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编剧张冀被授予“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于他而言,这是一次有别于以往的特殊奖励。自2017年起,他便连续参与公益项目,关爱留守儿童,为教育扶贫项目助力,为抗疫和灾区施援等,身体力行地关注这个世界中活生生的人,他走进生活,与观众感同身受,通过「现实主义」抵达观众,用作品讲述当下。他是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集大成者,在电影《中国合伙人》《亲爱的》《夺冠》以及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之《相遇》中担任编剧,电影《长沙夜生活》中担任导演兼编剧。凭借电影《夺冠》获得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在电影《一点就到家》《峰爆》中分别担任剧本监制和剧本顾问,创作作品获第15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原创剧作奖、 第4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第21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最佳编剧奖等。
他寄语年轻的创作者,希望他们表现出最佳的创作力,形成电影行业真正的中间层面。此次邀请张冀老师来到“大师之光”第六期青年编剧高级研习班,他将以平易、温和的方式,为青年创作者注入一剂有关「生活写作」的强心剂,希冀年轻的创作者能够在今后创作的路上愈走愈稳。
编剧课程
1.新主流电影类型化叙事方法
——从《峰爆》《秀美人生》拉片说起
2.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编剧技法及经验
1
足够热爱,
自学成才
张冀在多次线下分享中提到自己是从文学青年成长为一名电影编剧,非科班的他曾经走过很多弯路,在成为相对成熟的编剧之前,他花了近十年时间不断地打磨技艺,拉片、做笔记、研究各类电影的主题、主人公内心世界、性格特质等。
「对于电影的爱原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不会自动降临到你心里,它不是你认为投入了身心即可告停的关系,你必须不断地实践和辛苦劳作,不断理智、客观、谦恭地去学习它,才能真正学会爱它并感受它如何一点一滴地灌满你的双手。」
(张冀:我的电影观,《当代电影》)
编剧张冀一直保持对生活的足够好奇,在专研类型电影时,他发现「类型」是观照现实的窗口,能够为创作者提供看待人生的不同方式。既要创作出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故事,又要融合商业电影的技巧之道,一直在创作前线的张冀,逐渐摸索并建构出一种以经典电影的叙事模式为原型、以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为主旨、以兼容主义为电影美学理念的取向的中国新主流电影的创作实践方法。
2
人性值得书写,
向现实主义出发
作为文艺工作者,编剧张冀身体力行地实践着「德艺双馨」,这四个字背后所包含着的对精神力量不是沉浸在一己悲欢,而是到生活中去,到人民中去,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突破既有的定式和创作局限,并从技术和观念上避免自我重复。更为关键的,对这股精神力量的追求是认识自己的界限、理解人的局限性,细细地体悟出「人性不是道德判断,不符号书写,它非常复杂,非常幽微。」进而再通过作品和自身言行去影响他人。
「编的东西再像,也比从真实生活中得来的情感差一大截。比如创作电影《亲爱的》,我和导演来到深圳的一个城中村,抬头看到天空中密密麻麻的电话线、网线等纠缠在一起,我们一打眼就知道,那就是电影开场应有的画面,不需要任何语言解释!现在很多电影开场千篇一律,很少有用半空中一团乱麻的电线来开场的,这种破除套路的东西,恰恰是从生活中得来的。」
敬请期待。
参考资料
1.新主流电影定义转引自陆晓芳的《“震惊”与“沉浸”:中国新主流电影的复合审美经验》中贾磊磊的倡议
2.文汇报|张冀: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编剧帮|编剧张冀:创作的灵感来自“真实”,看好90后编剧(2113期)
4.编剧之门|干货||编剧张冀跟你谈谈创作的几个关键问题
主办单位
中国电影基金会
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
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
济南市莱芜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中国电影基金会吴天明青年电影专项基金
中共济南市莱芜区委宣传部
济南市莱芜区文化和旅游局
山东嬴城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山东城市出版传媒集团·济南出版社 
山东艺术学院电影学院
“大师之光”第六期青年编剧高级研习班
推送回顾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