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2555 篇文章
题图:Photo by Tim Cooper on Unsplash.
作者:大静,青年文化领域从业十余年,全职妈妈三年后,转行家庭教育,一枚人生规划只能跟随内心的 80 后。
北方的天气突然转冷。前一晚和五岁女儿商量好要穿的衣服,早上起来,孩子死活不穿,自己跑向衣柜,气呼呼地拿出来无袖公主裙和超薄丝袜,自顾自地往身上套。
我退让了一步,保暖就行,可怎么商量孩子都不肯配合。越纠缠,孩子越着急,衣服就越套不上去,她开始冲我发火:“我就是要穿这个,我自己会穿!”校车马上就到楼下,我也着急上班,直接杠起来:“再不穿,就别去上学了!我等不了你!”
话说着,我就往外走——我并不是真想要直接甩门离开,而是以此为威胁,想要勒令孩子停止眼前的胡闹,让她立马变成乖乖听话、迅速配合的样子。
我是邻居、朋友、同事之间以及孩子班级里出了名儿的好妈妈,有耐心,爱学习,爱读书。不止一个人问过我:你是怎么做到完全不跟孩子发火的?别人的眼睛放大了好的那一面,但事实是,每个人都有焦头烂额的瞬间。
养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准确地说,这是一件极其不容易的事,即使是最用心、最投入、最有耐心的人,也难免焦头烂额,丧失信心。真正在养育理论研究做出贡献的学者,往往亲身体验、观察并了解为人父母的真相,反而更能够坦诚地面对。
正念养育倡导者、正念减压疗法创始人乔恩·卡巴金博士在谈到养育时表示,"为人父母是地球上最难、压力最大的工作",他也会坦言自己在养育中困难的片段,会因为感恩节当天孩子才告诉自己不回家过节而“感到失落”和“并不轻微的恼火”。
▲ Photo by Erica Marsland Huynh on Unsplash
这些片段其实是养育中、生活中总会出现的不顺遂,是我们情绪感受中总会有的起伏波澜,是任何一段人生中都不可能被完全掌控的部分。但,这些话,很大程度上,很难切实地住进我们的心里,是还没被领悟的大道理。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终于懂了;但也有很多时候,事情发生了,可我们还是陷在想要控制一切的纠缠里——
和事件纠缠,想事遂人愿;和情绪纠缠,想摆脱事件带来的"不好"的情绪感受。
"无常"这个生命的真相,它的确智慧过人,像我这样的程度,修行不够,执着就免不了,也少不了。

养育里的执着,往往体现为一种必须要达成的变化——让孩子从这样变成那样。就像是我想让孩子放弃她对穿哪件衣服的想法,别跟我争辩,完全按我的想法去做。父母往往有这样一种信仰,如果孩子从这样变成了那样,我作为父母就不会再有不好的感受、不会再被制造麻烦、不必为子女的未来担忧。
总之,在父母看来,只要孩子能从这样变成那样,父母和孩子就得到了共同的解药。
药?
20 世纪初,美国有个心理学家名叫约翰·华生,他提出了行为主义理论,看起来就像是给寻求解药的父母开出的"良方"。
华生有一句细思极恐的名言:给我一打婴儿,我能把他们变成任何你想要的样子,科学家、警察、小偷……他认为,人的行为都是条件反射,只要建立一种全新的从刺激到反应的条件反射,人的行为就可以改变。因此,他相信通过打造特定的环境,他可以塑造出一个特定的人。
首先,可以完全确定的是,他做不到。华生的理论对心理学界的影响在 20 世纪 20 年代达到高峰,并扩展渗透到人文学科中,但随后被重新审视,其理论的局限性和极端性被很多研究和理论指出并证明。学界普遍认为他对行为解释的归因过于简单,过分片面地强调了外部条件的影响力。
人的心理作用是相当复杂的,试图跳过意识和遗传的部分,仅通过环境因素来解释人是不能成立的。
而且,非常重要的是,没有人有权利这样对待任何一个婴儿或成人,这是一个心理学家最基本的伦理。
▲ Photo by Kelly Sikkema on Unsplash
华生曾经进行过一项非常著名的实验,名为小艾伯特实验(
Little Albert Experience
),实验基础是极其反人道、极为残忍的。

为了探索并证明自己的假设——恐怖情绪可以习得,他对 9 个月大、身心健康的正常孩子小艾伯特实施一系列能够引发恐怖情绪的条件反射,最终让小艾伯特一见到白色的毛茸茸的物品就感到恐惧。
一位心理学家不仅对幼小的孩子毫无关爱可言,而且不惜代价,不考虑这些残忍的实验手段将对孩子造成极大的、长久的、难以弥补的创伤。小艾伯特最终离开人世时,仅仅 6 岁。这也成为了心理学历史上丧失伦理、泯灭人性的残忍实验之一。
华生自己孩子的成长也非常不顺利,在父亲高压、严格、缺乏情感的养育下,两个儿子都患上了抑郁症,其中一个儿子在 30 岁时自杀身亡。一位秉持行为主义理念的家长,对孩子来说是极具破坏性的存在。
响犹在
尽管华生的行为主义被证伪,但行为主义这种意识形态的影响并没有被根除。比如,很多家长会很自然地认为,一个孩子之所以在学校听话,在家不听话,原因就在于老师很严格,孩子怕老师,所以会按照老师说的做;在家不听话,就是因为家长不够严格,对孩子听话的“训练”不成功、不到位。但,从不会质疑“训练”这种方式。
将对孩子的养育视为“训练”,这和华生所说的以新的条件反射代替旧的条件反射,在人性观上,并没有什么两样。
一方面,它们都简化、误解了心理机制的复杂程度;另一方面,它们都在视孩子为"问题"。
行为训练的错误观念还蔓延到了和学业、成绩有关的领域,演化成一些很流行的养育观点。
比如,监督孩子写作业,会帮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比如,对分数实施奖励和惩罚,会促进孩子取得更好的分数。
很多家长对此深信不疑,但是这些观点,完全低估了人类心理机制的复杂程度,真正的心理学工作者和教育者,对此难以认同。因为我们的孩子决不是简单地听命于条件反射的动物,我们需要全面客观地看待人类心理的复杂程度,这样对孩子、对养育行为的理解才是比较接近真相的,才不会错得那么离谱。

反复提醒孩子回家要先写作业,从潜意识层面来看,父母是在告诉孩子,我提醒你是因为你做不到。孩子接收到这个信息,会在潜意识层面服从家长,因为家长是孩子最依赖、最亲密的关系,某种程度上是孩子活下去的保障,因此孩子用行为上的“做不到”来让父母的潜意识放心,用行为告诉爸爸妈妈,你们是对的,我真的做不到自觉写作业。从情感层面来看,孩子感受到父母在干预自己的事,在剥夺自己的自主感。那么孩子就要采取措施夺回这种掌控自我的感觉,我就是不完成作业,只有这样去反抗,才能保证我的自主感还在。
对分数实施奖惩也是一样,它同样会引起孩子潜意识层面的反馈,让糟糕的自我预言实现,也会引发孩子的逆反,以夺回自主感,而且奖惩的方式更加突显强化了外部标准及对应后果。
有的孩子会认为父母对我有要求了,我必须满足父母,才可能得到父母的爱,孩子是带着一种卑微、隐忍和失去爱的恐惧去学习和考试的。这些内心深处的感受会把孩子和学习原本能够带来的快乐、引发的兴趣隔绝开,这些孩子永远不会享受学习。如果机会允许,比如升入大学,或开始工作,他们便不会再去主动学习、探索。
对分数的奖励和惩罚还会让孩子深信,没有了分数,得不到奖励,我便一无是处。我这个人的价值完全依赖于这些外在标准,而不是我是谁,我本身拥有那些品质和能力。依赖于外在标准的孩子,他们的自尊水平极低,始终生活在失去爱的恐惧里,始终生活在需要证明自己值得被爱的挣扎里。好一些,再好一些,你才值得被爱,这是他们内心深处永恒的声音,而这样的核心信念可以说是对一个人生命极其残忍的诅咒。
Photo by Teresa Wang on Unsplash
过于简单的归因,渗透在不易被察觉的文化影响中,迎合着父母执着寻找的速效解药,这些因素簇拥着,将养育引入歧途。它们不仅让父母期待的改变落空,更会从人格层面给孩子制造需要消耗一生来疗愈的创伤,还会让我们失去孩子天然对父母的无条件的爱和信任。

“解决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这个视角,往往容易让父母们只聚焦于问题本身,忘记自己正在对待、影响一个孩子。养育正是对待孩子这个人的过程,并不是让孩子从这样变成那样的过程,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而父母们往往把孩子当作问题来看。这一点很难承认,但当我们看向孩子时,自己的内心其实很清楚,我们究竟是在看一个人,还是在看一个问题。
么是被好好对待?
关于被好好对待,我举一个真实的例子。
一个下雨天,在咨询室里,来访者准时进门,没等落座,她便告诉咨询师:"我今天是跑着来的"。咨询师很纳闷,便看向来访者,等着她继续详细解释。
原来,她今天需要等爱人加班到家后,才能出发来咨询室。他爱人在尽量赶路,但时间已经很接近她要出发的最晚时刻了。她穿好鞋,站在门外,没有关门,确保自己既能看到孩子的情况,又能在爱人出现在楼道里第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出发。她对咨询师说:"在地铁上,每一段能跑的路,我都用跑的,这样我就会最大可能地节省时间,而且咱们这里的高层电梯有时需要等,我得尽量留出充裕的时间才能避免迟到"。在咨询师和她探讨完这其中的感受和联想之后,咨询师注视着她,眼含温柔地告诉她:"如果下次再遇到类似的状况,你记得——不用跑,我会一直在这里等你"。哗地一下,来访者的眼泪流了下来。
她在焦急等待的时候没有哭,在地铁换乘奋力奔跑时也没有哭,但在咨询师不带任何评判地、支持性地告诉她“你是可以迟到的,我会一直在这里等你”时,她崩不住了,经年累月的严格的自我要求瞬间松动。她终于知道,好好对待就是自己的内心可以完完全全地确信,即使自己迟到,咨询师也会等着自己,也会依旧关心自己,接纳自己,别无二致。
在这个来访者身上,她经历过什么呢?是从记事以来无穷无尽地、无论大事小事都要被和别人进行比较的整段人生;是一个告诉她"如果孩子练习竞技体育却没有进入奥运会预选赛那简直是太大失败"的父亲。她要做到多好,付出多大努力,才能和奥运金牌选手的成就相提并论,才能换来她父亲看得上的荣耀?对于曾经被这样对待的她来说,一个雨天里遭遇临时变化可能引发的迟到,是绝对不被允许的,是她自己必须想方设法避免的一个低级失误。
同样的,只有在被好好对待的经验里,孩子才能建立对自我稳定客观的认识,形成安全健康的依恋关系模式,发展出具有适应性的核心信念和与世界交手的自动化模式。最有价值的养育,就是教父母如何好好对待孩子,而其中的基底就是父母自己是否曾经被好好对待过。
▲ Photo by Jeremiah Higgins on Unsplash
回到开篇那一幕。我和孩子最终手忙脚乱地穿好衣服,踏出家门,乘上电梯,状态逐渐安稳下来。我坦言并询问她的感受:“妈妈今天和你说话太凶了,你是什么心情?”大概是感觉到我终于和她站在了同一边,女儿一瞬间忍不住了,小脸满带委屈地抽泣了两三下,软软地哭了出来。之前那股气势绝不能输给妈妈的劲头儿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孩子不对抗了,也不强撑了,终于允许自己柔软下来。她有点埋怨地对我说:“你没有笑着轻声说。”“你想让妈妈微笑着轻轻地跟你说话,对吗?”我和她确认。她点点头说:“对。”

我也没有委屈自己,没有否认自己的感受,建议道:“那我们都笑着好好说话,好吗?”这时,女儿给出的回答有点震动到我。她带着哭腔小声说:“我是觉得害怕。”我心里咯噔一下,孩子的意思是,她冲我发脾气,和我对抗时,她的内心是因为感到非常害怕,完全不是因为她根本不把我的正当建议放在眼里,或者她就想用这种霸道的方式对待我。
此时此刻,以前学习的理论瞬间在头脑中一一浮现。当一个人生气甚至暴怒时,往往是这个人感到威胁、恐慌的时刻,是内心的弱小,引发了外在的彪悍。曾经学过多少遍的理论,当它在你的生命里,在对你最重要的人身上产生真实的震荡时,那种体验就像是渗入身体的领悟。这些领悟从刚刚那一番真诚的对话中来,而我之所以会这样和孩子聊天,仅仅源于一个很简单的原因——
我想要好好地对待你,我想要好好对待我自己。
在后面
如果在一些瞬间里,你也希望孩子从这样变成那样,想解决孩子身上出现的各种"问题",那么可以明确的是,出问题的不是孩子,孩子呈现出来的问题实际上是在反映他们没有被好好对待的状况,问题的根源在于父母的养育,孩子的情况其实是养育出现问题的信号。

一土全村家庭教育的课程、讲座、读书会等学习内容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视角就是在讨论什么才是好好地对待孩子,怎样才能好好地对待孩子,让孩子在爱的滋养下发展出健康的人格基础,让孩子自身所具备的潜能不被限制地充分发挥。而不是用一些菜单式的技巧告诉父母怎样控制孩子表象的行为、怎样把孩子从这样变成那样,却不知道究竟付出了什么代价。
现在购买一土全村家庭教育会员可以获赠一诺主讲父母成长课程《觉醒的父母:走出养育困境,培养适应未来的孩子》(赠送课程最后 1 天,价值 ¥ 499,非会员需单独购买,今天开课)。
-  END  -
推荐阅读
华章:家长如何培养一名“学霸”?
养娃12年,只想让他不听话
与情绪纠缠了几个回合,我好像快赢了
各位读者们,一起在文末留言你的想法/故事吧!也欢迎点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呀。
因为公众号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如果你还想如常看到我们的文章,记得点一下在看星标哦,期待每个清晨和“不端不装,有趣有梦”的你相遇 :)
点“阅读原文”,加入更好的家庭养育社区,一土全村。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