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在俄媒10月2日播出的一档新闻节目上表示,从技术上讲,修复“北溪”天然气管道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类似事故以前从未发生过,因此完成修复工作需要时间和足够的资金。

当天稍早前,丹麦能源署表示,“北溪-1”天然气管道已停止泄漏气体,压力稳定。另据德国媒体1日报道,“北溪-2”天然气管道发言人称,管道内气压和水压已经达到平衡,管道已经不再泄漏气体。

当地时间9月30日,挪威大气研究所表示,“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后,该地区上空形成大片甲烷云并不断蔓延、扩散,截至当天,已有至少8万吨甲烷气体扩散到海洋和大气中。联合国环境规划署9月30日说,这可能是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一起甲烷泄漏事件。

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也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专家表示,长期来看,“北溪”泄漏的大量甲烷将对气候产生灾难性影响,或将在波罗的海地区造成严重的生态危机。
01
最新!北溪-1、北溪-2均停止泄漏
据报道,当地时间10月2日,丹麦能源署表示,“北溪-1”天然气管道已停止泄漏气体,压力稳定。
北溪天然气管道公司发言人称,“北溪-2”天然气管道的天然气泄漏也已经停止,这意味着管道内的天然气已经全部泄漏,或管道内残留天然气的压力与外界水压取得了平衡。
该公司此前在9月30日发表声明表示,在获得正式许可后,公司将在管道停止泄漏后才能进入管道受损区域,对管道受损程度进行评估。在进行评估前,无法预测管道何时能恢复供气。 
02
泄漏由爆炸引起,威力相当于数百公斤炸药
专家称“北溪”漏气接近瑞典全年温室气体排放量
据报道,丹麦和瑞典9月30日发布的一份报告说,影响波罗的海“北溪”天然气管道的4起泄漏事件是由相当于数百公斤炸药的水下爆炸引起的。
瑞典电视台报道称,丹麦和瑞典两国致函联合国安理会,对“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对气候的影响表示担忧。
瑞典环境保护局专家29日说,“北溪”管道泄漏出的天然气与瑞典全年温室气体排放量接近,会对气候产生影响。
瑞典电视台29日援引瑞典环境保护局环境经济学家马茨·比约塞尔的话说,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是一种比二氧化碳作用更强的温室气体,但在大气中分解得更快。在100年区间里,甲烷对气候变暖的作用是二氧化碳的28倍;而在20年区间里,它的影响是二氧化碳的84倍。多位专家认为以20年区间来测算此次泄漏更加适用。
比约塞尔说,计算显示,在20年区间里,“北溪”管道此次泄漏的甲烷气体相当于4000万吨二氧化碳,与瑞典去年4800万吨的全年温室气体排放量接近。

挪威大气研究所30日表示,“北溪”管道泄漏后,该地区上空的甲烷浓度“极高”,并在瑞典上空形成大片甲烷云。连日来,甲烷云不断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空蔓延扩散。该研究所此前估计“北溪”天然气管道的甲烷泄漏量可能至少达4万吨,但最新数据显示,截至30日,已有至少8万吨甲烷气体扩散到海洋和大气中,相当于挪威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全年甲烷排放量的4倍多。

丹麦能源署27日证实,26日丹麦附近水域的“北溪-2”管道发现一个泄漏点,之后“北溪-1”管道又发现两个泄漏点。瑞典海岸警卫队29日宣布又发现“北溪-2”管道一个新的泄漏点。目前在“北溪-1”和“北溪-2”管道上共发现4个泄漏点,分别位于瑞典和丹麦附近水域。
03
“北溪”管道天然气泄漏事故危害几何?
当地时间9月30日,挪威大气研究所表示,“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后,该地区上空形成大片甲烷云并不断蔓延、扩散,截至当天,已有至少8万吨甲烷气体扩散到海洋和大气中。联合国环境规划署9月30日说,这可能是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一起甲烷泄漏事件。
据报道,专家担心“北溪”漏气将释放大量甲烷。
丹麦政府说,按照最严重情况估算,泄漏天然气可能多达7.78亿立方米。
这张丹麦国防部9月27日发布的航拍照片显示的是一处“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点。来源:新华社
美国斯坦福大学环境科学家罗布·杰克逊和佛罗里达州退休化学海洋学家戴维·斯廷斯说,假如丹麦政府“最坏估算”成真,相当于释放大约50万吨甲烷,是美国阿利索峡谷天然气井2016年发生泄漏时甲烷释放量的5倍,这起事故是美国迄今最严重的甲烷泄漏事故。
甲烷是二氧化碳之外的一种重要温室气体。美国环保协会化学工程师安德鲁·巴克斯特认为丹麦政府估算过高,他的估算较为保守,但仍是阿利索峡谷甲烷泄漏规模的两倍多。按照巴克斯特的说法,无论哪种估算,“共同点是(泄漏)将对气候造成灾难性影响”。
“北溪”管道由厚度12厘米的钢筋混凝土包裹,铺设于水下70至90米,不清楚调查人员何时能够下潜查看。
04
联合国安理会就“北溪”管道泄漏举行公开会
当地时间9月30日,联合国安理会应俄罗斯代表团的要求,就“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事件举行公开会。
公开会上,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发言人库普里亚诺夫就“北溪”管道泄漏发生的时间、地点等进行了说明。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在发言中表示,俄罗斯已就泄漏事件的恐怖主义性质发起调查。
他说,“北溪”管道发生泄漏对欧洲不利,对俄罗斯毫无意义,只有美国可以从中获利。而对这一指控,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予以否认。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表示,中方对此次事件表示严重关切。泄漏事件或将导致全球能源市场继续动荡,并对相关海域的航运线路和生态环境造成持续影响,是一场令人痛心的巨大灾难。
安理会其他成员国在发言时均表示对此事件感到不安,对民用设施进行“蓄意破坏”的行动是不可接受的,对此次事件必须展开全面客观的调查。
05
“北溪”管道“漏气”美国舆论炸锅
据报道,多国怀疑“北溪”天然气管道遭蓄意破坏,美俄相互指责,与此同时美国舆论也炸开了锅。美国时政评论人士杰克逊·欣克尔认为,随着“北溪”管道被破坏,欧盟同俄罗斯达成和平协议的前景更加渺茫。
美国总统拜登9月30日首次回应“北溪”管道受损事件,称其遭“蓄意破坏”。他还说,美方目前尚不清楚实情,“事情冷却下来后,我们会在适当时候派潜水员(潜入海底)探查究竟”。

拜登的说法显然不能让美国网友们信服。有人认为美国装模作样、贼喊捉贼。美国福克斯新闻台主持人塔克·卡尔森日前在一期节目里暗示“北溪”管道遭破坏与美国有关。

卡尔森认为,俄方不太可能去破坏“北溪”管道,因为这些管道不仅能为俄罗斯带来权力和财富,而且能够制衡其他国家。卡尔森的言论在美国舆论场引发争议,但也有人表示认同,认为俄方破坏“北溪”管道的说法说不通。

一些网友则得出了自己的结论:是美国干的。

美国政治分析人士安德鲁·科里布科通过社交媒体视频发布评论说,现在还没有任何证据显示谁破坏“北溪”管道以及动机是什么,但可以看到“北溪”管道被破坏有三重影响。首先,人们对于从俄罗斯向德国输送能源的可靠性的信任被摧毁;第二,波兰作为欧洲能源中心的地位得到提升;第三,美国借机推动欧洲降低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以及新能源转型。
06
能源危机愈演愈烈,欧洲准备好过冬了吗?
“北溪”管道爆炸事件持续发酵的同时,欧洲大陆整体迈入了深秋——西欧迎来了北极寒流,北欧也已悄然降温。气温下降正在考验欧盟“节气”方案的效果,该方案要求欧盟成员国减少15%的用气量。
当前,“北溪”爆炸和乌克兰过境俄气削减风险上升,已将欧洲天然气近月期货价格再次推高至200欧元/兆瓦时附近。
随着天气继续转冷,欧洲天然气和电力需求将大幅上升,一旦供给短缺,有可能出现停电和工业瘫痪的情况。

天然气仍可能短缺

欧洲冬季的天然气供需将处于紧平衡状态,天气、关键基础设施运营状态,以及俄罗斯输气量等是极强的扰动因素。
由于“北溪一号”早在爆炸前就停止输气“北溪二号”则从未正式开启过,两条管道继续停摆在短期内对欧洲能源状况影响不大。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洲一直在主动地逐渐减少和俄罗斯的能源联系,涉及煤炭、石油、石油产品、天然气、能源开采的服务和设备等领域。”9月29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韩奕琛表示。
韩奕琛称,俄罗斯虽然不希望跟欧洲解绑,但也在趋势下采取多元化出口措施。“北溪”爆炸的事实,只是加速了俄欧能源脱钩的进程,使其变得更加不可逆转。
“欧洲的储气量总体上已达到较高的水平,短期两三个月内不会出现问题,但如果俄罗斯继续削减天然气供给,欧洲将难以很快地寻找到替代气源。”韩奕琛评价。

电力系统承压

受天然气价格及各类能源发电产能影响,欧洲的电力系统正变得异常波动和不确定。
“今年冬季,欧洲电力峰值短缺的概率比天然气短缺的概率大。”9月30日,路孚特首席电力与碳分析师、牛津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秦炎说,暖冬还能勉强度过,如果是冷冬,明年1-2月欧洲断气断电的概率非常大。
秦炎说,欧洲目前水电和核电出力较低,电力供给侧处于“走钢丝”状态,不确定性较大。一旦光伏、火电以及核电等机组出现无法预知的临时检修,就可能会造成电力短缺。欧洲电网基于历史气象数据预测用电负荷,能较为科学地判断未来电网运行状态,并作出预警。

自救效果存疑

为了稳定能源价格、确保冬季供应,欧盟推出了一系列能源市场干预举措。
但欧盟各国“节气”政策的效果可能并不好。按照欧盟颁布的条例,成员国需在冬季减少15%的天然气消费量。长江证券认为,因该政策同时包含了豁免条款,完成上述目标有较大压力。
欧洲今年冬季的命运,将严重依赖于天气状况。在北半球可能连续三年出现拉尼娜现象的情况下,一个残酷的冷冬或已近在眼前。
07
俄罗斯暂停向这一国“供气”
据报道,意大利能源巨头埃尼公司10月1日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俄气)已暂停向埃尼公司输送天然气,理由是无法过境奥地利。

埃尼公司在其网站上发表声明说,意大利塔尔维西奥接收站的俄罗斯天然气供应1日为零,这种情况预计持续至3日。

俄气当天晚些时候在一份声明中说,上述问题与奥地利9月底发生监管变化有关,由于奥地利运营商拒绝批准俄方过境申请或不同意俄方计划经由奥地利输送的天然气量,过境奥地利的俄天然气已经暂停。“俄气正在与意大利买家一起努力解决这个问题。”

据法新社报道,俄罗斯向意大利供应的大部分天然气经由跨奥地利天然气管道输送,最终到达意大利北部与奥地利交界的塔尔维西奥。

奥地利政府表示,俄气没有签署必要合同。奥能源部在一份声明中说:“在每个天然气年度开始时,市场模式的各种技术变化都会生效……为此需要变更合同。俄气尚未签署这些合同。因此,(奥方)眼下不能接受(俄方)输气提议。目前正在技术层面全速解决问题。”

俄罗斯2月24日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后,欧洲联盟与美国一道对俄施加多轮制裁,但制裁的反噬作用令欧盟国家处境窘迫,民众不堪重负。由于俄罗斯天然气供应锐减,加上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两大管道“北溪-1”和“北溪-2”9月26日出现漏气,一些欧盟国家不得不出台措施应对气价飙涨。
来源:《商学院》杂志综合自央视新闻、新华社、央视财经、界面新闻、极目新闻
推荐阅读
点击大图 | 追平历史最佳!中国女篮获得世界杯亚军!商业价值能跟上吗?

智库研报 | “弃子”锐步:与阿迪联姻15年,锐步如何一步步“失去自己”?

(版权声明:“商学院”所推送的文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与您共同协商解决。联系方式:18513373688,商务合作请加微信18513373688。)
获取商界新鲜资讯、聆听大佬领导“心经”
揭秘大公司里的“未可知”
直通全球22家知名商学院校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