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有感染了新冠的朋友来寻求帮助。疫情三年了,还是有很多人对新冠病毒不很了解,对其抱有恐惧心理,感染后思想压力很大。今天咱们说说三个常见的问题。
(一)现如今新冠病毒对人体的危害到底多大?跟流感病毒的比较呢?
现在流行的新冠病毒几乎都是奥密克戎突变株,这个大家族里已经有几百位成员了。好在根据世卫组织10月27日的声明,目前各种亚系的致病性没有明显差异。
那奥密克戎现在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呢?首先,随着疫苗接种的普及、感染人群的增多、和更多的治疗手段,新冠感染对我们的破坏力越来越小了。比如疫情以来英国感染者死亡率(IFR)不断下降,其中>70岁老人现在的死亡率只是2020年秋天的五十分之一了。所以人类和新冠病毒的斗争,我们前进了一大步。
目前接种过疫苗的人,绝大多数人感染之后只是出现感冒症状,一两周就自己恢复了。
那目前新冠的致死率和流感比怎么样呢?
回答这个问题要强调两点。
一是其他国家/地区的病死率不能直接带入。由于各个国家地区免疫背景的不同,尤其此前是否已经有过大规模的感染(比如新加坡),会导致新冠的病死率数字相差很大,甚至会相差50倍。
对中国大陆来说,台湾和香港地区的数字可能对我们更有启发。这两个地区的特点是公共卫生措施一直抓得很严,在奥密克戎之前几乎没有多少被感染的,因此他们的感染数据几乎都是来自奥密克戎突变株,和大陆目前的情形很相似。
先看香港:今年(2021年12月31日 - 2022年11月23日)共有2,000,050人被感染,10,418人死亡,病死率约0.5%(千分之五):
再看台湾:疫情以来一共8,226,995人被感染,14,125人死亡,病死率不到0.2%(千分之二):
二是新冠的传染力比季节性流感强很多,因此还要考虑到感染人数比流感多很多。好在香港和台湾地区经过阵痛以后,都达到了疫情相对平缓、整体放开的局面。
至于流感的病死率,通常文献中引用的是0.1%(千分之一)。但要注意这个数字是通过各地流感监测点数据、经过模型分析推算出来的,和现在实时统计新冠死亡不一样,因此和新冠病死率比较时要知道算法不同。
(二)有些朋友担心新冠后遗症,那奥密克戎的后遗症数据如何呢?
首先,科学界用的是“长新冠”这个词,这意味着有的病人症状持续得比较长,但大多会慢慢恢复。如果三个月后还有症状,并且症状持续超过两个月,就属于长新冠。
长新冠症状大致分为三类:
1,疲劳、身上疼、情绪波动等;
2,认知问题(包括容易忘事、注意力不集中等);
3,持续呼吸系统问题(包括能走长距离和爬楼梯,但咳嗽或重体力活动后呼吸急促)。
另外,目前已知长新冠有三个特点:
一是一般来说病情越重,得长新冠的可能性越大。
二是有些病人可能身体里的某种特点导致了他们即使病情不重也出现了长期症状。
三是长期症状不是新冠独有的,流感、单核细胞增多症、非典等感染都可能导致长期症状,所以现在科学界把这类情况统称为“病毒感染后的长期症状”。
长新冠最准确的数据来自由世卫专家组的分析(至今对新冠后遗症最详实的全球数据分析),包括了来自22个国家的120万新冠患者的数据,其中非住院病人的长新冠的比例是5.7%。注意长期症状并不代表永久存在,非住院病人的症状平均持续4个月(等于诊断后一个月就好了)。要注意这个研究包括的是从疫情以来的所有病例,在奥密克戎致病更轻的现状下,可以推测长新冠病人的比例会更低。
(三)重点人群该如何做防护呢?
目前我国新冠疫苗全程接种率很高,达90.26%,但80岁以上老年人的全程接种率仅为65.7%,只有40%打了加强针。另外,还有相当大的一批有基础病的患者还没有打疫苗。这些都是新冠高危风险人群,都需要更好的保护。
目前能做的最好的准备就是接种疫苗。毕竟避孕药比早孕停更有效。有的地方可能不给打疫苗,但参考国家最新的接种指南和各国公共卫生部门的推荐,真正不能接种的人少而又少,主要是对某种疫苗或疫苗某种成分严重过敏的人(呼吸困难血压降低等)。如果是这样,那就换一种疫苗接种。
疫苗对老年人的效果在香港数据里看得很清楚:80岁以上老人,未接种疫苗的病死率高达近15%,但打了三针或四针疫苗后,病死率则分别降至近2%和1%。
另外,如果当地疫情严重,可以充分利用快速抗原检测。比如带孩子去看爷爷奶奶或生病的亲人之前,每人先做个抗原检测,减少无意中传播病毒的可能性,注意最好买名声较好的大公司产品。有条件的话,室内活动时最好加强通风。
还有,正确科普很重要。对于新冠病毒,我们要尽可能地从科学机构和可信来源获取信息,才能谨慎对待但不慌张。同时,也不要歧视阳性过的朋友,他们通常在几个月内不会再被感染,反而是相对最安全的人。
当然,做好公共卫生措施,比如保持社交距离、尽量不参加室内人多活动、带高质量的口罩等等,都是有帮助的。
总之,新冠这个人类100年来第一次遇到的新病毒,可能谁都无法逃脱。让我们掌握科学知识,接种好疫苗,保持好的心态,争取顺利度过过这个冬天。
更多:

如果觉得文章还算靠谱,欢迎订阅转发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