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并加星标 
 精彩消息不错过!

印度政治简报
2022年第20期 · 总第83期
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 · 南亚问题研究小组
编委会:孙上了、吴孟克、王思远、张潇予、施兰茶 
责任编辑:王晶
本期编辑:江怡
本期提要
【中印关系】印战略界称对美合作不针对中国,中印关系是最复杂的外部挑战,两国或在竞合中持续摇摆
【年度讲话】RSS领袖年度“十胜节讲话”,大谈建立“印度教国家”,否定少数群体及保守力量合法性
【通胀压力】9月印通胀率再次上涨至7.41%,创4月以来新高,多家机构下调印经济本财年增长预期
【饥饿指数】8年间印营养不良人口和儿童消瘦率持续上升,政府资源分配不均、女性营养供给弱为主因
外交动态
【印英关系】印英围绕市场准入、移民等核心领域分歧明显,两国自贸谈判陷入僵局,莫迪取消访英计划
综合媒体报道,根据印英《双边关系2030年路线图》规定,两国原计划于2022年排灯节(10月24日)签署《印英双边经贸协议》。但目前,因受多重因素影响,两国自贸谈判正陷入僵局,恐无法如期收官。英贸易大臣凯米·巴德诺克(Kemi Badenoch)证实,对印自由贸易协定(FTA)谈判不再以排灯节为最后期限。有媒体称,印英可能在2023年年中完成最终谈判并签署协议。造成谈判陷入僵局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英担忧谈判的文本质量。巴德诺克表示,英方更关注谈判质量而非进度。了解谈判文本的商界人士表示,当前的协议内容“不如不谈”。英科技、金融服务、制药和化工等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商会认为,单纯减免关税难以降低英企入印门槛。这种以商品贸易为基础的谈判,会使英服务业陷入“极端不利”的境地。二是英印在关键问题上仍存分歧。英官员暗讽印通过制造舆论等不当方式施压,逼迫后者取消商品关税。例如,作为全球最大的威士忌消费市场,印正利用其市场体量推动英放弃保护国内钢铁行业。同时,印向WTO申诉,扬言对英报复。三是英前高官不当言论“火上浇油”。英前内政大臣苏拉·布雷弗曼(Suella Braverman)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放宽印移民限制感到担忧,并指出印移民是英最大非法滞留群体,而印也没有遵守2021年达成的人员流动性协议条款。此番言论引起印各界广泛不满,莫迪已取消排灯节期间的访英行程。
——综合摘编自《印度快报》《卫报》、BBC
【中印关系】印战略界称对美合作不针对中国,中印关系是最复杂的外部挑战,两国或在竞合中持续摇摆
近期,美布鲁金斯学会外交政策项目高级研究员坦维·马丹(Tanvi Madan)和印前国家安全顾问希夫尚卡尔·梅农( Shivshankar Menon)等战略界人士,深度分析中印关系发展前景。二人均认为,2020年中印边界冲突是两国关系的转折点,深远影响双边关系发展。马丹称,冲突发生后,印认为中国对其地区及全球利益破坏高于西方国家。为应对“中国威胁”,印国内和外交政策已发生重大变化,双边关系难以复原。印对华态度已从竞争性接触转变为竞争性共存。尽管印在经济和科技领域依赖中国,但却在涉疆、涉藏、涉台等问题上动作频频。此外,中俄在金砖、中俄印等小多边机制中主导作用也限制印发挥空间。梅农认为,中印关系中的根本矛盾从未消失。尽管经验表明,中印关系走向可依靠两国元首高水平战略引领。但当前,国际格局变化及部分国家对华迅速崛起的担忧,深度重塑印管理对华关系的战略环境。马丹认为,当前西方国家“联印制华”更加谨慎。一方面西方和印度战略方向不同。西方担心,这种行动可能激怒中国,导致其在中印边境、印东北、克什米尔等地区加大对印施压。二是担心印对华经济和技术限制性法规强化印保护主义倾向,这客观上也会限制印与西方和印太伙伴的经济和技术合作。总体来看,印国内对华政策辩论空间已大幅收窄,但关于深化对美合作的程度和速度的讨论仍在继续,尤其关注印如何在“战略自主”愿景和结盟必要性间取得平衡。而梅农则表示,国际环境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的行为和敏感度。当前,中国更倾向于透过中美关系恶化的视角看待问题,这将限制中印合作前景。因为,印一直致力于增进对美关系,但这不是为了对抗中国,而是为了推动美助力印实现现代化转型。考虑到中印发展轨迹和国内政治需求,双方不太可能在两国边缘地带和更广阔的世界中彼此合作。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对华关系仍然是印面临的最复杂外部挑战,而其应对方式将检验印外交政策的有效性。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印关系可能在合作与竞争间持续摇摆。
——综合摘编自《周刊》《外交事务》
【双边外交】印高官连续访埃,欲全面升级双边合作,加强“阿巴”反恐及情报共享,推进印“大中东战略”
近期,印防长、外长连续访问埃及,旨在全面升级双边合作。9月18日至20日,印防长拉吉纳特·辛格(Rajnath Singh)访埃,同埃防长穆罕默德·扎基(Mohamed Ahmed Zaki Mohamed)签署军事安全合作谅解备忘录。值得注意的是,印对外情报部门研究分析局(RAW)将同埃综合情报局(EGIS)强化涉及阿富汗-巴基斯坦的反恐合作和情报共享。同时,双方还将推进国防工业、联合军演、人员培训等领域合作。此后,10月15日至16日,苏杰生首次以印外长身份访埃。在同埃外长舒凯里(Sameh Hassan Shoukry)会晤期间,苏杰生强调深化印埃在防务、IT、制药和化工等领域合作。事实上,2022年5月以来,印埃关系明显升温。印向埃提供小麦,而埃欲自印购买武器装备。新加坡国立大学南亚研究所(ISAS)所长拉贾·莫汉(C. Raja Mohan)称,埃是印落实其“大中东战略”的关键。埃凭借其人口、地理、文明和区位优势,或为崛起中的“印度-亚伯拉罕”联盟(“Indo-Abrahamic”alliance)提供实质性支持。在印埃安全合作取得进展、两国贸易水平逐年上升的背景下,印埃关系动向值得关注,并谨慎研判埃加入I2U2的可能性。
——综合摘编自印度国防部、印度外交部网站
内政动态
【年度讲话】RSS领袖年度“十胜节讲话”,大谈建立“印度教国家”,否定少数群体及保守力量合法性
10月5日,国民志愿服务团(RSS)“最高领袖”(Sarsanghchalak)莫汉·帕格瓦特发表年度十胜节讲话,这被认为是印度教右翼最重要的年度政策宣示。本年度讲话的关键词是“印度教国家”(Hindu Rashtra, हिंदू राष्ट्र)。讲话一开始,帕格瓦特表示,印度(Bharat)正迈向“民族复兴”的正确方向。目前,首先要破除的就是保守主义(Conservatism)。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应随着“时”和“势”变化,尽管永恒的价值也需要被保存。其次是要警惕那些试图威胁印统一和进步的力量,特别是挑动不同社群斗争的势力。在“民族复兴”进程中,社会觉醒不可缺少,而教育的作用首当其冲。政府新推出的教育政策值得赞扬,特别是大力提倡母语教育。像印这么大的国家,任何发展政策都应注重社会与经济的普惠性,应以就业为导向。RSS已参与多项创业与就业技能培训项目,包括“斯瓦德西觉醒阵线”(SJM)等旗下组织也密切参与其中。印人口政策应均衡考虑各方因素。2022年,印总和生育率已落至2.1,家庭规模过小将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不利于传承印家庭传统道德。人口方面的另一个问题是各社群人口的结构变化,包括各社群生育率不同、劝诱改宗和渗透。RSS建立在印古老的“永恒价值”之上,其使命就是把民族组织起来,让其足以抵御邪恶势力,并守护印度教徒的达磨(指“法”,也可译为宗教Hindu Dharma,हिंदू धर्म)、文化(Sanskriti,संस्कृति)、社会(Samaj,समाज),实现“印度教国家”的全面发展。现在,全印已开始认真对待“印度教国家”,RSS将会继续使用“印度教”(Hindu,हिंदू)一词,无论人们反对与否,特别是那些所谓的少数群体(so-called minorities)。组织起来的印度教社会也有自卫的权利和义务。历史上无数先烈为印分治而痛心疾首,并期望“大婆罗多”(Akhand Bharat,未分割的印度)再生。印的使命是解放亚洲国家,促进世界团结,并将印智慧带给全世界,让人类意识进化到更高领域。最后,帕格瓦特要求全体成员齐心协力、奉献自我。
——综合摘编国民志愿服务团官网、《组织者》
【讲话解读】建立“印度教国家”宣誓,标志印社会“印度教右翼化”达新高,观察其动态需看两组张力
本简报认为,本年度RSS“十胜节讲话”最大看点,在于其建立“印度教国家”的宣誓。长期以来,RSS都以“社会组织”自居,而本次直截了当提出建立“印度教国家”的愿景,宣誓推动“民族复兴”,并公开否定“少数群体”的合法性,还直指“复兴大婆罗多”的终极目标,这些都显示印社会的“印度教右翼化”达到新高。本简报认为,在观察印度教右翼政策动态时,需注意到两方面张力。一是党团(印人党与RSS)关系。一方面,RSS及整个印度教右翼对印人党政府人事和政策的影响力空前加大,这与瓦杰帕伊时代受到执政伙伴牵制的局面有天壤之别;另一方面,党团力量均衡也在持续向已具备庞大组织体系和掌握政府机器的印人党方向倾斜。RSS不得不持续做出努力,以保持甚至扩大其政治影响力。二是印度教右翼作为执政者所必须的包容性,和其根深蒂固的教派主义狭隘性之间的关系。RSS近期一边高谈“促进印穆和解”,一边又支持“爱情圣战”(Love Jihad)的教派主义煽动背书就是一个鲜明案例。
——本简报评论
【全国政治】南部邦反对印人党强推印地语,多地印人党政府欲拉拢巴斯曼达穆斯林社群,以压制反对党
近日,由内政部长沙阿牵头的印国会委员会向总统提议,要求在印地语邦将印地语作为中央高等教育机构的授课媒介,在其他语言邦使用各自本土语言。10月5日,沙阿又在中央邦高调宣布推出印地语版医学教材。相关消息一出,引发多个南方邦反对。特伦甘纳邦政府部长、首席部长之子拉奥(KT Rama Rao),在推特上反对沙阿向南方邦“强加印地语”。喀拉拉邦首席部长维贾扬(Pinarayi Vijayan)和泰米尔纳德邦首席部长史塔林(MK Stalin)则表示,在中央教育机构和考试中强推印地语不可接受,有违印建国准则和承诺。本简报注意到,印地语区拥有多所中央直属名校,南部邦学生也多有报考。近日,多地印人党政府启动大规模活动,试图拉拢巴斯曼达(Pasmanda,意为“落后者”)穆斯林社群,特别强调以实实在在的中央福利政策改善其境遇。尤其是最近,印人党推举穆斯林出身的卡达纳(Ghulam Ali Khatana)出任联邦院(上院)议员。多家印媒分析,此举是因多个反对党开始放弃直接拉拢穆斯林,而驱使穆斯林出于对印人党恐惧而主动靠拢的战术,并取得积极成果。印人党为扭转局面,因而试图拉拢穆斯林中的弱势群体。然而,包括印人党部分激进分子在内的印度教右翼势力仍在持续煽动反穆浪潮。例如,近日德里印人党人民院(下院)议员维尔玛(Parvesh Verma)承认煽动抵制穆斯林商铺,引发广泛争议。印度教右翼还炒作“爱情圣战”以此向喀拉拉邦渗透。
——综合摘编自《印刷报》《商业标准》《印度快报》
政策动态
【能源电力】印发电燃料配比严重滞后,莫迪政府或降低不达标电厂煤炭供应,以提高生物质与煤混烧量
根据印方规定,火力发电厂生物质燃料与煤的混烧比例应不低于5%,但这实际上却严重滞后。10月初,印环境部、农业部和电力部官员在部际会议上表示,发电商的顽固态度或促使政府采取措施,即对不符合要求的工厂削减煤炭供应。印电力部2021年10月曾颁布法令,要求所有火力发电厂2022年10月前确保5%的煤炭与生物质混烧。生物质颗粒的热值与煤相同,混烧可节能减排。此次会议也致力于讨论应对雨季节后印北部农村焚烧秸秆,并应对空气污染恶化。农民焚烧的秸秆可制成用于发电厂使用的生物质燃料,这有助于降低污染。同时,印中央污染控制委员会(CPCB)计划拨款5亿卢比资助旁遮普、哈里亚纳、拉贾斯坦和北方邦的生物质燃料生产商,增加生物质燃料颗粒的产量。
——综合摘编自《经济时报》《印度教徒报》
【通胀压力】9月印通胀率再次上涨至7.41%,创4月以来新高,多家机构下调印经济本财年增长预期
10月上旬,据印最新经济数据显示,印9月通胀率再次上涨至7.41%,达2022年4月以来新高。粮食通胀率为8.41%,创22个月以来新高。面对居高不下的通胀率,印央行10月初再次上调回购协议利率50个基准点至5.9%。央行同时下调2022-23财年经济增长预期至7%。同时期,世界银行也下调其对印经济增长预期至6.5%,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下调预期至6.8%。同时,印8月份工业生产量也下降0.8%。其中,制造业和矿业同比都有所下降。印央行表示,由于目前宏观层面正受到国际利率上升和美元走强的双重压力,同时又有疫情和俄乌冲突影响,央行将控制通胀率控制在4%以内的目标需靠长期努力。
——综合摘编自《经济时报》《印度教徒报》
社会动态
【饥饿指数】8年间印营养不良人口和儿童消瘦率持续上升,政府资源分配不均、女性营养供给弱为主因
在2022年全球饥饿指数(GHI)中,印在全球121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107位,饥饿指数为29.1,属于“严重饥饿”范畴。2021年,印饥饿指数在116国中排第101位。在此次排名中,印在南亚仅略优于阿富汗。表现最佳的为斯里兰卡,排第64位;随后,依次是尼泊尔(81位)、孟加拉国(84位)、巴基斯坦(99位)。而印媒更为注意的是,中国已连续3年成为世界上饥饿指数最低的国家之一。根据第五次全国家庭健康调查(NFHS-5)结果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指标来看,印儿童消瘦率达19.3%,为全球最高,且35.5%的五岁以下儿童发育迟缓。自2014年以来,全印营养不良和儿童消瘦率逐年上升。其人口营养不良率从2014年的14.8%上升到2022年的16.3%;五岁以下儿童的消瘦率从2014年的15.1%上升到2022年的19.3%。粮食安全专家认为,“非正规部门就业人员失业率处于历史最高水平,通货膨胀率未下降,燃料、基本商品的价格持续上涨。这正影响人们的生活,特别是那些没有储蓄的日薪工作者,其基本营养和粮食安全受到冲击。同时,事实已证明,根据《国家粮食安全法》(NFSA)启动的粮食公共分配系统(PDS)和正在进行的‘总理穷人福祉计划’(Pradhan Mantri Garib Kalyan Yojana,PMGKY),不能及时把食物发给急需人群。最需要粮食的人并不都能获得‘配给卡’,政府显然忽视了其利益诉求。”食品和营养安全联盟首席Basanta Kumar Kar认为,“政府应制止食物浪费,充分解决女性营养供给不足的问题,由此降低婴儿先天营养不良率。印拥有丰富的营养密集型食品基础,政府应制定战略规划,通过研究和投资为人们提供健康所需的食物和营养。”
——摘编自《商业标准报》
【汽车消费】印汽车消费9月激增92%,创历史新高,豪车市场供不应求,或显示印经济后疫情时代的反弹
印汽车制造商协会最新数据显示,9月印乘用车(Passanger Vehicle)批发销量同比激增92%,创历史新高,其中三轮车批发量增长73%,商用车销量增长39%,两轮车批发量增长13%。其中,印豪车市场发展迅速,呈现出销量扩大、消费人群年龄下降两大趋势。据悉,印富豪总人数已排名全球第三,今年1至9月平均每小时可以售出4辆豪华轿车。此外,因疫情被压制的消费需求和今年经济反弹带来的可支配收入增加,初创公司负责人和年轻专业人士成为豪车主要消费群体。同样在今年1至9月,价格超过2.5亿卢比的豪车销量增幅达32%,并有望在下一年度再翻一番。梅赛德斯奔驰同期销量增幅达28%,总计销售豪华车约12万辆,已超2021年全年销量。奔驰公司称,因印市场对S级、E级长轴距等豪车需求旺盛,导致产品供不应求。同时,年轻化的产品组合、客户消费情绪的复苏、业务规模的扩大、持续的节庆活动等因素,推动了印汽车市场的持续繁荣。评论认为,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直观表现印经济复苏。
——摘编自《经济时报》
【电影产业】印度教右翼抵制、流媒体兴起、地方影业崛起冲击宝莱坞地位,但内容为王原则依然稳固
9月1日上映的宝莱坞电影《印度阿甘正传》,遭到印右翼宗教和民族主义势力的阻挠。后者在社交媒体上发起抵制行动,重创电影票房,使十余年创作成果付诸东流。随后,于近日上映的电影《梵天宝藏:湿婆篇》也遭遇同样困境。右翼媒体《印度教徒之声》发表题为《抵制宝莱坞:印度教徒要拒绝反印度教的宣传》。该文章称,《印度阿甘正传》由阿米尔·汗主演,他不仅是穆斯林,且曾在2015年针对印度教发表不当言论。《印度教邮报》称,抵制这些电影,是印度教徒粉碎穆斯林“三汗”(沙鲁克汗、阿米哈尔汗、萨勒曼汗)操纵宝莱坞的实际行动。自2014年莫迪政府执政后,印右翼势力鼓噪称,“自宝莱坞成立,由其制作的印地语电影存在严重问题,穆斯林‘三汗’影帝操控电影业20余年,其电影内容美化伊斯兰教和伊斯兰入“亲”者,并仇视印度教,贬低印度教徒及其信仰”。此前,宝莱坞多部电影也因政治历史问题遭遇激烈抵制。如Deepika主演的《帕德玛瓦迪王后》,其一度收到死亡威胁。但印专业影评人士认为,印电影仍是内容为王。尽管抵制声浪不断,《梵天宝藏:湿婆篇》的票房仍然大卖。而诸如《克什米尔档案》之类的印度教民族主义色彩浓厚的电影也并未创造票房奇迹。但不能否认的,随着流媒体平台蓬勃发展和泰卢固语电影等地方影业的崛起,宝莱坞电影的影响力正遭受严重冲击。近期上映的26部电影,有20部未收回成本,失败率较去年同期翻倍。此外,自2021年1月以来,43部印地语电影的平均收视率仅为5.9分,远低于18部印地语配音电影的7.3分。本简报认为,逐渐极化的政治环境对印公共文化的冲击正逐渐凸显,宝莱坞的发展将成为印政治右倾的缩影。
——综合摘编自《外交官》《印度斯坦时报》、DW新闻网
本期编辑:江怡
*前往公众号后台发送“编译”,即可查看往期编译合集

  往期推荐↓ 

政报·82期 | 印度压不住大国野望,迫不及待想“入常”?

经报·75期|搞制造业还是服务业?印度两派陷入激烈论战

军报·10期|为对付中国海军,印度研究了什么新武器?

▲重磅 | 印学者:全球地缘版图暗生剧变,俄行将失去印度!


重磅|张正阳:东西联动?印度也趁佩洛西竄台搞事情

  更多内容请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