
一支可加可减的 200 人乐队,把爱好随时随地串联在一起
打破网络的界限,放下手机,去找你的同好吧。
本文所有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你还想翻牌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