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一个妈妈在群里开始怀疑人生,说自己从娃3岁开始陪跑,五六年下来,竟然发现鸡来鸡去,普娃还是那个普娃,而且心态也越来越钝,早知如此,还不如干脆躺平,把快乐童年还给娃,自己也少买一些防脱发的洗发水。
我也曾看过有人说,鸡娃其实是家长对自己人生不满意的反抗行为,不能改变自己,所以企图改变孩子。
这事,说得太绝对了。
有人喊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看看今年北京中考的录取分数线,满分660,几个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高达650分,多错一道题,可能就与心仪高中完美错过了。
看了这一分一操场的排名成绩,很多小学甚至幼儿园的家长们,又诈尸般的卷起来了。
双减中的家长没有变轻松,反而更累了。
当然,也有人喊着,孩子需要快乐教育,超前学的优势超不过4年级,而且过重的学习负担还会伤害孩子的学习热情,导致孩子厌学、弃学。
仔细看看,好像是真!身边确实有小学提前学奥数的娃,奖牌没拿几个,却成为了高中数学渣,辅助线怎么也加不对;也见过学前认字、读书的娃,后来成了一个作文渣,500的作文数着格子填;也见过小学英语拿下KET/PET,初中以后却开始课文卡壳、单词不会,妥妥成了一个英语普娃。
于是,有人得出结论,小学时不必着急,孩子努力学的那点东西,都只是暂时领先,初中以后,大家又站在了一个相同起跑线,甚至,超前学的那些娃还可能会落在后面,因为,这些知识的老本吃完了。
其实,这个很好解释。心理学上,有一种说法叫做“孕妇效应”,简单点说是,当一个人怀孕的时候,会惊奇的发现身边有很多孕妇;当你开了奔驰,你发现身边很多人都开奔驰。实际上不是孕妇多了,而是你注意到了这些孕妇,遇到的多了几个,心里就开始觉得孕妇多起来。
这也就是说不是所有超前学的娃都变普娃了,而是你关注到了那些变普通的娃,并且觉得这样的娃是普遍现象,你心里就得出结论,鸡娃的效果不明显,时间一长,都变普娃。
其实无论哪种娃,未来就是两种结果,普娃或者牛娃,那咱们再来看,为啥那些高年级之后,牛娃不牛了呢?
为啥被鸡的牛娃,会变普娃?
咱们不说来报恩的天然牛,那种十万孩子里出一个的天选之子,智商160+或者爱学习又超自律,带着拯救家庭的使命而来的娃,他是马拉松里的领跑,不会归到普娃堆里。
咱们就说人工牛,幼儿园开始,小学时收获人生的小巅峰,然后随着学得多、学得深之后,逐步成为中流普娃。
第一种:不专心、不精深。
过来人都会说,随着孩子年级的升高,无论是兴趣班还是课外班,都是应该做减法的,为的就是让孩子有限的时间,能够把该做的事情做得更好。
每个娃每天学习的时间都是一样的,娃的精力也有限的,能做的事情和能学的习就是那么多,瞅准了方向,坚持学深、学精,才能有机会持续牛!
兴趣广泛,导致的不专心,会让小牛娃变普娃。小学时,很多娃都是琴棋书画广泛学,进了初中,很少再有坚持3个以上兴趣班的初中生,道理其实简单,就拿学跳舞来说吧,要想一级一级往上考,或者跳出来点名堂,又得学又得练吧,怎么一周也得花个6-8小时的,简单一算,3个班,一周得20-30个小时,如果再参加个比赛集训什么的,那每周剩下的一点时间,孩子完成学校作业都比较紧张了,就更别说复习巩固了。
一周就这么多时间,每周英语、机器人、画画、钢琴和奥数一起搞的娃,和每周专心搞奥数的娃相比,就会被很快赶上或者超过。
还有一种过早放弃的不专心。比如娃低年级开始学奥数,可能因为娃学得早,家长也能盯得住,能冲进五大杯赛拿个二等奖,而到了四五年级,题目开始变难了,孩子遇到了学习瓶颈,于是闹着不想学了,家长开始带孩子学习编程。
娃暂停了或者放松了奥数学习,而在娃之后学奥数的孩子,几年坚持后,也开始陆续拿奖杯奖牌了,这时候看,学了五年的娃好像和学了三年的娃差不多,是不是觉得咱娃开始不牛了。
第二种,注重学知识,忽视养习惯。
学前认识的那些拼音和汉字,1000-2000字的差距,会在三四年级的学习中慢慢消失;会做100以内的加减法,幼儿园里是学霸,一年级期末,每个人都会。
幼儿园学会背的古诗和古文,小学毕业时,大家也都会扯平了,因为,小学毕业出校门标配是100+首古诗。
所以,如果娃提前学的是散在的知识、信息,背一背、练一练,被追上来很简单。
如果娃的优势是因为爱好或者是好习惯带来的,那就不一样了。
比如,孩子认字早是因为亲子阅读而学到的,那孩子在接下来的阅读习惯的推动下,会学习到更多的字词,甚至扩展到一些美丽的句子和修辞方法,那么因为阅读习惯,娃的语文学习妥妥的。
如果娃背古诗来源于每天朗读打卡、晨读积累下来的,那么一年级娃可能只背会了50首,到了五六年级,可能唐诗宋词加上小古文超过了500首,横扫学校里的诗词比赛,是绝无问题了。而娃因为晨读的好习惯,诗词背诵的距离将被越拉越大,绝不可能在短期被追平。
所以,重点是养成好习惯,顺便在起跑线上跑那么两步,养成好习惯就像找到了正确的方法,这时候,早点晚点就没太大关系,奔跑的姿势正确,领先是迟早的。
所以,正确鸡娃动作,应该看重习惯、兴趣、性格上的培养,并且坚持正确的选择,然后正确地坚持选择。
好习惯。对于上学的孩子来讲,重点就是听课、记笔记、预复习等学习习惯以及管理自己的时间、事物的习惯。之前说了很多学霸习惯系列,大家可以看:
看兴趣。培养娃要顺势而为,用兴趣做引导,谁也挡不住兴趣带来的创造力。朋友家的娃天生喜欢认字,每天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捧着《中国大辞典》,翻找自己不认识的字。为了收集更多不认识的字,他开始读各种文言文类的书,别人家娃到了高中,文言文的考题扣分严重,而这个娃这部分基本都是满分。
牛仔哥有一个同学,三年级爱上打冰球,每周都坚持上课和训练,每个寒暑假都会泡在冰场,训练体能或者做动作练习。这个娃虽然起步晚,架不住爱学、爱练,没两年就小有所成,多次拿到俱乐部联赛的前三名,还成为了俱乐部最有价值球员。
如果咱娃年龄不大,一定要仔细阅读《作为小升初妈妈,为什么我要劝你,给孩子选兴趣班要功利些!》,从升学和未来发展的角度,有技巧地帮孩子选个兴趣班。
每年高考后,总爱翻看学霸们的成长记录,我发现他们之所以成为学霸,并不在于他提前学了多少知识,而是早早地拥有了专注、高效、条理、勤奋等好的学霸习惯。
养娃似渡劫,先要渡自己,才能渡他人!
作为新时代父母,咱们得有觉悟,养娃鸡娃,要先从自己身上来,先渡了自己,才考虑把娃给渡了。
真的勇士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作为爹妈,咱得觉悟到咱娃可能就是一个大众普娃。知道他普通,然后理智地分析娃的优点、缺点,看娃擅长什么,又喜欢什么,定好方向,直线前进,这样努力鸡个几年,娃一定能还你一个惊喜。
另外,咱们还得有替娃坚持到底的觉悟。娃有时候喜欢与不喜欢,来很纯粹,而如果发现了娃的天赋或能力,坚持这件事,则需要爹妈有两颗坚强的心和两双坚定的手。
记得有一次看周杰伦的采访,他一直在感谢妈妈当年逼他学钢琴,并且在他想要放弃的时候,用尽各种方法逼他坚持。
情景剧《我爱我家》里,看着夏雪多才多艺,刘星抱怨妈妈,小时候不让自己学特长,尤其是在他想要放弃的时候,为什么她不逼自己坚持。
面对困难或者枯燥,孩子常常会想要放弃,老师某一句批评的话、上课太累、作业太难太多……都可能让他放弃,而这时候,家长一定要给他明确的态度,帮孩子做正确的决定。
写在最后:大家都在讨论是否要提前学完小学的知识,我想说,这个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有的孩子校内知识学得扎实,可以学奥数、机器人、编程、科学等等,给将来铺个更宽的路。
如果孩子校内知识没学扎实,别顾着加难度、加深度,就抓课本+练习册+错题本,把课内学习打透,先跑起来,之后再考虑快点跑。
教育孩子是个有技术含量的活,咱们不能看到别人的成果,就说好就去学,也不要看到有些例子不那么成功,就一副嫌弃不已的样子,咱要分辨着看、思考着学
我是说方法、讲干货的西城牛~妈,育儿干货的新号上路,感谢大家每一次的阅读和点赞,如果觉得有用,右下角点“赞”和“在看”,也希望转发给更多人看,每周二、四、六更新,咱们下周见!
#往期干货
小学各年级,如何带娃学好语数英
数学学习有诀窍
英语如何学
政策系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