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碰撞   民声的回鸣
有品格  有良知  有深度  有温度
 《纽约,我爱你》剧照  图源网络
纽约人物两则
文/小艾
洋葱
“你们所有人——快清理!我要回家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大嗓门——奥利走了进来。丝网正印到一半,网框卡在半空,绿色颜料就要沿边缘滴滴答答落下来,这一顿催令人心慌。看墙上钟,不才九点半吗?不是十点教室才关门吗?我疑惑地望向奥利。像拨动了一个开关,他风风火火走过来:“你是谁?是这里学生吗?哪个老师的?”与其说质问,不如说是挑衅。
“我这学期刚来,是多米尼克班上的。”我平静地说,掩饰心中不解、气愤交杂升起——这人怎么这么凶?他眼神依旧狐疑,似乎笃定我根本就是在骗人,接着目光扫到我面前刚印下的一棵仙人掌,手指立马要戳上去:“这里、这里,都印坏了!颜料漏了,你网子没弄好!”噼里啪啦一顿炮,我身体要沸腾起来——关你屁事!当然只是在心里面吼了一声,外表,大概是冻住了。
他走开,环视房间大家窸窸窣窣地收拾,依旧暴躁:“你们都快一点!”真是要气炸了,这人怎么这样!任由血液在身体里滚,我犹豫要不要早点收工回家了事,一边又动弹不得。不知下了怎样的决心,我径直走到他面前说:“你是不是心情不好?”他抬起头,似乎被问了个猝不及防:“没有啊。”“那你没必要对我讲话这么凶。”说完我立马走开了。
 《纽约,我爱你》剧照  图源网络
就这样认识了奥利。他是丝网印刷教室的管理员,同时在念插画专业。就是这么凶巴巴一个人。所以当我在插画毕业展上看到奥利的作品,几乎要惊掉下巴——他画了一本漫画书,扉页上腻乎乎写着:“献给我最爱的老婆——爱丽丝”。书中描写女孩在太空漫游冒险的故事,这女孩当然是爱丽丝。画面五彩缤纷,童真可爱——宇宙飞船是一只巨大的小黄鸭!我惊叹:这也太夸张了吧,甜得齁人。谁能想到这反差呢?
一天,奥利在教室里和其他人聊天,突然转头问我:“你有没有拉过ghost poop?”——鬼魂大便?我不解,他说你上网查。一查——拉完擦完,厕纸上什么都没有,看马桶里也没有,大便像鬼一样消失了......据说是最完美的顺畅体验。我瞪他一眼,心里又觉得好笑,今天可真是长知识了——不过,我们有那么熟吗?
奥利家住在八大道,布鲁克林的中国城。后院里种着各式各样的菜:小白菜、倭瓜、羽衣甘蓝、番茄,等等等等。一次,他带来几只手掌那么大、形状怪异、乌漆麻黑的番茄。切厚片撒上盐和胡椒,纸盘里端来,仍是没好气地在教室里大叫:“谁要吃番茄?!”我尝了一块,熟得刚好又甜又多汁,太好吃了......这哪像番茄啊,一丁点酸味都没有。我不禁羡慕起他家的菜园来。
夏天里,奥利开始养蝴蝶。准确地说是帝王斑蝶,从幼虫开始养——一堆小蠕虫趴在菜叶上探头探脑,这画面令人头皮发麻。菜叶下面铺着柔软的厨房纸,厨房纸下面是一块白色托盘。典雅舒适的环境里小蠕虫不知疲倦地吃啊吃,吹气球一般,肿胀成黑、黄、白、黑、黄、白重复条纹的——充满肉感,令人不适的毛毛虫。
 《纽约,我爱你》剧照  图源网络
后来,它们变成淡绿色的蛹。奥利在后院架上几排竹竿,用细绳系住蛹顶部的尖尖,再小心地一一转移到竹竿上。淡绿色,逐渐变成半透明的黑,时机成熟了。蛹膜开始剧烈波动,蝴蝶挣扎着、撕扯着,终于挣脱出来。抱住破碎的空壳休息,等待翅膀风干,就好像经历了一场暴风雨一样。蝴蝶是黑橙相间的花纹,边缘点缀一圈细细的白色波点。几分钟后它毫不留恋地飞走了。奥利拍下这短暂的等待发到instagram,写:“再见!好运!”像老父亲目送孩子去外地上学一样。
奥利为什么要养蝴蝶?去年,他发现菜园里许多蝶蛹都死了,或许是被雨水浸湿,或许是被风吹落。残酷的大自然。要是别人么,就接受了;可是奥利,不。太可惜了——他决心今年要呵护它们直到最后。这让我坚信,奥利是个内心柔软、极浪漫的人。见他大吼大叫时,谁想得到呢?
半圆
夏侬是一个我没见过的男人,夏侬已经死了。
几年前,为了申请在美国居留的签证,我需要很多、很多的推荐信。绞尽脑汁写邮件,绞尽脑汁是因为斟酌求人又不过分低微的措辞,一封一封发给身边的所有可能。学校老师?之前的老板?客户?甚至不认识的,艺术机构负责人?律师说不认识的人更好,推荐信显得更客观、更有说服力。于是,我找到了夏侬。
他是Printed Matter( 纽约一家致力于独立艺术书出版的机构)的书展负责人,那时我已经参加过一次他们举办的纽约艺术书展,所以找他似乎理所应当。一封长长的邮件,和许多封长长的邮件一起发了出去。我知道其中许多都将石沉大海,就算有回响也会漫长。所以当没过几小时就收到了夏侬的回复,我十分惊奇。
“嘿Ivy......当然可以,让你的律师把推荐信发给我签。谢谢,SMC”——SMC是他名字、中间名和姓的缩写。那是在五月里。当律师写好信、发过去时,已经是八月。同样的、没过几小时,他就把信加上公司抬头、签字、全部弄好发给我,这次邮件里什么也没有说。我感激坏了。拜托帮忙的其他人,我只有时不时发封邮件去试探、催一催的份儿,没有像夏侬这么爽快的。更何况,对他而言我只是一个陌生人。
 《纽约,我爱你》剧照  图源网络
十一月的一天我在外面吃饭,收到邮件——Printed Matter沉痛地通知大家,夏侬在昨天意外离世了。像子弹一样击中了我,筷子放下来。怎么回事?收到他的信也就在不久之前,这是真的吗?一个帮助过我的陌生人突然消失了。陌生、但又有所连结,那样心里的闷痛无法一目了然。
在整理所有人的推荐信、交上去时,我心中暗想,如果能顺利拿到签证,我一定要好好地写封感谢信,和大家一起分享喜悦。漫长的申请才刚开始,未来里这个人就注定无法感谢了。就好像圆只画到一半,悬着。邮件里没有提夏侬离世的原因,或许是消息来得突然,或许是为了保护他的家人。邮件里,只有一张他身穿亮黄色上衣、头戴鸭舌帽的照片,和一行数字——1974-2017。
后来我知道,夏侬死于自杀。还知道什么呢?他是同性恋,他出生于澳大利亚。在一个人死后拼出零零散散的信息,是种很奇怪的感觉。几天后,纪念会开在MoMA PS1,犹豫一阵我还是去了。空旷的水泥色大厅,左、右两个大投影幕滚动播放着夏侬的照片、影片。来的人很多,大都是他艺术界的朋友吧。他的朋友似乎彼此之间也是朋友,见面后相互拥抱、寒暄。背景轻轻放着流行音乐,加上嘈杂的谈话声,这仿佛一个巨大的、没有哀思的派对。
 《纽约,我爱你》剧照  图源网络
我独自穿梭在人群里,去场边拿酒。几个人打照面后认真地看我,似乎是觉得他们应该认识,定睛看却发现不认识。对,我不认识这里任何人,甚至也不认识夏侬。我只有一个浅浅的故事。
端着酒,坐下静看幕布上的照片。一张接着一张,阳光明媚,夏侬在游艇上和男伴一起笑得很开心。他长着浓密的络腮胡子,圆圆脸很有亲和力。看上去那么快乐的人为什么会自杀呢?一想,照片里的我们不都是要笑着么?那背后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几分钟一杯酒喝完,我起身要走了。毕竟越看,越觉得陌生。谢谢你夏侬,最后我的签证拿到了。
作者简介
小艾,武汉人,现于纽约生活和写作。微信公众号:艾小金。
平台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授权微信首发,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