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2576 篇文章
题图:Photo by Battlecreek Coffee on Unsplash.
作者:珊珊,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项目过渡期,我们临时搬进了一间小办公室,一张大桌子长两米七、宽一米二,六个人围坐,大家平时放办公用品都小心翼翼,尽量不多占用桌子的空间。
▲ 来自作者
一天早上,设计师 Y 放咖啡的时候,杯子倒了,咖啡洒了一身,白 T 恤和裤子上都是,还好是冰咖啡,不然准得被烫伤,但是衣服和裤子也不方便换了。大家帮忙的帮忙,安慰的安慰,我脱口一句:“哎,还是位置太小了,不然咖啡也不会洒了。”
“太健康了啊!”静感慨到。
cc 也附和道:“是啊!”
“啥?就这点小事,咋又和健康扯上关系了?”我有点懵,这是我经常被办公室伙伴们评论的一句话,但是这只是一杯咖啡洒了而已啊。
“你知道吗?如果洒咖啡的是我,我想的肯定是我太笨了,居然连咖啡都放不好,想什么呢?!”静说。
“如果是我,我的内心戏是,也许是我不配喝这杯咖啡。”cc 说。
“我刚才的反应是,我是不是要得老年痴呆了,连咖啡都放不稳了。”设计师 Y 说。
“如果是我,我的反应是,我下次一定放得远远的,坚决不能让这件事发生第二次。”肖导说。
“如果是我,我也会怪自己笨手笨脚。”冬姐说。
“你看看,因为你心理足够健康,就能够看到客观情况而不是一味地内归因,而且当你说出这个原因后,我们都认可这个原因,但是你不说,我们就看不到,任何一件小事都先责怪自己的这个模式会自动开启,很难觉察和改变。”静补充道……
客观分析这件事,事实也的确是这样:
一是同事几年,他每天喝至少 1 杯咖啡,之前从没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二是当放杯子的空间足够大,任何人都很难把一杯咖啡在放的时候就洒掉。
虽然有心理学的底子,但是当这种事情发生的时候,我还是大受震惊,他们生活充满了我无法体会的艰难。从生活到职业,可能分分钟都在影响他们。
有人可能大呼,一杯咖啡至于吗?
答案是:很至于。过度内部归因,会让一个人失去自信,对自我的能力和价值产生怀疑,增加自卑感和自我批判。一杯洒掉的咖啡,让他们一整天都不会好过。
静回忆到,从小到大经常会听到父母这样对她说:
“怎么这么不当心,手脚不能利落点儿啊?”
“你这么弄哪儿行啊,像我这样不就对了么?”
“别找借口,先从你自己身上找问题!”
“都是为了送你,我今天上班又迟到了!”......
这些日常生活中一件件小事,一句句批评指责的声音,经年累月内化成了她自己内心的声音,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她的大脑就会自动化地反应,认为是自己的问题。静曾经告诉我们,哪怕理智上知道外部环境有问题,别人有问题,只要自己有一丁点儿过失,她就认为全都是自己的错。不小心打翻咖啡,不会想到是桌子变窄了,而是马上批判自己笨手笨脚,就是自动化反应的结果。
▲ Photo by Michał Parzuchowski on Unsplash
如果说归因于“自己笨手笨脚”多少可以理解,但归因于“我不配喝这杯咖啡”就让人摸不着头脑。cc 也分享了她的成长经历。她小时候爸爸妈妈在省城做生意,自己跟着奶奶在老家生活,就是所谓的“留守儿童”。跟着奶奶生活,保障基本生存是没有问题,肯定能吃饱穿暖,但也就仅限于此了。小朋友之间流行什么新玩具、新衣服了,奶奶跟她说你不能要;跟堂姐发生矛盾了,奶奶跟她说你要让着她,不能计较;学习上遇到什么困难了,奶奶说谁也帮不上你,你只能靠自己。有段时间很流行一种布料,很多父母买来给孩子做衣服。大伯母用这个料子给堂姐做了一套款式非常漂亮的衣服,剩下的布料也给她做了一件,不过款式、做工就随意多了。即使这样,她都觉得受宠若惊,不敢接受。
就这样,爸爸妈妈常年不在身边,又不被奶奶充分看见、满足的她,慢慢学会了压抑自己内心的需要和愿望。表面上看,她懂事、大度、随和、独立,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她也想要流行的玩具,想要漂亮衣服;跟人发生矛盾的时候也需要被公平对待;遇到困难的时候,也需要大人的支持和帮助。只不过一次次被忽视、被拒绝的经验,终于汇聚成一句话:我不需要。我明明需要,怎么才能找一个合理的理由,让我相信我不需要呢?这个理由就是“我不值得”,不配拥有。这无疑是一个内部的、稳定的、普遍的归因。
只有当cc假装坚信“我不配拥有”的时候,她才会觉得自己似乎并没有被忽视、没有被不公平地对待,她才能避免让自己面对没有人爱我这个心理现实。因为,对于任何一个依赖于至亲才能生存下来的年幼孩子来说,没有人爱自己,会让他感受到巨大的、难以承受的悲伤。
归因是指,人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结果的原因,作出相应解释和推论。当我们经历失败或挫折时,会去寻找失败的原因,这就是归因。我们一般从三个维度考察一个人的归因方式:
内外性:事件的原因是自身原因还是外部环境原因;
稳定性:问题是可以改变的还是不可以改变的;
普遍性:是单个问题还是在生活其他方面都会出现这个问题。
举个例子来理解一下这个理论。一个学生有一次数学没有考好,如果她认为这次没考好完全是自己的原因,那这个归因就是内部归因;同时,她认为这次没考好还因为自己笨,女生学数学就是不行,那这个归因就是稳定的,不可改变的;那如果她再认为,我不仅数学不好,与数学有关的理科科目我都学不好,那这就是普遍性归因。
这种将坏结果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普遍的特质,被称为“3Ps”,即 personal、permanent、pervasive。这种归因方式会降低一个人的自尊感,让人更难以应对挫折,面对困难的时候更容易退缩、悲观,还可能会形成习得性无助感。现实中,很多学业困难的学生或者抑郁症患者,往往都有这种归因模式。
当然,过度外部归因也有不好的一面。还拿考试为例,如果一个学生认为自己没考好,完全是因为这次考试题出得偏,或者自己只是这次运气不好。那他就不会去总结经验教训,也不会去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努力程度,可能导致以后考试还是考不好。
那归因风格是天生的吗?当然不是,一个人的归因风格是在他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或者其他重要他人对待他的方式、给他的反馈中形成的。
▲ Photo by Jochen van Wylick on Unsplash
育者对孩子犯错的态度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有过失、犯错的时候,但是如果父母或其他养育者一味指责批评孩子,那他就容易形成内部归因。
“你怎么那么笨?”
“别人都会,就你不行”
“你要是怎样,就不会怎样”
“都是因为你……,才……”
相反,如果孩子有过失或者错误的时候,我们给孩子安抚和鼓励,告诉孩子问题出在哪了,跟孩子讨论问题怎么解决等等,这样的反馈多了,也会内化为孩子自己内心的声音,他会认为错误是自己进步的机会,有了过失不用使劲批判自己,而是会客观分析原因,并去寻找解决方案,还能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
育者对孩子成功的反馈
父母对孩子成功的反馈,同样会塑造孩子的归因模式。
孩子考试成绩好,有的家长会说:“孩子你真聪明!”也有的家长会说:“孩子我看见你这段时间学习努力,祝贺你取得好成绩。”第一种说法把成功归因于“聪明”,第二种说法归因于“努力”,那么,这两种反馈有什么区别,又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呢?
“聪明”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不可改变的特质,而“努力”是一种可以改变、可以控制的因素,父母不同反馈会塑造孩子不同的归因方式,进而影响他们接下来的学业表现。

▲ Photo by Christopher Ryan on Unsplash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通过实验研究发现,那些被说“聪明”的孩子,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敢挑战较难的任务,而且当他们遇到挑战的时候,很容易放弃,并因此感到非常挫败。相反,那些被说“努力”的孩子,他们敢于选择较难的学习任务,并且会非常投入地想各种办法解决难题,即使失败也不会感觉懊丧。
这就是父母对孩子的反馈如何塑造了孩子的归因风格,又如何影响孩子接下来的发展和表现。
对于孩子的成功,父母还有一种常见的反馈:“这算什么呀,你可千万别骄傲,你比谁谁谁还差远呢!”这种反馈会导致孩子无法形成客观的自我评价和稳定的自我价值感,以后即使他取得任何成就,他依然认为自己很糟糕。
育者是否看见、重视孩子
被爱、被关注是每个孩子的本能需求,从小被父母看见、重视的孩子,能建立稳定的自我价值感,认为自己是受关注、是值得被爱的。相反,那些从小不被看见不被理解的孩子,他们潜意识中就会形成一种信念:我不值得。
前面 cc 的例子就很典型。
育者自身的归因风格
父母自身的归因风格,也会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父母遇到挫折、困境的时候,是把原因归因于自身(内部)还是外部,会给孩子做示范,孩子就学会了跟父母一样的归因方式。
我表哥是个比较爱抱怨的人,如果在工作中遇到挫折,经常听到他抱怨同事、抱怨单位,认为都是他人的问题。他的这种过度外部归因的方式在无形中传递给了孩子,形成孩子的归因方式。比如我曾经听到表哥吐槽自己儿子,说他儿子每次都能为考试成绩不好找到花样理由,比如说监考老师没提醒考试卷是两面的,所以少写了一面;英语听力考试的时候,旁边有人总在关键的时候咳嗽,导致他都没听清;答题卡比之前光滑了,不好涂,耽误检查时间了等等。

在这件事中,我们看到,表哥的儿子习得了他爸爸的归因方式。但是更有意思的是,我忽然发现表哥这种外部归因的方式也是习得的。当他还是孩子的时候,也是被他的父母这样归因和对待的。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们一起打闹,表哥被桌腿绊倒了,摔了一个大马趴,姑姑安慰他的方式居然是拍打桌子,一边打还一边生气地说:“破桌子,让你绊倒我儿子!”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比如表哥被门夹了手,她就拍门责备门。
很多时候,虽然我们知道,自己的言行会影响孩子,但我们依然会在无意识中把自己的思维、行为方式传递给孩子,因为这种模式是我们从小习得的,已经非常根深蒂固了。表哥从他妈妈那里习得了外部归因的方式,他长大后也在不知不觉中把这种归因方式传递给了儿子。这样的归因方式,就会代际流传下去,直到有一个父母先觉醒了,知道恰当的方式是什么,才开始走上真正的探索改变之路。
▲ 插画来自设计师 Y
全村一直探讨的问题是,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是如何形成了孩子的核心信念和性格特征,并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一生的发展。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的核心信念和性格特征如何决定了自己的养育行为;如果你想知道怎么对待孩子才能最大限度地支持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如果你想知道自己的成长经历是如何塑造了现在的自己,以及如突破出早期经验的束缚,成长为一个觉知、自信、内心和谐的个体,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好的支持者和陪伴者,全村都有答案。(扫下方海报二维码,即可加入,双 11 特惠,买 2 年立减 ¥100)
你的归因方式来自于什么样的教养方式,也欢迎评论区留言哦!
-  END  -
推荐阅读
一诺:每一个孩子,都需要一个ZZ
你能不能从这样变成那样?!
与情绪纠缠了几个回合,我好像快赢了

各位读者们,一起在文末留言你的想法/故事吧!也欢迎点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呀。
因为公众号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如果你还想如常看到我们的文章,记得点一下在看星标哦,期待每个清晨和“不端不装,有趣有梦”的你相遇 :)
点“阅读原文”,加入更好的家庭养育社区,一土全村。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