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名片,关注我们
本文看点
“讲出教育的方法,理念,让家长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从更多角度审视自己的教育。”
景芳老师11月7日的嘉宾顾远老师是来自教育行业的重磅嘉宾,不同于单独一个机构或者一个学校的校长,顾远老师是整个行业各种各样教育创新者的串联人,是教育者的教育者。其创办的Aha社会创新学院,是所有做教育创新的人都知道的、非常有情怀的组织,把创新教育领域里的创新者串联了起来,组成的社区正如其名“群岛大学教育社区”,使得一个一个的“小岛”组成了“群岛”,大家互相支持,探索面向未来的教育。今天直播的主题,也正是由顾远老师来讲讲面向未来的教育。
在教育3.0时代,教育者与孩子的关系是怎样的?让孩子重新爱上学习最关键的点是什么?作为教育者最大的挑战又是什么?都想做PBL,怎样鉴别什么是好的PBL课程?顾远老师与景芳老师一层层抽丝剥茧,为大家找到那个核。
本次对谈篇幅较长,因此分为上下篇,此为上篇,今日二条为下篇。不要错过!
 周二
视野 🌏
全文共6026字,阅读时间16分钟
🌿🎨🌏
改变词汇,改变思想
景芳:
请顾远老师讲讲自己的经历,您当时是怎么走入教育这个领域的?
顾远:
这些年我一直在做和教育相关的事情。我们全家都是教师,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学生时期我对自己说,千万别做老师,没想到毕业后的第一个工作还是当了老师。拉长尺度看,我觉得自己喜爱和擅长的,还是在助力人、组织的成长上。
我喜欢用“成长”,而不喜欢用“教育”这个词;我喜欢用“教育者”,而不喜欢用“教师”这个词。教师是职业,而教育者是角色、功能,概念大于教师;成长也大于学习这个概念。用词表达了一些我们的价值观、底层逻辑。
景芳:
《教育3.0》非常有深远的意义和前瞻性,不仅是对于教育者有用的书,对父母也是有用的书。教育3.0中提到“人的成长”,和我们以往理解的教育有什么差别?为什么说现在进入了教育革新的时代?
顾远:
词语是我们思维的外化和体现,反过来也会影响、塑造我们的思考。我们对很多词语的使用是不假思索的。
比如,提到学校、教育,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可能很多人想到的是写作业。我们提到作业又是什么?恐怕很多人的情绪反映都是沮丧、烦躁、累、郁闷。如果再问作业前面加个动词会是什么?比如布置作业、赶作业,甚至还有抄作业……这些动词名词已经形成固定搭配,这些词就是我们做这件事情最常发生的事情、最常出现的意象,它其实已经塑造我们的思维了。
但是谁说作业只能是这样呢?当说“布置”作业的时候,就意味着有一个权力关系,只能是自上而下的老师布置给你,你喜不喜欢都没关系。交作业,就意味着不管做没做完、懂没懂,到时间了就得交上去。所以没人喜欢做这件事情。
但为什么作业只能这样呢?我曾经在访校时与一位语文老师交流,他说给学生布置的语文作业是抄、记,因为学习语文必须要这样,基本功要打牢。但其实作业不一定这样布置,作业只是个手段,我们问自己目的是什么?是让孩子记住。
于是我给了一个建议,把每个班的孩子都分成两组,让孩子们用竹叶(当地盛产)拼出来一个生字,但要空出几笔,让对方组把笔画组齐,然后测一下看哪组分数高。一星期后我又去,这个老师反馈,说发现孩子们学起来拦都拦不住,全都能记得住。
我说是啊,只要打破对词的想象,就会发现,学习场景就突破了,词塑造了我们。在我创办的群岛大学里,我们是不使用“作业”这个词的,我们使用“垫砖”,意思就是你想去某个地方,你就可以踩这块“垫砖”,就是为了打破作业带给我们的意象,以及意象带给教育的反噬。
景芳:
“垫砖”是对我们平时说的脚手架概念的最好的注解,作业是为了让你登得更高,是垫在脚下的,而不是挂在脑袋上的,不是困住你的,是让你感觉越走越轻盈的,而不是越来越重的。
人是天生爱学习的,
孩子是怎么变得不爱学习的?
景芳:
我印象很深的一句话是,“教育的第一性原理是,人都是天生爱学习的”。小孩子如果不当把这件事情当成一个负担,我们没有给他一个很大压力,那么小孩子就是喜欢的。喜欢的来源,一是觉得“我自己又变得更厉害了”,二是“我又认识了这个世界上的又一个东西了。”但是我们往往发现,孩子们觉得学习是压抑、恐惧、无聊的。到底为什么变成这样的?又如何应对呢?
顾远:
为什么我们都知道孩子本身爱学习,后来又不爱学习了呢?我的第一个回答都是,请家长自我反省一下。问题不是“我家孩子为什么不爱学习”,而是“我怎么就让孩子变得不愿意学习了?”反思对象是自己。所以问题其实是,“我该如何助力、支持孩子学习?我该如何助力孩子释放天性?”
有没有什么特别简单的方法?简单的方法未必容易,simple和easy是两个概念。其中有一个建议是我必然会给的,就是“鼓励提问”。很简单,但是不容易。
我经常问家长一个问题:孩子最近一次问问题是什么时候?他问的是什么问题?他的反应是什么?一般就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一问就答,家长一听孩子问问题了,可算是得到一个显示学问的机会了,赶紧给一个答案。第二种是不耐烦,家长觉得孩子问起来没完没了,说你别问了,长大就知道了。
这两种反应都在抑制孩子问问题和探索。着重解释下第一种情况:问答,未必要一问一答。如果一问就答,孩子记住就行了,不需要思考和探索,当下这个学习的时刻就结束了。还有一种可能是,孩子问的问题可能不是你想象的那样。我遇到一个特别典型的例子,女儿问妈妈,“冬天到了,天冷了,树为什么会落叶子啊?”妈妈第一反应就是从生物角度去给孩子解释。最后孩子说,“妈妈,天冷了,叶子掉了,树会冷吗?”家长有太多的假设了,认为自己知道得太多了,所以不愿意倾听。
景芳:
如果孩子问一个问题,我们回答的标准可以是“尽可能多和孩子对话几轮”,把问问题看作一个多交谈一会儿的契机。和孩子一来一回的对话,是最容易启发孩子智力发展的。一个启发,一个思考,可能比一个量化的技巧是更重要的。
新式教育与应试教育可以兼得
景芳:
在教育3.0时代,我们亟需把孩子从枯燥的、被动灌输的学习革新出来,革新到新时代的学习,在分布式的、生活场景中的学习,进行主动学习。我们很多家长很困惑,孩子平时仍然面临很多学校的学习负担。这种情况下,家长能做点什么让教育方式能发生改变呢?
顾远:
家长们一方面觉得新式教育很好,另一方面又觉得应试教育压力很大,家长就很困惑,不知道该怎么做了。这里有很简单的一句话,可以让家长放下焦虑。
先来分析一下,家长焦虑的背后,默认的前提是“两者不可兼得”,是此消彼长、对冲的状态认为如果让孩子更快乐、自主、探索了,可能就会占用他应试、刷题、提分的时间;如果应试了,探索的时间又少了。
这里要告诉告诉大家的是,“不可兼得的前提可能是不成立的,新式教育、应试教育未必是对立的,很多时候它们不是此消彼长、不能兼容的过程。”简单一句话就是——素质教育做好了,应试教育不会差。
想明白了这话,焦虑就会卸下来了,我们就会更大胆地让孩子们按照一种好的、理应的、支持他天性的方式支持他成长,也不用担心考试成绩会下来。这是观念层面要去打破的。
景芳:
我也特别支持这个观点。很多家长说,我学习都没时间了,没空学通识教育。我很想说的是,真的把素质教育做好了,应试教育反而可以花更少的时间、做得更好。
顾远老师解析PBL:
学习是目的,谨防形式主义
景芳:
我们也想跟顾远老师请教下更好的教育方法。顾远老师引进的一部纪录片叫做《Most Likely to Succeed(极有可能成功)》,是关于PBL(Project-Basement Learning)项目制学习的。这部纪录片影响到了我和团队,影响到中国很多的创新教育者。当时您为什么对这种方法很倾心,这种方法是为什么让孩子更喜欢学习、思考的呢?
顾远:
这个纪录片有很多教育细节,真实地展现了学校里非常细致的项目是怎么做的,以及孩子们发生的变化,很好的体现了我一直想推动的好的教育的样貌。
我们对好的教育有一个心目中的想象、范式,PBL是一个载体,把我们心目中的教育实现了、落地了,做到位了。
一个好的PBL教学,有几个关键要素:
一是驱动性的问题,这个是学习者自身想要去探究的问题,而不是外在给予的。
二是探索的路径本身,是开放的,孩子们自由尝试各种方法路径去尝试、碰撞,不合适了再回来,总结原因,再看看另一条路。这是真正的成长路径。
教师在PBL中起到的作用,是作为一个支持的角色,支持学习者去发现,而不是把路径都摆在那,让学习者按部就班地做。很多家长都上过初高中实验课,只需要按照步骤做完而已,那不是探索,不需要思考。
最终,PBL学习的效果是,既有结果性的评估,也有过程性的评估,不仅有学科知识的增长,还有获得资源、合作、独立思考这些能力的培养。
还有两点补充信息:
第一,PBL的根源我理解是一种教育的教学方式的框架,或者是好的教育理念落地的载体、形态,但是千万不要把它作为一个教条。PBL三个字里哪个最重要?我们发现最重要的是learning这个词。但如果是教条性的、形式主义的,就变成了project,为了把它变成一个美轮美奂的项目,让它好看,就有意无意地偏离了学习的轨道。所以要识别,怎样的课程是真正的PBL。
第二,好的教育理念,它的载体、落地,可以有不同的尝试,PBL是之一,但不是唯一。
景芳:
顾远老师提到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驱动性问题,这是PBL很重要的核心,童行PBL课程每次都花很大的力气去找那个驱动性的问题,这个问题要适合孩子的年龄、又让孩子愿意去探究,找对了问题就成功了一半。我们比较不赞成两种,一种是弱化为一个手工课,另一种是把PBL把最后的作品等同于作业了。
为什么顾远老师说,PBL如果做好了就是通向自由的教育呢?那是因为,我们要回到学习、教育的本质。什么是学习呢?孩子脑子里原本没有这条通路,后来他新建了这条通路,这条通路固化下来了,他就可以走这条新路了。
学习相当于是在大脑里修新路的过程。如果让孩子自己去探索、修这条路,他将来就有了思考的技术,所以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非常重要。这就是教育、学习最核心的部分。
比如童行学院的火星探测营,让孩子探索怎样让火星探测器落下来的时候不要摔碎,孩子们就去想办法做实验,每个小组都有激烈的讨论、各种尝试,还有一个小组最后失败了。但是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还是学会了很多东西,尤其是如何控制失败给我带来的挫败情绪。
如果真正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发现,那就没有成功、失败一说,成功了也能学习,失败了也能学习。所以非常推荐《教育3.0》这本书,里面有关于PBL的详细解答,也推荐体验童行的PBL课程。
教育者最大的挑战:耐心、信心
景芳:
很多人愿意去推广PBL的教育理念,您觉得目前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顾远:
要分教学的场景。如果是体制内、主流公办学校,最大的困难是体制本身,学校上课有固定时间,按照学科划分教学,包括教研室、奖惩制度都有了,这和PBL是违和的。比如课程是45分钟,可能学习者的学习热情、思路高峰在下课前才刚刚到来,或者刚刚爬升,下课铃一响就停了。
对于体制外来说,相对容易一些,主要挑战就是教育者自身,而最大的挑战,是耐心和信心。很多教育者一开始也知道要让孩子主动去探索,但是他的耐心不够,看到孩子们探索探偏了,就忍不住要干预,看到孩子们讨论半天讨论不出驱动性问题的时候,老师忍不住地就跳出来,“别吵了,都听我的”,“少数服从多数”。这个时候要多一点对孩子和自己的耐心。此刻思考的问题,不是“我怎么可以达成既定目标”,而是“我怎么把它变成一个教学的机会”。
“偏”也可以成为一个教学的机会,这时候出现的是一个“张力”,而不是“教学事故”。一个好的教育者,可以把每一个“张力”,都变成“teachable moment(可以教学的时刻)”,这是考验教育者水平的地方。耐心与信心相辅相成,耐心需要信心支撑,耐心积累多了也会变得越来越有信心。
景芳:
特别关键的一点是,能不能容忍孩子偏离你给他设定的“航道”,并且把其中的问题、冲突、变化都变成可以教学的时刻。
不管是父母或老师,经常遇到孩子不跟着你的节奏走的情况,对我们要引导的东西不感兴趣,比如我想让孩子背古诗词,他不感兴趣。出现这种张力的时候,应该怎样跟孩子互动,才能把这个时刻变成“可以教学的时刻”呢?
顾远:
还是耐心和信心。
很多时候是时机的问题,人一辈子要学的和成长的东西太多了,古诗词好,可他当下不学古诗词,他学另外一样好东西,也是可以的。
举一个时机的例子。我当老师的时候,那年冬天南京飘下第一场雪,我赶紧把《first snow》这首英文小诗打印出来,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发给每一个同学。配合当时外面真实飘着的雪,清新泠冽的空气,同时手上又拿的是这样的文字,此情此景就这么打动到你,天然就会喜欢,学生们齐声朗读。这时候不需要引导,因为在时机点上了。
教育者真的要会观察,看到某个关键点就抓住,追随那个兴趣,然后那个点就到了。所以不要总想着我们要去引导他,而是追随他观察他。当然我们不是完全被动,我们主动要做的事情是,创造一个多元的、支持探索的环境。不管是在你家庭、学校还是社会,让孩子多动手,多提问,多说话。
景芳:
既不是父母完全控制孩子,也不是父母完全放弃教育,而是父母能跟随孩子当时的状态。早一点、晚一点其实有时候没有那么大关系。有时候父母的焦虑来自于时间焦虑,比如“我孩子4岁了,都不通过自然拼读,5岁还不能分级阅读,我的孩子完蛋了”,真不是这样的。
有时孩子当下真的很抗拒,那我们等上几个月再试试,或者换个有趣点的方式,他可能又觉得有意思了。甚至晚一点都没关系,可能到八九岁、十来岁,才跟人家六七岁差不多,也没关心,实际上只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心态在,早一点晚一点,但凡孩子起了兴趣去理解、探究,都能学得很好。所以顾远老师提的都是非常有教育智慧的,可以多体会一下。
请顾远老师介绍下《教育3.0》这本书,以及如何阅读它吧。
顾远:
一种方式是精读和泛读结合,也就是主题阅读和延展阅读相结合的方式,文章后面二维码扫一下就可以读到和这篇文章相关的文章。
还有一种方式,书中既讲到了教育的变化,也讲到了教学具体的要素,也讲到了教育创编者的变化,你可以跳着读,找关联读。
第三种读法就是找当下最能打动你的标题,从这个感兴趣的地方开始读,因为这个文章又联想到了另外一个主题,像一个网状结构探索式阅读,这个阅读过程本身也非常好的,呼应了我们的教育3.0的理念。
教育1.0肯定是让你从头读到尾,每个字都记下来。而3.0的方式,它更像是追随你自己的兴趣,然后逐渐探索的过程,把知识的图谱变成了一个网状结构,而不是线性结构。
互动话题
你平时是如何平衡孩子玩游戏和学习的时间呢?欢迎和我们留言分享你的经历和想法!
如何搜索文章
在公众号文章列表页面,点击右上角🔎处,输入关键词,可搜索过往文章。
拓展阅读
✏ 投稿 | 欢迎投递原创稿件,来稿请投邮箱:[email protected]
📖 转载 | 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方式
童行书院
系统性通识教育
长按关注 一起童行

点击“在看”,与好友共享!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