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青年文摘”
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添加标 不再错过推送
每天 8点 12点 20点 不见不散~
作者:马甲壳
假期在家,熟悉的话语是不是常常在耳边响起?

当你赖床时,父母善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发动嘲讽技能:
“这屋里跟个狗窝似的,你怎么还躺得下去呢?”
而你主动干活儿时,他们以一招反客为主,发动“挑刺”技能:
“哎哟,这洗的/擦的/收拾的……你还是放着我来吧!”
当你宅家玩手机时,父母直抒胸臆表达嫌弃:
“一天天的猫在家里,再不晒太阳人都缺钙了。”
而当你天天出门时,父母以退为进大打感情牌:
“一共才放几天假,这个家都留不住你……”
好嘛,无敌的逻辑,先进的策略,这些话听了很多年,我至今找不到什么突破口。
发帖求助网友,才发现被爸妈一番唠叨就轻松拿捏的“倒霉蛋”,远不止我一个。
世界太大了,总有和自己一样遭遇的人。
以为能收获同情,没想到却引起广大网友共情,顺带收获一份“99%妈妈都说过的话”语录。
扫过这一条条自带语音的唠叨,我不禁疑惑:为什么全国的父母都通用一套思维体系?
你的爸妈我的爸妈,好像都一样?
仔细研究家长们信手拈来的话术套路后,我发现:确实好用!
不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必匹配当时的情景,仿佛套公式一般换个时间、地点和人名,爸妈就能一顿语言输出。
当然,这些话只能偶尔出现,如果生活中被植入这么一套话术系统,场面便会变得极度奇怪……
在最新一期的《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第二季上,有一个节目叫《妈妈的味道》。
走进一家名为“妈妈的味道”的餐厅,当餐厅的服务员全程用妈妈的语气和顾客说话,有点荒诞的剧情设定,有点离谱的企业文化,却轻松将冲突矛盾拉满——
“别老玩手机,眼睛不要了?”
“要钱的时候想起我来了?”
“你让她走,她有她爱吃的,咱可不能耽误她。”
短短几句话,是不是品出了一种熟悉的诡异感?
就说“我想吃的菜”和“妈妈想我吃的菜”这一事上,二人的“博弈”让人不禁直呼:是不是在我家安监控了?!
女生作为顾客,点了自己爱吃的麻辣牛蛙、尖椒肥肠和一碗大米饭。
服务员从容下单,结账,然后却端出了一盘盘绿色的清淡菜肴。
“这些菜多健康呀”
当女生试图讲道理,服务员用一声“嗯~”压制,看看这眼神,品品这语气,是不是像极了母上大人?
紧接着,又输出了一连串不知逻辑为何物的唠叨:
女生希望换回自己点的菜,没想到随口的一句“米饭不重要”被服务员精准捕捉,开启了一段不要过度减肥的说教式唠叨。
这波大意了
理论不过,女生起身要走时,“现在不听我的,以后有你后悔的时候”,这万能金句虽迟但到。
不得不说,编剧真是“唠叨语录的十级学者”,身为观众的我看得上头,甚至当演员说着上一句,我不由自主就能接出下一句。其中原因无他,听得多而已。
最后,无奈之下,女生只得就范。然而,在一一品尝了白灼油麦菜、木耳炒山药、冬瓜排骨汤后,她两眼发光,由衷感叹道:好吃啊!
暖色的灯光下,顾客、服务员和经理三人都沉浸在“温情”气氛之中
因为,在家常平淡的菜肴里,她品出了熟悉的家的味道。
临走时,扮演姥姥角色的经理还给女生塞了钱,语气像极了怕孩子在外受苦的长辈,女生一时感动后猛然清醒:这不就是找我的钱吗?
结尾没有强行煽情,反而戳破了这家餐厅刻意营造的温情泡沫。利用场景和身份的错位,女生作为顾客和“女儿”的情绪被大家更好地理解。
代入消费者角度,网友温馨提示:如果餐厅强行上没点的菜品,可以投诉12315。
代入孩子的身份,作品也提醒我们:不要被唠叨过度裹挟,不要在应该沟通时失语。
在这里,唠叨当然是一种喜剧式的夸张演绎,熟悉的语录连环出击,有人笑中带泪,有人直呼窒息,足见大家对全国统一唠叨语录的又爱又恨。但在抒发情绪之后,我们还是应该认真思考这唠叨背后的问题本质——
和亲人之间到底应该怎么沟通?
唠叨是个中性词
在词典里,唠叨的解释为:“说起来没完没了;絮叨。”这种重复和持续很容易让人厌烦,很多人看到“唠叨”这两个字耳边就嗡嗡作响。
而唠叨一般发生在社会关系较为亲近的人身上,也就是父母身上。
图/《少年派》
虽然他们大多出于关心的目的,但频繁的唠叨给子女带来的负面情绪很容易反弹回来。
当我们消极地应付唠叨时,往往并不在意父母的出发点或者内容本身的正确与否,而是一味逃避或反对,进而将一件琐碎的小事演变为成长道路上的一个心结。
那些年偷偷脱掉的秋裤、放学路上买的碳酸饮料、和朋友交换的作业,甚至是瞒着父母填报的志愿,都是我们由唠叨滋生出的叛逆情绪。
当然,生活总归是自己的,选择的结果也要自己承担。放任叛逆情绪,只会给自己带来恶劣后果。网上随手一搜,能检索出不少由“唠叨”引发的家庭矛盾升级事件。

比如电视媒体报道的一个杭州小伙,因母亲催促他休息而心态破防,想通过报假警被拘留而远离家人,获得清净;北京一小伙因父母的唠叨而情绪失控,怒砸公交站牌后自首。
唠叨是导火线一般的存在,但我们不能把一切问题都归咎于唠叨。我们需要认识到,唠叨本身会给自己和对方带来情绪崩溃。
换句话说,只有认识到“唠叨”对自己的影响,才能及时调节好情绪,不被唠叨带来的情绪崩溃牵着走,或做出不可挽救的错误选择。
因此,作为被唠叨的对象,我们大可不必谈“唠叨”色变,而是要学会主动把“唠叨”的心结放下,换个角度考虑问题。
网上曾看过一个帖子,帖主抱怨自己的妈妈过于唠叨,总是有事没事找她说话,问各种大事小事,时时让她报平安。
但在评论区,有人却不觉得这是烦恼,反而将其理解为“她爱你”。
面对父母的唠叨,我们有时抵触,有时想念,其实是很正常的。
就像那家“妈妈的味道”餐厅,里面充满了唠叨,但当你在深夜饿得饥肠辘辘时,它也是唯一一家24小时营业的餐厅。
《妈妈的味道》演出时,在后台观看的不少演员被某句唠叨的台词击中而落泪,说等节目结束就要回家看爸妈。
节目的主演也在表演结束后谈到自己离家的经历,从家出发返回北京工作的时候,她的妈妈总是会将各种东西塞满她的后备箱或者行李箱,她每每拿的时候都很烦,但当回头拆开的时候,反而感受到满满的爱。
所以,我们也理解了那些生活中因出门在外而分外想念父母唠叨的孩子。
物理距离会增加思念的浓度,很多漂泊在外、独自打拼的成年人,和父母国庆一别,下次见面可能就是过年了。
当告别时的“再见”成了“明年见”,唠叨便能让我们忘却重复来重复去的形式,反而想起唠叨的初衷——他们的关心和爱。
把握爱的温度
当然,除了我们自己调整视角外,还可以尝试反向教育父母。
今年六一儿童节的时候,有人发起这样一个话题:假如你成为自己的父母,会怎样对待童年的你?
网友的发言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畅想,当然也包括不和孩子唠叨,理性解决问题。每一个回答背后,都指向了与之相反的真实童年经历。我在其中读出不少人对父母教育方式的不认可和无奈。
不过其中一个网友的回答却很不同,他说自己原本也有过很多关于教育的想法和计划,但没发生的事,不是当事人,谁也不能保证自己能做得更好”。
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他们用着从上一代接收的教育方式来对待我们,唠叨的话说了一代又一代。
图/CC0
但说到底,唠叨不过是父母自认为的一种沟通方式,作为子女,我们应该理解这种爱的错位表达,尝试帮助他们把爱好好说出口。
与其沉溺于对唠叨的埋怨和抗拒,不如换个思路破局。
马东在对《妈妈的味道》节目做点评时提到自己的犹豫:“我敢不敢给我的妈妈和姥姥看这个作品?”
这个犹豫投射到现实生活中,也就是我们敢不敢和爸妈正面谈论并解决“唠叨”这个话题。
而于和伟的回答给了我们很多思考——我们应该具备幽默感。“我们”,既是为人子女的我们,也是身为父母的他们。
简单剖析父母唠叨的因由,有三点:
急于求成——催促孩子一下子达成自己的要求,忽略了其中发生改变必要的时间。
担忧过度——担心自己讲不明白或者孩子听不进去,所以一遍遍重复自己的唠叨。
表达受限——只会套用听过或说过的唠叨模板,缺少交流技巧。
而这三点,幽默感可以一一化解。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曾说:“幽默不是一种心情,而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
学会和父母开善意的玩笑,能有效调节气氛,让父母学会放松,而不是始终绷着自己父母的身份,帮助父母意识到我们的独立意识,减少他们输出命令的意识。
其次,幽默还能帮我们迅速get平等地对话,沟通有来有回,父母自然能相信自己已经表达清楚了,就不会总是重复了。
此外,表达方式的多样化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沟通。
很多父母不是没有幽默感,而是需要我们挖掘和激发。有个网友曾随手给妈妈发了一个表情包,没想到的是,她的妈妈改图后又发回给她:
比起长篇大论叙述爱,一个不经意的幽默反而让人心暖。借助幽默感,把沟通这件事想得轻巧些,让我们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更好地表达情感。
沟通的出路在哪里呢?行动一定是最好的答案。
或许,和爸妈一起看完《妈妈的味道》,就是我们迈出的第一步吧!
本文作者:马甲壳,“青年文摘”公众号作者。
▽ 点击阅读热门文章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